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IPA喉罩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 被引量:7
1
作者 翟金林 王丽丽 +2 位作者 范俊东 王思明 姜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0-1511,共2页
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在我院已开展多年:此手术要求麻醉深浅适宜,过深低血压影响脑灌注,过浅术中体动呛咳影响手术操作或加重病情。本研究观察并探讨SLIPA喉罩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时,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的... 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在我院已开展多年:此手术要求麻醉深浅适宜,过深低血压影响脑灌注,过浅术中体动呛咳影响手术操作或加重病情。本研究观察并探讨SLIPA喉罩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麻醉时,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栓塞术 脑动脉瘤 麻醉 复合 喉罩 心血管应激反应 手术要求 手术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毛仲霞 赵敏 曲向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45-3446,共2页
食管癌手术是胸外科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手术,在麻醉方法上我们通常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反应较强、血压波动大,需要随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全麻用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全麻复合 手术中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癌患者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在非肌松条件下小儿短小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建军 王爱桃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87,共2页
在短小的小儿外科手术中,肌松药的残留和术后镇痛仍然是临床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为非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1],但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具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停止用药后的镇痛作用迅速消失的缺点... 在短小的小儿外科手术中,肌松药的残留和术后镇痛仍然是临床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为非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1],但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具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停止用药后的镇痛作用迅速消失的缺点。本研究将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非肌松条件下小儿短小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小儿短小手术 肌松药 氯胺酮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临床麻醉医师 全凭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hlight在颌面外科颌间结扎患者鼻腔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毛仲霞 王金鹏 +1 位作者 孙德海 于天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61-2262,共2页
Trachlight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多年,是困难气道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几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颌间结扎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主要依赖纤维支气管镜、盲探插管或气管切开。
关键词 颌间结扎 鼻腔插管 颌面外科 应用 患者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气管插管 气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5
作者 杨宝会 卢立春 +3 位作者 赵立明 曲向林 毛仲霞 罗宏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管理 ARTERY OPCABG 术后并发症 2009年 生理干扰 术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手术的麻醉管理
6
作者 杨宝会 卢立春 +1 位作者 赵立明 曲向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8-918,共1页
本研究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麻醉管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术中对器官的保护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0年12月于本院心外科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7例,男性5例,... 本研究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手术中麻醉管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术中对器官的保护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0年12月于本院心外科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7例,男性5例,女性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麻醉管理 手术中 术后并发症 2009年 心外科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轻度低温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树斌 徐树生 +1 位作者 李绍臣 赵玉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轻度低温对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组及保温组,每组30例。分别在诱导前和诱导后60、120 min采取静脉血,采用比浊法及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功能。...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轻度低温对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组及保温组,每组30例。分别在诱导前和诱导后60、120 min采取静脉血,采用比浊法及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功能。结果低温组在诱导后60、120 min血小板聚集率及黏附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60、120 min低温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黏附率与保温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轻度低温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低温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和舒芬太尼对开胸术后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延卓 孙娟 +2 位作者 吕湘琪 岳子勇 崔晓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和舒芬太尼增强局麻药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开胸术毕行0.375%左旋布比卡因20ml肋间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中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2mg;C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4mg;D组... 目的探讨吗啡和舒芬太尼增强局麻药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开胸术毕行0.375%左旋布比卡因20ml肋间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中加入舒芬太尼10μg;B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2mg;C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4mg;D组单用局麻药0.375%左旋布比卡因。阻滞方法:手术切口及其上下邻近肋间加上引流管涉及的共五个肋间,每个肋间注射4ml药液。记录术后4、8、12、24、48h的镇痛评分、镇痛维持时间及其副作用。结果 A、B、C组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4.34±6.32)h,(14.36±6.58)h,(16.87±6.51)h,明显长于D组的(7.42±4.89)h,三组VAS镇痛评分也显著较D组低(P<0.05)。