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地震勘探技术现状、面临的难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振宽 陈树民 +2 位作者 王建民 刘俊峰 宋永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0-266,共7页
“九五”以来,针对大庆油田四大勘探领域(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其他外围盆地)复杂目标勘探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岩性油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火山... “九五”以来,针对大庆油田四大勘探领域(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和其他外围盆地)复杂目标勘探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岩性油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火山岩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复杂断块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外围盆地复杂构造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系列,为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的储量增长、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大型气藏发现、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及其他外围盆地勘探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勘探难度的日益加大,地震勘探还面临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攻关。提出了“近地表层吸收衰减补偿”、“高密度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转换波地震勘探”、“宽线地震勘探”、“火山岩覆盖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等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地震勘探技术 技术难题 攻关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民 勾永峰 +2 位作者 周志才 许建军 王兆湖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1-287,共7页
为满足松辽盆地北部薄互层储层不断勘探开发的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为核心,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的需求及存在的难点出发,针对激发宽高频地震信号、拓展地震资料有效频宽、提高构造和岩性解释... 为满足松辽盆地北部薄互层储层不断勘探开发的需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为核心,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3个环节的需求及存在的难点出发,针对激发宽高频地震信号、拓展地震资料有效频宽、提高构造和岩性解释精度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工作。经过研究攻关和大量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松辽盆地北部薄互层沉积特点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系列,进一步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精度。该技术在松辽盆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小断层、小幅度构造的解释精度以及砂岩预测、油气预测的精度,有效地保证了大庆油田油气储量任务的完成,促进了大庆油田油气勘探的良性循环。该技术同样适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其他薄互层沉积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 薄互层 储层描述 延迟激发 有效频宽拓展 模式识别预测储层和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2
3
作者 慕万军 王建民 +3 位作者 刘杰烈 陈守田 崔凤林 许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4-280,共7页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并增强解释精度,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需要,通过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形成以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的“四高(高接收道数,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高空间采样率)、...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并增强解释精度,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需要,通过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形成以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的“四高(高接收道数,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高空间采样率)、四精确(精确测量,精确表层调查,精确吸收衰减分析,精确激发井深设计)、三小(小面元,小组合距,小滚动距)、二中(中频检波器,中药量)、一宽(宽方位角观测)、三措施(震检联合组合,实时现场质量监控,实时动态环境干扰监控)”岩性勘探地震采集方法,保真处理及精确成像、复杂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解释、精确储层预测、岩性圈闭识别描述等技术为核心的岩性地震勘探配套技术系列,在海拉尔盆地地震勘探中应用取得了突出的地质效果。随着勘探难度加大,需进一步加强基底裂缝储层、南一段砂体地震识别预测、复杂油藏含油气性地震预测方法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地震勘探方法 宽方位采集 精确保真成像处理 裂缝储层预测 南一段砂体预测 含油气性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 被引量:37
4
作者 于承业 周志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164+171-172,共4页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但表层Q值的求取一直是研究难点。利用表层模型反演及面波衰减的Q模型可反演出近地表Q值,但求取的表层Q值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但表层Q值的求取一直是研究难点。利用表层模型反演及面波衰减的Q模型可反演出近地表Q值,但求取的表层Q值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的方法,通过建立求解地面和井下检波器的峰值频率变化方程组,获得了近地表Q值的解析解。利用大庆油田实际资料对文中方法进行验算的结果表明,算法稳定,计算的表层Q值合理,用反Q滤波可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影响,尤其是对地震信号相位的影响,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微测井 品质因子Q 估算 峰值频率 反Q滤波 地震分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衰减地层VSP反Q滤波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相杰 余杰 +2 位作者 王珊 安昌女 罗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1-876,818-819,共6页
本文根据零井源距VSP下行初至波最大振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将地层划分为强衰减地层和弱衰减地层。其中地震波衰减最强烈的强衰减地层可认为是由多个层状常Q介质构成,Q值主要利用VSP资料提取;而弱衰减地层认为是Q值大于200、地震波发生... 本文根据零井源距VSP下行初至波最大振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将地层划分为强衰减地层和弱衰减地层。其中地震波衰减最强烈的强衰减地层可认为是由多个层状常Q介质构成,Q值主要利用VSP资料提取;而弱衰减地层认为是Q值大于200、地震波发生的衰减相对较弱甚至可以忽略的地层。在波场延拓反Q滤波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VSP强衰减地层反Q滤波,该法弥补了因中、深层Q值难以求准、补偿约束难度较大等因素导致的反Q滤波精度降低的缺陷,使反Q滤波结果更稳定、高效,也为地面地震反Q滤波方法的完善及应用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强衰减地层 反Q滤波 时间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