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外围油田储层岩相学特点与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广胜 吴俊海 +2 位作者 董经武 李凤君 李树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126,共5页
大庆外围已发现的 2 0个低渗透或分散小油田 ,储层品质差 ,在开发中易受伤害 ,伤害后难恢复。以储量相对较大的两个典型大庆外围油田为例 ,实验测定了油层岩心的岩相学特征和敏感性程度。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岩性以含泥粉砂岩为主 ,泥质... 大庆外围已发现的 2 0个低渗透或分散小油田 ,储层品质差 ,在开发中易受伤害 ,伤害后难恢复。以储量相对较大的两个典型大庆外围油田为例 ,实验测定了油层岩心的岩相学特征和敏感性程度。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岩性以含泥粉砂岩为主 ,泥质含量 7.2 %~ 38.7% ;粘土矿物组成复杂 ,以伊利石为主 (6 5 %~ 85 % ) ;最大孔隙半径 4.74μm2 ,中值半径 0 .0 0 4~ 0 .2 95 μm2 ,孔隙和喉道半径相差悬殊 ;渗透率特低 ,地层水测渗透率为 0 .0 13× 10 -3 ~ 13×10 -3 μm2 ;敏感性程度和相应敏感指数如下 :弱速敏 ,Iv=0 .0 4~ 0 .35 ;中等偏弱到强水敏 ,Iw=0 .31~ 0 .78;中等盐敏 ,Is=0 .39~ 0 .6 0 ,临界矿化度 2 2 5 0mg/L ;中等酸敏 ,Ia=0 .41~ 0 .47。葡萄花油田葡萄花油层岩性为细粒、粉粒砂岩 ,泥质含量 10 %~ 15 % ;不同深度上粘土含量不同 ,组成复杂 ,可能发生地层微粒运移 ;最大孔隙半径 13.7μm ,中值半径 1.9~ 5 .2 μm ,有厚约 8m的疏松岩层 ;地层水测渗透率 2 1× 10 -3 ~ 2 93× 10 -3 μm2 ;敏感性程度和相应敏感指数如下 :弱速敏 ,Iv=0 .0 6~ 0 .2 7;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水敏 ,Iw=0 .31~ 0 .78;弱到中等盐敏 ,Is=9.5 9~5 7.0 6 ,临界矿化度 6 0 71mg/L ;中等酸敏 ,Ia=0 .31~ 0 .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学特征 敏感性 低渗透储层 大庆外围油田 龙西油田 葡萄花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西部外围油田地面优化简化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福章 魏胜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10期8-12,21,共6页
大庆西部外围油田面临着油层发育差、单井产量低、油田分布零散、自然条件复杂等问题,给油田开发建设带来困难,制约了油田的有效开发。近年来,大庆外围油田在地面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多种工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外围... 大庆西部外围油田面临着油层发育差、单井产量低、油田分布零散、自然条件复杂等问题,给油田开发建设带来困难,制约了油田的有效开发。近年来,大庆外围油田在地面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多种工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外围油田特色的工艺技术及整装油田、零散外扩区块、滚动开发区块建设方式。同时,针对致密油、稠油等非常规油田的开发,以及地面建设面临投资控制和快速建产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近年大庆外围油田地面建设的实践认为:多种技术的组合应用是地面系统优化简化的基础;灵活机动的建设方式满足了外围油田开发需求;标准化、橇装化的建设工艺还需探索;“三个介入”的工作方式有效加快了前期工作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围油田 建设方式 组合应用 优化简化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
3
作者 李志龙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216-216,共1页
本文论述了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的意义,介绍了油田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原理,对油田采油废水处理的新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采油废水 处理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地震法监测油田生产动态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建中 王春耘 +2 位作者 刘继民 赵玉武 刘志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用微地震法在油田生产波及区对生产动态进行实时监测 ,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前沿课题。参照国外微地震法监测信号的识别标准和识别方法 ,研制了独立的观测系统与软件 ,在大庆、华北、中原、大港等油田进行现场实验 ,对近百口井的观测... 用微地震法在油田生产波及区对生产动态进行实时监测 ,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前沿课题。参照国外微地震法监测信号的识别标准和识别方法 ,研制了独立的观测系统与软件 ,在大庆、华北、中原、大港等油田进行现场实验 ,对近百口井的观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根据华北油田京 11断块京 3 44井 (注水井 )注水前缘监测结果分析的注水见效情况与生产实际一致。在油田开发初期就布置固定微地震台网 ,可以随时判断剩余油的分布范围 ,观测结果可以作为油田注水、调剖、井网布局与调整的依据。对微地震法稍加改进 ,也可用于实时监测人类活动诱发的微地震。图 2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动态监测 微地震法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林油田尚12区块扶杨油层录井综合解释标准
5
作者 刘雪艳 谷继喜 +2 位作者 张晓莉 李光 徐伟 《录井工程》 2007年第2期23-28,共6页
