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葡浅12区块浅层稠油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绍云 李瑷辉 +2 位作者 李瑞营 王楚 刘金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提高大庆油田葡浅12区块浅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益,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浅层稠油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在分析主要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地层特点优选了地质靶点,采用了7段制井眼轨道设计,并根据管柱下入能力分析结果,考虑必封点确... 为提高大庆油田葡浅12区块浅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益,降低钻井成本,开展了浅层稠油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在分析主要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地层特点优选了地质靶点,采用了7段制井眼轨道设计,并根据管柱下入能力分析结果,考虑必封点确定了井身结构和各开次的钻具组合,并制定了钻进技术措施,形成适合葡浅12区块的浅层稠油水平井钻井技术。该技术在3口浅层稠油水平井进行了成功应用,与国内其他浅层稠油水平井相比,钻井周期缩短5d以上。这表明,超浅稠油水平井钻井技术能解决葡浅12区块浅层稠油水平井造斜点浅、流沙层不易造斜、管柱下入难度大等问题,为利用水平井开发浅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稠油油藏 水平井 钻井设计 井身结构 钻具组合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前调剖深度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付雅观 钱杰 +2 位作者 原观军 关辉 曹锡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124,共3页
通过对大庆油田萨尔图中部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上返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前调剖剂用量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进行推导,确定了调剖剂用量、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目的区块的调剖深度、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主力... 通过对大庆油田萨尔图中部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上返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前调剖剂用量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进行推导,确定了调剖剂用量、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目的区块的调剖深度、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主力油层已经取得的最佳调剖深度经验认识进行对比分析,并考虑到矿场应用的便利性最终确定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在175m井距下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最佳经济效益调剖深度为6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 深度 聚合物驱 油层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萨尔图中部油田主力油层单元间夹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钱杰 冯文光 +2 位作者 董志林 张国珍 关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3-25,共3页
经过40多年开发,大庆萨尔图中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阶段,复杂的地下形式要求了解更加精细的储层特征。在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I组沉积相带图全面绘制完成的情况下,通过应用VFP,AutoCAD计算机技术将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之一的小层数据库进... 经过40多年开发,大庆萨尔图中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阶段,复杂的地下形式要求了解更加精细的储层特征。在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I组沉积相带图全面绘制完成的情况下,通过应用VFP,AutoCAD计算机技术将精细地质研究成果之一的小层数据库进一步开发利用,得到主力油层单元间夹层图,从而首次实现了对萨尔图中部油田主力油层单元间沉积特征的整体描述,认识了平原相、三角洲内前缘相单元间夹层不同的特征,并指出了单元间夹层的发育、分布受上覆沉积单元河流相空间发育位置控制的规律,为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综合调整多提供了一种新的储层图幅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间夹层 三角洲 沉积相 单元内夹层 河流相 大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螺杆泵定子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魏纪德 郑学成 +1 位作者 岳莉 曾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4,77,共4页
根据采油螺杆泵定子几何物理特性,对螺杆泵工况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建立了螺杆泵定子工作状态下的力学、传热数学模型。以常规GLB500—14型螺杆泵定子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定子力学场、温度场的耦合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特定条件... 根据采油螺杆泵定子几何物理特性,对螺杆泵工况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建立了螺杆泵定子工作状态下的力学、传热数学模型。以常规GLB500—14型螺杆泵定子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定子力学场、温度场的耦合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特定条件下的定子内部稳态温度场分布情况,给出了温度场分布云图。通过计算结果验证,认为数值计算模拟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定子的传热状况,可为螺杆泵定子的研制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定子橡胶 有限元分析 温度场 稳态温度场 数值模拟分析 采油 有限元分析方法 传热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区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喉结构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金钢 宋考平 +2 位作者 康少东 杨晶 董秀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2,108,共7页
