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油层部位套损井取换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曲兆峰 何秀清 张国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86,90,共4页
针对油层部位取换套施工中存在的固井质量难以保证、油层保护技术不完善、套铣效率低以及放气管处理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开展攻关,形成了配套的油层部位取换套技术。现场试验证明,研究应用的固井技术基本满足油层部位取套对固井质量的要求... 针对油层部位取换套施工中存在的固井质量难以保证、油层保护技术不完善、套铣效率低以及放气管处理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开展攻关,形成了配套的油层部位取换套技术。现场试验证明,研究应用的固井技术基本满足油层部位取套对固井质量的要求;配套的修井液体系等油层保护措施基本适应油层保护的需要;研究应用的复合式铣头满足油层部位套铣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放气管高效套铣铣头的应用提高了处理放气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套铣 固井 油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异常地层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志华 翟香云 王建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 对钻井作业和油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的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后, 指出油田注水后层内、平面和层间三大矛盾的加剧是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 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 对钻井作业和油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的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后, 指出油田注水后层内、平面和层间三大矛盾的加剧是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纵向上高压层、欠压层和正常压力层相间存在构成典型的多压力层系剖面, 在平面上形成异常欠压区和异常高压区, 根据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和分布特征, 可以划分出 10种类型的异常高压区。油田注水开发后地层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 对钻井作业和油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后的异常地层压力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后, 指出油田注水后层内、平面和层间三大矛盾的加剧是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纵向上高压层、欠压层和正常压力层相间存在构成典型的多压力层系剖面, 在平面上形成异常欠压区和异常高压区, 根据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和分布特征, 可以划分出 10种类型的异常高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地层压力 异常压力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高危风险井识别和管控 被引量:5
3
作者 樊文忠 刘艳红 +1 位作者 高明 杨东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大庆油田油田不同区块发育的异常高压区、易漏区、浅气和溶解气等,增加了井下作业各类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借助于大庆油田高危区域风险预警系统的支持,对油田施工井进行高危区域和高危井的梳理和排查,建立有效的高危井安全施工管理和保... 大庆油田油田不同区块发育的异常高压区、易漏区、浅气和溶解气等,增加了井下作业各类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借助于大庆油田高危区域风险预警系统的支持,对油田施工井进行高危区域和高危井的梳理和排查,建立有效的高危井安全施工管理和保障体系,对高危施工井实施升级管理,强化高危井现场施工的组织、监督和管理,有效降低异常井发生率,节约了企业安全费用和管理成本,实现了规模化和常态化施工,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井下作业 高危风险井 升级管理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配套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曲兆峰 何秀清 张国良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第6期28-32,共5页
主要介绍了针对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难点,研究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压裂、限流法优化布孔细分压裂改造、保护薄隔层压裂和适合高破裂压力储层改造的55MPa多层压裂管柱等压裂改造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证明:该配套技术为提高加... 主要介绍了针对大庆油田加密调整井压裂改造难点,研究裂缝参数优化、水平缝脱砂压裂、限流法优化布孔细分压裂改造、保护薄隔层压裂和适合高破裂压力储层改造的55MPa多层压裂管柱等压裂改造配套技术。现场应用证明:该配套技术为提高加密调整井薄差层的储量动用程度及改善压裂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大庆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调整井 压裂 布孔 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新型复合型堵剂TZL-2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泉 许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23-124,127,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各类油藏和水淹特点,为提高开发效果,研制了新型复合型堵剂——TZL-2堵剂,介绍了该堵剂的组成、原理、性能及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堵剂具有堵剂用量少、封堵率高、稳定性好、强度高、工艺简便、适用范... 针对大庆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各类油藏和水淹特点,为提高开发效果,研制了新型复合型堵剂——TZL-2堵剂,介绍了该堵剂的组成、原理、性能及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堵剂具有堵剂用量少、封堵率高、稳定性好、强度高、工艺简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新型堵剂 性能评价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射软集合理论的压裂井层评价研究——以大庆油田A区块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魏巍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77-80,共4页
