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套管电阻率技术在大庆油田剩余油饱和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聂锐利 谢进庄 +1 位作者 李洪娟 郑希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18,27,共4页
分析了过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原理、方法以及技术特点,结合油田测井实例比较了该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测量套管外地层电阻率可以评价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监测流体的动态变化,其解释结果接近岩心分析的结果,应用该技... 分析了过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原理、方法以及技术特点,结合油田测井实例比较了该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测量套管外地层电阻率可以评价储层的含油饱和度;监测流体的动态变化,其解释结果接近岩心分析的结果,应用该技术可为油田近一步调整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剩余油 动态监测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试井技术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奇斌 张同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9-222,共4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大庆油田试井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单井试井向多井试井方向发展,从采油井试井向注水井试井发展,从单层向多层试井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试井仪器精密度的提高,出现了以样板曲线拟合为主的现代试井分...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大庆油田试井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单井试井向多井试井方向发展,从采油井试井向注水井试井发展,从单层向多层试井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试井仪器精密度的提高,出现了以样板曲线拟合为主的现代试井分析技术。为了满足油田开发需要,针对大庆油田的试井技术(试井仪表、试井工艺、试井方法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就国内外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准确评价,旨在为大庆油田乃至国内其他油田试井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技术 试井仪器 试井工艺 试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物质井间示踪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杜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7,共4页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直接进行井间测试的方法,已经成为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手段.微量物质示踪剂是该技术近年兴起的具有在地层中背景浓度低、配伍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突出优点的新型示踪剂.为了评价微...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直接进行井间测试的方法,已经成为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手段.微量物质示踪剂是该技术近年兴起的具有在地层中背景浓度低、配伍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及对环境无污染等突出优点的新型示踪剂.为了评价微量物质示踪剂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现场评价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对微量物质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现场示踪剂注入、取样制样、示踪剂样品检测及资料解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对地层连通情况、储层参数、注水速度及方向、地层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准确描述,同时利用解释获得的地层参数对地质模型进行修正,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评价目标区块的剩余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物质 示踪技术 油田监测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K2000固井质量测井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裴建亚 王淑萍 +2 位作者 吕秀梅 刘继生 陈庆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采用声波与核方法结合检查固井质量是先进的固井质量评价技术,两项测井结果的综合解释可以对固井质量进行更准确的评价。重点分析2007年AMK2000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在大庆油田典型井的应用效果之后认为,AMK2000可以准确地识别固井后... 采用声波与核方法结合检查固井质量是先进的固井质量评价技术,两项测井结果的综合解释可以对固井质量进行更准确的评价。重点分析2007年AMK2000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在大庆油田典型井的应用效果之后认为,AMK2000可以准确地识别固井后水泥环的局部缺陷和微环,B井的气体窜槽和X井的射孔验窜试验证明了解释结果的正确性。对比同一口井的AMK2000和常规固井质量测井解释结果可以看出,AMK2000克服了常规固井质量测井只能识别固井第一界面胶结状况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质量 声波测井 伽马-伽马密度测井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杏六区块东部聚合物驱试井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71,2,共4页