为了了解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喉结构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方法,对大庆油区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岩样孔喉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颗粒边界经过强碱溶蚀呈锯齿状,... 为了了解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储层孔喉结构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分析方法,对大庆油区强碱三元复合驱前、后岩样孔喉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后颗粒边界经过强碱溶蚀呈锯齿状,颗粒去棱角化明显,长石溶蚀严重,同时能够观察到大量溶蚀孔隙,粘土矿物中大量的书架状高岭石被溶蚀,且在粘土矿物表面出现次生石英。白色云雾状垢沉淀充填在孔隙中造成孔喉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孔隙阻塞,使强碱三元复合驱后岩心喉道半径平均值均较水驱岩心下降6.528%,孔隙半径平均值下降3.360%,孔喉比分布范围更大,平均增加12.839%,最终含油饱和度较水驱岩心低,最终含油饱和度系数较小,且强碱损害前、后残余油饱和度和最终含油饱和度的变化率均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强碱三元复合驱后渗透率级差由水驱的5.567增加到5.691,岩心非均质性增强使发生指进和窜流的可能性增大。强碱三元复合驱后的储层孔喉结构变差将极大地影响后续水驱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实施,也使得薄差层的动用难度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碱三元复合驱 孔喉结构 恒速压汞 扫描电镜 铸体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先德 席继强 +1 位作者 徐维胜 赵同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认为提前注水、温和注水能够提高诸如桑合油田这类规模小、孔渗性好的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时机 注水模式 超前注水 温和注水 桑合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断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2
7
作者 吕延防 万军 +2 位作者 沙子萱 付晓飞 付广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断层对盖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小了盖层的连续封盖面积,二是减小了盖层的厚度。盖层被断层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层的断距、倾角和盖层厚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盖层有效断接厚度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部... 断层对盖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小了盖层的连续封盖面积,二是减小了盖层的厚度。盖层被断层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层的断距、倾角和盖层厚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盖层有效断接厚度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部分与断层有关的大-中型气田气柱高度资料,发现了有效断接厚度与所能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的对数线性关系,并由此提出了评价被断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的新方法。通过对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盖层的应用研究,所得结论与勘探实践完全吻合,证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 断层破坏 有效断接厚度 封闭能力 气柱高度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6
8
作者 王香文 刘红 +1 位作者 滕彬彬 王连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0-735,共6页
以厄瓜多尔南部H-N油田M1层薄储层为例,阐述了研究区M1层储层预测难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经过储层和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论证了储层预测条件,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储层... 以厄瓜多尔南部H-N油田M1层薄储层为例,阐述了研究区M1层储层预测难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经过储层和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论证了储层预测条件,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储层预测研究,来解决该区储层薄(1~25 ft)、横向变化大、隐蔽性强的薄储层的识别;通过以地震、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不同数据体间砂体进行对比分析,精细解释出该区砂体分布;经过无井、盲井和新钻井校验,实现了薄层的高精度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垂向分辨率达到5 ft)。该预测结果经过在H-N油田的实际应用和新钻井钻探证实,砂层钻遇率为100%,钻探符合率达82%,实现了该区新井产能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储层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天然堤—溢岸沉积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冬 王英民 +2 位作者 王永凤 徐强 王杰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9-694,共6页
中央峡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面积较广,内部天然堤—溢岸沉积发育。深水天然堤—溢岸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深受油气工业界的关注。为了指导中央峡谷的油气勘探,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剖面以及均方根振幅属性对中央峡谷内... 中央峡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面积较广,内部天然堤—溢岸沉积发育。深水天然堤—溢岸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深受油气工业界的关注。为了指导中央峡谷的油气勘探,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剖面以及均方根振幅属性对中央峡谷内部天然堤—溢岸沉积的形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天然堤—溢岸的沉积模式,并对其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天然堤—溢岸沉积在剖面上呈"海鸥翼"状,平面上位于水道充填的两侧并平行于水道的延伸方向;古地貌低位置控制了天然堤—溢岸沉积在峡谷中的位置,并在古地貌起伏变化区提供了池状可容纳空间,为天然堤—溢岸沉积提供了沉积场所,而在以倾斜为主的地区没有可容纳空间,天然堤—溢岸沉积不发育;天然堤—溢岸沉积可形成岩性圈,如闭配合断层、"气烟囱"等可形成油气聚集,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堤—溢岸 古地貌 琼东南盆地 中央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雷光伦 陈月明 +1 位作者 李爱芬 阚春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是一项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新技术。