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欣 金红 李庆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4-664,共1页
1临床资料2008年4月—2011年8月间本院就诊的心脏肿瘤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6~63岁。采用荷兰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S5-1探头(频率1~5MHz),通过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等多切面进行二维超声心动... 1临床资料2008年4月—2011年8月间本院就诊的心脏肿瘤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6~63岁。采用荷兰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S5-1探头(频率1~5MHz),通过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等多切面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肿瘤大小、活动度、是否有附着点以及对瓣膜浸润或阻塞情况。应用X3-1全容积探头(频率1~3MHz),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实时观察肿瘤的大小、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附着点的位置,多角度切割观察肿瘤对瓣膜浸润和阻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超声心动图检查 肿瘤患者 临床资料 肿瘤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Akt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波 阎德民 +2 位作者 李庆志 陶凉 朱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2周龄健康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后适应组。观测各组大鼠心脏冠状动脉灌注流量、心肌梗死范围,Westernblot检测磷酸...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2周龄健康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缺血后适应组。观测各组大鼠心脏冠状动脉灌注流量、心肌梗死范围,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和线粒体的改变。结果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冠状动脉灌注流量明显增加,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P-Akt的表达明显增强,心肌纤维和线粒体的完整程度明显较好。结论缺血后处理在大鼠离体心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Akt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 磷酸化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室间隔缺损自发闭合11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李欣 金红 李庆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6,共1页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25%~30%,部分病例在婴幼儿时期缺损直径可逐渐减小甚至自发闭合。本文作者采用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室间隔缺损自发闭合1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门诊复查...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25%~30%,部分病例在婴幼儿时期缺损直径可逐渐减小甚至自发闭合。本文作者采用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室间隔缺损自发闭合1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门诊复查室间隔缺损患儿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9±2.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自发闭合 随访观察 临床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时期 门诊复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