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志丽 郭思奇 +2 位作者 佟艳斌 石祥瑞 赵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308-309,共2页
以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背景,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探讨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三个方... 以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背景,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探讨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型大学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院校 应用型人才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尾式5-(4-烟酸酰氧基己氧基)苯基-5,10,15-三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苏连江 李卫宏 +3 位作者 徐春放 王丽敏 程秀利 师同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6-1720,共5页
合成了新型尾式5-(4-烟酸酰氧基己氧基)苯基-5,10,15-三苯基卟啉及其Mn,Fe,Co,Ni,Cu,Zn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 合成了新型尾式5-(4-烟酸酰氧基己氧基)苯基-5,10,15-三苯基卟啉及其Mn,Fe,Co,Ni,Cu,Zn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卟啉配体与其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都有很大区别,锰与铁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和配体及镍、铜、锌的配合物不同,除了卟啉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还发生了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酸 尾式卟啉 配合物 循环伏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酸对大庆外围杜—3井稠油的裂解降黏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妮 贺十忠 +1 位作者 章喜文 闻守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稠油的降黏问题,制备了一种超强酸催化剂磷钼酸(H3PMo12O40).在近似蒸汽吞吐开采稠油的条件下,通过室内正交实验,考察了H3PMo12O40对大庆外围阿拉新区块杜-3井稠油的催化裂解降黏作用,分析了H3PMo12O40、H2O的质量,以...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稠油的降黏问题,制备了一种超强酸催化剂磷钼酸(H3PMo12O40).在近似蒸汽吞吐开采稠油的条件下,通过室内正交实验,考察了H3PMo12O40对大庆外围阿拉新区块杜-3井稠油的催化裂解降黏作用,分析了H3PMo12O40、H2O的质量,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稠油黏度的影响,测定了反应前后稠油的黏度、烃分布和w(S).结果表明:当m(稠油)∶m(H3PMo12O40):m(H2O)=100∶0.05∶30,反应温度为260℃,反应时间为24 h时,其黏弹性达到55.9%,轻烃组分增加,重烃组分减少,w(S)降低;H3PMo12O40的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催化裂解降黏反应的主要因素;油层矿物与H3PMo12O40之间存在协同催化效应,可使稠油的降黏率达到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H3PMo12O40) 稠油 裂解降黏 大庆外围油田 催化裂解 磷钼酸 反应温度 超强酸催化剂 反应时间 协同催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意识在高校化学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与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志丽 慈成刚 +1 位作者 张丽 孟凡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8期8072-8073,8075,共3页
介绍了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方法,包括启发探究法、设置情景问题法、学科概念渗透法、环境价值取向引导法,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设计与改革、结合本地环保状况几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 环保意识 化学教学 渗透方法 渗透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谷氨酸桥联的卟啉二联体的合成和表征及其CD光谱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喜明 苏连江 +1 位作者 于连香 师同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0-413,共4页
通过L谷氨酸(乙酰基保护)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备的二酰氯和单羟基卟啉(MPH2)反应,合成了L谷氨酸桥联的卟啉二联体,用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证,通过圆二色谱(CD)研究了化合物的手性特征.
关键词 L-谷氨酸 单羟基卟啉 二连体 CD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海燕 顾大明 +3 位作者 刘国宇 赵秀丽 陈成 徐克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1-407,共7页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物即为目标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计算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ΔG m—0,ΔH m—0,ΔS m—0).结果表明,25℃时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胶束的形成是自发的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电导法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溶胶制剂对水稻增产的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宏书 高臣 +1 位作者 刘俊渤 常海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2,共4页
采用供硅处理与否的盆栽水稻作供试材料,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SiO2溶胶制剂对水稻增产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施用SiO2溶胶制剂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不仅可增加茎秆充实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有利于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改善冠层... 采用供硅处理与否的盆栽水稻作供试材料,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SiO2溶胶制剂对水稻增产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施用SiO2溶胶制剂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应,不仅可增加茎秆充实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有利于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能改善冠层叶片的直立性,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并提高光合速率。