复合离子聚合物是由阴、阳、非三种单体共聚生成的一种新型聚合物 ,在油层中有很高的吸附性和流动性 ,适当交联后 ,可形成高强度的空间网状结构胶体。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离子聚合物... 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是一项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新技术。复合离子聚合物是由阴、阳、非三种单体共聚生成的一种新型聚合物 ,在油层中有很高的吸附性和流动性 ,适当交联后 ,可形成高强度的空间网状结构胶体。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成胶时间大于 4d ,成胶粘度大于 10Pa·s,突破压力梯度大于 14MPa/m ,堵水率大于 96 % ,适用于聚合物驱的深度调剖。现场试验表明 ,用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后 ,聚合物产出时间延长 ,产油量增加 ,含水率大幅下降 ,产出聚合物浓度减少 ,聚合物利用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离子聚合物 交联 深度调剖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尔图北一、二排西上返区块采出程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杰 张国珍 +2 位作者 原观军 董志林 关辉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3,共3页
大庆油田萨尔图中部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区块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Ⅰ组结束聚合物驱油后即将上返到萨尔图油层萨Ⅱ10-萨Ⅲ10单元层注聚合物,这个区块是大庆油田第一个二类油层聚合物工业驱区块,其注聚合物前的采出程度的准确标定关系到... 大庆油田萨尔图中部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区块主力油层葡萄花油层Ⅰ组结束聚合物驱油后即将上返到萨尔图油层萨Ⅱ10-萨Ⅲ10单元层注聚合物,这个区块是大庆油田第一个二类油层聚合物工业驱区块,其注聚合物前的采出程度的准确标定关系到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工业驱的效果评价和进一步推广应用。通过对该区块的动态、静态资料的四种不同计算采出程度方法优缺点加以分析对比,认为“静态资料法”比较合理,并将该方法计算结果标定为区块注聚合物前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程度 聚合物 上返 水驱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频技术在扇三角洲前缘砂体预测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断陷铜钵庙断裂带南屯组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江 陈沫 +2 位作者 王杰 刘霜 周豪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断陷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含油砂体。针对含油砂体分布范围小、厚度薄、预测难的问题,通过地震匹配追踪分频处理,得到频率域的离散调谐地震数据体,其地震剖面波形特征清晰、能量增强、分辨率提高。应用...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断陷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含油砂体。针对含油砂体分布范围小、厚度薄、预测难的问题,通过地震匹配追踪分频处理,得到频率域的离散调谐地震数据体,其地震剖面波形特征清晰、能量增强、分辨率提高。应用优势频率分频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了铜钵庙断裂带南屯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三维轮廓和有利储层分布,并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铜钵庙断裂带受东部物源控制,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半深湖(深湖)沉积体系。该技术的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规律,与钻井结果的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分频技术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铜钵庙断裂带 乌尔逊断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灰色理论预测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油气储量分布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延防 万军 +1 位作者 刘江涛 沙子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9,472,共6页
齐家—古龙凹陷是松辽盆地主要油气源区,其中心线以西生排出的油气一部分存留在凹陷内,另一部分向西部斜坡运移。为了预测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部分和西部斜坡区油气储量及其分布,根据研究区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 齐家—古龙凹陷是松辽盆地主要油气源区,其中心线以西生排出的油气一部分存留在凹陷内,另一部分向西部斜坡运移。为了预测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部分和西部斜坡区油气储量及其分布,根据研究区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油气总储量和该储量在各带中的分布比例。并以此为依据,在利用成因法计算出了油气排运量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聚集系数下的齐家—古龙凹陷中心线以西各带的预测储量分布,根据齐家—古龙凹陷和西部斜坡区油气运聚、保存条件,结合松辽盆地的勘探实践,选择适当的聚集系数,预测了齐家—古龙凹陷西半部最终石油可探明储量为(4.4~6.2)×108t,天然气为(770~1078)×108m3;西部斜坡区最终可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0~1.3)×108t,天然气为(208.4~291.7)×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齐家—古龙凹陷 灰色GM(1 1)模型 储量预测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率变异系数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子甲 宋杰 钱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2-614,共3页