结论局麻药中加入吗啡或舒芬太尼能显著增强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并能延长其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吗啡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蝶腭神经痛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娜 郭玉娜 +4 位作者 秦红军 贾绍芳 左欣鹭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蝶腭神经痛(SPN)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行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SPN患者8例,自2005年10月开始对患者进行电话随...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蝶腭神经痛(SPN)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行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SPN患者8例,自2005年10月开始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至2015年12月,随访时间为19-122个月,平均(55.4±12.8)个月。记录患者术前疼痛数字评分(NR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的NRS、VAS及疼痛缓解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包括视力障碍、面部血肿、颅内感染、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等)情况。结果术后3 d疼痛缓解率为100.0%。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10年的疼痛缓解率均为100.0%;术后2年疼痛缓解率为87.5%,1例(12.5%)患者术后第16个月症状复发,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疼痛,准备再次行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术前患者(8例)NRS为(8.4±1.4)分、VAS为0分;术后3 d患者(8例)NRS为(0.3±0.7)分、VAS为(2.6±5.6)分;术后1、3、6、12个月患者(8例)NRS均为0分,VAS分别为(1.5±1.3)分、(1.1±1.1)分、(0.5±0.9)分、0分;术后2年患者(6例)NRS为0分、VAS为0分;术后3、5年患者(4例)NRS分别为0分、(0.5±1.0)分,VAS均为0分;术后7年患者(2例)NRS、VAS均为0分;术后10年患者(1例)NRS为2分、VAS为0分。患者术后未出现视力障碍、面部血肿、颅内感染、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晕厥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SPN可有效缓解疼痛,且维持时间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痛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射频热凝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娜 何亮亮 +5 位作者 王小平 唐元章 左欣鹭 马玲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并确诊为ITN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和r TMS组,各20例。记录两组...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并确诊为ITN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和r TMS组,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病变侧别、病变分支〕,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T1)、治疗第5周末(T2)、治疗结束后1个月(T3)、治疗结束后3个月(T4)、治疗结束后6个月(T5)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VSA评分<4分的例数,T1、T2、T3、T4、T5时服用加巴喷丁情况及疼痛缓解率评定情况,T5时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侧别及病变分支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1例患者因服用加巴喷丁无效终止治疗而剔除本研究。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中无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中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中主效应显著(P<0.05)。两组间在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均无VAS评分<4分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加巴喷丁组与r TMS组VAS评分<4分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服用加巴喷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 TMS组治疗后眩晕发生率和嗜睡发生率均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结论 r TMS可有效缓解ITN患者的疼痛,减少加巴喷丁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物理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颅磁刺激 加巴喷丁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利多卡因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娜 秦振龙 +5 位作者 袁蓉 窦智 左欣鹭 马玲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一种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被定义为突然发生的、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连续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bB以上。SD的发病率为5—20人/10万脚,多为单侧发...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SD)是一种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被定义为突然发生的、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连续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bB以上。SD的发病率为5—20人/10万脚,多为单侧发病。该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不及时治疗,致残率很高。耳蜗的微循环障碍导致耳蜗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 突发性耳聋 小剂量利多卡因 安全性分析 短期疗效 超声引导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剂量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中产妇血压和胎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菁菁 李艳辉 +3 位作者 冯艳华 南玲 庞磊 麻海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7-930,共4页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术患者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及对产妇不良反应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麻黄碱组和去氧紧上腺组,每组20例患者,麻黄碱组患者给予...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术患者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及对产妇不良反应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麻黄碱组和去氧紧上腺组,每组20例患者,麻黄碱组患者给予间断静脉推注8 mg小剂量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组患者给予100μg去氧肾上腺素。记录产妇的血压、心率变化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测量脐静脉血气、乳酸和葡萄糖浓度,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NABA)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的一般状态、术中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药后5、10、15和20 min的收缩压比较,麻黄碱组高于去氧肾上腺组(P<0.05);去氧肾上腺组胎儿脐静脉血pH值、乳酸和葡萄糖浓度较麻黄碱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肾上腺组升压药物使用次数较麻黄碱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间断静脉注射100μg去氧肾上腺素比较,CSEA下剖宫产术中间断静脉推注8 mg小剂量麻黄碱对母婴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小儿常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建军 赵鸿雁 +3 位作者 于天超 林万春 李绍臣 翟金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99-699,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常温不停跳 心肌保护 艾司洛尔 临床观察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Β受体阻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止吐药预防吗啡导致的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莉莉 罗宏柏 +2 位作者 李菁菁 张寒丽 姜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子宫肌瘤手术吗啡硬膜外镇痛后,应用不同组合止吐药物,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变化,观察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以此探讨3种止吐药物联合应用对高呕吐风险女性患者行吗啡镇痛后血清5-羟色胺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本文旨在子宫肌瘤手术吗啡硬膜外镇痛后,应用不同组合止吐药物,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变化,观察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以此探讨3种止吐药物联合应用对高呕吐风险女性患者行吗啡镇痛后血清5-羟色胺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子宫肌瘤手术女性患者60名,每组20例。