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油剂石油羧酸盐的研制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宏度 杨又震 +3 位作者 唐继信 何成铨 张荣明 张松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研究用大庆原油的几种馏份油为原料通过汽相氧化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该驱油剂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界面活性好。作者在活性剂制备中发展了一种“二次抽提”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该种驱油剂的界面活性。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油水界面张力 大庆原油馏份 合成(制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馏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学关联式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翁汉波 马春曦 赵晓非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原油的实沸点蒸馏,把大庆石蜡基原油切割为TBP馏分,并对各馏分进行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依据测取的各TBP馏分相关物性数据,研究大庆石蜡基原油TBP馏分相关物性的关系,借助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的高精度计算,建立大庆石蜡... 通过原油的实沸点蒸馏,把大庆石蜡基原油切割为TBP馏分,并对各馏分进行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依据测取的各TBP馏分相关物性数据,研究大庆石蜡基原油TBP馏分相关物性的关系,借助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的高精度计算,建立大庆石蜡基原油TBP馏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学关联式,式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该馏分的中沸点t和密度ρ的函数,此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学关联式的计算精度比Riazi-Daubert等建立的关联式高得多,其最大偏差仅为0.0454,该关联式在要求高精度求取石蜡基原油馏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场合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 原油 关联式 相对分子质量 石油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白油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
3
作者 唐继信 王光维 +1 位作者 张荣明 马春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7,共3页
用大庆原油馏分油制备驱油剂石油羧酸盐时,反应器易结焦;采用15#白油为原料制备驱油剂,在氧化反应时不结焦,经汽相氧化、皂化和盐度调解,可制备出与大庆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其最佳值可达10-4数量级。
关键词 石油羧酸盐 表面活性剂 白油 15^#白油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产品色度测定的新途径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慕尔 鲁怀虎 +1 位作者 周云霞 于占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40,共3页
石油产品色度测定采用常规目视比色法和比色计法,因是直接观察,准确度低,且标准比色液和标准色片不易长期保存和使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石油产品色度测定的方法,即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通过对25种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的测定,发现其最... 石油产品色度测定采用常规目视比色法和比色计法,因是直接观察,准确度低,且标准比色液和标准色片不易长期保存和使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石油产品色度测定的方法,即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通过对25种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的测定,发现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在仪器的可测范围内,为此将其吸光度控制在02~08的范围内,选一个适当的波长为入射光波长,配以合适的比色皿,最后绘制出5种不同类型的吸光度色号标准曲线。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相对误差由目视比色法的8%提高到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品 色度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减压馏分油脱除碱性氮化物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艳花 郭淑玲 +2 位作者 王文广 夏磊 夏春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大庆油是高氮、低硫原油,因此,大庆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差,达不到基础油的指标。研究了加入脱氮剂脱除油中碱性氮化物的方法。精制过程中,在不改变工艺,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加入02和05脱氮剂。实验结果表明,大庆减二、... 大庆油是高氮、低硫原油,因此,大庆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差,达不到基础油的指标。研究了加入脱氮剂脱除油中碱性氮化物的方法。精制过程中,在不改变工艺,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加入02和05脱氮剂。实验结果表明,大庆减二、减三、减四线馏分油精制后,脱氮率均在90%以上,旋转氧弹值在220min以上。该方法适用于大庆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碱性氮化物 脱氮剂 脱氮剂 减压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石脑油裂解炉计算机控制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关国民 王宗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523-530,共8页
