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仲丁醇脱氢制甲乙酮的Cu-ZnO催化剂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广申 胡云峰 +3 位作者 蔡俊 许鹏 丛亮 方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2-358,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铜锌催化剂,并利用TPR、XRD和N2O吸附分解催化剂表征手段分析了铜锌催化剂中ZnO和Cu在仲丁醇(sec-butanol,SBA)脱氢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表明,Cu0是SBA脱氢的活性中心,ZnO具有分散铜物种和抗烧结能力。ZnO... 采用共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铜锌催化剂,并利用TPR、XRD和N2O吸附分解催化剂表征手段分析了铜锌催化剂中ZnO和Cu在仲丁醇(sec-butanol,SBA)脱氢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表明,Cu0是SBA脱氢的活性中心,ZnO具有分散铜物种和抗烧结能力。ZnO能够有效分散铜物种和阻止Cu0烧结的原因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形成了(CuZn)x(OH)y(CO3)z(x=1,5;y=2,6,z=1,2)前体,经焙烧形成了高分散的CuO-ZnO固溶体。同时,通过SBA催化脱氢反应测试筛选了适宜的Cu/Zn摩尔比,当Cu/Zn为1∶1时,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常压、240℃下质量空速为17.5 h 1时,该催化剂对SBA转化率达到80.54%,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MEK)收率达到76.04%。铜锌催化剂的脱氢活性与Cu0比表面积不呈线性关系,SBA脱氢反应是一结构敏感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丁醇 催化脱氢 甲乙酮 铜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军 邓军 +2 位作者 宋磊 倪卓 王宝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8,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熔融插层制备出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影响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各考察因素中,蒙脱土的质量分数对各性能指标影响明显,其值以1%为宜;加入相容剂改善了...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熔融插层制备出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影响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各考察因素中,蒙脱土的质量分数对各性能指标影响明显,其值以1%为宜;加入相容剂改善了聚丙烯与蒙脱土的界面相容性,其值应高于20%;达到纳米级分散的蒙脱土可改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插层 聚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ZrO_2和Cu/γ-Al_2O_3对乙醇还原氨化制乙腈反应催化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云峰 李俊飞 +2 位作者 邓军 姜广申 张洪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8,共8页
合成了Cu/m-ZrO_2催化剂,采用NH_2-TPD、CO_2-TPD、XRD、H_3-TPR和N_2O分解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Cu负载量的Cu/m-ZrO_2和Cu/γ-Al_2O_3催化乙醇氨化还原合成乙腈效果,NH_3-TPD和CO_2-TPD结果表明,m-ZrO_2同时拥有酸中心和碱... 合成了Cu/m-ZrO_2催化剂,采用NH_2-TPD、CO_2-TPD、XRD、H_3-TPR和N_2O分解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Cu负载量的Cu/m-ZrO_2和Cu/γ-Al_2O_3催化乙醇氨化还原合成乙腈效果,NH_3-TPD和CO_2-TPD结果表明,m-ZrO_2同时拥有酸中心和碱中心,而γ-Al_2O_3仅具有酸性中心。XRD和H_2-TPR进一步确定Cu/m-ZrO_2上存在高分散和集聚态2种CuO,而Cu/γ-A1_2O_3上可能存在CuO和CuAl_2O_4 2种Cu物种,催化效果与CuO状态密切相关。在低Cu负载量(如质量分数5%)的条件下,在催化乙醇氨化还原合成乙腈的反应中,Cu/m-ZrO_2比Cu/γ-Al_2O_3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rO2 y-AlO3 CUO 乙醇 乙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酒裂殖酵母CDC2基因克隆及淡水舟形藻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 朱万鹏 +4 位作者 王莹莹 姬妍茹 张洪升 邓军 刘宇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利用试剂盒提取栗酒裂殖酵母的总D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克隆CDC2基因,再将pBI121载体质粒和CDC2基因进行BamH I和SmaI双酶切,电泳分离和检测,最后连接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BI121-CDC2。克隆得到长度约为1.2 kb的CDC2基因片段与NCBI网... 利用试剂盒提取栗酒裂殖酵母的总DNA,以其为模板进行PCR克隆CDC2基因,再将pBI121载体质粒和CDC2基因进行BamH I和SmaI双酶切,电泳分离和检测,最后连接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BI121-CDC2。克隆得到长度约为1.2 kb的CDC2基因片段与NCBI网站所公开的CDC2基因序列最大同源性达98%,所构建载体经酶切和PCR验证构建成功,并且在淡水舟形藻中得到表达,表明成功构建栗酒裂殖酵母CDC2基因的淡水舟形藻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酒裂殖酵母 CDC2基因 克隆 淡水舟形藻 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毒杀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淑霞 潘冬梅 +6 位作者 魏国江 李振伟 马志军 杜春玉 潘静 高宇 韩喜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46-49,共4页
