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致密油藏水平井缝间增产方法
1
作者 邸士莹 赵云飞 +3 位作者 马收 魏玉华 程时清 缪立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致密油藏水平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水吞吐开采后,地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困难和水平井缝间干扰的问题,利用注水诱发天然裂缝扩展机理、面积注水开发方法及同井注采原理,从井网、管柱设计、注采工作制度方面,以致密油藏M区... 致密油藏水平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水吞吐开采后,地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困难和水平井缝间干扰的问题,利用注水诱发天然裂缝扩展机理、面积注水开发方法及同井注采原理,从井网、管柱设计、注采工作制度方面,以致密油藏M区块为例对水平井缝间增产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多井缝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设计匹配实际区块的管柱工艺,设置同时注采和间注间采2种注采制度,模拟实际井组生产10 a,参考多项指标探讨缝间面积注水方法开发方式的可行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缝间面积注水方法能够促使注入水均匀径向推进,消除缝间干扰、扩大注水波及范围,增强驱替作用,大幅提高累计产油量。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油藏水平井多井缝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面积注水 缝间增产 类反七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39
2
作者 宋延杰 张剑风 +2 位作者 闫伟林 何英伟 王德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0,46,共4页
在复杂岩性自动识别中,聚类分析方法只有在样本趋于无穷大时,才能从理论上保证结果的精度,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复杂岩性识别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解决模式识别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复杂岩性自动识别中,聚类分析方法只有在样本趋于无穷大时,才能从理论上保证结果的精度,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而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复杂岩性识别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解决模式识别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来识别岩性.通过对巴彦塔拉油田部分层段的样本进行学习和预测,并与实际取心资料进行对比,符合率平均值为96%,表明支持向量机在岩性识别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测井解释 支持向量机(SVM)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凹陷源外斜坡区油运聚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长10地区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宗堡 贾钧捷 +1 位作者 赵淼 孙庆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松辽盆地长10地区为典型凹陷斜坡区有效烃源岩外成藏。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油气来源、砂体展布、构造特征和油水分布等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油均来自三肇凹陷向斜区的青一段源岩;T2断层具有平面条带状特征,成藏期活动... 松辽盆地长10地区为典型凹陷斜坡区有效烃源岩外成藏。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油气来源、砂体展布、构造特征和油水分布等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油均来自三肇凹陷向斜区的青一段源岩;T2断层具有平面条带状特征,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多为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为西南保康物源影响下的河控三角洲,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序列;油垂向分布在扶余油层顶部,受凹陷源外斜坡区供油不足的影响,油自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呈"台阶状"分布。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水退最大期(扶Ⅰ组底)发育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远距离侧向运移,因此斜坡区油在平面上富集于断层密集带附近,垂向上位于优势输导层位之上(扶Ⅰ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凹陷 成藏模式 扶余油层 长10地区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井径成像测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瑞芬 陈再峰 魏建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7-108,111,共3页
为了深入研究套损机理,减少油水井套管的损坏,提出了新的多臂井径测井解释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多臂井径测井数据可得到变形截面上近似偏心圆的圆心、最大通径和有效通经.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为进一步解释套管变... 为了深入研究套损机理,减少油水井套管的损坏,提出了新的多臂井径测井解释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多臂井径测井数据可得到变形截面上近似偏心圆的圆心、最大通径和有效通经.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为进一步解释套管变形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径测井 测井解释 最大通径 有效通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线相位法过环空找水仪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波 陈学雷 王进旗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2,102,共3页
