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南二区西部控制套管损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绍轩 刘鹏程 +1 位作者 王晓冬 张文才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3期61-64,共4页
为了控制套管损坏 ,结合大庆油田南二区构造特征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 ,应用STSA有限元软件包 ,模拟了该区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界限 ,全区及区块单井地层综合形变与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单井流动压力与地层综合形变的关系等。得出了符合该... 为了控制套管损坏 ,结合大庆油田南二区构造特征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 ,应用STSA有限元软件包 ,模拟了该区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界限 ,全区及区块单井地层综合形变与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单井流动压力与地层综合形变的关系等。得出了符合该区影响套管损坏的基本因素 ,并回归了该区防止单井套损的地层压力与流动压力的关系式。根据所研究的成果 ,对该区采取了相应套管损坏治理措施 ,对今后套管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也为其它区块的套管损坏治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南二区 套管损坏 数值模拟模型 地层压力 流动压力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其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X56区块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彦辉 姜岩 +4 位作者 张秀丽 李操 朴昌永 宋丽君 高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2,共6页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高含水后期井-震结合储层描述的目标尺度小、精度要求高、井网密等特点,以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X56区块为研究区,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形成了一套大庆长垣油田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断层识别...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高含水后期井-震结合储层描述的目标尺度小、精度要求高、井网密等特点,以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X56区块为研究区,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形成了一套大庆长垣油田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断层识别、储层预测配套技术。通过容量维分形技术,识别了断距5 m左右的小断层,解决了井间小断层识别难题;利用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成果,搞清了断层的平面组合特征及延伸范围,落实了微幅度构造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采用地震随机反演技术,对葡一组储层砂体厚度进行了平面预测和井间砂体连通性分析,2 m以上砂体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仅用井孔资料绘制的沉积微相图,精细刻画了河道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井-震结合三维地震技术在长垣油田多个区块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构造 沉积微相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 储层描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方法在地层划分及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洛夫 徐敬领 +3 位作者 高鹏 邹长春 王远征 徐新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4-572,共9页
针对目前地层划分、对比存在人为性、多解性等问题,首先仔细分析了野外露头与岩心的沉积序列特点,研究了地层的叠置序列与旋回结构;进而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通过地质模型把地层的旋回结构转化成数值模拟信号;最后根据信号特征,提出了... 针对目前地层划分、对比存在人为性、多解性等问题,首先仔细分析了野外露头与岩心的沉积序列特点,研究了地层的叠置序列与旋回结构;进而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通过地质模型把地层的旋回结构转化成数值模拟信号;最后根据信号特征,提出了综合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方法,并研究出该方法的原理、步骤、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提取出反映地层叠置及旋回结构的频谱趋势线,并搞清频率趋势线的地质意义乃间接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及基准面变化过程。由此,可以找出反映同一等时地层界面的拐点及变化趋势,根据拐点及变化趋势完成了地层的等时对比。这为地层精确划分及真正意义上的等时对比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实际测井数据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滤波分析 等时对比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下模式挖掘模型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可佳 李春生 +1 位作者 姜海英 赵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46-151,共6页
在模式挖掘应用于智能化方法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变化模式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以FC闭包模型为基础,对专家界定的领域影响因子进行逻辑转化,采用距离均方差算法以时间序列为基础处理原始数据,并利用激巨判定函数摒弃无效元素,降低数据维度... 在模式挖掘应用于智能化方法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变化模式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以FC闭包模型为基础,对专家界定的领域影响因子进行逻辑转化,采用距离均方差算法以时间序列为基础处理原始数据,并利用激巨判定函数摒弃无效元素,降低数据维度,完成数据准备。选定恰当可行的数学模型进行时序数据拟合,借鉴分类分析法的思想,引入CCM-ECM模型表达最终挖掘结果,完成时序下模式挖掘模型(TODM)设计,同时为该模型的置信度计算和自适应调整提出一套较为科学的计算方法,以此达到深度挖掘数据内部潜在规律,提高数据变化模式的高精细化描述程度的目的。最后结合油井施工作业过程,利用TODM模型实现了油井施工作业后模式挖掘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挖掘 时间序列 CCM-ECM模型 P-L(普朗克-洛伦兹)模型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西段古近纪物源体系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伟明 孙国强 +4 位作者 郭佳佳 王牧 何湘 沙鹏 李浩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3-61,共9页
沉积区物源分析对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盆地沉积过程及划分油气区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古近纪物源方向,通过对古近系碎屑岩的碎屑组成、岩屑成分、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沉积区物源分析对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盆地沉积过程及划分油气区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古近纪物源方向,通过对古近系碎屑岩的碎屑组成、岩屑成分、重矿物组合特征和ZTR指数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古近纪柴北缘西段发育五大主力物源区:(1)牛东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山东段,重矿物组合以稳定且含量较高的电气石区别于邻区,碎屑组分中以石英和含量较高的长石为特征,岩屑中含有少量的碳酸盐岩岩屑;(2)冷北物源主要来自小赛什腾山方向,重矿物组合中榍石和赤铁矿的含量明显偏高,碎屑组分中以高岩屑为特征;(3)赛西物源主要来自赛什腾山西段,电气石和角闪石含量较高,碎屑组分较为均一,母岩以变质岩和火成岩为主,含少量碳酸盐岩岩屑;(4)赛东物源主要来自赛什腾山东段,其白钛矿含量明显高于邻区,碎屑组分以较高含量的石英和长石为主,岩屑类型主要为变质岩、火成岩和沉积岩岩屑;(5)九龙山物源主要来自九龙山和绿梁山地区,石榴石含量高且稳定,碎屑组分较为均一,母岩以变质岩和火成岩为主,含少量的非碳酸盐岩类沉积岩岩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组合 古近系 物源体系 柴北缘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丛式水平井组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建彪 刘绪钢 +2 位作者 白小霞 于耀南 高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6-260,共5页
大牛地气田优质储量动用殆尽,剩余未动用储量品位低,直井有效开发难度大。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水平井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丛式水平井组作为水平井整体... 大牛地气田优质储量动用殆尽,剩余未动用储量品位低,直井有效开发难度大。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水平井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丛式水平井组作为水平井整体开发模式之一,对水平井开发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比大牛地气田水平井组各开发阶段压降速率和单位压降产气量,开展气田同层(或异层)二井式、四井式、六井式丛式水平井组开发效果评价。研究表明:采用丛式水平井组开发,保证水平段延伸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大于60°,满足井组间最小距离大于500 m的条件时,同层井组部署以两井式反向为主,异层井组部署可采用两井式、三井式或四井式,可实现"三低"气田的规模效益开发,为鄂尔多斯盆地同类天然气资源量和国内外其它同类型致密低渗边际气田经济有效动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水平井组 数值模拟 开发效果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二区东部二类油层上返层系组合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立秋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驱潜力逐年减少,二类油层开发技术还在试验完善阶段,未能大面积实施于工业化区块。针对南二区东部二类油层河道砂发育规模明显变小,小层数目增多,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变低的储层特点。为了使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通... 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驱潜力逐年减少,二类油层开发技术还在试验完善阶段,未能大面积实施于工业化区块。针对南二区东部二类油层河道砂发育规模明显变小,小层数目增多,单层厚度变薄、渗透率变低的储层特点。为了使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通过研究确定二类油层的选层标准、油层沉积特征,考虑层系组合的多项影响因素,对该区块聚驱上返二类油层进行了合理的层系组合研究,确定了上返层系厚度及注采井距,为该区块聚驱上返层系组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类油层 层系组合 层系优化 南二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