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合理提液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义坤 王立军 +2 位作者 杨晶 史春华 陈建革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22,共3页
建立了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合理提液的物理模型,并对含水率、采出聚合物的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合理提液时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制订了合理提液原则.采取提液措施后,单井平均日产液量提高了93t,日产油量提高了22t,含水率下降了... 建立了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合理提液的物理模型,并对含水率、采出聚合物的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合理提液时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制订了合理提液原则.采取提液措施后,单井平均日产液量提高了93t,日产油量提高了22t,含水率下降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高聚物驱油 大庆油田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烃气非混相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贾忠盛 潘严富 王滨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大庆油田烃气非混相驱矿场试验手1989年4月在大庆萨中开发区进行。注气后改善了吸入和产出剖面,减慢了含水上升速度,累积产油比正常水驱增加了119829t,提高采收率4.3%,预计最终采收率可提高9.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可获得纯利... 大庆油田烃气非混相驱矿场试验手1989年4月在大庆萨中开发区进行。注气后改善了吸入和产出剖面,减慢了含水上升速度,累积产油比正常水驱增加了119829t,提高采收率4.3%,预计最终采收率可提高9.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可获得纯利润9211.68万元,为投资的2.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注气 试验 油田 非混相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葡、扶、杨油层之间相互补偿现象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永卓 雷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揭示了大庆长垣以东地区葡、扶、杨油层产能、油底层位、储量丰度相互补偿的现象。通过分析其静态配置、动态演化过程,初步探讨了葡、扶、杨油层上下一体成藏过程的成因联系和相互补偿现象的形成基础,并划分了3种典型成藏模式。
关键词 油田 油层 相互补偿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地下管网管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晶 栾庆 《石油规划设计》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阐述了油田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进行地下管网普查及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抓好地下管网普查及综合管理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地下管网普查方法。该方法运用科学手段对地下管线进行实... 阐述了油田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地下管网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进行地下管网普查及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为了抓好地下管网普查及综合管理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地下管网普查方法。该方法运用科学手段对地下管线进行实地探查和测量,并得到所需数据,最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获得系统、完整、准确的各种地下管网图纸。对油田地下管网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管道网络 地下管道 管道检验 管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G技术在大庆油田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敬鹏 李洁 孔繁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20,共4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资料,详细叙述了CDG的特性及应用原理和在国外油田的应用状况,结合在大庆油田进行的CDG评价实验以及大庆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
关键词 CDG 转换压力 大庆油田 油田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表面化学改性防蜡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宝新 康万利 李俊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3-74,共2页
油管表面化学改性防蜡技术研究于宝新,康万利,李俊刚(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大庆石油学院)油管表面化学改性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剂处理油管的方法,来改变油管表面层的性质,使之变成亲水疏油表面,减少蜡在油管表面上结晶... 油管表面化学改性防蜡技术研究于宝新,康万利,李俊刚(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大庆石油学院)油管表面化学改性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剂处理油管的方法,来改变油管表面层的性质,使之变成亲水疏油表面,减少蜡在油管表面上结晶和聚结,实现油井长周期防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表面化学 改性处理 防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地面处理工艺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思敏 李正平 朴新国 《石油规划设计》 1999年第2期4-11,共8页
为适应三次采油中的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开采技术,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经实验认为:三元复合驱配注系统、采出液处理系统适合该技术的生产需要。并根据实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对聚合物驱的地面工程各系统提出改进意见,特别对聚合物... 为适应三次采油中的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开采技术,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经实验认为:三元复合驱配注系统、采出液处理系统适合该技术的生产需要。并根据实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对聚合物驱的地面工程各系统提出改进意见,特别对聚合物污水处理站和普通污水处理站处理含聚合物污水情况进行剖析,指出对聚采工艺的不适应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注聚合物 地面处理工艺 化学驱油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地质模型及随机建模技术 被引量:102
