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采出液的热化学脱水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韶辉 王钦福 +3 位作者 张瑞泉 吴迪 丛连霞 高跃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83-84,101,共3页
研究了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研制了一种适宜的原油热化学脱水破乳剂DRHP - 1,并以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南二九中转站 2 91计量间的油井采出液为介质 ,采用一种小型热化学脱水实验装置开展了热化学脱水现场实验 ,... 研究了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研制了一种适宜的原油热化学脱水破乳剂DRHP - 1,并以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南二九中转站 2 91计量间的油井采出液为介质 ,采用一种小型热化学脱水实验装置开展了热化学脱水现场实验 ,实验表明 :用该剂处理大庆油田高含水原油采出液 ,在脱水温度为 4 5℃、油相平均停留时间在 0 .6~ 1.0h ,破乳剂DRHP- 1加药量为 30mg/L的条件下 ,可以达到净化油含水率低于 0 .5 % ,污水中油的质量浓度低于10 0 0mg/L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高含水后期 采出液 热化学脱水 实验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迪 孙福祥 +4 位作者 孟祥春 梁辉诚 赵凤玲 王钦福 林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9-161,169,共4页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液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以模拟采出液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并测试了该破乳剂对模拟三元复合...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液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以模拟采出液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并测试了该破乳剂对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采出液 乳状液 破乳 破乳剂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油水分离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稳定性及其反相破乳剂的应用 被引量:52
3
作者 吴迪 孟祥春 +5 位作者 张瑞泉 梁辉诚 孙福祥 李艺明 江能 吕洪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水研究了残留驱油剂含量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以模拟采出水为介质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反相破乳剂FM - 3 ,FM - 3对北 1- 6 -...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水研究了残留驱油剂含量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以模拟采出水为介质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反相破乳剂FM - 3 ,FM - 3对北 1- 6 -P36井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4h除油率 9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 采出水 反相破乳剂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稳定性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气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梦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5-139,147,共6页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大庆油田气综合利用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油田气综合利用的现状和水平,并展望了“八五”期间油田气综合利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伴生气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流除油器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忠喜 邓述波 夏福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针对油田含油污水 ,研制开发出新型横向流除油器。该设备由聚结板区和分离板区构成。水流在设备内沿水平方向流动 ,油垂直向上移动 ,泥垂直向下滑动 ,处理后水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用该设备处理大庆油田含油污水效果良好 ,完全可... 针对油田含油污水 ,研制开发出新型横向流除油器。该设备由聚结板区和分离板区构成。水流在设备内沿水平方向流动 ,油垂直向上移动 ,泥垂直向下滑动 ,处理后水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用该设备处理大庆油田含油污水效果良好 ,完全可以代替现有工艺中的自然沉降罐和混凝沉降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结 分离 横向流除油器 油田 含油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油田沙漠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腾明 张万昌 +1 位作者 王幼青 张克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7-101,共5页
关键词 沙漠砂 动力特性 试验 机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地区湿陷性黑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雪瑞 张喜发 +1 位作者 矫清先 张允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50-56,共7页
大庆南部地区分布着一种颜色发黑、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对水极度敏感的工程性质极差的地质材料 ,它兼有湿陷性土、有机质土、碱土和分散土等诸多特殊土的劣质特性。通过野外调查、原位测试和室内各种试验研究 ,对这种黑土的野外特性、... 大庆南部地区分布着一种颜色发黑、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对水极度敏感的工程性质极差的地质材料 ,它兼有湿陷性土、有机质土、碱土和分散土等诸多特殊土的劣质特性。通过野外调查、原位测试和室内各种试验研究 ,对这种黑土的野外特性、成分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和湿陷特性、地层年代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并通过综合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黑土 承载力 湿陷性 大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入水中二氧化氯杀菌试验研究
8
作者 舒志明 张照韩 +1 位作者 陈忠喜 马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62,69,共4页
