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质录井过程中真假油气显示的热解识别方法 |
郎东升
菅云英
刘丽萍
|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
1999 |
0 |
|
2
|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
韩方
李荣
韩敏欣
孙国华
郎东升
郭树生
孙述文
宫荣臻
|
《录井技术》
|
1999 |
13
|
|
3
|
大庆油区地下储气库建设设计研究 |
舒萍
樊晓东
刘启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3
|
|
4
|
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 |
刘为付
薛培华
刘双龙
孙立新
程勤松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5
|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低阻油层解释方法 |
鲍云杰
马明侠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6
|
探索新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
杨丽
张曙光
董长林
李铁铮
|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
1999 |
0 |
|
7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油气层识别技术中的应用 |
徐景祯
刘晓冬
高春文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8
|
应用热解参数划分储层含油级别 |
郎东升
郭树生
申家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9
|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 |
郎东升
菅云英
刘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0
|
区域性盖层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的作用 |
张绍臣
王国民
张卫东
万军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1
|
热解分析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
郎东升
郭树生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12
|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油气勘探方向 |
韩殿杰
孙新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13
|
油、气、水层综合识别的概率法及其应用 |
施尚明
孙小洁
韩殿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4
|
热解分析在储层产液性质评价中的应用 |
郎东升
张亚文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5
|
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断层裂缝体系分维特征及其应用 |
刘晓冬
程勤松
李守田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6
|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油气层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
刘晓冬
徐景祯
高春文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汪家屯气田天然气气源追索新方法 |
杨永斌
郎东升
王国民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8
|
热解资料在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
方立敏
佟斯琴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9
|
分层神经网络模型在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
高春文
徐景祯
刘晓冬
|
《录井工程》
|
1995 |
0 |
|
20
|
储层含水性的液相色谱识别方法 |
郎东升
郭树生
|
《录井工程》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