对大庆油田杏六区东部区块聚驱条件下含水率、产液量等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结合生产井实例对杏六区聚合物驱试井曲线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聚合物后地层渗透率降低,渗流阻力增大,注采压差增大;各注聚试验区... 对大庆油田杏六区东部区块聚驱条件下含水率、产液量等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结合生产井实例对杏六区聚合物驱试井曲线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注聚合物后地层渗透率降低,渗流阻力增大,注采压差增大;各注聚试验区虽然注入压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生产井流动压力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含水率下降,产液量上升;根据试井解释时采用的油藏模型,可以判断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藏模型由均质油藏变化为复合油藏再变化为均质油藏,或由均质油藏变为均质加边界油藏再变化为均质油藏;为防止聚合物突破时间过快,可在聚合物驱油初期对地层进行适当调剖,避免油藏过早达到均质油藏阶段,这有利于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出油潜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杏六区 聚合物驱油 试井 油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花油田重复压裂裂缝酸洗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南志学 朱彦刚 +1 位作者 张永春 李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41,共2页
大庆长垣南部主要产区的葡萄花油田 ,经过 2 0多年的开发 ,油层重复压裂比例较高 ,且有的层已经经历了 3、 4次压裂改造 ,因随着时间的延长支撑剂的破碎率增加、支撑剂镶嵌到裂缝壁面减小了裂缝宽度、沉淀物堵塞孔道和地层中出现三相流... 大庆长垣南部主要产区的葡萄花油田 ,经过 2 0多年的开发 ,油层重复压裂比例较高 ,且有的层已经经历了 3、 4次压裂改造 ,因随着时间的延长支撑剂的破碎率增加、支撑剂镶嵌到裂缝壁面减小了裂缝宽度、沉淀物堵塞孔道和地层中出现三相流使裂缝导流能力下降。为提高重复压裂层的增产效果 ,研究试验了裂缝酸洗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油田 重复压裂 裂缝酸洗技术 支撑剂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尔什函数薄层评价技术在乌南油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思通 孙建孟 +1 位作者 李玉泉 张振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青海乌南油田普遍发育厚度仅为几十cm的薄储层,这些薄储层和泥岩夹层形成了砂泥岩互层。乌南油田 老测井资料多为分辨率较低的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薄层困难,为此,提出了沃尔什函数薄层评价技术。介绍了沃 尔什函数在测井曲线薄层分析中应... 青海乌南油田普遍发育厚度仅为几十cm的薄储层,这些薄储层和泥岩夹层形成了砂泥岩互层。乌南油田 老测井资料多为分辨率较低的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薄层困难,为此,提出了沃尔什函数薄层评价技术。介绍了沃 尔什函数在测井曲线薄层分析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并利用沃尔什函数薄层评价技术对乌南油田7口井的测井资 料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测井曲线与高分辨率测井中的微电位曲线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分辨率得到了提高。最 终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什函数 乌南油田 评价技术 应用 常规测井资料 测井曲线 薄层分析 匹配关系 高分辨率 地质情况 薄储层 砂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广运 黄兴艳 付志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2-24,共3页
为研究开发萨零组油层的可行性,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目前公认的行业标准和经验判断标准,选取流体物性、砂岩发育程度、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岩石敏感性、储层物性等作为评价参数,通... 为研究开发萨零组油层的可行性,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喇萨杏油田萨零组油层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目前公认的行业标准和经验判断标准,选取流体物性、砂岩发育程度、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岩石敏感性、储层物性等作为评价参数,通过实际资料与标准对比,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依据单一因素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相应的权重系数,并应用模型计算出最终评价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判定萨零组油层属于“差”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零组 模糊评判 油藏评价 最大隶属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注入剖面监测方案设计优化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裴建亚 杨景海 +1 位作者 杨云杰 胡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4,共5页
在油田开发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对注入剖面的监测比例、井点、频次进行量化和优化,使注入剖面监测既满足油层动用状况评价需求,又满足开发调整和措施评价需求,是油田开发特高含水后期注入剖面监测方案设计的重要课题。利用克里金插值误... 在油田开发降本增效的大趋势下,对注入剖面的监测比例、井点、频次进行量化和优化,使注入剖面监测既满足油层动用状况评价需求,又满足开发调整和措施评价需求,是油田开发特高含水后期注入剖面监测方案设计的重要课题。利用克里金插值误差的方差与监测井的个数和位置、空间相关结构有关的特点,确定最优监测井点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大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注水井属性特征,确定注入剖面监测比例,给出反映动用状况的最优监测井点,进一步根据油田开发实际需求,提出建立三级监测井点实施监测的优化方案。优化设计的部署方案在A开发单元应用,开发单元整体的年监测比例低于计划8%,调整和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剖面监测 设计优化 监测比例 井点 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测井资料识别喇嘛甸油田大孔道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镇石 具海啸 +2 位作者 刘刚 王广忠 韩亚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4,共3页
喇嘛甸油田位于大庆长垣北部,基础井网以开采中高渗透层为主,经过几十年的注水开发,局部地层呈现低效、无效注入水循环,表现出大孔道特征。对大孔道地层在生产测井曲线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测井实例,分别给出注入井和产... 喇嘛甸油田位于大庆长垣北部,基础井网以开采中高渗透层为主,经过几十年的注水开发,局部地层呈现低效、无效注入水循环,表现出大孔道特征。对大孔道地层在生产测井曲线上所表现出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测井实例,分别给出注入井和产出井中识别大孔道地层的测井方案和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大孔道 注入井 产出井 喇嘛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生产测井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1