榆树林油田尚12区块扶杨油层断层发育,油藏类型复杂,流体识别相对困难,给油气水解释带来一定难度,造成解释失误偏多。针对这一状况,对该区资料进行全面复查,经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实物的含油颜色、饱满程度、... 榆树林油田尚12区块扶杨油层断层发育,油藏类型复杂,流体识别相对困难,给油气水解释带来一定难度,造成解释失误偏多。针对这一状况,对该区资料进行全面复查,经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实物的含油颜色、饱满程度、油气味、物性、系列对比以及气相色谱、镜下荧光等特点。将岩石热解参数与测井参数有机结合,建立了尚12区块扶杨油层解释图板,完善了解释标准,改变了传统的解释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疑难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问题,达到了精细解释的目的。通过SH12-2井、SH4-102-56井的应用实例,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说明,为新井解释和老井复查提供了依据,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12区块 扶杨油层 地质特征 气相色谱 镜下荧光 解释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增效开采技术降低新站油田开发能耗
6
作者 李树群 许春广 《油田节能》 1999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的要求,及外围“三低”油田单井产能低,产能建设投资大,日常操作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根据整个油田开发工作将从过去以原油生产为中心,进一步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开发方针。在上油田综合应用 ... 针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的要求,及外围“三低”油田单井产能低,产能建设投资大,日常操作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根据整个油田开发工作将从过去以原油生产为中心,进一步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开发方针。在上油田综合应用 开采同井采出液凝点降低该油田的开发能耗,通过实施取得了一些认识,对外围同类低渗透油田的高铲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增效开采 低渗透油田 降耗 油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家北油田地面建设整体优化的实践
7
作者 王忠民 《石油工程建设》 2009年第4期79-80,共2页
针对齐家北油田储量丰度低、区块分散、地面建设环境敏感、远离老区、系统依托条件差等特点,在新区建设过程中,采用丛式井布井方式、树状电加热流程及混输技术,扩大了集油半径,取消转油站,实现了一级半布站;采用热电联供技术,实现了能... 针对齐家北油田储量丰度低、区块分散、地面建设环境敏感、远离老区、系统依托条件差等特点,在新区建设过程中,采用丛式井布井方式、树状电加热流程及混输技术,扩大了集油半径,取消转油站,实现了一级半布站;采用热电联供技术,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采用伺服电机,实现了机采井智能化管理,从而为开发边际区块油田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油田 地面工程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油田采收率方法浅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廖海洋 张德良 +1 位作者 范起东 马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9-311,共3页
在油田开发初期缺乏动态资料的情况下,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采收率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参考性。但是具有多块岩心资料时,多是选取储渗特性相近的岩样为代表,先划分区块,然后再进行综合处理计算采收率,这就使得所测定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在油田开发初期缺乏动态资料的情况下,运用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采收率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参考性。但是具有多块岩心资料时,多是选取储渗特性相近的岩样为代表,先划分区块,然后再进行综合处理计算采收率,这就使得所测定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与整个油藏的相关程度相差较大。通过拟合同一油层多块岩样毛管力曲线,生成J(Sw)函数曲线,再由J(Sw)函数转化得到相对渗透率曲线,该曲线能够更好地符合整个储层的性质,使得采收率计算更加精确,而且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曲线 采收率 J(Sw)函数 毛管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高寒地区油田工程道路选线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议武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3期263-263,共1页
近年来,随着石油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促使油田工程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油田工程中的道路选线设计和施工也是油田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讲,油气资源在我国的高寒地区蕴藏量比较丰富,所以高寒地区的油田工程... 近年来,随着石油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促使油田工程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油田工程中的道路选线设计和施工也是油田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讲,油气资源在我国的高寒地区蕴藏量比较丰富,所以高寒地区的油田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国油田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项目,因其气候条件的原因,高寒地区的油田工程道路选线设计和施工又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就高寒地区油田工程道路的选线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日后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工程 高寒地区 道路选线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泡油田活性水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车洪昌 任耀宇 +1 位作者 刘汉平 刘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高、吸水能力差以及水驱采收率低等问题,选取龙虎泡油田进行活性水驱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制的活性水溶液/原油体系界面张力可达0.2041mN/m,且与地层...