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胸部三合一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建男 么刚 +4 位作者 刘影 高丽媛 陈秀梅 周发金 毕纯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胸部"三合一"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胸部"三合一"增强扫描,57例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后,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胸部"三合一"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胸部"三合一"增强扫描,57例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后,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29例与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CT三合一扫描一次检查均获成功,显示冠状动脉狭窄25例,闭塞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3例;主动脉夹层6例;房间隔缺损2例。结论64排螺旋CT胸部一次扫描获得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重建图像,对于诊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导致急性胸痛的常见疾病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健男 么刚 +4 位作者 刘影 王向辉 高丽园 赵恒宇 迟宝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6123名连续受检者(包括心脏病患者和部分健康体检人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6123名连续受检者(包括心脏病患者和部分健康体检人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979例(15.99%),共1030处,其中发生于左前降支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为617处,占59.91%(617/1030),为最常见发生部位。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能够无创、准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心肌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肾脏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建男 郭启勇 +3 位作者 杨立国 幺刚 房津辉 岳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1-833,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肾脏血流灌注中的应用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剂量为2 ml/kg(300 mgI/ml),注射流率三组分别为1 ml/s,2 ml/s,3 ml/s。对肾脏灌注扫描后获得的灌...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肾脏血流灌注中的应用及对比剂注射流率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对比剂量为2 ml/kg(300 mgI/ml),注射流率三组分别为1 ml/s,2 ml/s,3 ml/s。对肾脏灌注扫描后获得的灌注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各项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各项灌注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肾脏皮质和髓质的灌注参数明显不同(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可对肾脏组织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分析,但注射流率影响灌注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建男 高丽媛 +5 位作者 刘影 么刚 赵恒宇 王向辉 陈秀梅 迟宝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20-622,637,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统病变的52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52例中输尿管瘘1例,输尿管结石12例,输尿管癌5例,双肾盂2例,肾盂癌5例,膀胱癌2例,其他3例,正常22例。CT...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统病变的52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52例中输尿管瘘1例,输尿管结石12例,输尿管癌5例,双肾盂2例,肾盂癌5例,膀胱癌2例,其他3例,正常22例。CT图像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可多方位动态观察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正常解剖形态及各种病理改变,并从三维立体图像上获得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是全面立体动态诊断泌尿系统病变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肾脏MSCT灌注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建男 郭启勇 +3 位作者 么刚 马炎鑫 房津辉 李立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脏检查的初步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及灌注软件对32例双侧肾脏和12例单侧肾脏进行灌注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50ml,注射速度4mls。结果:32例双侧肾脏皮质或髓质的同一灌注指标无明显差异...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脏检查的初步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及灌注软件对32例双侧肾脏和12例单侧肾脏进行灌注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50ml,注射速度4mls。结果:32例双侧肾脏皮质或髓质的同一灌注指标无明显差异,但同侧肾脏皮质和髓质的同一灌注指标明显不同。一侧肾脏切除后,对侧肾脏的灌注指标变化明显。结论:MSCT灌注成像实现了肾脏血流的定量研究,可直观评价肾组织微循环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建男 郭启勇 +1 位作者 刘影 高丽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接受16排CT肾脏灌注扫描并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19例,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50ml,注药速度4ml/s,经Perfusion3软件处理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侧肾脏与患侧...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接受16排CT肾脏灌注扫描并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19例,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I/ml)50ml,注药速度4ml/s,经Perfusion3软件处理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健侧肾脏与患侧肾脏的正常肾组织同一灌注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实质强化,BF值低于正常肾脏皮质,PS值和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肿瘤坏死区灌注值降低。结论:MSCT灌注成像实现了肾脏血流的定量研究,直观评价肾癌的微循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么刚 来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超声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529例行主动脉血管成像及超声检查,其中诊断壁内血肿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61岁。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64排CTA诊断IMH2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超声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529例行主动脉血管成像及超声检查,其中诊断壁内血肿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61岁。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64排CTA诊断IMH21例,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7例(P<0.05)。IMH的CTA表现为半月状、环状增厚的动脉壁内血肿,伴有钙化灶内移(17例)、穿透性溃疡(1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例)及胸腔积液(15例);按Standford分型可分为A型9例和B型12例,2例伴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诊断方法,优于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8
