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推进“三个勘探”为实现以油气为主体的多种资源综合勘探新突破而努力奋斗——在2001年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技术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启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在简要总结大庆油田 2 0 0 1年勘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全方位分析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所面临的勘探形势 ;确定了“十五”勘探工作总体思路 ;制定了立足东北、走向西部、进军海外、多种资源综合勘探的资源接替战略。同时指出 ,今后的... 在简要总结大庆油田 2 0 0 1年勘探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全方位分析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所面临的勘探形势 ;确定了“十五”勘探工作总体思路 ;制定了立足东北、走向西部、进军海外、多种资源综合勘探的资源接替战略。同时指出 ,今后的勘探工作是进一步深化和加快推进“三个勘探” ,要按照“突出预探 ,重在发现”和“择优探明 ,注重效益”的原则搞好勘探部署工作 ,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 ;要搞好技术创新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 ,降低勘探工程成本 ;要理顺勘探管理程序 ,完善以勘探项目为核心的勘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加大工作力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精细勘探 战略勘探 综合勘探 气储量 运动机制 勘探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历史机遇 创建百年油田——兼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玉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能源是左右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 ,针对大庆油田步入产量衰减期之后油田能否进一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 ,创建百年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从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以百年... 能源是左右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 ,针对大庆油田步入产量衰减期之后油田能否进一步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 ,创建百年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从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以百年油田概念为起点 ,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实施百年油田战略途径等方面 ,讨论了创建百年油田战略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决策 可持续发展 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创新技术 加强管理 为实现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开发而奋斗——在2001年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技术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对大庆油田 2 0 0 1年开发技术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价 ,分析了油田开发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的 2 0 0 2年油田开发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是 :紧紧围绕“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 ,认真按照“发展稳油控水技术、加快... 对大庆油田 2 0 0 1年开发技术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价 ,分析了油田开发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的 2 0 0 2年油田开发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是 :紧紧围绕“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 ,认真按照“发展稳油控水技术、加快三次采油研究步伐、深化油藏地质研究、优化规划方案设计、强化油田科学管理、提高开发总体效益”的要求 ,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突破四个束缚 ,创新九项技术 ,强化六项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开发技术 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变化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贤镐 何金钢 +2 位作者 万建荣 郭军辉 刘笑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了研究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在正地饱压差条件下仍急剧上升且远高于原始溶解气油比的现象,利用油/气/水高压物性室内实验研究了溶解气油比和溶解气水比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单油层开发生产气油比全生命周期评价矿场... 为了研究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在正地饱压差条件下仍急剧上升且远高于原始溶解气油比的现象,利用油/气/水高压物性室内实验研究了溶解气油比和溶解气水比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单油层开发生产气油比全生命周期评价矿场试验,通过增加“溶解气水比”参数修正了生产气油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修正后的理论生产气油比曲线分析并解释了生产气油比在水驱特高含水后期大幅上升和化学驱阶段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并开展了萨中开发区生产气油比变化趋势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水或聚合物溶液能够从饱和气体的原油中获取部分溶解气,实验测得萨中开发区的溶解气水比达到1.952~2.138cm^(3)/g;在单油层开发矿场试验阶段,正地饱压差下生产气油比仍随综合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且在化学驱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产气油比计算时需要考虑油和水中溶解气的共同影响,通过溶解气油比和溶解气水比建立生产气油比与综合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即对生产气油比的理论公式进行修正。因此,在特高含水后期生产气油比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水中的溶解气的影响,才能对开发形势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特高含水后期 生产气油比 压力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二次上返区块封堵失效井的识别与治理
