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录井过程中真假油气显示的热解识别方法
1
作者 郎东升 菅云英 刘丽萍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9年第2期48-49,共2页
本文根据热解分析钻井液中常见的27种添加剂和成品油,得出了各添加剂和成品油的产烃量、油产率指数OPI和最高热解温度T_(max)值,它们与凝析油、轻质油、中质油和重质油具有明显的差异,建立了应用OPI和T_(max)的匹配关系识别真假含油显... 本文根据热解分析钻井液中常见的27种添加剂和成品油,得出了各添加剂和成品油的产烃量、油产率指数OPI和最高热解温度T_(max)值,它们与凝析油、轻质油、中质油和重质油具有明显的差异,建立了应用OPI和T_(max)的匹配关系识别真假含油显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分析 油气显示 钻井地质 钻井液 地质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方 李荣 +5 位作者 韩敏欣 孙国华 郎东升 郭树生 孙述文 宫荣臻 《录井技术》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早期评价问题,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法,利用热解装置、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工作站组成的热解气相色谱仪对储集岩进行分析,得到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及其各种化合物、系列化合物分析数据。该技术对不同... 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中所面临的早期评价问题,应用热解气相色谱法,利用热解装置、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工作站组成的热解气相色谱仪对储集岩进行分析,得到热蒸发烃、热解烃色谱曲线及其各种化合物、系列化合物分析数据。该技术对不同储集岩进行分析对比获得如下结论:①利用热蒸发烃正烷烃碳数分布及含烃量有助于区分水洗油层、细菌降解油层、非生产层、凝析油层;②在对储集岩热解烃分析中发现油沙岩与生油岩干酪根的热解烃图形是不同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油砂岩热解烃色谱曲线可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油砂岩在重质组分中的烃类分布。因此,在生产中该技术可为勘探开发提供合理的勘探数据,准确评价储集岩性质,对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石油地质 应用 储集岩 热蒸发烃 热解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区地下储气库建设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舒萍 樊晓东 刘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4-87,共4页
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具有优化供气、减小干线和压气站投资、调节季节用气、事故应急、战略储备 ,以及避免油气田开发初期资源浪费等好处。中国的第一个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大庆油田 196 5年正式投运 ,1985年停用的萨中东 2— 1地下储气... 建设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具有优化供气、减小干线和压气站投资、调节季节用气、事故应急、战略储备 ,以及避免油气田开发初期资源浪费等好处。中国的第一个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大庆油田 196 5年正式投运 ,1985年停用的萨中东 2— 1地下储气库。文章介绍大庆油田天然气储气库库址优选标准和从大庆油区优选出的可用于地下储气库改建的喇嘛甸含油气构造、朝 5 1含气构造、四站含气构造。分别对这些油气构造从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盖层隔层密封性、库容等方面进行了地质论证 ,并计算了储气库库容。其中的喇嘛甸北块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目前中国唯一正在运行的地下储气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地下储气库 设计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为付 薛培华 +2 位作者 刘双龙 孙立新 程勤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对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体系中各种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本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有水流作用的环境中,相同的水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是各种相模式存在的基础.建立起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这种模式由水道相和非水道相两种基本相单... 对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体系中各种沉积环境及相模式本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有水流作用的环境中,相同的水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是各种相模式存在的基础.建立起陆相碎屑岩储层基本地质模式,这种模式由水道相和非水道相两种基本相单元构成.这两种相单元是组成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的骨架砂体.水道相是开发的主力油层,在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岩性粗,垂向上表现典型正韵律,下部高水淹,中、上部低水淹,剩余油分布在层序上部;非水道相是开发的非主力油层,在弱水动力条件下形成,岩性细,垂向韵律性不明显,中、低水淹,剩余油分布在低水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碎屑岩 地质模式 相单元 储层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低阻油层解释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鲍云杰 马明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6,12,共3页
本文针对大庆长垣以西地区低阻油层的特点,以储集层的常规分析资料确定视束缚水饱和度,结合电性资料,建立油层产液类型图版,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大庆长垣 低阻油层 解释方法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新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6
作者 杨丽 张曙光 +1 位作者 董长林 李铁铮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1999年第9期8-10,共3页
适应企业特点,结合专业实际,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应更新观念,发挥标准化的市场功能,全面开展标准化工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标准化运行机制,并不断探索新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标准化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油气层识别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景祯 刘晓冬 高春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24,共3页