压裂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一项重要措施,油水井压裂后如果想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必须要选择最适合用压裂进行增产改造措施的井/层,传统的选井/层方式主要依靠生产需要或者经验,而现代的选井/层方法弊端在于参数不充分、模型复杂、数据处... 压裂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一项重要措施,油水井压裂后如果想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必须要选择最适合用压裂进行增产改造措施的井/层,传统的选井/层方式主要依靠生产需要或者经验,而现代的选井/层方法弊端在于参数不充分、模型复杂、数据处理量大。因此,拥有一套客观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选井/层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以大庆油田A区块为例,首先综合考虑压裂指标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构建压裂选井/层指标体系,首次运用双射软集合的相关理论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形成压裂井优选的评价方法,得出最终评价结果。该评价方法为今后的压裂井/层优选提供了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射软集合 压裂 选井 优选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水平缝重复压裂改造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闫洪林 侯峰 张国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人工裂缝为水平缝的重复压裂井,以葡萄花油田为研究对象,初步界定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工艺方法;应用试井分析和流动指数方法判断重复压裂时机;经过研究找出了重复压裂井裂缝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裂缝失效的原因,确定了...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人工裂缝为水平缝的重复压裂井,以葡萄花油田为研究对象,初步界定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工艺方法;应用试井分析和流动指数方法判断重复压裂时机;经过研究找出了重复压裂井裂缝失效的主要原因。根据裂缝失效的原因,确定了增大施工规模、酸洗裂缝以及多裂缝、开新缝压裂等项改造措施。结合理论研究在葡萄花油田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裂缝 重复压裂 选井选层方法 压裂时机 酸洗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伤害非植物胶压裂液的研制及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8
作者 李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129-130,133,共3页
针对目前植物胶压裂液对储层伤害大、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了新型低伤害非植物胶压裂液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了性能优良的WH928聚合物增稠剂和DX-2交联剂,研制出了残渣含量低、剪切性能好、防膨能力强的40℃~90℃新型低伤害... 针对目前植物胶压裂液对储层伤害大、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了新型低伤害非植物胶压裂液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出了性能优良的WH928聚合物增稠剂和DX-2交联剂,研制出了残渣含量低、剪切性能好、防膨能力强的40℃~90℃新型低伤害非植物胶压裂液体系配方。该压裂液体系在大庆油田现场试验38口井,压裂增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非植物胶压裂液 增稠剂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段压力监测系统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赵秀娟 钱志鑫 程云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8-60,共3页
通过分层测压试验、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 ,研究了分层测压层段的合理划分方法 ,提出了以开发层系为基础的分层测压井部署方法 ,优化了测压井部署原则 ;在分析了不同类型油层、不同井网开发对象的压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了分层测... 通过分层测压试验、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 ,研究了分层测压层段的合理划分方法 ,提出了以开发层系为基础的分层测压井部署方法 ,优化了测压井部署原则 ;在分析了不同类型油层、不同井网开发对象的压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了分层测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为高含水后期油田测压系统的改造、预防套管损坏、提高固井质量、判断油层的连通状况及隔层的稳定性 ,指导油田各种增产措施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统 测压井部署 压力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各类套损井大修新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帮英 吴邦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大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套损高峰。随着开采方式的增加和改进,套损形势更加复杂,修井难度也越来越大。根据不同时期的套损特点,先后研发了15项大修技术;在1986年以前,主要发展应用了套管状况检测技术、解卡打捞技术和整... 大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曾出现过两次套损高峰。随着开采方式的增加和改进,套损形势更加复杂,修井难度也越来越大。根据不同时期的套损特点,先后研发了15项大修技术;在1986年以前,主要发展应用了套管状况检测技术、解卡打捞技术和整形技术;从1986年到2003年,套损形势进一步恶化,这一时期主要发展应用了密封加固技术、取换套管技术、侧斜等技术;在2003年以后,油田实施水平井和以气补油战略,开始钻水平井和钻深层气井,这一时期主要发展应用了侧钻水平井、水平井大修、气井大修等技术。在着重介绍了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的同时还对今后大修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技术 套损井 水平井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套损井综合管理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斌然 张红滨 +1 位作者 解玉锋 樊文忠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6期60-64,共5页