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高、吸水能力差以及水驱采收率低等问题,选取龙虎泡油田进行活性水驱油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制的活性水溶液/原油体系界面张力可达0.2041mN/m,且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比水驱采收率提高16.6%。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驱速度、活性水浓度、活性水注入量、注入时机均对驱油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水驱速度为1.0mL/min、活性水浓度为0.3%、活性水注入量为0.3PV时驱油效果最佳。现场实验应选取低含水井进行活性水驱油,当含水率较高时,适当提高活性水浓度以保持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活性水 室内实验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店油田葡萄花油层边水治理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少波 杨金贤 孟宏岩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7期49-51,共3页
介绍并分析了新店油田葡萄花油层边水推进快,含水上升率增大,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现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边水治理措施,即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和采油速度,完善注采关系。治理后,葡萄花油层水侵系数由0.0624×104m3/(月·MPa)下... 介绍并分析了新店油田葡萄花油层边水推进快,含水上升率增大,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现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边水治理措施,即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和采油速度,完善注采关系。治理后,葡萄花油层水侵系数由0.0624×104m3/(月·MPa)下降到0.0489×104m3/(月·MPa),水侵速度由0.4659×104m3/月下降到0.3921×104m3/月,油田综合含水上升率由1.92%下降到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店油田 边水 含水上升率 采油速度 生产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书峰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5-5,共1页
在近100年的发展里,新兴的热力驱、化学驱、聚合物驱这"三采"技术之后又研发了第四种微生物采油(MEOR)技术,这项技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采油生物工程成为石油工业领域的开拓性应用。本文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以... 在近100年的发展里,新兴的热力驱、化学驱、聚合物驱这"三采"技术之后又研发了第四种微生物采油(MEOR)技术,这项技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采油生物工程成为石油工业领域的开拓性应用。本文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应用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静态小层数据库填写规范的改进与实施研究
13
作者 王勇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9期40-40,共1页
静态小层数据是油田地质开发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被多个部门使用,通常以一定格式存放在油田开发数据库中,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数据库的填写规范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本文在具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矛盾... 静态小层数据是油田地质开发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被多个部门使用,通常以一定格式存放在油田开发数据库中,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数据库的填写规范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本文在具体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矛盾后,对公司规范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制定了适合本采油厂的静态小层数据填写规范,并以此探讨如何在我厂全方位的推广实施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小层数据 填写规范 改进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井下作业及新工艺运用实践
14
作者 何贺 徐亚东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8期69-69,共1页
本文对油田井下作业及新工艺运用实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油田井下作业技术以及油田井下作业新工艺的运用实践,旨在提高油田井下作业水平,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 油田开采 井下作业 新工艺 运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烃族组分色谱分析数据在油田的应用
15
作者 丁慧 丁建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23-26,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X油田18口井所采集原油样品的饱和烃族组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选取一些地化参数包括主峰碳数、奇偶优势(OEP)、∑C21-/∑C22+以及Pr/Ph等,对X油田姚一段烃类演化规律、沉积环境及油气运聚等方面进行了分...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X油田18口井所采集原油样品的饱和烃族组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选取一些地化参数包括主峰碳数、奇偶优势(OEP)、∑C21-/∑C22+以及Pr/Ph等,对X油田姚一段烃类演化规律、沉积环境及油气运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油田东南部向西北部方向,有机质演化程度逐渐加深。平面上,由西向东,该油田沉积环境由较深湖相过渡为湖沼相,反映了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弱的过程。油气运移方向由西北指向东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分析 地化参数 热演化 沉积环境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潘力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139-139,共1页