据油气层综合解释的特点,提出了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简单的分层网络、向后传播算法和误差逐次修正法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个包含28个输入神经元、26个隐含神经元和4个输出神经元的三层网络。选择... 据油气层综合解释的特点,提出了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简单的分层网络、向后传播算法和误差逐次修正法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个包含28个输入神经元、26个隐含神经元和4个输出神经元的三层网络。选择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91个已试油气层段的资料对网络进行了训练,通过对已知样品的交叉验证,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识别符合率达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油气层 油气显示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热解参数划分储层含油级别 被引量:4
8
作者 郎东升 郭树生 申家年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7-88,共2页
用大庆油田4个地区的热解资料,建立了不同地区含油级样品S1+S2均值与各含油级别的S1/(S1+S2)均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含油级别的定义,计算得不同含油级别热解参数S1+S2的理论值相对范围,并进行论证。解决了用... 用大庆油田4个地区的热解资料,建立了不同地区含油级样品S1+S2均值与各含油级别的S1/(S1+S2)均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根据含油级别的定义,计算得不同含油级别热解参数S1+S2的理论值相对范围,并进行论证。解决了用分析测试代替人为经验划分含油级别问题,为提高用地质录井资料划分含油级别的可靠性、科学性和一致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储集层 油气层 地质录井 含油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郎东升 菅云英 刘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是地质录井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储集层含水性的识别又是产液性质评价的难点。为此,提出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即针对含水储集层烃类的细菌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强、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的特点,通过对岩心、井...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是地质录井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储集层含水性的识别又是产液性质评价的难点。为此,提出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即针对含水储集层烃类的细菌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强、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的特点,通过对岩心、井壁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分析,根据谱图形态特征、未分辨化合物含量特征,间接判识储集层含水性和产液性质:纯油层的色谱流出曲线具全油特征,主峰碳明显,碳数范围宽(C12至C30),正构烷烃分布呈规则的尖梳状,基线下未分辨化合物含量低,基线平直;干层的曲线与纯油层的近似,但碳数范围稍窄(C14至C28),峰高度较低;油水层的曲线亦具全油特征,但主峰碳碳数不同,碳数范围为C13至C30,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基线呈明显的穹窿状;纯水层的曲线主峰碳不明显,碳数范围窄(C14至C27),正构烷烃分布呈不规则梳状,部分略具马鞍状,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低不等。应用此方法在油水分布关系较复杂、产液性质不易识别的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对55个单层成功地进行了分析判别,符合率达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产液性质 气相色谱 油矿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盖层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绍臣 王国民 +1 位作者 张卫东 万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3,共4页
根据区域性盖层的发育特征,从不同侧面对其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区域性盖层通常是阻止游离相油气逸散的良好区域物性屏障;如果其欠压实,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它还可以成为阻止水溶相油气逸散的区域压力... 根据区域性盖层的发育特征,从不同侧面对其在油气聚集与保存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区域性盖层通常是阻止游离相油气逸散的良好区域物性屏障;如果其欠压实,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它还可以成为阻止水溶相油气逸散的区域压力屏障;如果其再具生烃能力,还可以成为阻止扩散相天然气逸散的区域浓度屏障。油气藏形成后,区域性盖层又可成为阻止地表水淋滤和细菌氧化对油气藏破坏的区域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盖层 保护层 油气聚集 油气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分析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郎东升 郭树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1-447,共7页
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的热解分析,结合物性分析资料及含油厚度,对储层含油饱和度进行估算,进而对储层含油性进行识别及描述。
关键词 储层 含油厚度 含油饱和度 含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殿杰 孙新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4-389,共6页
尽管层序地层立体模式的适应性较差,在陆相盆地中、其原理和方法仍是可用的。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可划分出五个不整合(T5、T4、T3、T1-1、T03)以及三个层序。通过综合分析岩芯、测井、地质等资料,确... 尽管层序地层立体模式的适应性较差,在陆相盆地中、其原理和方法仍是可用的。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松辽盆地下白垩统可划分出五个不整合(T5、T4、T3、T1-1、T03)以及三个层序。通过综合分析岩芯、测井、地质等资料,确立了首次潮泛面,最大湖泛面。在此基础上,对各层序进行了体系域的划分。层序1为一发育不全的层序,只有低水位体系;层序2、层序3为发育齐全的层序。层序地层研究可进一步明确以往解释的反射界面性质和意义,对各种沉积体(如砂体)的沉积特征及空间展布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为在松辽盆地中寻找更多后备储量,开展层序地层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沉积 油气勘探 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水层综合识别的概率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尚明 孙小洁 韩殿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5,共3页