大庆油田开发50多年来,不断产生套损井和重复套损井,成片套损区数量增大。截至2013年8月,累计有套损井1万余口,且每年新增套损井1千余口,大量套损井的存在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套损类型、套损程度和不同套损井区块的地质条件异常复杂... 大庆油田开发50多年来,不断产生套损井和重复套损井,成片套损区数量增大。截至2013年8月,累计有套损井1万余口,且每年新增套损井1千余口,大量套损井的存在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套损类型、套损程度和不同套损井区块的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增加了套损分析的难度。为了强化油田套损井管理,有效分析套损成因、预测区块套损趋势,指导油田套损井防护和套损区块预警,提升油田套损井综合治理的针对性,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IS),依托大庆油田最新井位图,把各采油厂的套损数据库组织起来,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套损井分析评价平台,完成大庆油田套损井的整体布局,实现油田套损井和套损区域的动态分析、监督和管理,科学识别地下压力异常区域,完成油田采油厂、钻井、修井等系统的联动和集成,在套损井、地下异常区域和套损层位之间建立多维、多角度和多方位的关联,满足多单位对地下复杂情况认识和施工的需求,更好地适应油田长远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管理平台 数据库 井位图 压力异常区域 浸水域 套损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致密油水平井体积改造技术发展与建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小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大庆油田历经六十余年开发,长垣主力油层已进入高含水期,为寻求产量突破点,建设百年油田,勘探开发重点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转移,为了有效动用致密油,历经十余年攻关,油田形成了直井缝网压裂和水平井体积改造两大主体成熟技术,其中,... 大庆油田历经六十余年开发,长垣主力油层已进入高含水期,为寻求产量突破点,建设百年油田,勘探开发重点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转移,为了有效动用致密油,历经十余年攻关,油田形成了直井缝网压裂和水平井体积改造两大主体成熟技术,其中,水平井体积改造技术是实现致密油高效开发的关键,压后水平井产量相较直井产量可提高两倍多。经过不断探索完善,大庆油田创新形成了以“段内多簇+小簇间距+限流射孔+暂堵转向+全石英砂组合+一体化滑溜水连续加砂”为核心的水平井“体积压裂2.0”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实现致密油建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使得致密油成为大庆油田新的增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致密油 水平井 体积压裂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套损井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玉珺 高明 +1 位作者 朱赫然 樊文忠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第4期44-47,共4页
依托套损井综合管理平台,经过长期探索和技术实践,建立了油田相应的套损井分析模式,从工程服务的视野,结合异常井信息,对油田套损井和成片套损区域,从历史、构造、开发经历、时空和井网等进行分析,探索套损井产生的根源。对油田套损井... 依托套损井综合管理平台,经过长期探索和技术实践,建立了油田相应的套损井分析模式,从工程服务的视野,结合异常井信息,对油田套损井和成片套损区域,从历史、构造、开发经历、时空和井网等进行分析,探索套损井产生的根源。对油田套损井预防和管理提出建议,达到减少新增套损井和重复套损的目的,适应油田长远发展对套损井管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套损井 评价技术 成片套损区 压力异常区域 浸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压裂技术在大庆油田Ⅱ、Ⅲ类致密储层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克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1-167,共7页
针对常规缝网压裂措施无法有效动用大庆油田Ⅱ、Ⅲ类致密储层的问题,借鉴长庆油田成功试验经验,开展复合压裂技术攻关与试验。通过深化地质特征认识,以储层分类、复合压裂层段组合设计、缝网与井网匹配设计、复合压裂工艺设计形成适合... 针对常规缝网压裂措施无法有效动用大庆油田Ⅱ、Ⅲ类致密储层的问题,借鉴长庆油田成功试验经验,开展复合压裂技术攻关与试验。通过深化地质特征认识,以储层分类、复合压裂层段组合设计、缝网与井网匹配设计、复合压裂工艺设计形成适合大庆外围油田F油层Ⅱ、Ⅲ类致密储层的复合压裂技术,实现储量控制最大化、储层改造最大化。结果表明:大庆油田X13试验区17口复合压裂措施井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4.1 t,是试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的1.63倍,措施井采油强度为0.56 t/(d·m),是试油井采油强度的1.44倍;应用复合压裂技术的试验区阶段累计产油6 305 t,预计单井增加可采储量1 500 t以上,是常规缝网压裂措施的2.5倍以上。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F油层致密油Ⅱ、Ⅲ类储层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压裂 储层分类 Ⅱ、Ⅲ类致密储层 层段组合 裂缝与井网匹配性 储量控制 储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井下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麻凯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前,油田企业作业成本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企业的广泛研究,如何采取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更是企业首先考虑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油田井下作业 成本精细化管理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侧斜井稳定井壁技术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李庆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4,共3页
