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渠永宏
万传彪
+1 位作者
杜恩泽
袁红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9,共7页
2007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会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凹陷之间的地层对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层古生物、电性、地震和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总结,落实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通过重新认识地层,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生...
2007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会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凹陷之间的地层对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层古生物、电性、地震和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总结,落实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通过重新认识地层,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生油层、沉积、构造和成藏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加快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孢粉古生物
电性
岩性
地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地应力确定及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裴福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根据黏滞剩磁法、井筒崩落及热弹性应变恢复方法来确定储层地应方向,确定出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在NE91°~106°,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在NE1°-16°。综合运用差应变法与小型压裂测量确定地应力大...
根据黏滞剩磁法、井筒崩落及热弹性应变恢复方法来确定储层地应方向,确定出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在NE91°~106°,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在NE1°-16°。综合运用差应变法与小型压裂测量确定地应力大小,着重分析了水力压裂时裂缝和地应力的关系,确定了凝灰质储层水力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继而探讨了地应力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作用和影响,得出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接近的油井先受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
地应力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呼和湖凹陷烃源岩
被引量:
7
3
作者
曹瑞成
王伟明
+1 位作者
尚教辉
汪庆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层序格架内对呼和湖凹陷南屯组烃源岩进行精细研究,探讨层序格架内暗色泥岩的发育与分布,结合和9井南屯组密集取样的有机碳和热解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中有机质丰度、类型的差...
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层序格架内对呼和湖凹陷南屯组烃源岩进行精细研究,探讨层序格架内暗色泥岩的发育与分布,结合和9井南屯组密集取样的有机碳和热解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中有机质丰度、类型的差异,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油源分析,提高油源对比的精度.结果表明:层序格架内水进体系域的暗色泥岩广泛分布,具有厚度大、泥地比高等特点;水进体系域中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优于低位域和高位域;水进体系域暗色泥岩的生标等特征与原油表现出较强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
呼和湖凹陷
烃源岩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
4
作者
王欣宇
郭鑫
+1 位作者
马阳
王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6期1-3,共3页
海塔油田采油井采出的伴生天然气中CO_2含量较高并具有间歇性来气等特点,当试验区伴生气汇集到转油站,混合气中CO_2含量在30%~90%之间波动,作为燃料燃烧出现点火困难、燃烧易灭、热值降低等问题;若改用燃油等其他燃源,不仅增加成本还加...
海塔油田采油井采出的伴生天然气中CO_2含量较高并具有间歇性来气等特点,当试验区伴生气汇集到转油站,混合气中CO_2含量在30%~90%之间波动,作为燃料燃烧出现点火困难、燃烧易灭、热值降低等问题;若改用燃油等其他燃源,不仅增加成本还加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海塔油田开发了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通过油气分离器的重力沉降、分离和稳压调节阀的相互作用,降低混合气中CO_2含量、稳定来气压力、调整燃气比。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实现了持续、稳定、经济、环保的燃烧,为高含CO_2伴生气的利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CO2天然气
混合燃烧技术
间歇性
燃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渠永宏
万传彪
杜恩泽
袁红旗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
勘探
评价项目管理部黑龙江
大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莫北油田滚动勘探评价部署" (PRPDX2009-03)资助.
文摘
2007年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勘探会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凹陷之间的地层对比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层古生物、电性、地震和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总结,落实了新的地层对比方案.通过重新认识地层,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生油层、沉积、构造和成藏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加快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层对比
孢粉古生物
电性
岩性
地层结构
Keywords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poropollen paleontology
electric property
lithology
stratal configuratio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地应力确定及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裴福顺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文摘
根据黏滞剩磁法、井筒崩落及热弹性应变恢复方法来确定储层地应方向,确定出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在NE91°~106°,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在NE1°-16°。综合运用差应变法与小型压裂测量确定地应力大小,着重分析了水力压裂时裂缝和地应力的关系,确定了凝灰质储层水力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继而探讨了地应力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作用和影响,得出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接近的油井先受效的结论。
关键词
凝灰质
地应力
裂缝
Keywords
tuffaceous
earth stress
fractures
分类号
TE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呼和湖凹陷烃源岩
被引量:
7
3
作者
曹瑞成
王伟明
尚教辉
汪庆锴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采油厂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08ZX05007-001)
文摘
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层序格架内对呼和湖凹陷南屯组烃源岩进行精细研究,探讨层序格架内暗色泥岩的发育与分布,结合和9井南屯组密集取样的有机碳和热解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中有机质丰度、类型的差异,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油源分析,提高油源对比的精度.结果表明:层序格架内水进体系域的暗色泥岩广泛分布,具有厚度大、泥地比高等特点;水进体系域中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优于低位域和高位域;水进体系域暗色泥岩的生标等特征与原油表现出较强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
呼和湖凹陷
烃源岩
油源对比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geochemistry
Huhehu depressi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il-source correlatio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
4
作者
王欣宇
郭鑫
马阳
王勇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采油厂
河南
油田
分
公司
技术监测中心压力容器检验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
公司
华北油气分
公司
采气一厂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6期1-3,共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庆油田原油4 000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E-1216)
文摘
海塔油田采油井采出的伴生天然气中CO_2含量较高并具有间歇性来气等特点,当试验区伴生气汇集到转油站,混合气中CO_2含量在30%~90%之间波动,作为燃料燃烧出现点火困难、燃烧易灭、热值降低等问题;若改用燃油等其他燃源,不仅增加成本还加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海塔油田开发了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通过油气分离器的重力沉降、分离和稳压调节阀的相互作用,降低混合气中CO_2含量、稳定来气压力、调整燃气比。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实现了持续、稳定、经济、环保的燃烧,为高含CO_2伴生气的利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含CO2天然气
混合燃烧技术
间歇性
燃气比
Keywords
high CO2 content natural gas
mixed combustion technology
intermittent
proportion of the natural gas in the air
分类号
TQ038.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勘探意义
渠永宏
万传彪
杜恩泽
袁红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地应力确定及应用
裴福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呼和湖凹陷烃源岩
曹瑞成
王伟明
尚教辉
汪庆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含CO_2天然气混合燃烧技术
王欣宇
郭鑫
马阳
王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