为控制大庆油田注入水中细菌的数量和减少硫化物的危害,作者在油田污水注入站进行了二氧化氯杀菌试验,确定了二氧化氯的最佳投加浓度。结果表明,当储水罐内回注水中投加的二氧化氯质量浓度在40mg/L以上时,对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 为控制大庆油田注入水中细菌的数量和减少硫化物的危害,作者在油田污水注入站进行了二氧化氯杀菌试验,确定了二氧化氯的最佳投加浓度。结果表明,当储水罐内回注水中投加的二氧化氯质量浓度在40mg/L以上时,对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的灭菌率可达90%,回注水中的硫化物含量也明显减少,细菌与硫化物指标达到油田注水标准。腐蚀率却随着二氧化氯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最高达到0.069mm/a。在回注水中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40mg/L时,腐蚀率达到Q/SYDQ0605—2006企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油田注水 杀菌 硫化物 腐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鹏 李大平 +3 位作者 王晓梅 张宝良 朱玉萍 葛绍荣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共4页
通过实验室选择性富集培养,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了能以大庆原油为碳源快速生长的石油降解菌。采用该降解菌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入降解菌的处理单元分别种植大豆、碱草或加入蓬松剂,与空白试样作对比。... 通过实验室选择性富集培养,从大庆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了能以大庆原油为碳源快速生长的石油降解菌。采用该降解菌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入降解菌的处理单元分别种植大豆、碱草或加入蓬松剂,与空白试样作对比。各处理单元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初始值为2228.25mg/kg(以1kg干土计)。经过135d的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烃降解率达63.65%-8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 土壤 生物修复 石油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在华南酸性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景娱 刘钧泉 +3 位作者 孙嘉瑞 李建三 郭晋 孟凡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4,共5页
根据 12年来对华南酸性土壤腐蚀试验站与土壤腐蚀性有关的性能数据测试结果 ,分析了华南站酸性土壤的基本情况 ;在华南酸性土壤中 ,用埋设试样的方法测试了经过 1.4年、3.4年、6.4年及 8.6年 4个试验周期后的腐蚀数据 ,并在近两年对碳... 根据 12年来对华南酸性土壤腐蚀试验站与土壤腐蚀性有关的性能数据测试结果 ,分析了华南站酸性土壤的基本情况 ;在华南酸性土壤中 ,用埋设试样的方法测试了经过 1.4年、3.4年、6.4年及 8.6年 4个试验周期后的腐蚀数据 ,并在近两年对碳钢埋样作连续原位测试 ,探讨腐蚀数据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碳钢在华南地区酸性土壤中的腐蚀严重 ,主要为局部腐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酸性土壤 土壤腐蚀 局部腐蚀 连续原位测试 腐蚀速率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泥的温度对A3钢腐蚀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士德 朱素兰 孙嘉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腐蚀 温度 海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城市高质量广场绿化的设计与创造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绍民 李宇宏 陈海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通过对高质量广场绿化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植物材料选用比例、树种选择原则、植物造景、种植设计、花卉及草坪应用几个方面提出了设计的对策。旨在提高寒冷地区城市广场的绿化质量。
关键词 城市广场 绿化 设计 树种选择 花卉 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磺酸盐驱油体系微乳液的形成及增溶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觅 吴迪 王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144-150,共7页
大庆油田北二西区块进行的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我国首个使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为主段塞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工业化大规模矿场注采试验,对该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油水分离后的所谓透明游离水具有溶油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是一种以... 大庆油田北二西区块进行的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我国首个使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为主段塞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工业化大规模矿场注采试验,对该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油水分离后的所谓透明游离水具有溶油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是一种以低浓度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的微乳液。实验揭示了这种O/W型乳状液的基本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了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机理,为严重乳化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石油磺酸盐 三元复合驱 采出液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油气多相混输系统工程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承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与油气分输常规工艺相比,长距离油气混输工艺具有明显的降低投资规模的优势,可使自然条件恶劣的海上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实现有效开发。但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也是流体输送领域中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为此,介... 与油气分输常规工艺相比,长距离油气混输工艺具有明显的降低投资规模的优势,可使自然条件恶劣的海上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实现有效开发。但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也是流体输送领域中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为此,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运用"九五"期间对这一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设计建成了我国石油行业规模最大的油气混输系统——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长距离油气混输系统工程的经验,分析了工程概况与主要特点,讨论了需要解决的5个关键技术问题:①长距离起伏敷设混输管道压降的准确预测与管径优化;②强烈段塞流的捕集与末端分离器的平稳运行技术;③首站与混输干线事故流程的设置与控制技术;④混输干线投运与停输再启动瞬态工况的准确预测与操作程序;⑤H2S应力腐蚀与氢致开裂的抑制技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9项工艺技术措施。