针对侧斜井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井塌事故这一现状,研究了大庆油田侧斜井上部嫩江组地层岩性性质及井壁失稳机理。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对修井液处理剂(高聚物絮凝剂、防塌剂、降滤失剂等)进行了测试、优选,确定了侧斜井修井液密度,并复配出了... 针对侧斜井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井塌事故这一现状,研究了大庆油田侧斜井上部嫩江组地层岩性性质及井壁失稳机理。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对修井液处理剂(高聚物絮凝剂、防塌剂、降滤失剂等)进行了测试、优选,确定了侧斜井修井液密度,并复配出了M101防塌修井液。现场应用证明,该修井液具有独特的流变性,抑制防塌效果好,性能稳定,滤失量低且与地层配伍性好,携砂能力强,保证了取套侧斜施工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斜井 井壁稳定 失稳机理 防塌修井液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损伤评价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17
作者 吕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年第7期31-33,共3页
连续油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如划痕、凹坑、缩径等,这些损伤都影响连续油管承载能力。为综合客观评价连续油管的承载能力,编制了连续油管寿命预测平台,结合连续油管在线监测设备,建立了"连续油管寿命在线检测"... 连续油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如划痕、凹坑、缩径等,这些损伤都影响连续油管承载能力。为综合客观评价连续油管的承载能力,编制了连续油管寿命预测平台,结合连续油管在线监测设备,建立了"连续油管寿命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连续管承载能力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适应性强,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损伤评价 寿命预测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致密油水平井侧向穿层压裂试验及效果评价
18
作者 段彦清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8期47-51,共5页
大庆油田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砂体纵向不连续、横向不集中特点,需采用体积压裂才能有效动用。针对新探区砂体分布预测难度大、部分水平井砂岩钻遇率低、传统体积压裂井控储量小的问题,首次开展了水平井侧向穿层压... 大庆油田扶余油层为典型的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砂体纵向不连续、横向不集中特点,需采用体积压裂才能有效动用。针对新探区砂体分布预测难度大、部分水平井砂岩钻遇率低、传统体积压裂井控储量小的问题,首次开展了水平井侧向穿层压裂可行性评价及现场试验。根据井轨迹与目标砂体空间位置关系,优化定方位扇形射孔,确保裂缝向优势砂体方向扩展延伸;优选套管桥塞分段+大排量单簇单压工艺,提高穿层能量与波及缝长;应用动态酸处理技术,降低穿层施工压力;采用全小粒径组合支撑+纤维伴注支撑工艺,构建由井筒到目标砂体远端的全支撑裂缝,实现对井筒侧向未钻遇砂体的有效沟通和动用。在M1-平5井第1~5段开展侧向穿层压裂现场试验,井下微地震监测显示,穿层段人工裂缝长度176~256m,沿目标砂体方向有效延伸;示踪剂监测结果表明,穿层段均有产油贡献,平均单段产油贡献率与层内致密油Ⅰ-2类层相当,证实侧向穿层压裂试验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穿层 水平井压裂 定方位扇形射孔 大排量泵注 动态酸处理 纤维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忠富 张国良 刘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0-204,共5页
外围三低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单井及油田产量逐年递减,初次压裂失效后单井及油田产能的恢复必须通过重复压裂才能得以保证。随着同井同层重复压裂次数增多,常规复压技术增油效果和有效期大幅度下降,油井储量动用程度差。这是由于常规... 外围三低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单井及油田产量逐年递减,初次压裂失效后单井及油田产能的恢复必须通过重复压裂才能得以保证。随着同井同层重复压裂次数增多,常规复压技术增油效果和有效期大幅度下降,油井储量动用程度差。这是由于常规同井同层重复压裂只能张开老裂缝,可以部分恢复老缝导流能力,但受老缝壁面的压实作用和井网条件限制,即使规模增大,增产效果也不理想。为此,针对外围油田压裂形成垂直裂缝的特点,研究应用了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新工艺,形成了以重复压裂裂缝转向机理、储层地应力场变化规律、转向裂缝参数设计优化、转向裂缝监测识别及裂缝转向重复压裂施工工艺为核心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实施可实现压开一条与原缝方向不同的水力裂缝,增加了新的泄油面积,提高了外围重复压裂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重复压裂 转向机理 改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砂泥岩薄互层岩性隔层选择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忠胜 汪玉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3,共6页
大庆外围油田薄互储层及隔层厚度薄,如果按地应力和隔层厚度选择隔层,压裂中易出现丢层问题.针对大庆外围砂泥岩薄互层特点,分析影响小层动用程度低的因素,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不具备应力遮挡条件的隔层可按岩性遮挡作用选择隔... 大庆外围油田薄互储层及隔层厚度薄,如果按地应力和隔层厚度选择隔层,压裂中易出现丢层问题.针对大庆外围砂泥岩薄互层特点,分析影响小层动用程度低的因素,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不具备应力遮挡条件的隔层可按岩性遮挡作用选择隔层的观点,阐述按测井曲线选择泥岩隔层的标准和工艺控制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泥岩隔层选择标准进行压裂工艺优选、卡段划分、射孔、施工参数优化等成功率高,小层动用程度高.这对经济有效开发外围低渗透薄互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互层 压裂 岩性隔层 遮挡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