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井曲线异构特征多视重采样的元学习岩性识别方法
1
作者 曹志民 刘鹏程 +1 位作者 韩建 郝乐川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5-586,共12页
岩性识别是测井解译工作中的基础性及关键性工作之一。然而,由于不同储层性质的复杂性,井间岩性分布和测井响应规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直接影响了井间岩性识别的鲁棒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种异构数据的表示方法,以揭示... 岩性识别是测井解译工作中的基础性及关键性工作之一。然而,由于不同储层性质的复杂性,井间岩性分布和测井响应规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直接影响了井间岩性识别的鲁棒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种异构数据的表示方法,以揭示局部储层描述的不变性。具体来说,首先在测井数据的纵向和横向采用图来表示局部拓扑信息;然后,提取了结构张量(ST)、局部二值模式(LBP)和Hu不变矩(Hu)3种不变特征,用于鲁棒地表示测井数据局部结构信息;最后,用多视重采样策略解决原始数据域中测井曲线的取值分布不平衡和岩性重叠问题以及采用元学习方法对异构特征与目标岩性信息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利用大庆油田齐家凹陷工区多口实际测井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不变性特征支持的异构特征多重采样元学习岩性识别方法的井间岩性识别准确率达到86%以上,体现了较强的解决井间测井曲线取值及岩性分布不一致和岩性数据不平衡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岩性识别 储层表征 图表示 不变特征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测井曲线大尺度差异超分辨
2
作者 曹志民 丁璐 +1 位作者 韩建 郝乐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0-685,共16页
精细储层描述一直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的重点,但常规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难以满足对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储层的有效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集成机器学习技术为核心,从多视多尺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两级知识迁移的测井曲线大... 精细储层描述一直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的重点,但常规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难以满足对厘米级甚至毫米级储层的有效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集成机器学习技术为核心,从多视多尺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两级知识迁移的测井曲线大尺度差异超分辨方法提高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实现低成本情况下的储层精细描述;选取地层反映较好的微球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曲线作为目标曲线,实现高分辨成像电阻率曲线信息到目标测井曲线映射模型的构建,进而实现目标测井曲线的大尺度差异超分辨,并将超分辨结果与不同超分辨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超分辨曲线与真实高分辨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与对比方法相比提高了3.6%~16.0%,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28.9%~90.8%、15.7%~69.8%、24.4%~74.7%、25.0%~74.2%、25.2%~77.4%。本文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现有常规测井曲线的毫米级超分辨处理,得到的超分辨曲线能够大致地捕捉到地层的变化,降低了精细储层有效识别问题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储层描述 测井曲线 集成机器学习 大尺度 超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稠油和沥青VAPEX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法军 王广昀 +2 位作者 哈斯 赵欣 谈龙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4-309,共6页
自1991年Roger Butler提出稠油和沥青的蒸汽萃取(VAPEX)技术以来,VAPEX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开采工艺。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对于其它的采油工艺,VAPEX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的特点。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VAPEX技术最新发展现状,探讨了V... 自1991年Roger Butler提出稠油和沥青的蒸汽萃取(VAPEX)技术以来,VAPEX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开采工艺。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对于其它的采油工艺,VAPEX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的特点。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VAPEX技术最新发展现状,探讨了VAPEX开采稠油技术机理,评述了VAPEX技术优点及技术局限性,展望了VAPEX技术应用前景,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沥青 蒸汽萃取 机理 溶剂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和沥青VAPEX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法军 刘永建 +2 位作者 吴永彬 哈斯 谈龙日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77-1483,共7页
由于常规稀油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稠油和沥青的开采日益重要,稠油和沥青的蒸气萃取(VAPEX)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有前途的开采工艺。本文讨论了影响稠油和沥青VAPEX技术的各种因素,包括稠油黏度,溶剂在稠油中的扩散系... 由于常规稀油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稠油和沥青的开采日益重要,稠油和沥青的蒸气萃取(VAPEX)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有前途的开采工艺。本文讨论了影响稠油和沥青VAPEX技术的各种因素,包括稠油黏度,溶剂在稠油中的扩散系数,溶剂的分散度,溶剂注入时的温度、压力,溶剂的注入速度,地质因素等。列出了这些因素之间重要的数学关系式以及这些因素与稠油和沥青质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对VAPEX技术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体展望:由于模型与实际油藏的差异造成结果偏差因而需修正实验模型;VAPEX和SAGD的混合使用;不同温度、压力下溶剂的扩散系数;混合溶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沥青 蒸气萃取 影响因素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压裂井压力动态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韩福成 何应付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3-65,69,共4页
