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YSWELD的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瑞英 赵明 吴春梅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96,117,共6页
给出了应用SYSWELD软件的校正工具对双椭球热源形状参数和热输入进行确定的方法,提出了利用该法确定上述参数应遵循的两条原则.利用该法合理调整热源参数,较好地解决了采用Guass分布或双椭圆分布热源模式计算结果中尾部后拖不足的问题.... 给出了应用SYSWELD软件的校正工具对双椭球热源形状参数和热输入进行确定的方法,提出了利用该法确定上述参数应遵循的两条原则.利用该法合理调整热源参数,较好地解决了采用Guass分布或双椭圆分布热源模式计算结果中尾部后拖不足的问题.结果表明,计算所得上表面和横截面熔池形状及熔合线走向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为运动电弧作用下的GTAW数值模拟与智能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文中分析了熔合线走向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为下一步工作指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椭球热源模式 熔池形状 有限元法 钨极氩弧焊 熔池尾部后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与避障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仲民 刘开绪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400,共4页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并结合模糊逻辑控制的方法,研究在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在线路径跟踪与实时避障问题。针对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依据点与直线间的距离关系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并结合模糊逻辑控制的方法,研究在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在线路径跟踪与实时避障问题。针对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依据点与直线间的距离关系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在线路径跟踪方案,采用改进的BP算法对网络进行学习与训练,利用梯度下降法调整网络的权值与阈值,使其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总均方差最小。同时,运用模糊逻辑控制,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实时避障。仿真实例证实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表明了所提出的跟踪算法与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动态路径跟踪与实时避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跟踪 模糊神经网络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7
3
作者 段红红 徐权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8-170,共3页
文章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形势和任务出发,找到了学科建设的独特路径即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模式构建,集中论述一体化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以课程为纽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权 段红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文章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定位不准确、行业性不强以及各教学体系不相统一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找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独特途径,建立了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 文章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定位不准确、行业性不强以及各教学体系不相统一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找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独特途径,建立了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集中论述了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及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技术应用型人才 开放式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WELD的GTAW三维动态熔池形状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瑞英 赵明 周鸿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4,115,共4页
基于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建立了运动电弧作用下的GTAW焊接不锈钢0Cr18Ni9薄板三维瞬态焊接热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考虑了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相变潜热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应用SYSWELD软件的校正工具对热源分布参数进行确定的方法... 基于双椭球体热源模型,建立了运动电弧作用下的GTAW焊接不锈钢0Cr18Ni9薄板三维瞬态焊接热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考虑了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参数、相变潜热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应用SYSWELD软件的校正工具对热源分布参数进行确定的方法.将熔池形状的有限元解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所得熔池形状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双椭球体热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GTAW电弧的热流密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椭球体热源模式 熔池形状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图像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成宝芝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高光谱图像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图谱合一"特性的遥感图像,其连续的光谱曲线可更好地表达地表物质间的细微差异,在地表物质的分类、解混和目标探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深入发展,对不需要先验信息的异常... 高光谱图像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图谱合一"特性的遥感图像,其连续的光谱曲线可更好地表达地表物质间的细微差异,在地表物质的分类、解混和目标探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深入发展,对不需要先验信息的异常目标检测的研究成为最活跃的方向之一,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具有较好效果的异常检测算法。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算法的综合归纳和分析,系统地论述了高光谱异常检测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阐述了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的实质和基本理论;从算法思想、关键技术和优缺点等方面重点分析总结了较有代表性的异常目标检测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概括和阐述;最后对异常检测算法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力图为高光谱异常目标检测算法研究找到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异常目标检测 核函数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掺入对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声表面波的影响
7
作者 李秀明 吴广涛 +4 位作者 杨瑞 徐权 刘永皓 曹丰慧 张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16,共4页
近十几年,新型弛豫铁电单晶铌镁酸铅-钛酸铅受到广泛关注。但温度稳定性稍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进一步改善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的声表面波性能,文章利用部分波法研究了铟元素掺入对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声表面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近十几年,新型弛豫铁电单晶铌镁酸铅-钛酸铅受到广泛关注。但温度稳定性稍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进一步改善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的声表面波性能,文章利用部分波法研究了铟元素掺入对铌镁酸铅-钛酸铅晶体声表面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铟的掺入在提高晶体稳定性的同时,部分减低了晶体的声表面波机电耦合系数,略提高了晶体的声表面波相速度,减小了能流角。综合来看,其机电耦合系数仍明显高于传统压电材料,而声表面波相速度则明显低于传统压电材料。这有利于增加声表面波器件的带宽并减小器件尺寸。因此铌铟酸铅-铌镁酸铅-钛酸铅单晶具有较优异的声表面波性能和较好的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体 铌镁酸铅-钛酸铅 声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解混的选择性波段子集高光谱异常检测
8
作者 成宝芝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4,共7页
由于高光谱图像具有高阶性和背景分布特性复杂的特点,这使得现有的算法在解决异常检测问题时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性和空间特性,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利用光谱解混技术和子空间划分方法,提出了基于光谱解混的选择性波... 由于高光谱图像具有高阶性和背景分布特性复杂的特点,这使得现有的算法在解决异常检测问题时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高光谱图像的光谱特性和空间特性,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利用光谱解混技术和子空间划分方法,提出了基于光谱解混的选择性波段子集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光谱解混技术提取出对背景分布特性有严重影响的端元光谱,由此降低背景干扰突出异常目标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子空间划分方法将整个波段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多个子空间,并在每个子空间内利用非高斯程度度量准则提取出富含异常目标信息的特征波段;最后,采用KRX算法作为异常检测算子完成异常目标检测。利用真实的高光谱图像对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和合理的,具有良好的异常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异常检测 光谱解混 波段子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导不变量及双阵(元)被动测距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余赟 惠俊英 +1 位作者 赵安邦 林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80,共7页
海试验证了低频连续谱声场确实存在稳定可观察的干涉结构,结合波导不变量的概念推导了低频连续谱干涉条纹方程,干涉条纹为一族类双曲线。采用Hough变换对LOFAR图和瀑布图进行了图像处理,实现了目标航向角φ、波导不变量β、r0/v(r0为目... 海试验证了低频连续谱声场确实存在稳定可观察的干涉结构,结合波导不变量的概念推导了低频连续谱干涉条纹方程,干涉条纹为一族类双曲线。采用Hough变换对LOFAR图和瀑布图进行了图像处理,实现了目标航向角φ、波导不变量β、r0/v(r0为目标最近通过距离,v为目标航行速度)等参数的估计;进而,基于双阵元模型,理论推导了4种被动测距算法。仿真研究表明:在航向角小于10°时,须采用算法1;航向角大于10°时,应采用后3种测距算法,并且测距精度基本随航向角增大而增高,相对测距误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被动测距 干涉结构 波导不变量 HOUGH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