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应届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传统在职研究生教育差异分析——以眼科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桂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以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参与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常为非全日制教育,而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 以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参与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常为非全日制教育,而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临床医学 研究生教育 眼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美国眼科学会屈光不正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童浩海 刘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1,共5页
2022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屈光不正临床实践指南(PPP),该PPP基于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提供权威的指导意见。新版PPP延续了2017版严谨、全面、精细的特点,在屈光不正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诊断和... 2022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屈光不正临床实践指南(PPP),该PPP基于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提供权威的指导意见。新版PPP延续了2017版严谨、全面、精细的特点,在屈光不正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诊断和矫正等多方面进行更新。如新版PPP将高度屈光不正定义为近视≥-6.0 D;远视≥+3.0 D;散光≥-3.0 D;增加关于近视防控的内容,建议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 h,选择恰当的光学防控手段,并可考虑点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以期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等;丰富了近视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强调了未来高度近视的大流行趋势,延缓近视进展具有全球公共卫生意义。此外,新版PPP首次强调近视可引起不可逆性视力损伤,提示要推迟儿童近视发生时间,延缓近视进展速度等。笔者就新版PPP的主要内容和更新的近视防控部分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诊断 疗法 美国眼科学会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林学琪(综述) 徐雯(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3-668,共6页
刺激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可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下,在病变部位准确释放药物。光相较于其他刺激,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特异性,且可以通过调整波长、功率以及照射时间等参数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眼球作为透明的光学系统,在... 刺激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可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下,在病变部位准确释放药物。光相较于其他刺激,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特异性,且可以通过调整波长、功率以及照射时间等参数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眼球作为透明的光学系统,在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涵盖紫外光、可见光以及红外光在眼部的穿透深度、光能量和光毒性,眼部应用中光波段的选择,并综述了基于光裂解、光致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热转化的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光敏基团和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使用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进行角膜药物渗透、眼后节药物输送以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脉络膜新生血管、眼内炎、难治性角膜炎等疾病的进展。虽然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光毒性、光热损伤、光敏基团的生物安全性以及光照频率、光照时间等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递送系统 眼部给药 光响应 纳米载体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单结外部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解离1例
4
作者 张文文 朱丹丹 +2 位作者 张司 刘亚军 解正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患者男,49岁,因右眼鞭炮炸伤后视力下降1年余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既往无特殊眼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无助),左眼1.0;眼压右眼9.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3.0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球结膜无充血,... 患者男,49岁,因右眼鞭炮炸伤后视力下降1年余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既往无特殊眼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无助),左眼1.0;眼压右眼9.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3.0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偏浅,自然光线下瞳孔稍大,直径约3.5 mm,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水肿,后极部脉络膜皱褶(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水肿 眼部检查 右眼球结膜 鞭炮炸伤 后极部 晶状体皮质 自然光线 南京大学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新认识及研究新方向
5
作者 徐雯 王耿 +13 位作者 王勇 李学民 张广斌 竺向佳 金海鹰 罗莉霞 范玮 赵云娥 赵江月 俞阿勇 郭海科 鲍永珍 蒋永祥 施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为晶状体外伤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在晶状体外伤中对晶状体透明度、质地、位置、形态、完整性以及悬韧带和邻近其他眼内结构的观察和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迭代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将日益在晶状体外伤诊疗过程中担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专家组就晶状体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类、目前晶状体外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回顾,主要围绕目前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不足与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检测手段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何赟 欧阳珺雯 +1 位作者 谭谦 胡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4-749,共6页
巨噬细胞是参与宿主防御和稳态调节的关键免疫细胞,在不同组织中具有高度可塑性,经不同刺激后可极化为功能性亚群。细胞代谢的重组过程,即代谢重编程,涵盖了细胞内部包括代谢产物、相关酶类及代谢途径的多样化调整。新近研究揭示了代谢... 巨噬细胞是参与宿主防御和稳态调节的关键免疫细胞,在不同组织中具有高度可塑性,经不同刺激后可极化为功能性亚群。细胞代谢的重组过程,即代谢重编程,涵盖了细胞内部包括代谢产物、相关酶类及代谢途径的多样化调整。新近研究揭示了代谢重编程在塑造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中的关键作用。代谢通过产生生物能量和生物合成前体,改变影响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代谢物,来驱动和调控巨噬细胞。本文将重点关注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主要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和特定产物在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靶向代谢调控巨噬细胞在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代谢重编程 糖代谢 极化 眼部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技术在眼科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蒋韵佳 李一壮 +1 位作者 钱涛 鲍连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770-773,共4页
近来,波前像差技术在眼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应用于提高视觉质量方面,有良好前景。作者就人眼波前像差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波前像差 人眼 屈光 个体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干眼超声雾化治疗专家共识(2025)
8