8
作者 吕晓光 王德发 姜洪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3,16,共5页
概述了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研究内容、建模步骤和建模方法, 重点介绍了储层随机建模的意义和目前出现的主要随机建模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讨论提出了以密井网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分析进行确定性建模的框架, 探讨了储层随机建模... 概述了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研究内容、建模步骤和建模方法, 重点介绍了储层随机建模的意义和目前出现的主要随机建模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讨论提出了以密井网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分析进行确定性建模的框架, 探讨了储层随机建模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模型 建模方法 确定性建模 随机建模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压力恢复曲线方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发印 周波 丁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在油层渗流力学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了一种描述油井压力恢复曲线特征的新方程,并且与实际资料符合较好,可以用来准确解释地层压力、地层系数等重要参数,矿场可以试用。
关键词 油井 压力恢复曲线 地层参数解释 渗流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乙型水驱曲线预测可采储量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丽囡 初迎利 +2 位作者 冯永祥 褚英鑫 牛新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由于很多油田用乙型曲线预测水驱可采储量的相对误差大于用甲型曲线预测的相对误差,因此,普遍选用甲型曲线的预测结果.通过对甲型、乙型曲线表达式的推导和储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可知,用乙型曲线预测储量结果是甲型曲线预测结果的最高极限... 由于很多油田用乙型曲线预测水驱可采储量的相对误差大于用甲型曲线预测的相对误差,因此,普遍选用甲型曲线的预测结果.通过对甲型、乙型曲线表达式的推导和储量计算公式的对比可知,用乙型曲线预测储量结果是甲型曲线预测结果的最高极限,用甲型曲线预测的可采储量值小于用乙型曲线的预测值.油田实例还表明,也存在用乙型曲线预测误差小于用甲型曲线预测误差的现象,而且,即使选用相同数据点,2者预测值也可能相差较大.因此,用2种曲线预测储量不同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表达式不能严密地互相推导,忽略常数C造成的.2者对制定油田生产规划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水 乙型 水驱曲线 可采储量 预测 水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压裂现场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树人 罗蕊 钟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章阐述了复合压裂工艺原理,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复合压裂增产效果。实践表明,复合压裂是一项先进、有效的压裂工艺。
关键词 复合压裂 高能气体压裂 酸化效应 压裂效果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态分散凝胶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克亮 杨靖 甄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0,共3页
用大庆助剂厂生产的聚合物和柠檬酸铝配制成胶态分散凝胶,在大庆油田地层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柠檬酸铝浓度下胶态分散凝胶粘度、阻力系数的测量,给出了胶态分散凝胶的配方。当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时,柠檬酸铝浓度为50mg... 用大庆助剂厂生产的聚合物和柠檬酸铝配制成胶态分散凝胶,在大庆油田地层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柠檬酸铝浓度下胶态分散凝胶粘度、阻力系数的测量,给出了胶态分散凝胶的配方。当聚合物浓度为1000mg/L时,柠檬酸铝浓度为50mg/L左右。在具有大庆油田地质特征、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的非均质物理模型上进行了胶态分散凝胶和聚合物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聚合物用量条件下,胶态分散凝胶驱比聚合物驱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分散凝胶 聚合物 柠檬酸铝 石油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注入次序对其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文祥 张云祥 +2 位作者 马继强 刘德文 陈晓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17,共3页
采用英国联合胶体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1275,1255,1115三种聚合物,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聚合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注入次序对其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驱油效果越好.... 采用英国联合胶体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1275,1255,1115三种聚合物,在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聚合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注入次序对其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驱油效果越好.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增粘性和较大的残余阻力因数.在注入0.57倍孔隙体积聚合物,且注入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1gL的条件下,进行了6个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先高后低的注入次序比先低后高的注入次序的驱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注入次序 高聚物 驱油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界地层非牛顿渗流试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泽俊 孙智 宋考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3-66,共4页
