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油田包1块水下冲积扇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为付 刘双龙 孙立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5,10,共6页
方法 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及地震解释结果 ,对科尔沁油田包 1块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沉积相特征、各沉积微相的储集物性及其含油气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目的 识别水下冲积扇沉积特征并确定其含油气性 ,以便合理、高效开... 方法 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及地震解释结果 ,对科尔沁油田包 1块水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沉积相特征、各沉积微相的储集物性及其含油气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目的 识别水下冲积扇沉积特征并确定其含油气性 ,以便合理、高效开发此类油藏。结果 该区水下冲积扇有碎屑流、高密度流、低密度流、漫流及河道沉积 5种类型 ;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带 ,其中扇中亚相的辫状沟道微相储集物性及含油性较好。结论 包 1块水下冲积扇是由重力流和牵引流双重机制形成的沉积体 ;扇中亚相是区内主要含油相带 ,其中辫状沟道微相是开发的主力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积扇 石油地质特征 科尔沁油田 冲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层两阶段试油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平生 刘金发 许显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低渗透油层开展两阶段试油的选井标准、恢复时间及产量预测三项研究。并针对油井压裂后排液情况不同,提出在两阶段试油时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及油层保护措施。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试油法 选井标准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为付 刘双龙 孙立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1,共3页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岩石类型不同测井曲线表现形式不同,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为乱岗状,连续性差。其主要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孔隙类型较多,包括气孔、溶蚀孔洞、收缩孔等,裂...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岩石类型不同测井曲线表现形式不同,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为乱岗状,连续性差。其主要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孔隙类型较多,包括气孔、溶蚀孔洞、收缩孔等,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其次为风化裂缝和成岩裂缝。区内火山岩可划分为3个岩相带:火山爆发相、火山喷溢相和火山沉积相。储层分为4类:Ⅰ类储层分布在火山爆发相,孔、渗好;Ⅱ类储层分布在火山爆发喷溢相,孔、渗中等;Ⅲ类储层分布在火山喷溢火山沉积相,孔、渗差;Ⅳ类储层分布在火山沉积相,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集层 岩相 侏罗系 莺山断陷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莺山断陷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为付 孙立新 刘双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6-259,286,共5页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中发现商业气流 ,使深层火山岩成为松辽盆地又一个油气勘探目的层。在钻井少的情况下寻找火山岩储气层 ,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火山岩分布就成了唯一有效的途径。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地质可对火山岩的分布进行研究。通... 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中发现商业气流 ,使深层火山岩成为松辽盆地又一个油气勘探目的层。在钻井少的情况下寻找火山岩储气层 ,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火山岩分布就成了唯一有效的途径。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地质可对火山岩的分布进行研究。通过火山岩在地震上的反射特征 ,可预测火山岩的分布范围和厚度 ;通过钻井地质揭示的地层 ,可研究火山岩的分布规律。由此 ,可搞清火山岩的形成及分布。这对松辽盆地莺山断陷侏罗系火山岩储气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特征 火山岩 松辽盆地 油气藏 储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分采同步抽油技术 被引量:13
5
作者 杜永军 王金东 +2 位作者 管荣达 邬学礼 王彩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7-59,共3页
在多层系非均质构造的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的油田,采用单泵有杆抽油系统合采时,普遍存在着层间干扰的问题研究并试制了两层分采同步抽油系统,解决了两油层的层间干扰问题,实现了理想的生产负压,充分挖掘了低压、低渗透油层的产油潜... 在多层系非均质构造的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的油田,采用单泵有杆抽油系统合采时,普遍存在着层间干扰的问题研究并试制了两层分采同步抽油系统,解决了两油层的层间干扰问题,实现了理想的生产负压,充分挖掘了低压、低渗透油层的产油潜力.在投入运行的3井次中,工艺成功率100%,每口油井增产原油100%以上,产液量只增加31%左右,油井含水由原来的77%下降到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分采 同步抽油 低渗透油层 油田注水 合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枣园油田孔二段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为付 刘双龙 +2 位作者 孙立新 张永清 苗洪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枣园油田孔二段储层为湖底扇和滩坝沉积砂体 .针对该区储层沉积特点 ,选择反映储层宏观和微观特征的储能丰度、渗透率、变异因数、粒度中值和平均喉道半径 5个参数 ,建立了储层评价标准 ,采用模糊理论分析方法 ,以小层为单元进行了储层... 枣园油田孔二段储层为湖底扇和滩坝沉积砂体 .针对该区储层沉积特点 ,选择反映储层宏观和微观特征的储能丰度、渗透率、变异因数、粒度中值和平均喉道半径 5个参数 ,建立了储层评价标准 ,采用模糊理论分析方法 ,以小层为单元进行了储层综合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值 ,将本区孔二段储层分为 4类 ,Ⅰ类储层占小层数 13 % ,Ⅱ类储层占小层数5 0 % ,Ⅰ ,Ⅱ类储层分布区为有利储层发育区 .储层分布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 ,Ⅰ ,Ⅱ类储层分布在浊积水道和滩坝砂体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模糊理论 综合评价 枣园油田 储能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为付 薛培华 +2 位作者 刘双龙 孙立新 程勤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对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体系中各种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本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有水流作用的环境中,相同的水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是各种相模式存在的基础.建立起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这种模式由水道相和非水道相两种基本相单... 对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体系中各种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本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有水流作用的环境中,相同的水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是各种相模式存在的基础.建立起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这种模式由水道相和非水道相两种基本相单元构成.这两种相单元是组成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的骨架砂体.水道相是开发的主力油层,在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岩性粗,垂向上表现典型正韵律,下部高水淹,中、上部低水淹,剩余油分布在层序上部;非水道相是开发的非主力油层,在弱水动力条件下形成,岩性细,垂向韵律性不明显,中、低水淹,剩余油分布在低水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碎屑岩 地质模式 相单元 储层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注入次序对其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文祥 张云祥 +2 位作者 马继强 刘德文 陈晓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7,共3页
