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石蜡钝化工艺研究
1
作者 杨春亮 张权辉 董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1,共4页
采用脱水、脱芳烃的固体石蜡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考察了石蜡用量、钝化时间、钝化温度对加氢催化剂钝化效果的影响。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连续微反装置对钝化前、后的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同时以ONU自热测试装置... 采用脱水、脱芳烃的固体石蜡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考察了石蜡用量、钝化时间、钝化温度对加氢催化剂钝化效果的影响。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床连续微反装置对钝化前、后的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同时以ONU自热测试装置对钝化的催化剂自热最高温度进行评价,确定最佳钝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石蜡对预硫化加氢催化剂进行钝化处理是可行的,最佳的钝化工艺条件为:石蜡与催化剂的质量比15%,钝化时间10~15 min,钝化温度60℃。该工艺操作简单,可有效抑制催化剂的自热反应,并能保持催化剂的活性,易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加氢催化剂预硫化 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宝辉 吴红军 +1 位作者 刘淑芝 盖翠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3-738,共6页
介绍了传统氢的获取方式;综述了以太阳能为能源分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光伏法、光热法、光电化学法及光热电化学耦合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关键;评述了反应器材料、半导体催化剂材料、光强、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 介绍了传统氢的获取方式;综述了以太阳能为能源分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光伏法、光热法、光电化学法及光热电化学耦合制氢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关键;评述了反应器材料、半导体催化剂材料、光强、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制氢效率的影响。展望了目前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制氢 光伏 光热 光电化学法 光热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化钾对碱液中高铁酸钾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铁锴 王宝辉 +2 位作者 吴红军 刘林林 王志涛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3,共3页
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添加适量的KI,KCl,KBr,用分光光度法考察此体系中FeO42-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碱液中加入适量的KI可以提高K2FeO4的稳定性,K2FeO4合成过程中投加KI可使K2FeO4产量和纯度都有一定的提高。KCl,KBr对NaOH溶... 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添加适量的KI,KCl,KBr,用分光光度法考察此体系中FeO42-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碱液中加入适量的KI可以提高K2FeO4的稳定性,K2FeO4合成过程中投加KI可使K2FeO4产量和纯度都有一定的提高。KCl,KBr对NaOH溶液中K2FeO4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钾 高铁酸钾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荆国林 霍维晶 崔宝臣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模拟含油污泥和实际含油污泥,结果表明实际含油污泥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模拟含油污泥,在反应温度440℃、反应停留时间10min、反应压力24MPa、氧化剂双氧水用量为理论值的5倍,含油污泥原油去除率可达98.4%。在相同条件... 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模拟含油污泥和实际含油污泥,结果表明实际含油污泥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模拟含油污泥,在反应温度440℃、反应停留时间10min、反应压力24MPa、氧化剂双氧水用量为理论值的5倍,含油污泥原油去除率可达98.4%。在相同条件下模拟含油污泥的去除率为9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污泥 去除率 污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用Fe(Ⅵ)化合物杀菌剂性能评价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阚连宝 王宝辉 +3 位作者 陈颖 刘树芝 于忠臣 林红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3-516,共4页
以油田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为背景,以制备环境友好杀菌剂并研究其应用为目的,开发了新型油田杀菌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Fe(Ⅵ)化合物杀菌剂是以高铁酸盐(K2FeO4)为主剂的一种氧化型杀菌剂,对各种细菌具有广泛的杀灭作用,可以杀灭油田... 以油田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为背景,以制备环境友好杀菌剂并研究其应用为目的,开发了新型油田杀菌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Fe(Ⅵ)化合物杀菌剂是以高铁酸盐(K2FeO4)为主剂的一种氧化型杀菌剂,对各种细菌具有广泛的杀灭作用,可以杀灭油田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等。在室内合成该杀菌剂,然后取K2FeO4固体粉末加2~6 mol/L KOH水溶液,配制成0.1%~1%碱性溶液,即为杀菌剂工作液;最后采用绝迹稀释法,测定加杀菌剂前后水样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的含量,计算杀菌率,评价杀菌效果,确定了杀菌剂在油田水杀菌过程中的使用条件,并从杀菌的角度初步验证了该杀菌剂对油田水中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腐生菌的杀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杀菌剂 硫酸盐还原菌 铁细菌 腐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RuO_2-Co_3O_4阳极析氧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红军 阮琴 +2 位作者 王宝辉 腾佳 付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86,共6页
