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能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莹 喻泊翰 +3 位作者 王钦胜 王帅 孟岚 徐秀芬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79-85,90,共8页
针对现行油田主要生产系统能效评价指标及其限值和评价方法对于大庆油田不完全适用的问题,根据工作内容,将油田生产系统划分为机采、集输、注水3个子系统;根据用能的关联性,将油田生产系统划分为机采集输和注水两个子系统,对于这两种子... 针对现行油田主要生产系统能效评价指标及其限值和评价方法对于大庆油田不完全适用的问题,根据工作内容,将油田生产系统划分为机采、集输、注水3个子系统;根据用能的关联性,将油田生产系统划分为机采集输和注水两个子系统,对于这两种子系统的划分,分别建立了能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中的能效评价指标均分为系统级、单元级和设备级3个层级;明确了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基础参数来源及统计口径。基于大庆油田实际情况,根据开采区块类型、驱替方式等,将测试数据进行分组,用统计方法确定每组各个能效指标的优良和合格限值;建立了单项与多项组合的油田生产系统加权能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系统效率或系统单耗及其影响因素,在以较大权重计入系统级指标的同时,以较小的权重计入主要影响因素,即在要求系统指标的同时,也对单元级和设备级指标提出要求,从而分析评定所评价系统能效的提升空间。应用此评价方法对6个机采系统、1个集输和1个机采集输系统进行了能效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价指标体系 能效限值 机采集输系统 能效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杰成 白军辉 +7 位作者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田CO_(2)非混相驱开发设计、跟踪调整及分层注入等理论技术成果,介绍了特低渗透榆树林油田CO_(2)非混相驱工业化试验、中低渗敖南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及古龙页岩油藏CO_(2)驱试注试验,展望了大庆油田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型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CUS-EOR全产业链碳资产核算方法研究
3
作者 周鑫艳 孟岚 +1 位作者 张鑫 张利军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11期69-73,共5页
CCUS-EOR(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Enhanced Oil Recovery)技术是CO_(2)利用和封存的最佳选择,可达到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双重目的。大庆油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CO_(2)驱油技术,目前大庆油田依托... CCUS-EOR(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Enhanced Oil Recovery)技术是CO_(2)利用和封存的最佳选择,可达到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双重目的。大庆油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CO_(2)驱油技术,目前大庆油田依托中石油科技重大专项,承担了多个油田CCUS-EOR管道、注入和采出全产业链等工程,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分析总结了CCUS-EOR全产业链技术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针对大庆地区碳源类型,对比了不同碳捕集技术;通过管输相态对标分析确定了超临界/密相CO_(2)管输方式适用于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形成了适用于大庆油田CO_(2)驱油地面配套技术;开展了CCUS-EOR全产业链碳减排核算方法研究,并将初步成果应用在大庆敖南油田CCUS-EOR开发工程(一期)等多个项目中开展碳排放专项评估,为项目获取碳资产收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EOR 管输 超临界/密相 全产业链 碳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CUS-EOR工程全产业链技术经济特性浅析及认识
4
作者 曹万岩 董成越 +1 位作者 王庆伟 白文广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5期116-122,共7页
CCUS-EOR(CO_(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不仅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低渗透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以大庆油田百万吨级CCUS-EOR示范工程为例,从捕集、输送、驱油与埋存三大环节阐... CCUS-EOR(CO_(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不仅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低渗透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以大庆油田百万吨级CCUS-EOR示范工程为例,从捕集、输送、驱油与埋存三大环节阐述了大庆油田百万吨级CCUS-EOR示范工程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研究确立了CCUS-EOR全产业链经济评价方法和模型,着重对CCUS-EOR全产业链现金流出构成及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各环节经济特性,从技术、政策等方面提出了CCUS-EOR全产业链经济效益的提升措施,以期推动CCUS-EOR项目上下游一体化效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EOR 经济评价 全产业链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站场数字化建设模式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4
5