对大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石脑油裂解炉,提出了裂解深度和选择性的计算机控制数学模型。它由静态的前馈关联式和参变量的动态补偿两部分组成。裂解炉运转周期预测和平均烃分压构成前馈关联式的核心,裂解炉的动态特性则根据现场测试数... 对大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石脑油裂解炉,提出了裂解深度和选择性的计算机控制数学模型。它由静态的前馈关联式和参变量的动态补偿两部分组成。裂解炉运转周期预测和平均烃分压构成前馈关联式的核心,裂解炉的动态特性则根据现场测试数据确定。将建立的运转周期和产率模型进行实际检验,与现场生产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裂解炉 计算机 控制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薄水铝石结晶度对V-Sb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涛 于翠艳 +2 位作者 吴艳波 刘广舜 刘洪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探索了载体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原因 ,对载体原料拟薄水铝石进行了差热分析和X -射线衍射分析 ,评价了由其作为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 ,并分析了该催化剂的孔结构 .揭示了随拟薄水铝石结晶度增大 ,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 ,V -Sb系催化剂的活... 探索了载体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原因 ,对载体原料拟薄水铝石进行了差热分析和X -射线衍射分析 ,评价了由其作为载体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 ,并分析了该催化剂的孔结构 .揭示了随拟薄水铝石结晶度增大 ,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 ,V -Sb系催化剂的活性增大的变化规律 ;并提出测定拟薄水铝石载体的DTA和XRD两种表征参数 ,可为快速、高效制备V -Sb系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结晶度 氨氧化 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利用系统的能量流结构——能量、、(火无)新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元海 陈慧娟 罗洪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认为火用是系统和环境构成的不平衡复合系统作功能力的衡量,重新表述了火用概念,论证了火用不是严格意义上系统的状态参数。指出环境能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作功的传统观点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能量利用的实质是利用系统和环境... 认为火用是系统和环境构成的不平衡复合系统作功能力的衡量,重新表述了火用概念,论证了火用不是严格意义上系统的状态参数。指出环境能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作功的传统观点是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能量利用的实质是利用系统和环境之间非平衡推动力引发的动态能量流,它包含可转化能量的多少与能量流的方向无关,无论来自系统还是环境的能量都可被转化。文中给出的能量、火用、火无新概念严格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服了Rant Z.定义的局限性,对进一步改进火用分析方法促进用能过程热力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火用] [火无] 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减压蜡油在混合分子筛裂化催化剂上催化裂化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玉青 关维军 解天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3-100,共8页
本文研究了在一种Y型分子筛催化剂中掺和另一种Y型分子筛催化剂时,大庆减压蜡油的裂化性能。通过试验证明了两种分子筛催化剂混合使用时,存在着最佳混合比,本试验找到了这个混合比。本文进一步对存在最佳混合比的实验现象提出了解释。... 本文研究了在一种Y型分子筛催化剂中掺和另一种Y型分子筛催化剂时,大庆减压蜡油的裂化性能。通过试验证明了两种分子筛催化剂混合使用时,存在着最佳混合比,本试验找到了这个混合比。本文进一步对存在最佳混合比的实验现象提出了解释。本文还提出,协同理论不仅适用于单相催化剂而且也适用异相催化剂,在异相催化剂上存在着自组织现象和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分子筛 催化剂 减压 蜡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R模型研究含CO_2体系的气液平衡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华 吴琦博 +2 位作者 马玉 陈宝宏 陈国庆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研究了用 P- R 模型确定含 C O2 体系的气液平衡问题. 利用11 个典型体系,514 个含 C O2 体系的气液平衡实验数据,拟合出 P- R 模型相应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因数kij 及kij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结果表明:... 研究了用 P- R 模型确定含 C O2 体系的气液平衡问题. 利用11 个典型体系,514 个含 C O2 体系的气液平衡实验数据,拟合出 P- R 模型相应体系的二元交互作用因数kij 及kij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结果表明: P- R 模型对 C O2 - 烃类体系气液平衡数据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尤其是引入二元交互作用因数之后,泡点压力 p 的平均相对误差由原来的26 .60 % 降为0 .48 % ,气相组成 yi 与平衡常数 Ki 的预测精度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平衡 P-R模型 二氧化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炼厂重油催化原料油裂化性能研究Ⅱ.数学模型和应用
