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杏南油田注水井压裂酸化效果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温庆志 王淑华 张士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67,共2页
水力压裂与酸化技术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于低渗透油田,通过压裂、酸化技术提高注水井增注强度,不仅可以提高单层的注入量,而且可以调整层间矛盾,因此,对保持地层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水力压裂与酸化技术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于低渗透油田,通过压裂、酸化技术提高注水井增注强度,不仅可以提高单层的注入量,而且可以调整层间矛盾,因此,对保持地层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注水井压裂、酸化前后注水量递减规律的分析,在对大庆杏南油田189口注水井注入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基础上,建立了注水井注水量与各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函数关系,通过拟合计算证明该模型适应杏南油田注水井压裂、酸化效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压裂 酸化 效果评价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化学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2
2
作者 孟元林 许丞 +5 位作者 谢洪玉 田伟志 童传新 刘景环 高煜婷 王又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1-707,共7页
为了准确模拟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Walderhaug时间一温度双控化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超压对自生石英形成的抑制作用,建立适用于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时间.温度.压力多控化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在莺歌... 为了准确模拟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Walderhaug时间一温度双控化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考虑超压对自生石英形成的抑制作用,建立适用于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时间.温度.压力多控化学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在莺歌海盆地的实际应用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区新生界石英砂岩中自生石英的形成受到了超压的抑制,通过引入超压抑制因子,建立了适用于超压背景下自生石英形成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根据莺歌海盆地石英砂岩中自生石英含量和压力实测资料,确定了超压抑制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自生石英形成演化史的准确模拟,模拟精度远高于Walderhaug经典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压力系数为1.7~2.0的超压可使自生石英含量降低2.72%-4.72%,有利于深层超压带优质储集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自生石英 超压抑制因子 致密砂岩 化学动力学模型 优质储集层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乳状液的驱油效果与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亚洲 殷代印 曹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0,共6页
为了揭示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驱油作用与提高波及体积的机理,根据大庆油田主力区块地质特征和地层流体特性,选用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利用岩心乳化方法模拟地下乳化过程,采用三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不同渗... 为了揭示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驱油作用与提高波及体积的机理,根据大庆油田主力区块地质特征和地层流体特性,选用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利用岩心乳化方法模拟地下乳化过程,采用三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不同渗透率极差条件下乳状液的驱油效果和各层产液变化,通过与同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效果和各层产液的对比,从乳状液驱相渗曲线和贾敏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乳状液调驱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大,乳状液驱阶段原油采出程度越高、高渗透层产液下降幅度越大。对于平均渗透率400×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2的三层非均质岩心,乳状液驱能够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6.98%,中低渗透层提高产液16%。乳状液在驱替过程中由于贾敏效应能够形成较好的封堵作用,可改变水相的相渗曲线,具有较好的流度控制作用,可避免表面活性剂驱过程中驱替液沿高渗透油层窜流的现象。高含水后期乳状液驱能够扩大波及体积的主要原因是乳状液的黏弹性引起水相相对渗透率的改变和大粒径乳状液的贾敏效应,驱油效果优于表面活性剂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乳状液 黏弹性 调驱机理 贾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注水堵塞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尊策 崔海青 +3 位作者 赵立新 吴梅 林洪山 李学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60-61,共3页
针对常规注水堵塞器难以达到油田注水井定量注水要求的问题 ,研制开发出适合井下分层定量配注的定量注水堵塞器。这种堵塞器与井下偏心配水器配套使用 ,当注水的来液压力或地层的吸水能力改变时 ,通过堵塞器内滑阀和弹簧的作用 ,自动调... 针对常规注水堵塞器难以达到油田注水井定量注水要求的问题 ,研制开发出适合井下分层定量配注的定量注水堵塞器。这种堵塞器与井下偏心配水器配套使用 ,当注水的来液压力或地层的吸水能力改变时 ,通过堵塞器内滑阀和弹簧的作用 ,自动调节出液口的大小 ,使水嘴前后压差基本保持不变 ,起到保持流量稳定的作用。新研制的堵塞器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特点 ,使用时只需在地面根据各层段的配注水量要求 ,选定合适尺寸的水嘴 ,一次下井作业即可达到配注要求。室内性能试验和现场试验证明 ,定量注水堵塞器注水量误差均小于 1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堵塞器 分层注水 原理 结构分析 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泥质砂岩粘土包裹颗粒电阻率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延杰 邢丽波 +1 位作者 石颖 张文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砂岩油气层的低电阻率可能是由于富含分散粘土、层状泥质、高束缚水、高矿化度水、骨架导电等因素综合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适用于骨架导电且同时含分散粘土和层状泥质砂岩解释的通用电阻率模型,以提高复杂泥质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 砂岩油气层的低电阻率可能是由于富含分散粘土、层状泥质、高束缚水、高矿化度水、骨架导电等因素综合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适用于骨架导电且同时含分散粘土和层状泥质砂岩解释的通用电阻率模型,以提高复杂泥质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解释精度。基于层状泥质与分散粘土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而分散粘土砂岩的导电可用粘土包裹颗粒电阻率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建立了考虑分散粘土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含油气泥质砂岩粘土包裹颗粒通用电阻率模型;通过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测量数据和1组层状泥质砂岩测井资料的测试,表明该模型既适用于分散粘土砂岩地层解释又适用于层状泥质砂岩地层解释;利用建立的混合泥质砂岩粘土包裹颗粒电阻率模型,对海拉尔盆地高泥地区的苏1、苏3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是合理的,故本模型适用于含油气复杂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粘土 层状 电阻率 模型 含气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裂缝性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贺 汪佳 +2 位作者 施坤 杨浩 赵国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5期8862-8864,共3页
为准确评价泥岩裂缝性储层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应力敏感性,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基质渗透率非常低的天然泥岩进行人工造缝。模拟地下泥岩裂缝状态,采用氮气作为流动介质通过高温覆压孔渗测定仪实验测量不同外压条件下造缝后泥岩岩心渗透... 为准确评价泥岩裂缝性储层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应力敏感性,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基质渗透率非常低的天然泥岩进行人工造缝。模拟地下泥岩裂缝状态,采用氮气作为流动介质通过高温覆压孔渗测定仪实验测量不同外压条件下造缝后泥岩岩心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泥岩裂缝的渗透率随外压和内压增大呈非线性函数关系变化。外压敏感指数远大于内压敏感指数。不论是外压还是内压作用,都呈现出加载过程中的敏感指数大于卸载过程中的敏感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裂缝性储层 渗透率 应力敏感 敏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