8
作者 毕纯龙 潘鑫 +2 位作者 万霞 张蔚 杨立国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括胸壁3例、四肢2例和臀部1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囊壁菲薄,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64层螺旋CT在诊断滑膜软骨瘤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修莉 李雪晶 +1 位作者 张蔚 么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及64层螺旋CT诊断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1~54岁,平均36岁。对受检者行64层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然后应用EB...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及64层螺旋CT诊断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11~54岁,平均36岁。对受检者行64层CT连续容积扫描,以CT轴位薄切图像,然后应用EBW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合多种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超声检查采用直接检查法观察。结果:病变累及膝关节22例,肩关节7例,髋关节2例,肘关节1例,踝关节1例,双侧膝关节对称性发病5例,CT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样钙化或骨化影。高频超声表现滑膜不同程度增厚,关节囊腔扩张,关节腔内积液。结论:关节游离体钙化是影像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多排CT及高频超声是确诊本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肾积水的评价(附52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丽媛 张玉花 葛欣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9-561,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肾积水的评价。方法:对临床疑诊肾积水的52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5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及部分输尿管扩张,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良性狭窄4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肾积水的评价。方法:对临床疑诊肾积水的52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5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及部分输尿管扩张,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良性狭窄4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输尿管结石18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8例。腹膜后纤维化3例。CT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肾积水的程度,还可以明确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及原因。结论:64排螺旋CT是评价肾积水程度及梗阻原因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与CT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霞 毕纯龙 +1 位作者 张蔚 张修莉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7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及CT表现。方法: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患者,均行超声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和CT特点。结果:48例中甲状舌管囊肿21例(43.8%),颈淋巴管瘤18例(37.5%),鳃裂囊肿9例(18.8%)。颈部囊性... 目的:探讨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及CT表现。方法: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患者,均行超声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和CT特点。结果:48例中甲状舌管囊肿21例(43.8%),颈淋巴管瘤18例(37.5%),鳃裂囊肿9例(18.8%)。颈部囊性病变各有其好发部位。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颈中线附近、舌骨上下;淋巴管瘤多见于颈侧部、锁骨上,范围较广;腮裂囊肿多见于中上侧颈部。甲状舌管囊肿及鳃裂囊肿呈单房性,淋巴管瘤多为多房性。结论:高频超声和CT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对颈部囊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囊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64层螺旋CT表现
12
作者 毕纯龙 张镔 +4 位作者 万霞 孙建男 么刚 杨立国 刘东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AD)的64层螺旋CT表现。方法:对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共发现AAD患者12例,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12例中A型4例,B型8例。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主动脉壁... 目的: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AD)的64层螺旋CT表现。方法:对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共发现AAD患者12例,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12例中A型4例,B型8例。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达4~11mm,增强后无强化,均未发现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撕裂内膜片,均无双腔显示。50.0%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58.3%伴有少量胸腔积液。结论:AAD的多层螺旋CT主要特点为无撕裂内膜片和双腔显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状增厚,增强扫描无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体分析胆囊结石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米利晓 孙建男 +5 位作者 赵恒宇 赵春 蒋延彬 王坤鹏 陈秀梅 王莉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分析体内胆囊结石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于胆囊切除术前行DSCT双能量扫描,分析80kV、140kV图像对胆囊阴性结石的检出率。以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为判断结石成分的金标准,比较不同成分...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分析体内胆囊结石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于胆囊切除术前行DSCT双能量扫描,分析80kV、140kV图像对胆囊阴性结石的检出率。以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为判断结石成分的金标准,比较不同成分结石间80kV图像CT值、140kV图像CT值、CT值差值及CT值比值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鉴别胆固醇与非胆固醇成分胆囊结石的效能。