作者 曹万岩 赵雪峰 +1 位作者 张德发 刘兴煜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1期62-66,70,共6页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年来,建成各类生产站场7000余座,对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增多,尤其是大、中型站场,传统布站模式为各功能单元独立布置,分岗管理,值守人员较多。大庆油田从2009年开始,在站场的建设与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年来,建成各类生产站场7000余座,对人力资源需求不断增多,尤其是大、中型站场,传统布站模式为各功能单元独立布置,分岗管理,值守人员较多。大庆油田从2009年开始,在站场的建设与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大型联合站实施“多岗合并,集中监控”建设模式,变电所、注入站等独立建设中型站场探索“区域集中监控,站场无人值守”建设模式,计量间、配水间等小型站场积极推进无人值守建设模式,在提高油田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促进了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的变革,为控制生产用工、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场数字化建设 集中监控 多岗合并 站场无人值守 中心控制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系统缓蚀剂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刚 张静伟 +2 位作者 贾庆 郑润芬 邹积荀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目前CO_(2)驱油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注入地层CO_(2)的上返,采出液pH值降低,水质腐蚀性增强,导致地面集输系统出现腐蚀情况。针对腐蚀问题,研制缓蚀剂CI-1009,并在大庆油田树16区块进行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缓... 目前CO_(2)驱油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注入地层CO_(2)的上返,采出液pH值降低,水质腐蚀性增强,导致地面集输系统出现腐蚀情况。针对腐蚀问题,研制缓蚀剂CI-1009,并在大庆油田树16区块进行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可将腐蚀速率控制在0.012 mm/a以下,缓蚀率达到89.83%,有效减缓了CO_(2)对地面系统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集输系统 腐蚀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CUS-EOR上下游一体化地面工艺技术路线浅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曹万岩 《油气与新能源》 2022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大力发展CCUS-EOR(CO_(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不仅是未来中国减少CO_(2)排放、改变开采方式、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梳理CCUS-EOR工程全流程的基础上,对大庆油田碳源... 大力发展CCUS-EOR(CO_(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不仅是未来中国减少CO_(2)排放、改变开采方式、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战略选择,也是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梳理CCUS-EOR工程全流程的基础上,对大庆油田碳源潜力、气源输送建设思路、CO_(2)驱示范区选择等上下游系统布局进行了分析和规划;在对CCUS-EOR工程全流程配套地面工艺技术路线研究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油田CCUS-EOR工程建设的两方面认识:全产业链综合考虑,各环节优选适用技术;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示范工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EOR 全流程 CO_(2)捕集 CO_(2)输送 CO_(2)驱油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站场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技术应用
8
作者 李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基础,通过对油田站场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实施方法和配套管理措施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设计阶段交付标准和流程。数字化交付的前提条件是全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包括工艺、电力... 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基础,通过对油田站场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实施方法和配套管理措施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设计阶段交付标准和流程。数字化交付的前提条件是全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包括工艺、电力、自控专业的系统设计协同和配管、电力、通信、自控等专业的布置设计协同。实施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包含设计交付前平台基础定制、文档交付、工程对象解析、二三维核验和关联关系定制五个步骤。依托油田数字化交付典型站场,对全专业协同设计、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的技术路线、实施步骤、相关配套管理办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设计阶段交付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及采购、施工阶段以及生产运维阶段的设想和建议,展望了数字化交付技术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阶段 协同设计 数字化交付 文档交付 工程对象解析 关联关系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小型站场箱式橇装厂房设计技术
9