本文对低渗透油田中使用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机械采油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技术在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侏罗系泥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学海 卢双舫 +3 位作者 薛海涛 胡慧婷 陈学洋 韩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2期67-71,88,共5页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为大陆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其侏罗系地层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建造。由于研究区块勘探程度非常低,加之岩相古地理认识不清,给烃源岩评价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地...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为大陆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其侏罗系地层发育了良好的烃源岩建造。由于研究区块勘探程度非常低,加之岩相古地理认识不清,给烃源岩评价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泥岩含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Landmark软件提取了11种地震属性,并对属性间的相关性及属性与泥岩含量间的敏感性逐一进行分析,优选出均方根振幅、弧线长度和最大谷值振幅3种对泥岩含量最敏感的属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泥岩含量预测模型,从而预测了其侏罗系泥岩含量及分布。经验证,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程度较好。最终,指出了有利泥岩发育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多元线性回归 泥岩预测 侏罗系 北乌斯丘尔特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28
18
作者 何岩峰 吴晓东 +2 位作者 韩增军 赵军 张立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3,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低渗透油藏油井的产能,基于达西公式,考虑高压和低压状态下油藏流体性质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对渗流规律的影响,推导了新的低渗透油藏油井组合型产能预测模型。给出了极限井底流压和产量拐点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流... 为了准确预测低渗透油藏油井的产能,基于达西公式,考虑高压和低压状态下油藏流体性质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对渗流规律的影响,推导了新的低渗透油藏油井组合型产能预测模型。给出了极限井底流压和产量拐点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流体性质等因素对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的影响。将新模型与现有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预测出的流入动态关系更接近于实测数据,准确度较高,能用于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达西公式 启动压力梯度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张力体系削弱水锁损害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赖南君 叶仲斌 +3 位作者 陈洪 舒政 邓素玉 李春燕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水锁损害是指在油气层开发过程中,外来水相流体进入储层后,由于毛细管力滞留作用,地层驱动压力不能将外来流体完全排出地层,使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增加,油气相渗透率降低。水锁损害广泛存在于低渗透储层开发中,严重地影响着油气藏的勘探开... 水锁损害是指在油气层开发过程中,外来水相流体进入储层后,由于毛细管力滞留作用,地层驱动压力不能将外来流体完全排出地层,使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增加,油气相渗透率降低。水锁损害广泛存在于低渗透储层开发中,严重地影响着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采用化学剂降低水锁损害成本低、见效快、施工简便,是提高低渗透储层开发效果的重要方法,而常用化学剂对岩心水锁损害削弱效果不明显。由季铵盐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表面活性剂OP-10复配而成的低张力体系RSE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3mN/m数量级,对水锁损害较为严重的低渗透储层,低张力体系RSE可使渗透率损害程度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张力体系 水锁损害 毛细管阻力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防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孟建勋 王健 +2 位作者 刘彦成 刘志梅 刘培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了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相关的防腐新技术。对于管道的铺设和腐蚀的防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管道的腐蚀主要包括土壤腐蚀、硫化氢腐蚀、二氧化碳腐蚀、二氧化硫腐蚀等。防腐技术主要包括管道外涂层防腐、阴极保护技术、缓... 介绍了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相关的防腐新技术。对于管道的铺设和腐蚀的防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管道的腐蚀主要包括土壤腐蚀、硫化氢腐蚀、二氧化碳腐蚀、二氧化硫腐蚀等。防腐技术主要包括管道外涂层防腐、阴极保护技术、缓蚀剂防腐、内涂层及衬里防腐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缓蚀剂 阴极保护技术 防腐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