5
作者 付青春 黄凯 师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9,共6页
A区块是大庆油田首批上返区块,封堵萨Ⅱ10—萨Ⅲ10层系,二次上返开发萨Ⅱ_(1-9)层系,由于存在封堵失效,开发效果不如首次上返。针对A区块上返后封堵层失效影响开发效果的问题,围绕注入能力、产液能力、采聚质量浓度、见效程度4个方面开... A区块是大庆油田首批上返区块,封堵萨Ⅱ10—萨Ⅲ10层系,二次上返开发萨Ⅱ_(1-9)层系,由于存在封堵失效,开发效果不如首次上返。针对A区块上返后封堵层失效影响开发效果的问题,围绕注入能力、产液能力、采聚质量浓度、见效程度4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研究针对性构建视吸入指数变化幅度、产液指数变化幅度、含水变化幅度、采聚质量浓度变化幅度等封堵失效评价参数,明确了不同封堵失效类型的响应特征;结合采油井见效情况,建立封堵层失效识别图版,应用于A区块317口井,识别准确率达到90.8%。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上返区块封堵失效井识别,最大程度减少两驱干扰,保障了聚驱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失效 两驱干扰 二次上返 聚驱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能到位率概念深化及在大庆油田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云飞 桂东旭 +4 位作者 王刚 王福林 刘亚坤 王志新 赵玉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大庆油田经过多年深度开发,产能建设对象的地质条件和地面条件持续变差,计划产能与实际建成产能因计划下达时间、地质认识、方案调整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传统产能到位率指标变化幅度大,历史规律失去参考价值,难以满足复杂多变形势下的... 大庆油田经过多年深度开发,产能建设对象的地质条件和地面条件持续变差,计划产能与实际建成产能因计划下达时间、地质认识、方案调整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传统产能到位率指标变化幅度大,历史规律失去参考价值,难以满足复杂多变形势下的产量预测需求。通过分析近年来分类产能指标变化规律,结合原油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实际需求,在规划编制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计划产能和实际建成产能作为分母,深化了产能到位率的内涵,创新性地提出了计划产能到位率、实建产能到位率的概念。结果表明:在年初规划阶段和年底配产阶段分别应用计划产能到位率、实建产能到位率指标预测新建产能的第2年产油量,预测符合率可达到95%以上,较好地指导了新建产能在第2年产油量的预测。研究成果可为年度产能建设规划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为年度及中长期产量的精准测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到位率 产能建设 开发规划 产油量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化学驱油体系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6
7
作者 伍晓林 侯兆伟 +1 位作者 王海峰 李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4,共8页
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创新了聚合物黏弹性理论、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匹配关系理论,研制生产出了系列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形成第一代化学驱油体系,推进了大庆油田化学驱工业化进程,使化学驱成为油田有... 大庆油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创新了聚合物黏弹性理论、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匹配关系理论,研制生产出了系列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烷基苯磺酸盐、石油磺酸盐,形成第一代化学驱油体系,推进了大庆油田化学驱工业化进程,使化学驱成为油田有效开发主导技术之一。随着大庆油田化学驱开发对象逐渐变差,建立聚合物分子构效关系和稀体系相态转化理论,研究出了系列抗盐聚合物和界面位阻表面活性剂,形成第二代高效化学驱油体系,推动化学驱提质增效。为更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降低化学剂成本,拓展化学驱应用领域,绿色环保、智能高效、成本低廉的化学驱油体系是今后化学驱油体系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聚合物 复合体系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裸眼井测井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闫伟林 殷树军 +5 位作者 马宏宇 王雪萍 杨清山 文政 郑建东 覃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为了提高大庆油田裸眼井测井技术支撑能力和研究成果领先水平,全面回顾了大庆油田测井采集系列及解释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解释、火山岩等复杂岩性测井评价、碎屑岩储量参数解释、非常规油气“甜点”分类、缝... 为了提高大庆油田裸眼井测井技术支撑能力和研究成果领先水平,全面回顾了大庆油田测井采集系列及解释技术的创新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解释、火山岩等复杂岩性测井评价、碎屑岩储量参数解释、非常规油气“甜点”分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等油田勘探开发测井评价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测井解释评价需求和面临瓶颈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油田测井评价对象规模小、物性差、埋藏深、地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指明了测井解释评价核心技术主攻方向。围绕新阶段测井采集及解释评价技术体系完善与建立,对高分辨率和成像测井采集、后油藏时期和非常规测井解释评价、新一代智能解释技术体系等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剩余油 水淹层 碳酸盐岩 页岩油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剖面动用规律及其改善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丛丛 曹瑞波 +3 位作者 孙洪国 樊宇 郭松林 梁国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3,共7页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对象转向性质较差的二类B油层,现有聚合物与油层适应性不强,剖面动用规律不明确,不同地区聚驱开发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应用矿场剖面数据统计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二类B油层剖面动用规律...