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7种阴离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福军 宋学峰 +2 位作者 雷军 陈晓红 王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5,148,共3页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7种阴离子的方法。采用Asahipak ODP-50卡套柱(4.0 mm×150 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邻苯二甲酸-乙腈-水(5∶14∶81);流速为1.5 mL·min^-1;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7种阴离子的方法。采用Asahipak ODP-50卡套柱(4.0 mm×150 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为邻苯二甲酸-乙腈-水(5∶14∶81);流速为1.5 mL·min^-1;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66 nm;7种阴离子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9 8-0.999 9之间。7种阴离子的回收率范围为95.3%-98.6%,F^-、Cl^-、NO2^-、Br^-、NO3^-、PO4^3-和SO4^2-的检出限依次为8,14,34,59,37,30,80μg·L^-1;相对标准偏差(n=6)≤2.0%。该方法已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矿泉水、饮用水及废水等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环境水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法分析环境废水中挥发酚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东哲 杨继东 +3 位作者 高雷 雷军 王威 沈晓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挥发酚 流动注射法 环境废水 流动注射分析法 测定方法 酚类化合物 工业废水 含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氮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振鞠 王福军 +1 位作者 雷军 陈晓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氮 过硫酸钾氧化 有机氮化合物 离子色谱法 含氮化合物 测定方法 气相分子 环境水样 分离检测 间接紫外 线性范围 硝酸盐 无机氮 紫外法 比色法 吸收法 密封条 20℃ 氮元素 检测限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环境水中微量汞
4
作者 杨继东 马东哲 +3 位作者 雷军 高雷 王铎 沈晓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2,40,共2页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环境水 光谱分析技术 微量汞 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吸收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污水总磷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铎 马东哲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2-33,共2页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FIA法)最低检出限0.0011mg/L,取样体积仅1~2mL,样品蒸馏采用在线方式,各试剂用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管径、长度和泵速来完成,显色产物直接进入比色池进行测定。该方法样品测量周期短,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基体效应小...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FIA法)最低检出限0.0011mg/L,取样体积仅1~2mL,样品蒸馏采用在线方式,各试剂用量通过设置不同的管径、长度和泵速来完成,显色产物直接进入比色池进行测定。该方法样品测量周期短,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基体效应小,非常适宜高含量、重污染的生活污水中总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总磷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处理缓蚀阻垢剂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振鞠 雷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缓蚀阻垢剂 水处理 复合缓蚀剂 聚磷酸盐 铬酸盐 锌盐 钼酸盐 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饮用水中铬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东霞 李倩 李兵兵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68,共2页
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铬的最佳分析条件,确定AA-6701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仪器参数以及影响铬测定的相关参数。标准曲线方程为:Abs=0.0337con+0.0002,R2=0.9999,精密度为2.7%,实际测定饮用水中铬含量的回收率为98... 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铬的最佳分析条件,确定AA-6701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仪器参数以及影响铬测定的相关参数。标准曲线方程为:Abs=0.0337con+0.0002,R2=0.9999,精密度为2.7%,实际测定饮用水中铬含量的回收率为98.5%~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 分光光度法 测定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tom-Up法计算油田注入水中三种细菌的不确定度
8
作者 马东哲 樊四鹏 +4 位作者 刘莹 杨柳 袁野 陈清 任佶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保持地下压力,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需向地下油层中注水,注入水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细菌是腐生菌、铁细菌和硫酸还原菌,这些细菌的存在会降低注入水水质并腐蚀管道,影响油田开采。为客观评价三种细菌检测的准确度,采用绝迹稀释法检测技术,利... 为保持地下压力,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需向地下油层中注水,注入水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细菌是腐生菌、铁细菌和硫酸还原菌,这些细菌的存在会降低注入水水质并腐蚀管道,影响油田开采。为客观评价三种细菌检测的准确度,采用绝迹稀释法检测技术,利用Bottom-Up法,通过21组数据对三种细菌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绝迹稀释法检测油田注水三种细菌的不确定度分别为:硫酸还原菌±4 mL^(-1),腐生菌±6 mL^(-1),铁细菌±16 mL^(-1)。通过Bottom-Up法对检测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可真实、准确地反应油田注入水中三种细菌的实际含量范围,为油田注水达标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腐生菌 铁细菌 硫酸还原菌 绝迹稀释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