作者 刘长春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提升油田小型站场视觉形象,满足使用单位对橇装厂房新的功能需求,并促进橇装厂房设计技术进步,以油田小型站场设计为依据,对现有的橇装厂房设计技术在建筑外观、维护系统材料及构造、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形成了箱式橇装厂房设... 为提升油田小型站场视觉形象,满足使用单位对橇装厂房新的功能需求,并促进橇装厂房设计技术进步,以油田小型站场设计为依据,对现有的橇装厂房设计技术在建筑外观、维护系统材料及构造、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形成了箱式橇装厂房设计新技术。该技术在建筑型式上采用平屋面的箱式外形及高波外装饰板,取消了坡屋面及挑檐,建筑外观简洁且具有现代感,提升了小体量建筑橇装厂房的视觉形象。墙面、屋面围护系统采用内外双层围护系统,系统的基本组成由外到内为:外层2 mm厚高波压型金属板;内层100 mm厚彩色压型金属岩棉夹芯板。外层高波压型金属板整体刚度大,密封、防水及装饰效果好;内层彩色压型金属岩棉夹芯板芯材密实、面材与芯材之间粘结牢固、板面平整,达到了防火、保温隔热、吸音隔声、内墙面装饰一体化的效果,同时符合预制化及装配化的要求。同时优化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在保证建筑物基本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屋面、墙体和地面保温层的最佳厚度,即可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又能节省建设投资。橇装厂房设计新技术的发展可满足今后油田小型站场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式橇装厂房 橇装化设计 小型站场 双层围护系统 节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光热清洁替代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启东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7期77-82,共6页
光热由于其资源易得性,且油田所在地太阳能属于资源“很丰富”地区,成为油田清洁热能替代的主攻方向。目前,油田规模化可用土地资源较少、用热温度低,光热利用时率低、建设投资较高、经济性较差。为明确油田低温光热利用的技术路线,实... 光热由于其资源易得性,且油田所在地太阳能属于资源“很丰富”地区,成为油田清洁热能替代的主攻方向。目前,油田规模化可用土地资源较少、用热温度低,光热利用时率低、建设投资较高、经济性较差。为明确油田低温光热利用的技术路线,实现高质量利用光热、低成本建设光热,从集热温度、聚光比、追踪系统、适用场景等因素全面分析了平板式、线性菲涅尔式、槽式、碟式等8项集热技术优缺点及适用性,建立了光热系统供热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水站现场试验,研究集热系统时点动态运行特性,定量、定性对比了相关技术经济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提高集热器聚光比和追踪系统精度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功耗及成本;综合考虑技术可实施性和经济适用性,分布式小规模应用推荐采用竖槽集热技术,集中式大规模应用推荐采用类线菲集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清洁热能替代 低温光热 太阳能 集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产能地面建设优化简化技术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春刚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10期13-17,共5页
2020年大庆油田计划建设产能区块近百个,基建油水井5000余口,建成产能近200×104 t。针对任务总量大、建设周期紧张、低效低产区块多、经济效益差等实际情况,地面系统遵循“提前介入、主动介入、有效介入”原则,通过采取邀请技术专... 2020年大庆油田计划建设产能区块近百个,基建油水井5000余口,建成产能近200×104 t。针对任务总量大、建设周期紧张、低效低产区块多、经济效益差等实际情况,地面系统遵循“提前介入、主动介入、有效介入”原则,通过采取邀请技术专家提前进入并提前进行交底等措施,缩短了设计周期,保证了项目整体进度。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优化、系统布局优化、能力利用优化和工艺技术简化的“三优一简”技术措施,在保证设计进度的同时,节省建设投资2.4亿元,节省年运行费用2100万元,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14个低效产能区块得以有效动用,为完成本年度产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建设 地上地下一体化 系统布局优化 工艺技术简化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油气生产物联网深化应用探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德发 曹万岩 +2 位作者 向礼 张丹丹 李珊珊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10期73-79,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推广及提升油气生产物联网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力度,实现“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三步走战略目标,大庆油田开展了基于A11系统的油气生产物联网深化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大庆油田油气生产物联网的建设思路是进行地面系统... 为了进一步推广及提升油气生产物联网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力度,实现“数字油田、智能油田、智慧油田”三步走战略目标,大庆油田开展了基于A11系统的油气生产物联网深化应用的探索与实践。大庆油田油气生产物联网的建设思路是进行地面系统优化调整,固化数字化建设的实施对象;实施管理模式转型再造,确定数字化建设的数据流和控制流;建成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采用“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远程监控、智能管理”的开发管理模式,以及“区域巡检、无人值守”的井、间建设模式。大庆油田通过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实现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生产预警、生产分析与生产过程管理等功能,实现了生产数据共享以及相关系统的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产物联网 数字化 智能油田 智慧油田 机理模型 区域集中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智能化储运系统建设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关庆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1期12-17,共6页