Ⅰ组给予恩丹西酮,Ⅱ组给予恩丹西酮+地塞米松,Ⅲ组给予恩丹西酮+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监测四个时间点5-HT的浓度。结果:术后恶心呕吐情况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T3低于Ⅰ、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Ⅰ、Ⅲ组T1与T0比较(P<0.05)。结论:3种止吐药物联合预防应用于高呕吐风险患者的吗啡镇痛后恶心呕吐,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最轻,较单药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恶心呕吐 止吐药 血清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宝会 卢立春 +1 位作者 赵立明 曲向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6-706,共1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改良装置,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可以为心脏或肺提供数天或数月的体外支持。现对本院1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ECMO进行循环支持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报...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改良装置,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部分,可以为心脏或肺提供数天或数月的体外支持。现对本院1例重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ECMO进行循环支持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患者 应用 治疗 体外生命支持 体外循环 体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目反射在颈源性头痛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贾绍芳 左欣鹭 +2 位作者 李娜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4206-4209,共4页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患者瞬目反射(BR)特点,为CE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确诊的单侧CEH患者30例作为CEH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CEH组患者...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CEH)患者瞬目反射(BR)特点,为CE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确诊的单侧CEH患者30例作为CEH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记录CEH组患者健侧及患侧R1、R2、R2'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并与对照组双侧各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CEH组患侧较健侧、对照组双侧瞬目反射R1、R2、R2'潜伏期均延长,R1波幅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2、R2'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H患者患侧瞬目反射各成分潜伏期均延长,提示可能存在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障碍。将瞬目反射应用于CEH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瞬目反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玲 李淑丽 +2 位作者 纪春梅 孙德海 姜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7-1717,共1页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属于异丁芬酸类,是临床上可供注射的非甾类抗炎药,它的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稍弱,适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而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我们研究设计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观察... 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 tromethamine)属于异丁芬酸类,是临床上可供注射的非甾类抗炎药,它的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稍弱,适用于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而且没有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我们研究设计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无痛人流手术 注射液 手术中 非甾类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皮肤护理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金凤 李淑丽 +1 位作者 杨玉芳 尚晓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9期43-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皮肤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37例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患者中,1例肝癌患者皮肤Ⅰ°灼伤,1例子宫肌瘤患者皮肤Ⅱ&#...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皮肤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37例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患者中,1例肝癌患者皮肤Ⅰ°灼伤,1例子宫肌瘤患者皮肤Ⅱ°灼伤,其余患者皮肤均无无异常。结论治疗前准备、细致的观察和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确保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的皮肤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皮肤护理 皮温 灼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全麻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宝会 赵立明 +3 位作者 徐建军 曲向林 马铃 卢立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2-652,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喉罩通气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全麻 临床资料 喉罩气道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用于急性单纯骨折病人的术前镇痛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长林 沙庆玲 +6 位作者 赵鸿雁 曲向林 赵立明 李俊 乔添柱 翟金林 赵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比较观察骨折病人做神经阻滞镇痛和哌替啶肌注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 10 7例骨折病人分两组 ,A组采用骨折后肌注哌替啶 1mg/kg(n =5 5 ) ;B组在骨折后采用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镇痛 (n =5 2 ) ,分别记录治疗后 10 ,30 ,60min时的VAS... 目的 :比较观察骨折病人做神经阻滞镇痛和哌替啶肌注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 10 7例骨折病人分两组 ,A组采用骨折后肌注哌替啶 1mg/kg(n =5 5 ) ;B组在骨折后采用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镇痛 (n =5 2 ) ,分别记录治疗后 10 ,30 ,60min时的VAS值和并发症。结果 :B组治疗后 30min无痛率为 19% ,而B组为 4 % ,显效率B组 5 4 % .A组 2 7% ,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均为B组高于A组 ,P <0 .0 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后 1h无痛率A组和B组分别为 5 %和 2 3% ,显效率分别为39%和 5 8% ,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B组高于A组 ,P <0 .0 5 ,有显著差异。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对骨折创痛病人应用神经阻滞法解除骨折创痛 ,其效果优越于肌注哌替啶 ,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骨折 神经阻滞 手术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