建立了圆形有界地层中非牛顿幂律流体渗流边界定压和封闭两种模型,求得了拉氏空间中的解,做出了理论图版,进行了实例研究。本文的研究可用于聚合物驱等非牛顿渗流条件下的试井解释。
关键词 压力恢复曲线 试井 非牛顿渗流 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中地区成片套损区合理注水井压力的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义坤 王立军 +1 位作者 褚英鑫 康少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8,共3页
为防止水井的套管损坏 ,给出了以不使油页岩标准层进水为目的的注水井压力计算方法 ,依据该计算方法可确定合理的注水井压力 .对于水泥压井工程报废不彻底的更新注水井 ,必须按照计算注水压力控制注水 ,在 10MPa以下的相应报废井必须进... 为防止水井的套管损坏 ,给出了以不使油页岩标准层进水为目的的注水井压力计算方法 ,依据该计算方法可确定合理的注水井压力 .对于水泥压井工程报废不彻底的更新注水井 ,必须按照计算注水压力控制注水 ,在 10MPa以下的相应报废井必须进行二次大修 ,在断口以下彻底进行工程报废 ;用重泥浆压的井及未工程报废的井必须在断口以下采用水泥压井进行工程报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压力计算 油层 套管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用于中转站提前放水的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尊策 赵立新 +3 位作者 李枫 蒋明虎 贺杰 李增锐 《石油矿场机械》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推广应用前景。对用于中转站提前放水工艺的 4 50 0 m3/d水力旋流器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证明用水力旋流器对高含水产出液进行预分离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可实现中转站就地放水。来液含水 85%左右时 ,处理后水中含油... 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推广应用前景。对用于中转站提前放水工艺的 4 50 0 m3/d水力旋流器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证明用水力旋流器对高含水产出液进行预分离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可实现中转站就地放水。来液含水 85%左右时 ,处理后水中含油小于 2 0 0 0 mg/L。而且设备操作简便、运转连续、无需反冲洗 ,得到了一线操作工人及有关技术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 ,对此项使用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证明旋流分离设备在生产使用中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中转站 经济效益 油水分离 提前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熙照 孙智 王长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0,共3页
室内实验表明,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幂律模式; 考虑到采出液的非牛顿特性, 提出了聚合物驱抽油井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数学综合决策理论对各个参数进行综合评价, 全面地反映出了各种因素对抽汲参数优化设计的影... 室内实验表明,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符合幂律模式; 考虑到采出液的非牛顿特性, 提出了聚合物驱抽油井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数学综合决策理论对各个参数进行综合评价, 全面地反映出了各种因素对抽汲参数优化设计的影响程度, 从而给出抽汲参数的最佳设计方案。现场应用表明, 该方法理论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模糊数学 抽汲参数 优化设计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11—76型小直径封隔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庆春 李志军 曹志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7-38,1-0,共2页
针对萨中油田 10 1 6mm套管井采油工艺技术的需要 ,研制了Y2 11— 76型小直径封隔器。这是一种单向卡瓦支撑、重力坐封、上提管柱解封的压缩式封隔器 ,总长 787mm ,最大外径76mm ,最小通径 2 8mm ,设有防转动导向滑道 ,密封胶筒为压缩... 针对萨中油田 10 1 6mm套管井采油工艺技术的需要 ,研制了Y2 11— 76型小直径封隔器。这是一种单向卡瓦支撑、重力坐封、上提管柱解封的压缩式封隔器 ,总长 787mm ,最大外径76mm ,最小通径 2 8mm ,设有防转动导向滑道 ,密封胶筒为压缩式三组合胶筒。该型封隔器与小直径锚定器配套使用 ,在锚定器定位支撑管柱后 ,依靠重力实现坐封。 3井次的现场试验表明 ,Y2 11— 76型小直径封隔器不仅适用于侧钻井 ,更适用于直井 ,在用于喷射泵采油和找漏施工中 ,坐封合格率 10 0 % ,现场施工成功率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封隔器 结构分析 井下设备 石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气液两相泡沫驱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和全 李淑红 +2 位作者 吴波 戴显耀 陈凌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建立了一个考虑各种影 响因素的 泡沫有 效粘 度模型 以及一 个气液 两相 泡沫 驱数 学模 型,从 该模型 可以 看出: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产生泡沫 液的粘度也越大,并呈直线上升 趋势. 岩石的 渗透率 越大,所产 生的泡 沫液的粘 度... 建立了一个考虑各种影 响因素的 泡沫有 效粘 度模型 以及一 个气液 两相 泡沫 驱数 学模 型,从 该模型 可以 看出:表面活性剂浓度越大,产生泡沫 液的粘度也越大,并呈直线上升 趋势. 岩石的 渗透率 越大,所产 生的泡 沫液的粘 度也越大 ,即在渗透率较高的介质中产生的 泡沫具有较强的降低气体渗透率的 能力. 有泡沫 时,地层的气相压力上升比 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数学模型 粘度 数值模拟 驱油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抽油井液面计算压力的两种方法及其效果对比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继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56,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抽油井用液面计算压力的两种方法后指出:混和法采用一段流体计算井底静压,即用大庆地区的松Ⅰ法推算地层压力,而用三段流体计算流压,这是逻辑上的矛盾。在计算流压时,未区分泡沫液面,因而计算值偏高,甚至高于地层压力。地层... 本文分析了抽油井用液面计算压力的两种方法后指出:混和法采用一段流体计算井底静压,即用大庆地区的松Ⅰ法推算地层压力,而用三段流体计算流压,这是逻辑上的矛盾。在计算流压时,未区分泡沫液面,因而计算值偏高,甚至高于地层压力。地层压力计算值误差太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松Ⅰ法,而是建立的一段流体状态数学模型不符合油井情况,及取用的流体相对密度不合理等造成。“液面在井口不计算压力”不合理。应该推广系统法计算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液面 压力 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