11
作者 张建国 王怀韬 +2 位作者 吕春胜 方永奎 高玉青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针对大庆炼厂100×104t/aRFCCU使用的催化原料油,以不同配比,应用ZCM-7超稳剂在同轴式小型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进行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裂化试验。一方面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原料裂化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试验数... 针对大庆炼厂100×104t/aRFCCU使用的催化原料油,以不同配比,应用ZCM-7超稳剂在同轴式小型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进行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裂化试验。一方面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原料裂化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试验数据归纳出数学模型。这个模型以原料油的密度、残碳和折光率3参数关联得到反应指数RI,用RI表征原料裂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RFCCU 数学模型 超稳裂化催化剂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在Nd(P_(204))_3-Al(i-Bu)_3催化剂体系中聚合的研究
12
作者 丁伟 张一烽 沈之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47,共3页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 (OA)在 Nd(P2 0 4 ) 3 - Al(i- Bu) 3 催化剂体系中的聚合反应 ,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以苯为溶剂 ,[Al]/[Nd]=9(摩尔比 ) ,[OA]/[Nd]=16 2 (摩尔比 ) ,6 0℃反应 6 h,聚合转化率大于 90 %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为 1.0&#...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 (OA)在 Nd(P2 0 4 ) 3 - Al(i- Bu) 3 催化剂体系中的聚合反应 ,反应的最佳条件是 :以苯为溶剂 ,[Al]/[Nd]=9(摩尔比 ) ,[OA]/[Nd]=16 2 (摩尔比 ) ,6 0℃反应 6 h,聚合转化率大于 90 % ,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为 1.0× 10 5~ 1.5× 10 5。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催化剂浓度均呈一级关系 ,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32 .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 稀土配位催化剂 聚合动力学 配位聚合 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稳磁场效应对多元胶束配合物体系显色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汪颖军 蒙延峰 吴殿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3,共3页
研究了恒稳磁场效应对Fe(Ⅲ ) -KSCN -RhB一阿拉伯树胶体系显色反应的影响 ,发现在一定范围内 ,恒稳磁场能显著地提高该多元配合物体系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在c(H2 SO4)为 0 .0 2 0mol L ,c(KSCN)为 0 .0 96mol L ,c(RhB)为4.4× 10 -... 研究了恒稳磁场效应对Fe(Ⅲ ) -KSCN -RhB一阿拉伯树胶体系显色反应的影响 ,发现在一定范围内 ,恒稳磁场能显著地提高该多元配合物体系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在c(H2 SO4)为 0 .0 2 0mol L ,c(KSCN)为 0 .0 96mol L ,c(RhB)为4.4× 10 - 5 mol L ,阿拉伯树胶的质量分数为 0 .0 5 %和室温条件下 ,磁感应强度为 75mT的恒稳磁场能将最大吸收波长 5 90nm处的显色灵敏度提高 46.7% ,而在波长为 610nm附近的显色灵敏度则提高 10 0 %以上 .探讨了恒稳磁场影响胶束配合物显色灵敏度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稳磁场效应 多元胶束配合物 Fe(Ⅲ)_KSCN-RhB-阿拉伯树胶体系 显色灵敏度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炼厂重油催化原料油裂化性能研究Ⅰ.裂化原料油催化裂化试验
14
作者 张建国 王怀韬 +2 位作者 吕春胜 甄活良 高玉青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大庆炼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所用裂化原料油性能比较复杂,为了能够预测该装置在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操作条件变化时的规律,应用同轴式催化裂化试验装置,在ZCM-7超稳剂上研究了温度分别为500℃,515℃,530℃及剂油比为5... 大庆炼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所用裂化原料油性能比较复杂,为了能够预测该装置在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操作条件变化时的规律,应用同轴式催化裂化试验装置,在ZCM-7超稳剂上研究了温度分别为500℃,515℃,530℃及剂油比为5,6,7三个条件下,所选三个代表性油样的裂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RFCCU 催化裂化 超稳裂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度影响Zr-PAM系统成冻时间的机理