为制备高性能析氧电极,采用热分解法在400℃温度下制备Ti/RuO2(x)-Co3O4(1-x)(0≤x≤1,x为Ru的摩尔分数)复合氧化物电极,通过电极开路电压、循环伏安曲线及极化曲线等分析其在1.0mol/LKOH溶液中的析氧催化活性及析氧动力学.结果表明,摩... 为制备高性能析氧电极,采用热分解法在400℃温度下制备Ti/RuO2(x)-Co3O4(1-x)(0≤x≤1,x为Ru的摩尔分数)复合氧化物电极,通过电极开路电压、循环伏安曲线及极化曲线等分析其在1.0mol/LKOH溶液中的析氧催化活性及析氧动力学.结果表明,摩尔分数为10%的RuO2使电极催化活性急剧变化,摩尔分数为50%的RuO2复合氧化物电极具有最大的伏安电荷(429.63mC.cm-2)、最高的表面粗糙度(1786),其析氧性能最佳;Ti/Co3O4在高、低过电位区域电极对OH-的反应级数分别近似为1.0和2.0,含RuO2电极反应级数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钌 四氧化三钴 电催化活性 析氧性能 复合氧化物 热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涛 陈洪侠 +1 位作者 匡洞庭 宁英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591,共6页
介绍了三齿配体结构、中心金属原子、助催化剂、负载化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乙烯齐聚、乙烯聚合、丙烯聚合以及极性单体聚合方面的应用以及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方面的研... 介绍了三齿配体结构、中心金属原子、助催化剂、负载化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乙烯齐聚、乙烯聚合、丙烯聚合以及极性单体聚合方面的应用以及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齿配体 过渡金属 烯烃聚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深气层压裂返排废水高级氧化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荆国林 韩春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大庆油田火山岩气井在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废水,每升CODCr值高达数千毫克。针对大庆油田的深气层压裂井返排废水的具体水质情况,采用了混凝沉淀、一次氧化、活性炭吸附、二次氧化的处理方案,实验研究了高CODCr压裂返排废水的高级... 大庆油田火山岩气井在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废水,每升CODCr值高达数千毫克。针对大庆油田的深气层压裂井返排废水的具体水质情况,采用了混凝沉淀、一次氧化、活性炭吸附、二次氧化的处理方案,实验研究了高CODCr压裂返排废水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并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CODCr值从4389mg/L降至93mg/L,出水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火山岩储气层 压裂返排废水 化学需氧量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Co-Ce复合氧化物阳极在碱性溶液中析氧性能研究
9
作者 吴红军 阮琴 +2 位作者 王宝辉 腾佳 付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0-50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RuO2-Co3O4-CeO2(Ru-Co-Ce)复合氧化物电极,利用SEM、XRD对电极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及阳极极化曲线等手段对1.0mol/L KOH溶液中电极的析氧反应(OER)活性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RuO2-Co3O4-CeO2(Ru-Co-Ce)复合氧化物电极,利用SEM、XRD对电极表面形貌及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及阳极极化曲线等手段对1.0mol/L KOH溶液中电极的析氧反应(OER)活性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稀土CeO2可细化RuO2晶相,提高电极活性表面积,其中40%(摩尔分数)CeO2复合氧化物电极具有最大的伏安电荷86.23mC/cm2,在过电位η=0.60V(Ag/AgCl)时,其反应表观活化能可低至22.76kJ/mol,具有最佳的析氧活性。电极在低过电位及高过电位区域Tafel斜率分别约为40、120mV,电极对OH-的反应级数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O2 CO3O4 CEO2 阳极 析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中的垂向迁移行为
10
作者 张学佳 纪巍 +1 位作者 王宝辉 阮琴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63-366,共4页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在不同土壤(黑土、黄土)中垂向迁移行为(自然迁移、模拟降雨),初步探讨了PAM在土壤中的垂向迁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AM有很强的截留能力,PAM很难向土壤深层迁移,绝大部分PAM被截留在土壤...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在不同土壤(黑土、黄土)中垂向迁移行为(自然迁移、模拟降雨),初步探讨了PAM在土壤中的垂向迁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AM有很强的截留能力,PAM很难向土壤深层迁移,绝大部分PAM被截留在土壤表层,土壤中可检出的PAM最大迁移深度为10cm,大于87%的PAM主要分布于5cm以上的土壤中。在相同条件下,PAM迁移深度黄土大于黑土,表层土壤中PAM含量黑土大于黄土。本研究为今后PAM的扩大应用及其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土壤 迁移 实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