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对象转向性质较差的二类B油层,现有聚合物与油层适应性不强,剖面动用规律不明确,不同地区聚驱开发效果差异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应用矿场剖面数据统计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二类B油层剖面动用规律和剖面改善方法。结果表明:从吸水层动用情况来看,喇嘛甸地区由于发育厚层河道砂,油层物性好,油层有效厚度动用比例最高,油层以多次动用为主,突进层多,相对吸液量高;萨中和萨南地区河道砂发育规模小,薄砂层较多,物性差,有效厚度动用比例较低,但聚驱后,有效厚度动用比例相比水驱分别增大了12.5%和15.4%,渗透率为100~300 mD的储集层吸入剖面改善明显;从未吸水层动用来看,二类B油层纵向非均质性强,导致层间有效厚度未动用比例较高,剖面改善应以均衡层间动用为主;抗盐聚合物高、低质量浓度交替注入可延缓含水率上升时间,增加低渗透层吸液量,聚驱采出程度提高显著。在喇嘛甸北北块A区开展了DS1200抗盐聚合物和高、低质量浓度交替注入试验,降水增油效果好,可为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剖面改善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二类B油层 聚合物驱 吸水剖面 驱油实验 抗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三类油层同步挖潜补压结合射孔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贤镐 宣英龙 +2 位作者 王春尧 刘洋 覃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平面、纵向交互分布,目前尚未形成同步开发方法。从射孔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油层特点,匹配射孔工艺方法,二类油层匹配深穿透(穿深为956 mm)射孔、三类油层匹配超深穿透(穿深为1 308 mm)射孔,建立单...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平面、纵向交互分布,目前尚未形成同步开发方法。从射孔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油层特点,匹配射孔工艺方法,二类油层匹配深穿透(穿深为956 mm)射孔、三类油层匹配超深穿透(穿深为1 308 mm)射孔,建立单井“组合射孔”模式;针对大段三类油层,通过抽稀射孔数,提高单卡层段数,提高过孔压力,建立“组合射孔+限流法压裂”模式。数值模拟和现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萨中开发区2个二、三类油层同步挖潜区块应用,“组合射孔”实施20口井,采出端单井含水率多降低2.0%、日产油量增加1.2 t;“组合射孔配套限流法压裂”实施6口井,实现了单孔排量0.6 m3/min以上,平均单井产液量增幅17.56%,含水率多降低0.94百分点。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投产设计,对二、三类油层的同步挖潜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类油层 同步挖潜 组合射孔 超深穿透 限流法压裂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SEC储量储采形势及增储策略
11
作者 庞彦明 王天智 +3 位作者 杨兆明 姚建 王刚 孙志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6,共9页
大庆油田目前已进入双特高后期开发阶段,储采比逐渐降低,SEC储量替换率仅为0.4左右,增储与稳产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通过对大庆油田目前SEC储采现状、增储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资源品质下降、长期低油价、成本上升以及评估精细... 大庆油田目前已进入双特高后期开发阶段,储采比逐渐降低,SEC储量替换率仅为0.4左右,增储与稳产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通过对大庆油田目前SEC储采现状、增储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资源品质下降、长期低油价、成本上升以及评估精细程度不足这4个方面是造成储采失衡的主要原因。为改善储采状况,大庆油田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增储做法,结合大庆油田实际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新区勘探与开发效率、优化天然气资源利用、强化精细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入绿色发展与新能源等实现储采平衡的工作方向及增储策略。研究成果为东部同类老油田的长远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储量 储采比 替换率 储采平衡 增储策略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SEC储量折耗一体化评估模型
12
作者 张革 王禄春 +4 位作者 姚建 孙志杰 赵欣羽 毛一评 薛睿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9,共9页
SEC储量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决策的核心资产,是油气生产的物质基础。油气资产折耗和SEC储量相关,是完全成本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决定了油田经营效益。大庆油田进入双特高含水后期,开发对象变差导致增储能力变差、油气资产折耗上升... SEC储量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决策的核心资产,是油气生产的物质基础。油气资产折耗和SEC储量相关,是完全成本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决定了油田经营效益。大庆油田进入双特高含水后期,开发对象变差导致增储能力变差、油气资产折耗上升,因此亟需开展SEC储量折耗一体化优化研究,使储量和折耗指标最优。结合折耗计算公式、ARPS递减模型和经济极限产量计算模型等公式,进行科学归纳和推导,建立了SEC储量折耗一体化增储模型,并且在量化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储量和折耗的优化次序和参数,给油田开发经营提出建议。模型应用在大庆油田年度SEC储量评估中,使油田增储能力逐年提升,油气资产折耗得到有效控制。研究成果具有通用性和适应性,可以在国内其他油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储量 折耗 影响因素 敏感性 评估模型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发规划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13
