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听诊培训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中的实施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德娟 焦阳 邱碧秀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3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培训护理人员肺部听诊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神经内科18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20d的肺部听诊集中培训。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听诊考核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护理人员发现患者肺部并发症情况及患者... 目的探讨培训护理人员肺部听诊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神经内科18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20d的肺部听诊集中培训。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听诊考核合格率显著提高(均P<0.01),护理人员发现患者肺部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治愈率显著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必要让护理人员掌握肺部听诊技巧,以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听诊培训 护理人员 脑卒中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姚宇宁 姜浩 +1 位作者 唐璐旻 娄晔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88,共5页
目的:研究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RDLBCL患者101例,其中45例患者给予伊布替尼单药治疗,36例患者给予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 目的:研究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RDLBCL患者101例,其中45例患者给予伊布替尼单药治疗,36例患者给予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20例患者给予伊布替尼+来那度胺治疗,并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位疗程4(2-9)个。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46.67%,客观缓解率(ORR)为26.67%;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组DCR为69.44%,ORR为44.44%;伊布替尼+来那度胺治疗组DCR为60.00%,ORR为35.00%;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组DCR及ORR均显著性高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组(P<0.05);伊布替尼+来那度胺治疗组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组DCR及OR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5(5-3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0(15.8-26.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0(12.1-15.9)个月。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组中位OS及PFS分别为15.0(12.1-17.9)及12.0(11.0-13.0)个月;伊布替尼+来那度胺治疗组中位OS及PFS分别为22.0(13.3-30.7)及16.0(14.1-19.7)个月;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组中位OS及PFS分别为23.0(19.7-26.3)及17.0(14.8-19.1)个月;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组中位OS及PFS均显著性高于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组(P<0.05);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组与伊布替尼+来那度胺治疗组中位OS及PF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14例,13.86%),血小板减少(16例,15.84%),白细胞减少(13例,12.87%);非血液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33例,32.67%),乏力(44例,43.56%)。结论:伊布替尼治疗RRDLBCL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伊布替尼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与磷脂酰丝氨酸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东升 刘英姿 +3 位作者 刘莹莹 高琪 张忠波 徐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87-889,共3页
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类型,主要因为局部血栓形成或来自远隔部位(心脏或大血管)的栓塞所致[1-2]。引起缺血、缺氧等脑血液供应障碍,从而产生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导致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 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类型,主要因为局部血栓形成或来自远隔部位(心脏或大血管)的栓塞所致[1-2]。引起缺血、缺氧等脑血液供应障碍,从而产生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导致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病因之一,脑梗死为其主要类型之一,在目前导致人类死亡原因中位居第二。2008年卫生部第三次公布的中国患者死因调查中,脑卒中病死率位于所有疾病病死率的第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磷脂酰丝氨酸类 血栓形成 内皮 血管 血小板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东升 刘英姿 +1 位作者 李宝民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30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管狭窄情况,随访再狭窄率。结果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狭窄率从术前(79.4&... 目的评价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30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管狭窄情况,随访再狭窄率。结果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狭窄率从术前(79.4±13.3)%下降至术后的(13.2±8.5)%。3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1~38个月,有2例发生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引起的临床缺血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满意,但仍缺乏远期及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功能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丽 姜运梅 刘敬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干预对促进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认知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病情平稳时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认知组同时实施认知功能训练。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干预对促进脑出血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认知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后病情平稳时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认知组同时实施认知功能训练。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Barthel指数、简易Fugl-Meyer量表、Loewenstein认知障碍成套测验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认知组认知功能、运动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认知功能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