介绍了同轴线相位法过环空找水仪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特性.同轴线传感器是该仪器的技术核心,油水混合介质经集流器集流后,作为电磁波传播的载体在同轴线传感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流过,测量电磁波在同轴线两端的相移,即可得到油井中油水混... 介绍了同轴线相位法过环空找水仪的基本原理和试验特性.同轴线传感器是该仪器的技术核心,油水混合介质经集流器集流后,作为电磁波传播的载体在同轴线传感器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流过,测量电磁波在同轴线两端的相移,即可得到油井中油水混合介质的含水率.应用该仪器实测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六、七采油厂近30口油井的含水率,实测与化验结果相比,误差最大为15.1%,最小为0.6%.分析结果表明,该仪器针对油水两相流具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和分辨率特性,且更适合于高含水油田的油井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同轴线相位法 找水仪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频谱法高分辨率提取多极阵列声波测井纵波时差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鹏举 宋延杰 +2 位作者 孙永涛 王念庆 付多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为提取高分辨率的多极阵列声波测井单极纵波时差以满足薄层勘探开发的需要,提出了相关频谱结合多炮点的处理方法.即采用相关频谱法提取多极阵列声波测井的最短共发射和共接收子阵列的单极纵波时差,然后把跨同一深度地层的所有最短共发... 为提取高分辨率的多极阵列声波测井单极纵波时差以满足薄层勘探开发的需要,提出了相关频谱结合多炮点的处理方法.即采用相关频谱法提取多极阵列声波测井的最短共发射和共接收子阵列的单极纵波时差,然后把跨同一深度地层的所有最短共发射或共接收子阵列的纵波时差平均,分别得到共发射纵波时差或共接收纵波时差.用该方法处理了大庆油田8口井的多极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并将提取的纵波时差与用Atlas公司eXpress软件提取的纵波时差及国产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可靠地、高分辨率提取多极阵列声波测井纵波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阵列声波测井 纵波时差 相关频谱法 高分辨率 多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线相位法含水率计信号处理及传输电路 被引量:4
7
作者 仝志民 朱孝安 +1 位作者 王波 王进旗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研究了同轴线相位法含水率计的测量原理,设计了含水率计测量电路的总体方案;分析了该仪器的混频器、鉴相器、压频转换器及分时传输控制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而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测井电缆信道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原油含水率 同轴线相位法 电磁波 信号处理 传输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井径成像测井解释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瑞芬 陈再峰 魏建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研制了多臂井径成像测井解释方法软件,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运行该软件可以解释得到套管最大通径、有效通径;同时给出任意深度井径周向展开图、横截面图,进而可判断套变的种类和程度.根据40臂井径测井资料解释成果,提出了对套损井检修建议.
关键词 井径测井 套变监测 测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力式过环空测井防喷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进旗 田树祥 肖培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新研制的助力式过环空测井防喷装置由测井助力器、防喷管、滑轮组、驴头支点和吊装绞轮 5部分组成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采用该装置 ,对于大多数油井 ,尤其是液面在井口的抽油机井 ,均可顺利进行密闭测井 ,成功率为 83 % ;... 新研制的助力式过环空测井防喷装置由测井助力器、防喷管、滑轮组、驴头支点和吊装绞轮 5部分组成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采用该装置 ,对于大多数油井 ,尤其是液面在井口的抽油机井 ,均可顺利进行密闭测井 ,成功率为 83 % ;还可克服井场环境的局限 ,进行无井架车施工 ,节省了直接投资 ;现场试验证明 ,该装置的应用能够提高环空测井的密闭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动态监测 过环空测井 井助力器 密闭施工 防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机盘式刹车液压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春东 刘明珍 祝桂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1-22,共2页
在石油钻机起升系统中使用盘式刹车 ,是国外 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生事物。文章在介绍钻机盘式刹车工作特点的同时 ,着重分析了进口石油车装钻机盘式刹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同时也介绍了液压刹车钳的制动原理。
关键词 盘式刹车 液压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 石油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涡轮流量计资料定量解释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鹏举 孙永涛 +2 位作者 王念庆 仲从存 贺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根据涡轮流量计的响应方程,给出了连续涡轮流量计资料的2种定量解释方法.逆流、顺流曲线重叠法可节省现场录取资料的时间,有效消除流体黏度、密度变化的影响;多次测量解释法需要录取多个电缆速度下的涡轮转速资料,有时必须取得涡轮正转... 根据涡轮流量计的响应方程,给出了连续涡轮流量计资料的2种定量解释方法.逆流、顺流曲线重叠法可节省现场录取资料的时间,有效消除流体黏度、密度变化的影响;多次测量解释法需要录取多个电缆速度下的涡轮转速资料,有时必须取得涡轮正转、反转两方面资料,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但其解释精度较高,尤其是启动速度比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涡轮流量计 定量解释 流体视速度 涡轮启动速度 电缆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推移试井参数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洪彪 陈钦雷 孙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针对压力监测井点的动态监测信息在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历史的继承性,首次提出了“时间推移试井”理论,并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试井分析理论中,建立了“时间推移试井”的BP反馈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把试井的历史信息作为学习的样本,给出了... 