15
作者 王鉴 吴松 +1 位作者 段吉国 董增友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48,共3页
Zr(Ⅳ)交联的聚丙烯酰胺(PAM)冻胶在压裂和调剖堵水等采油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用ZrOCl2等锆的无机盐做交联剂时成冻速度太快,不能满足需要,用改变pH值的方法可以控制成冻的时间。在考察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Zr-P... Zr(Ⅳ)交联的聚丙烯酰胺(PAM)冻胶在压裂和调剖堵水等采油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用ZrOCl2等锆的无机盐做交联剂时成冻速度太快,不能满足需要,用改变pH值的方法可以控制成冻的时间。在考察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Zr-PAM系统成冻时间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特性,再根据高价金属离子交联PAM的机理,探讨酸度影响成冻速度的原因,认为Zr-PAM系统的成冻时间由交联步骤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冻胶 调剖剂 延缓成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S模型用于含氢体系的气液平衡计算
16
作者 宋华 刘永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3,共4页
利用ChaoSeader模型计算含氢体系气液平衡常数,计算结果在高压范围内普遍偏低,误差较大。提出了改进CS模型用于含氢体系气液平衡计算的两种方法。在进行模型改进时,选用了较典型的5个体系,168个实验点。用改进... 利用ChaoSeader模型计算含氢体系气液平衡常数,计算结果在高压范围内普遍偏低,误差较大。提出了改进CS模型用于含氢体系气液平衡计算的两种方法。在进行模型改进时,选用了较典型的5个体系,168个实验点。用改进后的CS模型计算含氢体系的气液平衡,非氢组分的误差均比原模型的1135%低。在计算氢甲苯体系甲苯的气液平衡常数时,方法Ⅰ的平均误差为325%;方法Ⅱ的平均误差为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体系 气液平衡 C-S模型 烃类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SIM软件模拟天然气加工工艺流程的研究(Ⅰ)——系统中无循环物流
17
作者 周安 罗光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74,共4页
本文结合大庆油田天然气矿场加工实际生产装置,讨论了应用HYSIM烃类工艺模拟软件对含有不确定组分的体系进行流程模拟计算的特点、塔设备严格模拟计算过程中输入规定的选择、以及多股流换热器和吸附脱水工艺的模拟计算方法。
关键词 天然气加工 工艺流程 HYSI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合成的Ge-ZSM-5结构和物性与Si/Ge比的关系
18
作者 汪颖军 焦庆祝 孙淳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以TPABr为模板剂合成的Ge-ZSM-5型分子筛的结构参数和物化性能随样品组成Si/Ge比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样品Si/Ge比的降低,即Ge对Si同晶取代程度的增大,使得骨架T—O—... 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以TPABr为模板剂合成的Ge-ZSM-5型分子筛的结构参数和物化性能随样品组成Si/Ge比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样品Si/Ge比的降低,即Ge对Si同晶取代程度的增大,使得骨架T—O—T键长增加,力常数减小,从而导致分子筛的晶胞体积规律性的增大;骨架T—O—T的反对称性伸缩振动、对称性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和次级结构单元振动的红外吸收峰均规律性地向低波数方向位移;孔道对模板剂的束缚能力减小,TPABr脱附温度降低,分子筛对正己烷的吸附量增大;随着反应物中Ge含量的提高,晶化过程中成核密度减小,分子筛晶体粒度呈规律性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比 Ge-ZSM-5 分子筛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系数测定装置的监控软件开发
19
作者 李明爱 刘晓燕 +1 位作者 吴殿义 毕桂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对自行设计的导热系数测定装置提出控制方案及其控制算法,设计出相应的监控软件,实现了温度的自动巡回检测和控制功能;传热是否达到稳态的自动判断功能;实验数据自动处理和数据文件的自动建立功能等。从而提高了导热系数的测试精度... 对自行设计的导热系数测定装置提出控制方案及其控制算法,设计出相应的监控软件,实现了温度的自动巡回检测和控制功能;传热是否达到稳态的自动判断功能;实验数据自动处理和数据文件的自动建立功能等。从而提高了导热系数的测试精度并实现了测定装置的自动运行。能够达到主测试段温度在连续15h内不沿同一方向变化且不超过±1℃,同时左右两隔缝温差均小于内层平均温度与外层平均温度之差的05%,当某厂家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的主测试段热流量为40W时,导热系数为0.0558W/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测定装置 监控软件 热力采油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反应体系中独立反应数的确定
20
作者 王义先 蔡经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8-74,共7页
本文讨论了复杂反应体系组元数N、元素种类数M和独立反应数R之间的关系。提出用矩阵同时确定体系独立反应数R和组分数C,并给出配平的独立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已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并用IBM微机通过计算。
关键词 复杂反应体系 组分 独立反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