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钢表面置换铜镀层的生长机理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 张昊 +2 位作者 苏剑英 王梅丰 王夏妍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自研的置换镀铜液,在20号碳钢表面制备了铜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置换镀铜时间对铜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铜镀层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置换镀铜时间的延长,铜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电荷转移电阻(R... 采用自研的置换镀铜液,在20号碳钢表面制备了铜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置换镀铜时间对铜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铜镀层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置换镀铜时间的延长,铜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电荷转移电阻(Rct)显著增大;当置换镀铜时间为16h时,Rct值最大,铜镀层的耐蚀性最好;置换铜镀层的生长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期形成阻挡层和多孔层,中期形成阻挡层、致密层和多孔层,后期形成阻挡层和致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镀铜 20号碳钢 耐蚀性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免疫模糊聚类的金属焊缝缺陷等级磁记忆识别模型 被引量:15
2
作者 邢海燕 陈玉环 +2 位作者 李雪峰 王朝东 徐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焊缝应力集中及隐性损伤等级的磁记忆定量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免疫优化的动态模糊聚类模型。以Q235钢预制未焊透焊缝试件为试验材料,进行疲劳拉伸试验,参比X射线同步检测结果与定量标准,提取不同等级的磁记忆信号特征参数向量,考... 针对焊缝应力集中及隐性损伤等级的磁记忆定量识别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免疫优化的动态模糊聚类模型。以Q235钢预制未焊透焊缝试件为试验材料,进行疲劳拉伸试验,参比X射线同步检测结果与定量标准,提取不同等级的磁记忆信号特征参数向量,考虑试验数据在焊缝缺陷各等级临界状态识别上的模糊、不确定性,引入动态模糊聚类算法,通过输出阈值λ获得初始模糊聚类划分,进一步考虑动态模糊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问题,采用具有全局搜索和并行能力的免疫算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优阈值λ,最终建立免疫优化的动态模糊聚类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损伤等级准确率达90%,为实际工程焊缝缺陷等级评定与设备安全定量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焊缝缺陷 免疫算法 动态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焊缝缺陷等级磁记忆定量识别 被引量:9
3
作者 邢海燕 喻正帅 +3 位作者 李雪峰 李秀伟 孙晓军 陈思雨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3,共7页
针对磁记忆检测技术在焊缝缺陷等级定量识别中模糊性和分散性的难题,提出以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为理论基础的焊缝缺陷等级磁记忆定量识别模型。以Q235焊接试件为试验材料,进行疲劳拉伸试验。对比X射线检测定量标准,确定磁记忆焊缝缺陷量... 针对磁记忆检测技术在焊缝缺陷等级定量识别中模糊性和分散性的难题,提出以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为理论基础的焊缝缺陷等级磁记忆定量识别模型。以Q235焊接试件为试验材料,进行疲劳拉伸试验。对比X射线检测定量标准,确定磁记忆焊缝缺陷量化等级,提取不同等级的磁记忆信号征参数向量,通过训练样本的学习选取最优模糊加权指数m,建立了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焊缝缺陷等级磁记忆定量识别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损伤等级的准确率达到了90%,为实际工程中准确区分焊缝缺陷等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忆 焊缝 模糊C均值 缺陷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日照及昼夜动态大温差下保温管道外护层破坏的热力耦合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邢海燕 王朝东 +3 位作者 郭钢 丁云龙 迟铁刚 陈玉环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4,共7页
针对漠大线极寒地带输油保温管道堆放过程中外护层开裂问题,通过低温性能参数试验及多层结构热力耦合仿真计算,研究极寒地带保温管道在日照不均及昼夜动态大温差往复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基于HDPE在不同低温下的性能参数,完成对管道多层... 针对漠大线极寒地带输油保温管道堆放过程中外护层开裂问题,通过低温性能参数试验及多层结构热力耦合仿真计算,研究极寒地带保温管道在日照不均及昼夜动态大温差往复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基于HDPE在不同低温下的性能参数,完成对管道多层结构的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动态温度载荷的相关设置,得到极寒地带保温管道堆放过程中日照不均及昼夜动态大温差的往复作用下,外护层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以及整体综合作用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因多层结构中各层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异,在极寒地带日照不均及昼夜动态大温差的交变累积作用下,各层之间产生了复杂的相互约束关系。对应力而言,第54天极值34. 45 MPa为第9天1. 74 MPa的19. 80倍;对应变而言,相应两极值相差3. 76倍,而且第54天聚乙烯外护层仿真应力值已严重超过低温应力强度指标。进一步结合现场工程实际与材料损伤理论,分析外护层开裂原因,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极寒地带保温管道改性提供一种新的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管道 外护层破坏 热力耦合 日照不均及昼夜动态大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漠大线输油保温管道外护层开裂的热力耦合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邢海燕 王朝东 +3 位作者 李雪峰 郜玉新 陈思雨 张振龙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1,共9页
针对中俄漠大线输油保温管道多层结构开裂问题,结合ANSYS热力耦合动态仿真和低温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寒地动态大温差下开裂原因。通过对保温直、弯管道多层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确定堆放条件下的边界条件与动态温度载荷,得到聚乙烯外护层的... 针对中俄漠大线输油保温管道多层结构开裂问题,结合ANSYS热力耦合动态仿真和低温材料性能试验研究寒地动态大温差下开裂原因。通过对保温直、弯管道多层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确定堆放条件下的边界条件与动态温度载荷,得到聚乙烯外护层的应力场及应变场。仿真分析得出,保温管道多层结构因各层材料线膨胀系数差异而产生复杂的力学约束作用,造成各层之间存在着应力及应变差异,这种差异在昼夜大温差的往复动态影响下,使多层结构的聚乙烯外护层产生严重的热疲劳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低温材料性能试验,进一步对交变温度影响下多层结构直管与弯管开裂与裂纹扩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温差下,应力及应变值均已超越聚乙烯外护层拉伸断裂极限强度,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为保温管道材料的改进提供一种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管道 寒地动态大温差 热力耦合仿真 应力及应变 外护层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