上述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投产后平稳运行至今,开创了中国石油行业大输量、长距离油气多相混输系统工程设计的先例,其输量、长度、百万吨产能投资综合指标等都进入世界前列,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十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 长距离输送 工程设计 段塞流捕集器 关联气液分离器 压降计算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盐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矿物表面吸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靖邦 李学军 +1 位作者 张祥云 宋文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4-249,共6页
本文从聚合物在吸附层中的基本构象出发,建立了饱和吸附量与含盐量、HPAM 分子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式,通过与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联立,进一步在吸附量与含盐量、HPAM 浓度、HPAM 分子量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并应用实验数据对吸附量与含... 本文从聚合物在吸附层中的基本构象出发,建立了饱和吸附量与含盐量、HPAM 分子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式,通过与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联立,进一步在吸附量与含盐量、HPAM 浓度、HPAM 分子量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并应用实验数据对吸附量与含盐度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胺 水解 矿物 表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含镓沸石的芳构化性能和表面酸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9-53,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制得Ga改性ZSM-5,利用迅速晶化法合成了铝镓双金属硅酸盐沸石,以正己烷的转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芳构化性能,对其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Ga含量较高时,铝镓双金属硅酸盐沸石具有比Ga改性... 通过离子交换制得Ga改性ZSM-5,利用迅速晶化法合成了铝镓双金属硅酸盐沸石,以正己烷的转化为探针反应研究了它们的芳构化性能,对其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Ga含量较高时,铝镓双金属硅酸盐沸石具有比Ga改性ZSM-5更好的活性和芳烃选择性。还用NH3-TPD法研究了几种含镓合成沸石的酸性质,发现由于引入Ga的方法不同使得酸性质产生差异,并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硅铝沸石 芳构化 催化剂 石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付海曦 刘威 +1 位作者 张春辉 李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6-503,共8页
对应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如络合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等得现状(主要在1985~2010年间发表的文献)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的特点作了综述(引用文献共61篇)。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检测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氰废水深井注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晓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利用大庆油田特殊的地质构造,将氰化物浓度0.05mg/L的含氰废水注入油田边水构造。通过储层砂体吸附和渗透率损害实验,证明储层对氰化物有吸附作用,不同平衡浓度下砂体的静态吸附量为4.88μg/g,动态吸附量为2.83... 利用大庆油田特殊的地质构造,将氰化物浓度0.05mg/L的含氰废水注入油田边水构造。通过储层砂体吸附和渗透率损害实验,证明储层对氰化物有吸附作用,不同平衡浓度下砂体的静态吸附量为4.88μg/g,动态吸附量为2.837μg/g,氰化物不堵塞地层,根据注入井与注入井、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距离的不同,共布设8种注入方案。设计注入井的注入量为210m3/d,采油井的产液量为105m3/d,以采油井采出氰化物浓度0.05mg/L为限定值,基于动态吸附实验结果和边水对氰化物的稀释作用,应用聚合物驱油模型计算最佳的注入方案,该方案为注入井之间的间距1.0km,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的间距为2.5km,注入年限为54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实施含氰废水的深井注入是可行的。既达到处理含氰废水的目的,又利用含氰废水驱替原油,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含氰废水 深井注入 技术论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电动防爆V形球阀的设计新思想
19
作者 王洪刚 李瑰贤 +5 位作者 李建生 祁勇 周明 崔永春 吕海昌 杨文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5-107,124,共4页
阐述了电动防爆V形球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流量特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防爆设计关键问题,对V形球阀的传统结构设计进行了大的改进,使新设计的V形球阀具有调节精度高、安全防爆、密封可靠、驱动力矩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关键词 V形 球阀 防爆 电动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管式流体密度传感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20
作者 刘庆瑞 龚家彪 《计量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9-204,共6页
从弹性振动理论出发,考虑了振动管、管内流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振动管新的更加完善的振动方程,并用Galerkin法对方程求解,推导出振动管谐振频率与流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两种形式密度传感器进行的实验验证表明,根据... 从弹性振动理论出发,考虑了振动管、管内流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振动管新的更加完善的振动方程,并用Galerkin法对方程求解,推导出振动管谐振频率与流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利用两种形式密度传感器进行的实验验证表明,根据本文所推导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的结果较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管 谐振频率 流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