针对探井油、气、水层识别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综合识别的概率法。即用概率论中的贝叶斯(BAYES)公式计算出各参数条件下不同产层类型的概率值,根据专家经验赋予不同参数以不同的权值,进而取得探区的油、气、水层综合... 针对探井油、气、水层识别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综合识别的概率法。即用概率论中的贝叶斯(BAYES)公式计算出各参数条件下不同产层类型的概率值,根据专家经验赋予不同参数以不同的权值,进而取得探区的油、气、水层综合识别的概率模型。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后,在松辽盆地西部葡西、新站地区实际应用,综合识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层 综合识别 概率法 录井参数 探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分析在储层产液性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郎东升 张亚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2-85,94,共5页
对储层进行热解分析,不仅可以识别其含油性,而且还可以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描述。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恒以西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范围,应用热解分析参数,结合物性、含油厚度及试油资料,认为热解参数配合使用有效孔隙度(e)... 对储层进行热解分析,不仅可以识别其含油性,而且还可以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描述。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恒以西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范围,应用热解分析参数,结合物性、含油厚度及试油资料,认为热解参数配合使用有效孔隙度(e)可以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判别,配合使用含油厚度可以进行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参数 产液性质 储集层 油层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断层裂缝体系分维特征及其应用
15
作者 刘晓冬 程勤松 李守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7,共4页
在对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泥岩裂缝油藏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盒式维数和信息维数计算了该区T2反射层不同区域内断层裂缝体系分维值。通过对各区断层裂缝体系分维特征的分析,发现断层裂缝体系分维高值区域与泥... 在对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地区泥岩裂缝油藏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盒式维数和信息维数计算了该区T2反射层不同区域内断层裂缝体系分维值。通过对各区断层裂缝体系分维特征的分析,发现断层裂缝体系分维高值区域与泥岩裂缝油藏的分布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不仅表明断层伴生裂缝是该区泥岩裂缝的主要成因类型,同时也表明断层裂缝体系分维特征是定量描述泥岩裂缝油藏油气运移和聚集条件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这一规律对该区泥岩裂缝油藏的有利分布区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裂缝 泥岩裂缝油藏 分维特征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油气层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晓冬 徐景祯 高春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41,共3页
根据油气层综合解释的特点,提出了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包含28个输入神经元、26个隐含神经元和4个输出神经元的3层网络。选择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91个试油层段的资料对网络... 根据油气层综合解释的特点,提出了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包含28个输入神经元、26个隐含神经元和4个输出神经元的3层网络。选择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91个试油层段的资料对网络进行了训练,通过对已知样品的交叉验证,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识别符合率为0.934,证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层综合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 综合解释 神经网络 模型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家屯气田天然气气源追索新方法
17
作者 杨永斌 郎东升 王国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5,共3页
本文根据碳同位素分馏理论,建立了气态烃(C_1-C_3)的碳同位素差值与分馏反应温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气态烃的碳同位素差值追索气源的方法,并对汪家屯气田的天然气气源进行了追索,与实际较吻合。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天然气 气源岩 计算 汪家屯气田 气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资料在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方立敏 佟斯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2,共3页
本文应用回归分析技术,对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的热解总值和原油产能进行了回归,并得到了回归方程,从而可以用热解资料对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进行产能预测。
关键词 热解 回归分析 产能预测 油气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神经网络模型在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中的应用
19
作者 高春文 徐景祯 刘晓冬 《录井工程》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油气层综合解释的特点,提出了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包含28个输入神经元、26个隐含神经元和4个输出神经元的三层网络。选择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91个试油层段的资料对网络进行了训... 根据油气层综合解释的特点,提出了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采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包含28个输入神经元、26个隐含神经元和4个输出神经元的三层网络。选择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西地区91个试油层段的资料对网络进行了训练,通过对已知样品的交叉验证,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识别符合率为93.4%,证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层综合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 综合解释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含水性的液相色谱识别方法
20
作者 郎东升 郭树生 《录井工程》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储层岩心样品进行液相色谱分析,根据极性芳香化合物和非极性芳香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可以识别储层含水性。建立了判别方法,使储层含水性识别及描述有了新的定量手段。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鉴别) 储层 含水量 [极性芳香化合物] [非极性芳香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