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打盐碱土团聚体稳定性机制及改良研究进展
1
作者
于洪久
刘沣漫
+4 位作者
刘杰
耿冠杰
贺佳
李石
田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94-99,118,共7页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在优化土壤物理结构和增强碳固存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苏打盐碱土因呈现“两高一低”的典型特征——高盐基离子富集(以Na^(+)优势为特征)、高交换性钠百分比(ESP)及低有机质含量,其团聚体的...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在优化土壤物理结构和增强碳固存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苏打盐碱土因呈现“两高一低”的典型特征——高盐基离子富集(以Na^(+)优势为特征)、高交换性钠百分比(ESP)及低有机质含量,其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性受到显著抑制。通过多维度解析苏打盐碱土团聚体稳定性机制:(1)苏打盐碱胁迫对团聚结构的破坏机理;(2)生物因子(根系分泌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对团聚体稳定性的调控机制;(3)基于物质-生物协同的团聚体稳定性提升策略。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外源有机物料添加、保护性耕作、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及秸秆还田等农业措施可显著改善团聚体的水稳性。当前研究尚存在3个关键薄弱环节:(1)有机质-团聚体-微生物耦合机制解析不足;(2)微域尺度下盐分迁移与胶结物质分布的互作关系不明;(3)长期改良措施对团聚体稳定性的时效性评价缺失。未来研究应着重构建多界面耦合模型,并建立苏打盐碱土改良措施的动态效应评估体系,从而为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创新性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土壤团聚体
形成
稳定机制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打盐碱土团聚体稳定性机制及改良研究进展
1
作者
于洪久
刘沣漫
刘杰
耿冠杰
贺佳
李石
田野
机构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昆仑集团有限公司大庆农场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94-99,118,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L2024C0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500605)。
文摘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构成单元,在优化土壤物理结构和增强碳固存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苏打盐碱土因呈现“两高一低”的典型特征——高盐基离子富集(以Na^(+)优势为特征)、高交换性钠百分比(ESP)及低有机质含量,其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性受到显著抑制。通过多维度解析苏打盐碱土团聚体稳定性机制:(1)苏打盐碱胁迫对团聚结构的破坏机理;(2)生物因子(根系分泌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对团聚体稳定性的调控机制;(3)基于物质-生物协同的团聚体稳定性提升策略。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外源有机物料添加、保护性耕作、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及秸秆还田等农业措施可显著改善团聚体的水稳性。当前研究尚存在3个关键薄弱环节:(1)有机质-团聚体-微生物耦合机制解析不足;(2)微域尺度下盐分迁移与胶结物质分布的互作关系不明;(3)长期改良措施对团聚体稳定性的时效性评价缺失。未来研究应着重构建多界面耦合模型,并建立苏打盐碱土改良措施的动态效应评估体系,从而为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创新性理论支撑。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土壤团聚体
形成
稳定机制
改良
Keywords
soda saline alkali soil
soil aggregates
formation
stable mechanism
improve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打盐碱土团聚体稳定性机制及改良研究进展
于洪久
刘沣漫
刘杰
耿冠杰
贺佳
李石
田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