作者 王凤兰 方艳君 +2 位作者 王天智 张继风 孙洪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开发规划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指导作用,是油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开发规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在明确开发规划的基本内涵及与计划、战略的区别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发... 开发规划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指导作用,是油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开发规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在明确开发规划的基本内涵及与计划、战略的区别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发展的2类7项开发规划系列技术,包括开发规律及指标预测技术、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技术、开发效果及潜力评价技术、规划编制及优化技术4项核心技术和可采储量及SEC储量评估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及决策支持技术、规划信息化技术3项支撑技术。通过分析当前油田开发规划技术发展存在的生产与技术难题,明确了3个发展方向以及3条实现路径。研究成果与认识对油田开发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特高含水 开发规划 技术系列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油藏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攻关方向
14
作者 袁庆峰 李斌会 +5 位作者 赵云飞 兰玉波 王天智 张继风 朱丽莉 陆会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4,共9页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开发65 a来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梳理了大庆油田立足油田开发实践创新形成的开发地质、数值模拟、水驱开发、化学驱油、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5项综合研究体系;总结了在油藏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小层对比、精细储量...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开发65 a来油藏工程技术的进步历程,梳理了大庆油田立足油田开发实践创新形成的开发地质、数值模拟、水驱开发、化学驱油、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5项综合研究体系;总结了在油藏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小层对比、精细储量计算、注水倍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全国第一条相渗透率曲线研制、小井距注水全过程开发试验、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类型、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聚合物黏弹性驱油理论和低酸值原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三元复合驱油理论10项行业领先的关键理论技术;提出了大庆油田持续开发面临的5大难题和需要进一步攻关的高含水区精细挖潜、天然气高效开发、CO_(2)驱油、微生物驱油、非常规油藏开发、地热能源开发、智能油田和高效优质驱油剂研制8项技术。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工程 水驱开发 化学驱 开发地质 数值模拟 开发规划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水驱开发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振国 姜雪岩 +3 位作者 杨光耀 苗志国 李亚光 卢继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通过回顾大庆油田水驱开发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近10年创新发展的水驱层系井网优化调整、近阻组合注水优化调整、区块及单井套损预警防控等油田主体开发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水驱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水驱开发核心技术发... 通过回顾大庆油田水驱开发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近10年创新发展的水驱层系井网优化调整、近阻组合注水优化调整、区块及单井套损预警防控等油田主体开发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水驱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水驱开发核心技术发展方向。在井网调整方面,攻关以“两驱协同、优选井型”为核心的井网优化调整技术,通过“二三结合”井网优化、分类储层加密调驱、井缝协同井网调整、多井型高效挖潜等井网调整新技术攻关,实现由水驱直井均匀加密向两驱协同、多井网多井型立体调整转变;在结构调整方面,攻关以“智能优化、水驱+”为核心的新一代综合调整技术,通过智能注采优化、低渗透储层功能性水驱、特低渗断块油藏压驱提产等技术攻关,实现由常规注采调整向智能调控、多方式补能转变;在套损防控方面,攻关以“层位预警、套损复产”为核心的套损精准防治技术,在深化地质力学机理研究基础上,发展套损层位精准预警技术、套损区复产挖潜技术,实现由区块、单井预警向大数据与地应力分析相结合的套损层位精准预警及防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技术 水驱 中渗透 低渗透 特低渗透 断块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CO_(2)驱油技术研究试验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杰成 白军辉 +7 位作者 李玉春 刘勇 李国 孟岚 杨铁军 贾世华 韩重莲 李佳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 CO_(2)驱油技术具有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兼得的显著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庆油田开展CO_(2)驱油技术的研究较早,CO_(2)非混相驱应用规模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论文系统总结了大庆油田CO_(2)非混相驱开发设计、跟踪调整及分层注入等理论技术成果,介绍了特低渗透榆树林油田CO_(2)非混相驱工业化试验、中低渗敖南油田CO_(2)驱先导试验及古龙页岩油藏CO_(2)驱试注试验,展望了大庆油田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前景及不同类型油藏技术攻关方向。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型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CO_(2)驱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海波 包燚 +9 位作者 兰慧田 王成 乔卫 范兴才 赵忠华 李慧 扈玖战 关晓巍 王团 李奎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7,共14页
