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储层不同流动单元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生产动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任颖 孙卫 +5 位作者 张茜 任大忠 吴彦君 刘登科 魏晓娥 马晓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4-984,共11页
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物性等分析测试手段及试油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同时分析不同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进而研究其生产动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 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物性等分析测试手段及试油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同时分析不同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进而研究其生产动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四类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明显,是造成其可动流体饱和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喉道半径分布形态及主流喉道半径大小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中,应该根据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性特征,实施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长6储层 流动单元 可动流体饱和度 微观孔隙结构 生产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杨伟 屈红军 +2 位作者 张瑾爱 郑艳荣 马晓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8-414,共7页
以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勘探现状和油气田最新资料为基础,采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源热共控"的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 以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勘探现状和油气田最新资料为基础,采用油气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源热共控"的印度东部大陆边缘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油气分布的规律为"内油外气":靠近海岸线附近的低热流值区发育大型油田,以RAVVA油田为代表,另有一些中小型油田;在靠近深水一侧高热流值区发育以DHIRUBHAI为代表的巨型天然气田,另有若干富气远景圈闭。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盆地油气分布主控因素是主力烃源岩的热演化受控于地热场,二者相匹配共同控制盆地油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东部大陆边缘 源热共控 克里希纳—戈达瓦里盆地 分布规律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