大庆油田储运与销售分公司既是油田储存、外输与销售的重要环节,也是油田公司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田储运系统信息化方面,储运与销售公司曾建设GIS系统、完整性管理平台、数字化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多个信息... 大庆油田储运与销售分公司既是油田储存、外输与销售的重要环节,也是油田公司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田储运系统信息化方面,储运与销售公司曾建设GIS系统、完整性管理平台、数字化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系统,为油田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当前油田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已建系统之间缺乏数据共享,系统功能集成化、智能化不高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亟需在已建多个数字化储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整合已建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建设感知、互联和数据整合的智能化油田储运系统,实现储运站库在感知预警、运维控制等方面的智能化,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运系统 智能化 智能调度 智能巡检 三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O_(2)百万吨级注入规模驱油埋存示范区地面工程规划技术路线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万岩 《油气与新能源》 2023年第3期54-59,共6页
CCUS-EOR(CO_(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不仅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低渗透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统筹规划、高质量建设CO_(2)驱油埋存示范区是CCUS-EOR的工业化推广核心环节。在总结... CCUS-EOR(CO_(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不仅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低渗透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统筹规划、高质量建设CO_(2)驱油埋存示范区是CCUS-EOR的工业化推广核心环节。在总结大庆油田前期试验阶段取得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应用“四化”(工艺优化、布局优化、管控智能化、用能清洁化)技术措施打造CO_(2)百万吨级注入规模“负碳”示范区的地面工程规划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持续优化完善驱油埋存示范区建设的建议:通过工程实践不断优化简化工艺;加强各系统之间的集成优化;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生产运行的同时测算CO_(2)埋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EOR 大庆油田 驱油埋存示范区 地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智能化应用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崇亮 黄振昊 +1 位作者 李颖 王伟楠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9期68-72,共5页
针对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智能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智能化建设现状,目前大庆油田地面系统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覆盖率全面提升、数字化交付稳步推进、业务数据不断丰富、智能应用探索广泛开展等方面分别取得进展,油田数字... 针对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智能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智能化建设现状,目前大庆油田地面系统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覆盖率全面提升、数字化交付稳步推进、业务数据不断丰富、智能应用探索广泛开展等方面分别取得进展,油田数字化建设预期于2023年基本全覆盖,2024年继续补充完善,为智能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完善了油田数字化交付技术规定,探索实施了“正向+逆向”两种交付模式,涵盖“站场+管道”两种交付类型;基本建成地面业务数据库,开展了完整性管理等智能应用。在此基础上,按照总部分工,油田承担了8个模块的地面工程智能化共建、共享探索任务。在油田地面工程智能化建设未来发展方面,重点思考了覆盖井、站场、管网智能化模块的建设途径,最后提出了地面工程智能化建设重点方向与实现方式,展望了地面工程智能化应用场景,可为油田实现“精益生产”目标提供地面工程智能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地面工程 数字化建设 智能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电站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柴清瑶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11期58-61,共4页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推动能源转型,支持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庆油田电网是全国最大的企业电网,电力供应需求总量大,大庆地区风能、光能、土地资源丰富,用电设备分布较为分散...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推动能源转型,支持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庆油田电网是全国最大的企业电网,电力供应需求总量大,大庆地区风能、光能、土地资源丰富,用电设备分布较为分散,适合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电的开发,具备新能源电力接入条件。利用闲置土地、废弃站场、闲置井场建设小型分布式能源电站,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提升企业的清洁能源占比。