渗透率变异系数是描述油藏非均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矿场统计方法分统计学理论公式法、Dykstra-Parsons(1950)经验公式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对大庆油田南一区东块不同方法、不同种类变异系数统计结果对比分析认为,在... 渗透率变异系数是描述油藏非均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矿场统计方法分统计学理论公式法、Dykstra-Parsons(1950)经验公式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对大庆油田南一区东块不同方法、不同种类变异系数统计结果对比分析认为,在变异系数对比分析时,应对同种统计方法得出的变异系数进行对比,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变异系数 渗透率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林克-敖古拉断裂的封闭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军 吕延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小林克—敖古拉断裂横亘在齐家—古龙凹陷与西部斜坡之间,齐古凹陷烃源岩生排出的油气能否向西部斜坡运移并聚集,该断裂的封闭性及其演化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对接概率法对此的研究表明,小林克—敖古拉断裂侧向封闭性中等—好,地... 小林克—敖古拉断裂横亘在齐家—古龙凹陷与西部斜坡之间,齐古凹陷烃源岩生排出的油气能否向西部斜坡运移并聚集,该断裂的封闭性及其演化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对接概率法对此的研究表明,小林克—敖古拉断裂侧向封闭性中等—好,地质历史时期侧向封闭性变化不大。通过对盖层段内泥质断裂充填物排替压力的研究,定量计算了断层在盖层段内的垂向封闭性及其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小林克—敖古拉断裂从嫩江组沉积以后垂向封闭性一直很好。因此,受断层封闭性的影响,齐家—古龙凹陷运移来的油气,一部分聚集在断层东侧的断背斜中;另有近一半的油气穿断层继续向西斜坡运移;剩余的油气受断层遮挡后改变方向沿断层走向向北运移,行至断层不连续处转向西斜坡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齐家 古龙凹陷 断层 封闭性 排替压力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技术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跟踪调整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付雅观 钱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主力油层沉积特征、开发状况、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对该区块在注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过程中改注抗盐聚合物的特征变化进行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提前掌握区块运行规律,结合区块生... 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主力油层沉积特征、开发状况、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对该区块在注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过程中改注抗盐聚合物的特征变化进行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提前掌握区块运行规律,结合区块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措施调整方案,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率 调整 数值模拟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岗煤层气固井顶替流态选择及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士斌 冯春 郝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1期7762-7765,共4页
鹤岗煤层气井井身质量差,存在大段"糖葫芦"井眼,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固井的固井质量。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塞流顶替固井技术。结合褐煤1井和3井测井数据,分析了固井过程中塞流和紊流的形成条件和判别标准,建立了不同浆体性能... 鹤岗煤层气井井身质量差,存在大段"糖葫芦"井眼,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固井的固井质量。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塞流顶替固井技术。结合褐煤1井和3井测井数据,分析了固井过程中塞流和紊流的形成条件和判别标准,建立了不同浆体性能和不同流态下的循环压耗和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并计算了注、替过程中井底压力变化情况,确定注水泥和顶替过程中合理的顶替速度、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固井 顶替效率 井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事故诊断与处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绍彬 罗云 +2 位作者 郭玲玲 马会宁 王海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7-98,共2页
固井事故诊断与处理系统,在充分收集固井异常、固井事故、应急处理以及预防措施等资料,包括咨询专家,分类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将固井异常现象与事故类型之间的关联理清,建立系统的专家知识库和固井事故诊断与处理推理机制,给出相应的异... 固井事故诊断与处理系统,在充分收集固井异常、固井事故、应急处理以及预防措施等资料,包括咨询专家,分类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将固井异常现象与事故类型之间的关联理清,建立系统的专家知识库和固井事故诊断与处理推理机制,给出相应的异常处理方案和事故预防措施,为固井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实时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工程 异常 事故 诊断与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预测技术在TA井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香文 付维署 +1 位作者 胡学智 王连雨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1期63-67,共5页
运用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以及测井资料预处理和储层评价、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井约束储层反演预测技术,对TA区块UH砂岩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落实了TA区块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预... 运用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精细构造解释以及测井资料预处理和储层评价、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井约束储层反演预测技术,对TA区块UH砂岩储层进行了预测研究,落实了TA区块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出该区块砂体总面积9.62km2,地质储量达23.5MMb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精细构造解释 井约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网误差分布几何特征与最小二乘平差-EMD方法
20
作者 卿熙宏 许君一 +1 位作者 冯爱林 陶华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32-38,共7页
根据误差控制单纯形分析了具有误差控制的测量点集合的几何特性;通过置信区间给出了误差控制单纯形范围内确定典型集的方法;通过误差分布几何特性和EMD方法给出了GPS测控网的误差纠正方法。实验表明:误差在±15 m的三角测控网通过大... 根据误差控制单纯形分析了具有误差控制的测量点集合的几何特性;通过置信区间给出了误差控制单纯形范围内确定典型集的方法;通过误差分布几何特性和EMD方法给出了GPS测控网的误差纠正方法。实验表明:误差在±15 m的三角测控网通过大约200个样本点可实现误差不超过33 cm的GPS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几何特征 最小二乘平差 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