为探索经济、高效、环保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方法,以轮作过程中对大豆胞囊线虫毒杀效果明显的亚麻、大麻、蓖麻、万寿菊4种植物为试材,研究其根水提取物和根、叶乙醇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和线虫室内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亚麻根... 为探索经济、高效、环保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方法,以轮作过程中对大豆胞囊线虫毒杀效果明显的亚麻、大麻、蓖麻、万寿菊4种植物为试材,研究其根水提取物和根、叶乙醇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和线虫室内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亚麻根提取物具有促进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作用,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毒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亚麻根水提取物干粉∶水比例为1∶1和亚麻根乙醇提取物浓度为1.00‰和2.00‰时可以全部杀死大豆胞囊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大麻 蓖麻 万寿菊 提取物 大豆胞囊线虫 毒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离子种类对尼龙6表面纳米硬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6
作者 李佳丽 张洪升 +1 位作者 王辉 郝爽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1,共3页
为研究注入离子种类对尼龙6表面纳米硬度提高效果的影响,将剂量为1×1016cm-2,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C,Al,Ti,Fe,Ni等5种离子分别注入尼龙6纳米硬度测量显示,随着注入离子的原子序数的增加,尼龙6表面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下降.TRIM96... 为研究注入离子种类对尼龙6表面纳米硬度提高效果的影响,将剂量为1×1016cm-2,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C,Al,Ti,Fe,Ni等5种离子分别注入尼龙6纳米硬度测量显示,随着注入离子的原子序数的增加,尼龙6表面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下降.TRIM96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注入离子的原子序数的增加,平均投影射程下降,电离能量损失比例下降;离子注入后,尼龙6表面硬度提高与离子能量损失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离子注入 纳米硬度 离子种类 能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有机羧酸骨架材料Tb(BTC)(DMF)(DMSO)的单晶结构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邓军 张洪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0,共3页
选择稀土金属Tb作为功能性的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均苯三甲酸构筑了一种新型稀土金属有机羧酸骨架材料Tb(BTC)(DMF)(DMSO).通过对化合物Tb(BTC)(DMF)(DMSO)的单晶结构与荧光性、热稳定性和吸附性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催化、吸附和荧光材料... 选择稀土金属Tb作为功能性的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均苯三甲酸构筑了一种新型稀土金属有机羧酸骨架材料Tb(BTC)(DMF)(DMSO).通过对化合物Tb(BTC)(DMF)(DMSO)的单晶结构与荧光性、热稳定性和吸附性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催化、吸附和荧光材料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Tb ABW拓扑结构 荧光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分子筛在1-丁烯中催化裂解性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胡云峰 苏寻明 +3 位作者 康琪琪 吕忠媛 邓军 张洪升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5,共8页
我们合成了不同Si含量的SAPO-18,并且利用了XRD、SEM、NH_3-TPD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微反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代表不同结构的H-ZSM-5(MFI)、H-Beta(*BEA)、SAPO-18(AEI)系列分子筛的丁烯催化裂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对反... 我们合成了不同Si含量的SAPO-18,并且利用了XRD、SEM、NH_3-TPD进行了表征分析.利用微反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代表不同结构的H-ZSM-5(MFI)、H-Beta(*BEA)、SAPO-18(AEI)系列分子筛的丁烯催化裂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对反应结果都有明显影响,分子筛酸量的增加提高了1-丁烯的转化率,但酸量过高会引发氢转移、芳构化副反应,从而降低丙烯的选择性;分子筛孔口大小、孔道结构决定了可以获得的最高丙烯选择性.具有八元环孔口、笼形结构特点的SAPO-18-0.8在线时间20 min时1-丁烯裂解中转化率为60.7%,获得的丙烯选择性达到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8 丁烯 酸性 结构 丙烯选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