采用英国联合胶体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1275,1255,1115三种聚合物,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聚合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注入次序对其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驱油效果越好.... 采用英国联合胶体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1275,1255,1115三种聚合物,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聚合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注入次序对其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驱油效果越好.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增粘性和较大的残余阻力因数.在注入0.57倍孔隙体积聚合物,且注入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gL的条件下,进行了6个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先高后低的注入次序比先低后高的注入次序的驱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注入次序 高聚物 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后储层产水的判别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义坤 王发现 +1 位作者 王凤祥 于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9-81,共3页
从压裂液的滤失机理及两相流渗流理论出发 ,建立了压裂液反排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压裂液返排时间与返排液量的关系 ,从而判断地层是否产水 .若返排出的水量大于或等于注入压裂液量 ,或产水一直稳定则必为油水同层 ;若返排产水一段时间后... 从压裂液的滤失机理及两相流渗流理论出发 ,建立了压裂液反排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压裂液返排时间与返排液量的关系 ,从而判断地层是否产水 .若返排出的水量大于或等于注入压裂液量 ,或产水一直稳定则必为油水同层 ;若返排产水一段时间后不再产水 ,则必为油层 ;若返排产水一段时间后不再产水 ,而过一段时间后又产水 ,有下列两种可能 :一是有未排尽的压裂液 ,二是油水同层时 ,油水分布不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两相渗流 判别 储集层产水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莺山断陷安山岩储气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为付 刘双龙 孙立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6期5-7,共3页
莺山断陷在深层侏罗系安山岩中发现气层 ,从而使深层火山岩成为松辽盆地又一个勘探目的层。根据特殊储气层特点 ,系统研究本区安山岩岩石物理特征 :利用测井资料有效识别 3类安山岩储气层 ;利用测井资料 ,结合常规岩样和全直径岩样物性... 莺山断陷在深层侏罗系安山岩中发现气层 ,从而使深层火山岩成为松辽盆地又一个勘探目的层。根据特殊储气层特点 ,系统研究本区安山岩岩石物理特征 :利用测井资料有效识别 3类安山岩储气层 ;利用测井资料 ,结合常规岩样和全直径岩样物性分析资料 ,建立泥质含量及孔隙度解释模型 ;在密闭取心和油基钻井取心资料缺乏的情况下 ,利用测井参数有效求取含气饱和度 ;利用井周声波成象测井资料判断裂缝 ,结合其它测井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 储气层 岩石物理特征 模型 莺山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力学与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学鸿 李艳 +2 位作者 董振刚 张雄 史景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59,共3页
建立了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力学模型 ,用有限元法的间隙元理论对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考虑了射孔管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对射孔管柱受力变形的影响 ,给出了射孔管柱接触力、摩擦力和管柱应力的计算方法 .现场应用效... 建立了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力学模型 ,用有限元法的间隙元理论对侧钻水平井射孔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考虑了射孔管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对射孔管柱受力变形的影响 ,给出了射孔管柱接触力、摩擦力和管柱应力的计算方法 .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在井身曲率半径 6 3.7m的实际侧钻水平井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水平井 射孔管柱 力学分析 钻井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APR测试管柱的力学分析与强度评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恩 王瑞凤 +2 位作者 冯宇 李艳 董振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1,共4页
建立了深井APR测试管柱的力学模型 ,采用接触间隙元理论方法对深井APR测试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给出了管柱各点 (包括螺纹 )应力和强度评定条件 ,为预测管柱的强度和安全评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方法在 5 .5km的深井中得到应用 ,... 建立了深井APR测试管柱的力学模型 ,采用接触间隙元理论方法对深井APR测试管柱进行了力学分析 ,给出了管柱各点 (包括螺纹 )应力和强度评定条件 ,为预测管柱的强度和安全评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方法在 5 .5km的深井中得到应用 ,悬重误差为 3 .2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深井 测试管柱 力学分析 有限元法 间隙元理论 强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测试资料解释的地层模型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成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论述了在不同地层和测试情况下如何使用均质地层模型,双重孔隙介质地层模型、双渗透地层模型、层间无越流的多层地层模型、复合地层等非均质地层模型。并对地层测试资料解释方法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这样,比仅用霍纳法和现代试井... 本文论述了在不同地层和测试情况下如何使用均质地层模型,双重孔隙介质地层模型、双渗透地层模型、层间无越流的多层地层模型、复合地层等非均质地层模型。并对地层测试资料解释方法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这样,比仅用霍纳法和现代试井均质地层模型解释结果的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油田 地层 测试分析 地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储集层非均质类型的分析方法
14
作者 刘海钧 冯树义 郭冀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文论述了确定储集层非均质类型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通过8口井压力恢复试井实际资料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定性,定量描述储集层非均质类型是比较确切的。
关键词 储集层 非均质类型 分析方法 压力恢复试井 试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