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为物探技术)以高效支撑油田勘探开发为宗旨,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发展。针对各领域勘探开发的需求,已形成适用配套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并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 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为物探技术)以高效支撑油田勘探开发为宗旨,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发展。针对各领域勘探开发的需求,已形成适用配套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并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黏弹性叠前偏移技术和薄互层波阻抗直接反演技术,有力支撑了大庆油田各领域油气勘探开发,为油田“稳油增气”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持续向非常规油气藏、复杂油气藏、深部油气藏等领域延伸,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对物探技术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当前大庆油田主要勘探开发领域,在梳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松辽盆地北部、海拉尔-外围盆地、四川盆地矿权流转区、塔里木盆地塔东区块在常规油、致密碎屑岩油气藏、页岩油、火山岩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等领域面临的地质难题,厘清物探技术需求和差距,提出了未来在推广完善成熟技术、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加快构建大数据平台、探索储备新能源物探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大庆油田物探技术的持续快速进步,为大庆油田高质量发展再作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物探技术 自主创新 发展方向 地震采集 地震处理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油气勘探进展及方向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军 李敬生 +6 位作者 李军辉 彭建亮 高翔 谢颖逸 侯蓓蓓 吴景峰 王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7,共12页
近年来,大庆油田践行资源战略,东北老探区展现新活力,常规油气持续高效稳定上产,非常规油气实现重大突破,西部新领域接替前景日趋明朗,天然气、页岩油等资源实现重大突破,油气勘探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进一步明确未来勘探方向,对近... 近年来,大庆油田践行资源战略,东北老探区展现新活力,常规油气持续高效稳定上产,非常规油气实现重大突破,西部新领域接替前景日趋明朗,天然气、页岩油等资源实现重大突破,油气勘探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进一步明确未来勘探方向,对近年来主要勘探发现和地质认识进行全面总结,明确大庆油田已经进入“常非并重、油气并举”的勘探新阶段;理论认识深化、技术迭代升级日趋迫切,系统梳理大庆油田近年来主要勘探对象,厘清勘探形势,系统分析了油气资源潜力,明确了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探区仍是油气稳产支柱,西部探区天然气是增储上产新支点,可为推动大庆油田“一稳三增两提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勘探潜力 勘探进展 勘探方向 大庆油田 非常规油气 天然气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海外多类型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晓东 王树立 +5 位作者 肖洪伟 郭晓博 何欣 樊自立 关恒 魏淑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 针对大庆油田海外多种类型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梳理近5 a大庆油田海外油藏开发形成的技术成果,系统总结已形成的适合海外多种类型油藏的特色高效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经过近5 a来的海外油藏开发实践,将成熟油藏开发技术与海外油藏特征相结合,依靠已有优势技术创新驱动,形成了3项海外特色开发技术:一是以油藏精细描述和“优、分、调”立体开发调整为核心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有效开发技术;二是以化学剂研制及性能评价和化学驱试验方案优化为核心的高温高盐砂岩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三是以碳酸盐岩油藏测井精细评价、高渗透层识别和注水开发为核心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配套技术。海外油藏开发实践证明,大庆油田针对海外多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配套技术,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权益区块的高效开发,提升了大庆油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高温高盐砂岩油藏 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 高效开发技术 海外油藏开发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实践中的哲学思维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庆龙 郭军辉 +3 位作者 朱丽红 姜雪岩 郑宪宝 王治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1,共7页
大庆油田开发史既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实践史。油田开发系统的哲学就是应用唯物辩证论的观点与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处理油田开发系统中的各种现象、过程与结果。哲学思维贯穿于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大庆油田的... 大庆油田开发史既是一部科技进步史,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实践史。油田开发系统的哲学就是应用唯物辩证论的观点与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处理油田开发系统中的各种现象、过程与结果。哲学思维贯穿于大庆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大庆油田的开发实践始终以《矛盾论》和《实践论》为指导,不断深化油藏认识、抓住油藏主要矛盾、创新开发调整方法、挖潜实践缓解矛盾,是认识论、矛盾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高度统一,并经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油田注水开发的基本规律,使油田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维 注水开发 矛盾 地质认识 实践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