分布式能源电站的建设顺应油田“十四五”新能源开发安排,其充分依托风、光等优势绿色能源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依托油田电网,形成分层、分布式格局,可提高净化能源产量,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分布式光伏电站 分散式风电场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效益建产有效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孝琦 邢宸 +2 位作者 朱启光 寇秋涣 张春刚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长垣老区核心区域水驱、化学驱相互交错;油田过渡带区域开发力度加大,油品性质变差、单井产量更低;外围油田区块更加零散,地面依托性变差,稠油、致密油的开发成本进一步上升。油田效益建产面临挑战,地面工程通...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长垣老区核心区域水驱、化学驱相互交错;油田过渡带区域开发力度加大,油品性质变差、单井产量更低;外围油田区块更加零散,地面依托性变差,稠油、致密油的开发成本进一步上升。油田效益建产面临挑战,地面工程通过统筹水、聚驱产能规划、强化地上地下结合的方式提高方案深度,细化全过程、协调推进方案设计进度;做好区域整体优化,打造“金边工程”,充分利用已建设施,打破管理界限、引入市场理念,使非常规油田得到有效动用;完善标准化设计,加快规划设计及产品预制进度,保证建设进度;推进数字化交付,推动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通过一系列效益建产措施,在控投资、降成本、增效益、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建产 优化简化 数字化 标准化 橇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油气站场生产厂房采暖节能措施研究
18
作者 孙海英 李玉春 +2 位作者 李蛟鸾 王钦胜 孟岚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3年第11期56-60,共5页
大庆油田地处高寒地区,在冬季,油气站场生产厂房内的采暖设施、工艺管道和机泵在运行过程中均会向周围散热,导致生产厂房内温度偏高,造成能源的浪费。为降低厂房采暖用热,提高热效率,通过对生产厂房内散热源及散热量的详细分析,生产厂... 大庆油田地处高寒地区,在冬季,油气站场生产厂房内的采暖设施、工艺管道和机泵在运行过程中均会向周围散热,导致生产厂房内温度偏高,造成能源的浪费。为降低厂房采暖用热,提高热效率,通过对生产厂房内散热源及散热量的详细分析,生产厂房内工艺设施散热量占厂房总采暖负荷的40%以上。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和生产操作的前提下,优化管道保温设计、降低室内采暖温度,充分利用工艺设施散热后厂房内采暖设施可减少40%~50%,对于大型厂房可取消采暖设施,降低采暖用热量。经实测采取节能措施后室内采暖温度满足生产要求,并且每年可节约天然气1400×10^(4)m^(3),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厂房 采暖 工艺散热 保温设计优化 节能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丛式井场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桂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10期87-91,共5页
为充分利用丛式井的高度集中特点,进一步优化油田丛式井井场地面设施,简化野外施工建设流程,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和电气一体化集成装置不断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丛式井井场建设实际情况和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的特点,通过对远程监... 为充分利用丛式井的高度集中特点,进一步优化油田丛式井井场地面设施,简化野外施工建设流程,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和电气一体化集成装置不断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丛式井井场建设实际情况和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的特点,通过对远程监控的数字化管理,配电控制规范化、仪表及通信等设施进行研究,并对其整体配置进行集成优化和标准化,实现油田丛式井站点日常生产电控系统全面的“橇装化、一体化”建设。适用于油田丛式井及小型站场的橇装电控一体化集成装置不仅满足了油田数字化和标准化建设要求,而且提升了油田的节能增效管理水平,并实现了工厂组装、集中调试,大幅降低了现场工作量,减少了人员及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降低,提高了油田的精益管理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场 橇装电控一体化装置 供配电 智能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有效处理工艺技术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琴 张冰 +1 位作者 张轩维 冷冬梅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成分复杂,进入采出液处理系统后,会造成脱水电场运行不平稳、处理量降低、采出液处理难度加大等问题,从而导致电脱水器处理后油、水超标,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对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处理的典型工... 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成分复杂,进入采出液处理系统后,会造成脱水电场运行不平稳、处理量降低、采出液处理难度加大等问题,从而导致电脱水器处理后油、水超标,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对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处理的典型工艺应用效果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实验及验证,确定并推荐大庆油田高乳化陈旧原油采用回收油连续回收运行处理模式,单独的热化学沉降处理工艺或两级离心加热化学处理工艺,并采用专用的油水分离处理设备,可以使处理后原油达到含水率0.5%以下,水中含油浓度1000 mg/L以下,有效避免或减少高乳化陈旧原油对采出液处理系统的影响,使采出液处理系统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乳化陈旧原油 处理 脱水 回收油 老化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