作者 聂锐利 郑华 李洪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102,共3页
光纤传感器被用于产出剖面持气率测量,还在永久监测全井各深度点温度方面显示出应用前景;美国的斯伦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公司和俄罗斯开发出在金属套管井内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仪器;核测井是当前油藏动态监测首选的地层评价技术,多探头... 光纤传感器被用于产出剖面持气率测量,还在永久监测全井各深度点温度方面显示出应用前景;美国的斯伦贝谢、贝克阿特拉斯公司和俄罗斯开发出在金属套管井内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仪器;核测井是当前油藏动态监测首选的地层评价技术,多探头、多方法组合脉冲中子测井是其发展方向;流动成像测量探针数增多,方法多样;套管井地层测试器已经实现模块化。根据国内油田需求,应在光纤永久监测、流体成像、脉冲中子组合测井、过套管地层电阻率测井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光纤 套管井地层测试 脉冲中子 过套管地层电阻率 永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生产水平及大斜度井测井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孔令富 李雷 +3 位作者 孔维航 刘兴斌 李英伟 张世龙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国内低孔渗油气层、致密油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藏越来越多,常规垂直井测井技术已不能满足其开发需求。水平及大斜度井测井技术可大大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单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水平及大斜度井生产测井研究较垂直井更... 随着国内低孔渗油气层、致密油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藏越来越多,常规垂直井测井技术已不能满足其开发需求。水平及大斜度井测井技术可大大提高低渗透油层的单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水平及大斜度井生产测井研究较垂直井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井身结构、完井方式、输送工艺、测井仪器及流动特性等方面。本文从测井仪器集成化、测井输送工艺技术以及井内流体参数检测技术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开展水平及大斜度井生产测井技术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及大斜度井 输送工艺 测井技术 流型 相含率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西油田油水层识别 被引量:13
13
作者 边岩庆 杨青山 杨景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含钙、含残余油是形成高...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含钙、含残余油是形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因素;此外,油藏被破坏造成油水呈非均质分布,致使储层产油、产水交替出现。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细分层交会图版法、曲线形态对应性分析方法来综合识别油、水层。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检验,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高电阻率水层 油水同层 测井响应 油水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家文 左松林 +3 位作者 赵秀娟 费建平 刘洪涛 王起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为了确定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以动态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的井距、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层系组合厚度和层系组合跨度等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其中,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 为了确定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以动态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的井距、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层系组合厚度和层系组合跨度等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其中,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在现井网条件下逐步加密时水驱控制程度的变化规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井距与采收率关系,综合确定合理井距;在合理井距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模型确定渗透率变异系数界限;运用经济评价方法,依据盈亏平衡原理,计算合理井距、不同油价下的合理层系组合厚度;基于井距和层系组合厚度界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合理层系组合跨度;通过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确定井网调整后的界限。结果表明,当喇嘛甸中块合理井距为150 m时,合理层系组合厚度为7.5 m,合理层系组合跨度为50 m,合理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系组合厚度 经济界限 合理井距 层系组合跨度 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杜娟 杨树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是通过监测注水过程中产生的微震波,可以确定出水驱前缘位置、优势注水方向、注水波及面积等资料;在水力压裂时,进而还可确定出裂缝分布的方位、长度、高度及地应力方向等地层参数。为油藏工程师进行方案... 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是通过监测注水过程中产生的微震波,可以确定出水驱前缘位置、优势注水方向、注水波及面积等资料;在水力压裂时,进而还可确定出裂缝分布的方位、长度、高度及地应力方向等地层参数。为油藏工程师进行方案优化、提高整体开发效果和采收率等提供依据。在简要介绍了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动、静态资料,对微地震法在水驱前缘测试及压裂裂缝监测两方面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场应用证明,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动态分析及压裂效果评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水驱前缘 压裂裂缝监测 大庆长垣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技术在近水平油水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明 凌杭建 +4 位作者 王鲁海 杨基明 罗喜胜 马庆华 赵铁柱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自行研制了用于油水两相流研究的PIV(粒子图像速度仪)实验系统。