试验还表明,以施用50 mg/L和80 mg/L的S iO2溶胶制剂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溶胶制剂 水稻 生理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硅垢除垢剂在螺杆泵举升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金玲 李天德 +1 位作者 李睿 陈新萍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采用三元复合驱硅垢除垢剂,进行了硅垢除垢剂室内除垢实验,并对大庆油田某三元复合驱试验区螺杆泵采油井进行了现场除垢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除垢后各项生产指标,如电流、产量、沉没度等恢复到新泵初期生产状况;螺杆泵免修期延长1倍,单... 采用三元复合驱硅垢除垢剂,进行了硅垢除垢剂室内除垢实验,并对大庆油田某三元复合驱试验区螺杆泵采油井进行了现场除垢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除垢后各项生产指标,如电流、产量、沉没度等恢复到新泵初期生产状况;螺杆泵免修期延长1倍,单井每次减少经济损失至少1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硅垢 除垢剂 螺杆泵 举升方式 产油量 电流 沉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的AM/AMPS/ST三元共聚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丁伟 刘海燕 +1 位作者 于涛 曲广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1,共4页
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作为聚合反应介质,以过氧化苯甲酰(BPO)/N,N-二甲基苯胺(DMA)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单体,苯乙烯(ST)为疏水单体,合成了AM/AMPS/ST三元共聚... 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作为聚合反应介质,以过氧化苯甲酰(BPO)/N,N-二甲基苯胺(DMA)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亲水单体,苯乙烯(ST)为疏水单体,合成了AM/AMPS/ST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的摩尔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IR谱和1H-NMR1、3C-NMR谱表征了共聚物结构。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表观黏度,表明其有良好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疏水缔合 丙烯酰胺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钻井中三相流体压力波速传播特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孔祥伟 林元华 邱伊婕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7-895,共9页
考虑虚拟质量力、相间阻力、气相溶解度及滑脱速度等因素,在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控压钻井中油-气-钻井液三相流体压力波速模型.将溢流气体视为气相,将溢流油相及钻井液相视为液相,液相弹性模量及密度等参数为油相及钻井液相中各参... 考虑虚拟质量力、相间阻力、气相溶解度及滑脱速度等因素,在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控压钻井中油-气-钻井液三相流体压力波速模型.将溢流气体视为气相,将溢流油相及钻井液相视为液相,液相弹性模量及密度等参数为油相及钻井液相中各参数的加权和,利用半隐式差分及小扰动理论等数学方法,借助计算机编程对其求解.结果表明,当井底气侵量从0.36 m3/h增至3.6 m3/h,波速减小峰值为498.59 m/s,而相同的油侵增加量,波速呈缓慢减小趋势,波速减小峰值为19.21 m/s;当回压从0.1 MPa增至9.0 MPa,波速呈增大趋势,波速增大峰值为233.15 m/s;不考虑虚拟质量力,在低频段引起的波速误差呈增大趋势,在高频段引起的波速误差峰值稳定于1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频率 压力波速 虚拟质量力 油-气-钻井液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辅助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薇薇 刘永建 +1 位作者 胡绍彬 董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泡沫辅助蒸汽驱的关键在于寻找热稳定性和高温发泡性能良好的发泡剂,通过研究得到了适用于稠油蒸汽驱的耐高温发泡剂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性能及其应用效果。常温下,加入稳泡剂的耐高温发泡剂的半衰期可达273min。阻力因子随温度的升... 泡沫辅助蒸汽驱的关键在于寻找热稳定性和高温发泡性能良好的发泡剂,通过研究得到了适用于稠油蒸汽驱的耐高温发泡剂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性能及其应用效果。常温下,加入稳泡剂的耐高温发泡剂的半衰期可达273min。阻力因子随温度的升高及岩心含油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含油饱和度超过15%时泡沫控制蒸汽流度的能力急剧降低,泡沫在高渗透层中控制蒸汽流度的能力良好,气液比为0.5~1.5时的阻力因子较高。用于蒸汽+泡沫驱的三管模型实验表明,该体系可封堵汽窜通道,使蒸汽从高渗区转向低渗区而提高其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蒸汽驱 耐高温发泡剂 阻力因子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缓释型油井防垢剂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睿 马国强 陈新萍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根据大庆油田高含水油井管壁结垢的垢样分析结果,研究了相应的油井防垢机理,并依据此机理研制了三元防垢主剂FG-I,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其制成固体缓释型防垢剂FG-I-G.对该剂的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FG-I质量浓度在20 mg.L-1以上时,对硅... 根据大庆油田高含水油井管壁结垢的垢样分析结果,研究了相应的油井防垢机理,并依据此机理研制了三元防垢主剂FG-I,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其制成固体缓释型防垢剂FG-I-G.对该剂的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FG-I质量浓度在20 mg.L-1以上时,对硅酸盐垢的防垢率超过80%;在模拟现场井况条件下,FG-I从FG-I-G中的溶出速率基本稳定,体系内FG-I质量浓度可稳定控制在20 mg.L-1以上,可以满足高含水油井管壁的防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固体 缓释 防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萘氧基镉酞菁的合成及电子光谱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欣 姜云鹏 +1 位作者 赵宝中 付强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4-硝基邻苯二腈、氯化镉、尿素及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经过4-萘氧基邻苯二腈合成了四萘氧基镉酞菁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M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化合物在DMSO和DMF等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关键词 萘氧基镉酞菁 合成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钻井中两步关阀阀芯所受瞬变压力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孔祥伟 林元华 邱伊婕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1-605,11,共6页