针对压力监测井点的动态监测信息在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历史的继承性,首次提出了“时间推移试井”理论,并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试井分析理论中,建立了“时间推移试井”的BP反馈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把试井的历史信息作为学习的样本,给出了优化的网络结构。结合模拟退火算法,避免了局部最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利用“时间推移试井”分析方法,可以对动态参数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推移预测。通过实例分析,实现了由单次试井分析向多次试井分析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动态监测 神经网络技术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细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13
作者 慕玉福 马久琴 舒良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徐家围子断陷登二段泥岩盖层发育特征 ,根据烃类气体、CO2 气体之间与水界面张力的关系 ,建立了一套评价CO2 气毛细管封闭能力的方法 ,并预测了徐家围子断陷登二段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CO2 气的能力 ;根据空间分布特征和毛细管封闭... 研究了徐家围子断陷登二段泥岩盖层发育特征 ,根据烃类气体、CO2 气体之间与水界面张力的关系 ,建立了一套评价CO2 气毛细管封闭能力的方法 ,并预测了徐家围子断陷登二段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CO2 气的能力 ;根据空间分布特征和毛细管封闭特征 ,综合评价了徐家围子断陷登二段泥岩盖层 .结果表明 ,登二段泥岩盖层质量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CO2 的成藏与分布 ,整个断陷大部分地区有较强的封盖能力 ,局部地区为中等或差的封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 控制 二氧化碳气藏 徐家围子断陷 CO2气 毛细管封闭 排替压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声波时差曲线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14
作者 李鹏举 宋延杰 +2 位作者 付多辰 孙永涛 王念庆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分析了常规声波测井的纵向响应特征,研究了低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和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间非线性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关键井的高、低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作为学习样本,构建学习样本集;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为手段,建立反演预测模型,进... 分析了常规声波测井的纵向响应特征,研究了低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和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间非线性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关键井的高、低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作为学习样本,构建学习样本集;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为手段,建立反演预测模型,进而生成其它井的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曲线.选择了大庆油田某区块8口井作为建模和预测对象,实际应用表明:预测的高分辨率时差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80%,最大相对误差在1.631 km处,为24.80%,最小相对误差在1.629 km处,为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声波时差曲线 人工神经网络 高分辨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15通井机B型取力器的改进
15
作者 刘明珍 姚春东 祝桂波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39,0,共2页
针对T8 15型通井机取力器结构不合理、取力不足 ,以及取力方式是从离合器后压盘钢片取力而造成启动机及飞轮大齿圈损坏的问题 ,对这种取力器的结构和取力方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取力器是由离合器输出轴上取力 ,取力功率从原为主机功率... 针对T8 15型通井机取力器结构不合理、取力不足 ,以及取力方式是从离合器后压盘钢片取力而造成启动机及飞轮大齿圈损坏的问题 ,对这种取力器的结构和取力方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取力器是由离合器输出轴上取力 ,取力功率从原为主机功率的 6 0 %增至 90 %,使通井机滚筒输出扭矩从 6 6 0kN·m增至 10 10kN·m ,提高了设备的载荷能力。此外 ,通井机上井后 ,主机不用熄火就可随时挂合和摘开取力器 ,这不仅节省了时间 ,而且还避免了发动机带载荷启动工况 ,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T815型通井机 B型取力器 结构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吸驱油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传亮 毛万义 +1 位作者 吴庭新 朱苏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694,共8页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吸复杂,地下的渗吸都是垂向渗吸。渗吸可分为单边接触式渗吸、双边接触式渗吸和周围接触式渗吸,地下的渗吸为周围接触式渗吸。渗吸有毛细管压力渗吸和浮力渗吸之分,毛细管压力渗吸只能吸水排油,浮力渗吸既可以吸水排油,也可以吸油排水,地下的渗吸都是浮力渗吸。大孔隙中的渗吸速度快,小孔隙中的渗吸速度慢。末端效应会滞留一部分油,降低渗吸效率。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末端效应。岩块越大,渗吸采收率就越高,但渗吸时间就越长,可通过实验优化岩块大小及体积压裂的岩石破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岩石 基质岩块 孔隙 毛细管 毛细管压力 浮力 渗吸 岩心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