该实验平台主要用于研究近水平油井测量仪器内的油水两相管流。分别对水平油水两相流中的分层流和分散流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油水两相流流动速度分布与单相流有着明显不... 自行研制了用于油水两相流研究的PIV(粒子图像速度仪)实验系统。该实验平台主要用于研究近水平油井测量仪器内的油水两相管流。分别对水平油水两相流中的分层流和分散流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油水两相流流动速度分布与单相流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油水分层流情况下油相和水相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速度滑移。而在水包油分散流的情况下,由于油滴平均直径在径向上的不对称分布,以及小油滴具有更好的跟随性等原因,油滴的轴向速度也呈现不对称性。PIV技术在油水两相流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 近水平管流 分散流 分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晓慧 王帮霁 +1 位作者 梁旭 郝秋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6,共5页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采出程度是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重要指标,因此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的测算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完善水驱曲线、相渗曲线计算采出程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发动态数据、室内实验数据、矿场...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采出程度是编制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重要指标,因此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的测算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完善水驱曲线、相渗曲线计算采出程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发动态数据、室内实验数据、矿场试验数据,计算得出喇、萨、杏油田分类油层、分开发区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为8% ~ 10%.明确了喇、萨、杏油田剩余储量潜力,为特高含水期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油田 特高含水期 采出程度 水驱曲线 相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套损预测实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青昕 陈茂龙 +1 位作者 黄学 王灿松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现有的检测技术只能检测被检测对象上已发生的裂纹,不能预测潜在的裂纹,而裂纹缺陷引发套损井套管的应力集中,致使套损井逐年增加.由铁磁材料的磁致伸缩方程,推导了磁记忆方程,并探讨了磁记忆的量化;通过套管加力检测实验,得到了套管所... 现有的检测技术只能检测被检测对象上已发生的裂纹,不能预测潜在的裂纹,而裂纹缺陷引发套损井套管的应力集中,致使套损井逐年增加.由铁磁材料的磁致伸缩方程,推导了磁记忆方程,并探讨了磁记忆的量化;通过套管加力检测实验,得到了套管所受应力与磁记忆响应的对应关系,证明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可以分级评价套管的应力状况,对不同的评价等级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其结果可为套损井的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磁记忆 应力集中 磁致伸缩 偶极子 套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部钻具纵横弯曲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巨保 冉祥利 +1 位作者 孟祥军 刘洪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4-67,共4页
用虚功原理推导了钻具在集中载荷钻压和均布载荷自重分力作用下的纵向弯曲几何刚度阵 ,结合间隙元对钻具的纵横弯曲和接触非线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工程算例表明 ,纵向弯曲能够加剧钻具的横向变形 ,钻压产生的纵向弯曲明显大于自身重力... 用虚功原理推导了钻具在集中载荷钻压和均布载荷自重分力作用下的纵向弯曲几何刚度阵 ,结合间隙元对钻具的纵横弯曲和接触非线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工程算例表明 ,纵向弯曲能够加剧钻具的横向变形 ,钻压产生的纵向弯曲明显大于自身重力分力产生的纵向弯曲 ,当钻压达到某一临界钻压后 ,平衡方程无法求解 ,此时钻具处于不稳定工作状态 ,井眼轨道难于控制 ,临界钻压随着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加 .计算结果与实际钻井情况相吻合 ,该计算公式可作为分析钻具纵横弯曲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列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部钻具 纵横弯曲 非线性 有限元分析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开发中水嘴节流与地层渗流耦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春阳 黄利辉 +2 位作者 李道伦 查文舒 卢德唐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7-611,共5页
配水器的选取会对油田注水效果产生明显影响。为精确地描述注水井注入过程中井底压力和流量的动态响应,本文在传统的内边界井处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水嘴压力损失影响的井处理模型。耦合求解井底压力、流量及地层流动,得到了注入过... 配水器的选取会对油田注水效果产生明显影响。为精确地描述注水井注入过程中井底压力和流量的动态响应,本文在传统的内边界井处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水嘴压力损失影响的井处理模型。耦合求解井底压力、流量及地层流动,得到了注入过程中考虑水嘴压力损失影响的井底压力和流量响应情况。以此来分析不同水嘴、渗透率对井底压力、注入量随时间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数值模拟中如不考虑配水器影响,会对油田的注水过程的认识产生明显偏差。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的地层条件下,初始注入量相同时,小水嘴比大水嘴更有助于注入量的稳定;嘴径相同的情况下,地层渗透率是影响注入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调配 配水器 水嘴 井处理 压力流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