结果 80kV图像、140kV图像及联合应用80kV和140kV图像对胆囊阴性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88.89%(80/90)、76.67%(69/90)和100%(90/90)。胆固醇成分结石的80kV图像CT值、140kV图像CT值、CT值差值、CT值比值均低于胆红素钙及罕见成分结石(P均<0.05),胆红素钙与罕见成分结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80kV图像CT值62HU和CT值差值-2HU为临界值,诊断胆固醇与非胆固醇成分胆囊结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DSCT双能量成像可准确鉴别胆固醇结石与非胆固醇成分胆囊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成分分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T阈值识别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志广 孙建男 +4 位作者 沙茹玉 毕纯龙 张晓彤 秦坤坤 王桂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中实性成分的识别对于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和随访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CT阈值识别GGN中实性成分的准确性,进而确定最佳CT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经病理... 目的: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中实性成分的识别对于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和随访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CT阈值识别GGN中实性成分的准确性,进而确定最佳CT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GGN患者的术前CT图像,应用软件设置不同CT阈值(-600~-200 HU),由软件自动提取并覆盖高于阈值部分即实性成分。根据软件识别实性成分是否存在,以病理证实是否存在浸润性病灶为金标准,基于病理中浸润性病灶与GGN中实性成分相对应的前提下,绘制不同CT阈值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进行DeLong检验,从而确定最佳CT阈值。结果:当阈值为-450 HU时,识别GGN中实性成分的诊断效能最大,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其准确度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5.4%);阈值为-400 HU和-200 HU时,AUC次之(0.803)。阈值为-450 HU对应的ROC曲线与阈值为-350 HU、-500 HU、-550 HU、-600 HU对应的ROC曲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上述CT阈值。阈值为-450 HU对应的ROC曲线与阈值为-200 HU、-250 HU、-300 HU、-400 HU对应的ROC曲线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CT阈值为-450 HU时,识别GGN中实性成分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胰腺癌1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葛辉玉 冉维强 +3 位作者 苗立英 王金锐 修典荣 王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术前根据肿块大小计算放射总剂量、粒子数量及间距。全麻后术中超声实时监视,均匀布针并植入粒子。术后超声及/或X线片确认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17例手术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术前根据肿块大小计算放射总剂量、粒子数量及间距。全麻后术中超声实时监视,均匀布针并植入粒子。术后超声及/或X线片确认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超声清晰显示肿块,准确引导植入针的插入,成功监视粒子的植入,术后证实植入部位准确。术后1个月5例肿块消失,肿瘤缩小>50%7例,<50%5例。腹痛7例,3天后疼痛均消失。4例术后发热,2例腹水,2例各有1颗粒子迁徙到肝脏。所有患者术后1周左右均出现了胃肠道症状。除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4例至2004年8月已存活2~26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该项技术可行,具有明显姑息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近距离治疗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纯龙 万霞 +2 位作者 张蔚 杨立国 何萍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80-2381,共2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囊肿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1.9cm×2.1cm,最小者0.5cm×0.6cm;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囊性病变,病灶周围均无水肿,短期...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囊肿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1.9cm×2.1cm,最小者0.5cm×0.6cm;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囊性病变,病灶周围均无水肿,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对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解洪荣 常明 +4 位作者 张玉花 张继红 李雪松 孙丹 胡林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30,共5页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中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表达的变化,寻求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神经变性的蛋白质改变,为阐明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1.0mmol.L-1 MPP+处理未分化的SH-SY5Y细胞24h,在体外建立PD细胞模型,应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模型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研究。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在对照组和MPP+处理组之间发现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1个蛋白质点被确切的鉴定为sorcin。sorcin的表达明显上调,荧光丰度比值为1.97倍。该蛋白的最小肽片段覆盖率、最大概率期望值、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7、0.006、21 940和5.3。结论:sorcin在功能上与钙离子稳态和凋亡有关,可能参与了MPP+在SH-SY5Y细胞诱导的毒性,并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SH SY5Y细胞 1-甲基一4苯基一吡啶离子 可溶性抗药性相关钙结合蛋白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纵隔及左侧胸壁多发性节细胞神经瘤1例
18
作者 何萍霞 刘东红 +1 位作者 刘影 毕纯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9-35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节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鉴别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米利晓 孙建男 +3 位作者 赵恒宇 赵春 王莉娜 蒋延彬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15-217,共3页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结石成分不同的患者,其治疗及预防方案也不同。因此治疗前确切了解结石的化学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结石成分不同的患者,其治疗及预防方案也不同。因此治疗前确切了解结石的化学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鉴别体内胆囊结石成分的主要方法。本文将对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