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洋
朱筱敏
+2 位作者
宋英琦
刘芬
李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1,共9页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口探井岩心与2268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内前缘、外前...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口探井岩心与2268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以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平原分流河道和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沉积微相。在扶三段(FⅢ)早期,研究区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物源只来自北部;其后,三角洲向南进积,全区变为平原亚相;FⅢ3小层沉积时期,南部物源进入,并与北部物源交汇,一直持续至扶一段(FⅠ)末期;在FⅠ3小层沉积末期,湖平面快速上升,南北两个三角洲退积,研究区中部依次出现浅水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榆树林油田
扶余油层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下白垩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2 位作者
刘春林
孙明亮
杨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油藏类...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油水分布平面上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油层逐渐减少、水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剖面上呈现西南部广泛发育油层、中部上油下水、东北部水层居多的特征。研究发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降低,油层发育逐渐减少,有效储集体的分布与油层的发育在平面上对应关系明显,生、排烃时期断层活动性强的区域更有利于葡萄花油层成藏。烃源岩成熟度、有效储集体、断层活动性控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葡萄花油层
姚家组
榆树林油田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洋
朱筱敏
宋英琦
刘芬
李超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责任有限公司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6CB202306)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2-001
2011ZX05009-002-104)联合资助
文摘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口探井岩心与2268口钻井资料,通过单井岩心相分析、测井相分析、连井相对比和平面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浅水三角洲平原、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以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平原分流河道和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沉积微相。在扶三段(FⅢ)早期,研究区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物源只来自北部;其后,三角洲向南进积,全区变为平原亚相;FⅢ3小层沉积时期,南部物源进入,并与北部物源交汇,一直持续至扶一段(FⅠ)末期;在FⅠ3小层沉积末期,湖平面快速上升,南北两个三角洲退积,研究区中部依次出现浅水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和前三角洲。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榆树林油田
扶余油层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下白垩统
Keywords
Yushulin Oilfield
Fuyu Reservoir
shallow-waler della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Lower Cretaceous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刘春林
孙明亮
杨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责任有限公司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3,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项目"榆树林油田成藏系统研究"
文摘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中渗储层。研究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油水分布平面上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油层逐渐减少、水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剖面上呈现西南部广泛发育油层、中部上油下水、东北部水层居多的特征。研究发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降低,油层发育逐渐减少,有效储集体的分布与油层的发育在平面上对应关系明显,生、排烃时期断层活动性强的区域更有利于葡萄花油层成藏。烃源岩成熟度、有效储集体、断层活动性控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成藏。
关键词
油气成藏
葡萄花油层
姚家组
榆树林油田
松辽盆地
Keywor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utaohua oil reservoir
Yaojia Formation
Yushulin Oilfield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李洋
朱筱敏
宋英琦
刘芬
李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丁修建
柳广弟
刘春林
孙明亮
杨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