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往往存在明显的应力敏感性,利用椭圆流动模型和平均质量守恒方法,建立考虑介质变形影响的双重介质油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给出数学模型的试探解,绘制并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的典型曲线。分析结... 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往往存在明显的应力敏感性,利用椭圆流动模型和平均质量守恒方法,建立考虑介质变形影响的双重介质油气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给出数学模型的试探解,绘制并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的典型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介质变形对典型曲线的中晚期形态存在影响,由于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的存在,使得压力导数曲线偏离0.5水平线,后期拟径向流特征段消失,并且渗透率模数越大,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上翘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介质 双重介质油藏 垂直裂缝井 有限导流 压力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空加砂压裂管柱流体压降分析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鹏 王凤山 张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8-181,共4页
连续油管(CT)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选择压裂作业连续油管时需要考虑连续油管及套管的强度及尺寸,不仅要保证压裂施工作业过程中管柱结构安全可靠,而且还要保证压裂施工中高压力、大排量要求。环空... 连续油管(CT)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选择压裂作业连续油管时需要考虑连续油管及套管的强度及尺寸,不仅要保证压裂施工作业过程中管柱结构安全可靠,而且还要保证压裂施工中高压力、大排量要求。环空喷射压裂作业就是为了满足现场施工大排量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然而,增大环空排量会增加环空流体摩阻压降,摩阻压降又会直接影响地面设备选择、以及井下压裂作业成功与否。因此,针对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压裂环空流的流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数据回归的方法开展连续油管环空喷砂压裂环空流体压降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连续油管偏心、流体流变参数对压裂液环空流压降规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油管偏心降低了环空流体摩阻压降,且影响明显;流变指数及压裂管柱尺寸增加,油套环空流体摩阻压降增加;压裂液环空流压降为清水压降的36%,根据校正Gallego F理论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压裂液环空流压降梯度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连续油管环空压裂施工及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环空 喷射压裂 压降分析 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管柱力学分析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鹏 王思淇 张倩 《石油机械》 2016年第9期98-103,共6页
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结合了水力喷射射孔定点压裂的优越性与连续管的拖动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水力喷射压裂作业的工作效率。为解决该技术存在的连续管作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大庆油田2种水力喷射环空加砂压裂工艺管柱为例,对管柱进... 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结合了水力喷射射孔定点压裂的优越性与连续管的拖动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水力喷射压裂作业的工作效率。为解决该技术存在的连续管作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大庆油田2种水力喷射环空加砂压裂工艺管柱为例,对管柱进行了全作业过程受力分析及伸长量分析,主要包括:(1)分析管柱全作业过程受力及变形,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2)分析K344和Y211 2种常用封隔器压裂作业工况,给出了不同封隔器坐封时压裂管柱底部边界条件处理方法;(3)实例计算分析古龙南P井连续管压裂作业时管柱受力变形,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力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偏差较小。研究成果能够为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作业设计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水力喷射 环空 压裂 管柱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缺失测井数据复原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建 路成辉 +1 位作者 曹志民 马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解决在实际地质储层特性分析过程中存在测井数据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缺失测井数据复原模型。该模型由两个网络组成,其中通过交叉网络捕获有限度的有效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残差思想构造网络模型,降低模型... 为解决在实际地质储层特性分析过程中存在测井数据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网络融合的缺失测井数据复原模型。该模型由两个网络组成,其中通过交叉网络捕获有限度的有效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残差思想构造网络模型,降低模型复杂度。另一网络先通过构造的树模型进行特征选择,将树模型得到的稀疏向量通过嵌入层转成稠密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从而获得高度非线性的组合特征。通过组合两个网络的输出对缺失测井数据进行复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相关评价指标上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机器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交叉网络 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复合镀Ni-P/PTFE工艺研究
9
作者 王宙 张旭昀 +5 位作者 李国祥 赵福君 李宏喜 胡光远 夏立芳 郝文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23,共2页
探讨了粒子悬浮量、镀液温度、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含量及pH值等工艺条件对Ni-P/PTFE复合镀层中PTFE粒子的含量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当活性剂(FCE)含量达到1g/L时,可以获得粒子含量为48vol%的Ni-P/PTFE复合镀层。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Ni-P/PT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