建立了控压钻井中节流阀阀芯所受的瞬变压力模型,结合差分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其求解。结果表明:在控压钻井关阀过程中,两步线性关阀比一步线性关阀的手段灵活,减小了系统内的最大瞬变压力;两步关阀可分为两步时间关阀与两步开度关阀... 建立了控压钻井中节流阀阀芯所受的瞬变压力模型,结合差分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其求解。结果表明:在控压钻井关阀过程中,两步线性关阀比一步线性关阀的手段灵活,减小了系统内的最大瞬变压力;两步关阀可分为两步时间关阀与两步开度关阀,两步时间关阀阀芯受到的瞬变压力变化趋势为波动后达最大,两步开度关阀的瞬变压力平稳地增至最大;在10s线性关阀中,两步开度关阀阀芯所受的最大瞬变压力为3.31MPa,两步时间关阀阀芯所受的最大瞬变压力为3.65MPa,一步关阀阀芯所受的最大瞬变压力为4.85MPa,可见两步关阀与一步关阀相比,阀芯受到的最大瞬变压力减小了3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芯 瞬变压力 关阀计划 开度 控压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质量力对酸性气体-钻井液两相流波速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祥伟 林元华 +1 位作者 邱伊婕 董龙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2-627,共6页
基于两流体模型、酸性气体和钻井液状态方程,考虑酸性气体与钻井液相间虚拟质量力、粘性剪切力、相间动量交换及狭义相间阻力等条件,建立酸性气体与钻井液两相中压力波传播速度的数学模型,依据小扰动原理,对波速模型求解,得到关于波数K... 基于两流体模型、酸性气体和钻井液状态方程,考虑酸性气体与钻井液相间虚拟质量力、粘性剪切力、相间动量交换及狭义相间阻力等条件,建立酸性气体与钻井液两相中压力波传播速度的数学模型,依据小扰动原理,对波速模型求解,得到关于波数K的波速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空隙率、频率的增大,虚拟质量力对波速的影响显著增强;在高空隙率下,压强增大,虚拟质量力对波速的影响减弱;增大流体的密度或不可压缩性,均可使两相压力波速增大;延长气液交换时间或减小波动频率使相间有足够时间进行动量交换,两相压力波波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质量力 酸性气体 压力波波速 钻井液 气液两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小兵 郭唐杰 关陟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4,119,共4页
通过分析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能力持续性4个方面,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定量评... 通过分析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服务支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能力持续性4个方面,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定量评价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可为寻找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驱调驱体系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龙 徐克明 +3 位作者 赵法军 刘海燕 孔祥伟 刘永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在稠油开采注蒸汽过程中,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油层岩石的湿润性及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注蒸汽热采效果.用酸析法提取木质素,再通过磺化,侧链引入壬基酚的方法,合成了适用于蒸汽驱开采中改性的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RF).所合成... 在稠油开采注蒸汽过程中,耐高温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油层岩石的湿润性及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注蒸汽热采效果.用酸析法提取木质素,再通过磺化,侧链引入壬基酚的方法,合成了适用于蒸汽驱开采中改性的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RF).所合成的调驱剂体系中木质素磺酸盐表面活性剂(CRF)的红外光谱图显示磺化产物特征.主要考察了调驱剂体系质量分数、气液比、温度、压力、渗透率以及含油饱和度对调驱剂阻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调驱剂体系配方为质量分数0.3%的驱油剂+质量分数0.5%发泡剂,发泡剂与驱油剂1∶1(体积比)混合,气液比为1∶2~2∶1,该配方体系可以耐270℃以上的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表面活性剂 蒸汽驱 提高采收率 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204聚酰胺胶囊的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洁 白光月 +1 位作者 张河哲 柳树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32-835,共4页
功能性超薄聚酰胺胶囊作为一类新型的合成仿生膜体,具有芯材体积大、膜壁强度高、表面积容易测定及双层膜稳定性好等优点.我们采用超薄聚酰胺作为支撑体,在多孔胶囊壁中含浸双亲分子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使P204分子在胶囊壁孔... 功能性超薄聚酰胺胶囊作为一类新型的合成仿生膜体,具有芯材体积大、膜壁强度高、表面积容易测定及双层膜稳定性好等优点.我们采用超薄聚酰胺作为支撑体,在多孔胶囊壁中含浸双亲分子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使P204分子在胶囊壁孔隙中形成复合双层结构,结果芯材的渗透速度呈现出受化学反应和外电场控制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胶囊 芯材渗透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射的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离子液体的合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海燕 丁伟 +1 位作者 曲广淼 于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未经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在无溶剂条件下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又经复分解反应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考察了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原料的物料比对合成[bmim]BF4的影... 采用未经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在无溶剂条件下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又经复分解反应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离子液体,考察了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原料的物料比对合成[bmim]BF4的影响,得出微波辐射合成[bmim]BF4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bmim]Br)∶n(NaBF4)=1∶1.05,反应时间为5min,微波炉功率为350W,产品收率可达83.2%.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表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离子液体 咪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法去除工业废水中的F-实验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丽敏 李佳丽 李秋荣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8,122,共4页
研究了电絮凝法除F-的工艺条件,对不同pH值的原溶液,F-初始质量浓度不同的溶液,含有其它离子的溶液在不同通电电流、不同通电时间、不同电极材料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除F-可以把工业废水中F-质量浓度降到5mg/L以下;用非... 研究了电絮凝法除F-的工艺条件,对不同pH值的原溶液,F-初始质量浓度不同的溶液,含有其它离子的溶液在不同通电电流、不同通电时间、不同电极材料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除F-可以把工业废水中F-质量浓度降到5mg/L以下;用非钝化的Al作电极,向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mg/L的Fe3+或Mg2+,溶液pH值为6.0,电流I=0.10A,通电时间t为30min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工业废水 除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