作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 +6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干眼康复专业组 毕燕龙 李春霞 晋秀明 孙兴怀 上官燕玉 张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9-495,共7页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影响公众眼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与探索,超声雾化在干眼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更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目前,尚缺少针对干眼超声雾化治...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影响公众眼健康的重要原因。随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与探索,超声雾化在干眼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更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目前,尚缺少针对干眼超声雾化治疗的标准指南。为提高各级医院眼科医师对超声雾化治疗的认识,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操作,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委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干眼康复专业组的众多眼科专家参照最新发布的《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并紧密结合中国干眼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围绕中西医结合干眼超声雾化治疗达成共识。本专家共识的形成将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切实提升干眼患者的视觉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超声雾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与眼科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贺春梅 王竫华 王大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各亚型中,TGF-β2在眼部的作用占主要地位。TGF-β2可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形式对大多数眼部组织的病理和生理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就TGF-β2与眼部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基础及临...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各亚型中,TGF-β2在眼部的作用占主要地位。TGF-β2可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形式对大多数眼部组织的病理和生理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就TGF-β2与眼部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基础及临床研究中人类TGF-β2单克隆抗体在眼部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青光眼 白内障 角膜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科特点再造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许素惠 蔡海燕 +2 位作者 张珮 楼海红 兰美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 :手术铺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手术眼别的正确性,本研究拟再造手术铺巾这一手术安全核查的重点流程,完善并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对2019年3月1日—31日未规范执行流程的32例手术铺巾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结合眼科... 目的 :手术铺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手术眼别的正确性,本研究拟再造手术铺巾这一手术安全核查的重点流程,完善并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对2019年3月1日—31日未规范执行流程的32例手术铺巾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结合眼科特点制定改进措施,再造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结果 :再造流程持续标准化实施6个月后,未规范执行手术铺巾发生率由再造前的3.32%下降至再造后的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眼科手术特点再造后的手术安全核查流程可有效降低未规范执行的手术铺巾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安全核查 手术铺巾 眼科手术 手术眼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铁死亡的诱导作用
11
作者 童俊 解正高 +2 位作者 雷黄依 包延波 黄振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ARPE-19细胞系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传代,选取第3~6代的细胞进行研究。分别在培养板中加入0、50、100、200、400μg/ml A...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ARPE-19细胞系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传代,选取第3~6代的细胞进行研究。分别在培养板中加入0、50、100、200、400μg/ml AGEs,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选取200μg/ml AGEs培养细胞48 h,采用脂质过氧化试剂盒(Bodipy 581/591 C11)联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标志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果ARPE-19细胞活性随着AGEs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0、50、100、200、400μg/ml AGEs组细胞活性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1,P<0.01),200、400μg/ml AGEs组ARPE-19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GEs组荧光强度为622.0±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7±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9,P=0.002)。qRT-PCR检测结果显示,AGEs组细胞中SLC7A11、GP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NA:t=3.72、7.14,均P<0.05;蛋白:t=6.20、5.15,均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GEs组中线粒体皱缩,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线粒体脊较对照组减少,线粒体膜密度较对照组增加。结论AGEs能诱导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护理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俞申妹 兰美娟 +2 位作者 冯佳 王婷婷 胡小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构建门诊护理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评价其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构建门诊护理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自动化排班、自动化工作量统计、自动化绩效统计和自动化薪酬分配四大模块,... 目的:构建门诊护理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评价其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构建门诊护理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自动化排班、自动化工作量统计、自动化绩效统计和自动化薪酬分配四大模块,并将各模块相互衔接,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前后护士加班成本、绩效统计和薪酬分配耗时、排班耗时和护士、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与应用前相比,应用后护士加班时间减少71.60%;绩效统计和薪酬分配平均耗时、排班平均耗时均明显下降,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动化工作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和护理管理效能,提高了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护理 自动化 管理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亚洲VKC专家共识看我国VKC的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晋秀明 蔡子轩 王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亚洲专家工作组完成了2022年春季角结膜炎(VKC)共识,对亚洲VKC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做出了详细介绍,确定了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包括:(1)VK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明确的标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抗变态反应治疗对... 亚洲专家工作组完成了2022年春季角结膜炎(VKC)共识,对亚洲VKC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做出了详细介绍,确定了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包括:(1)VK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明确的标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抗变态反应治疗对中度或重度患者往往无效;(2)治疗和管理亟待规范,亚洲各国对相同严重程度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差别很大,缺乏明确的、标准化的指南和分级系统;(3)安全性以及药物相关并发症;(4)药物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案。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VKC防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结膜炎 诊断 治疗 春季角结膜炎 亚洲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面部美容填充物致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传宾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目的总结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引起的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后立即出现视力下降、视物重影或上睑下垂等眼科症状的患者26例,收集并分析所有患... 目的总结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引起的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特征和视力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后立即出现视力下降、视物重影或上睑下垂等眼科症状的患者26例,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注射透明质酸者23例,注射自体脂肪者2例,注射干细胞制剂者1例。注射点位于额部8例、额部+眉间4例、眉间3例、眉间+鼻根1例、鼻根4例、鼻翼1例、眼睑4例、颞侧头皮1例。临床表现:眼动脉阻塞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7例(其中不完全性CRAO 1例),睫状后短动脉阻塞12例[其中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6例、非动脉炎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例、局限性脉络膜水肿3例],眼外肌麻痹5例(其中眼动脉肌支阻塞4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上睑下垂4例,瞳孔散大2例。其中6例患者同时发生2种眼部受累表现,包括CRAO+局限性脉络膜水肿2例,NAION+局限性脉络膜水肿1例,NAION+肌支阻塞1例,NAION+动眼神经麻痹1例,上睑下垂+肌支阻塞1例。头颅MRI检查显示新发性脑梗死灶3例。18例视网膜或视神经受累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完全性CRAO或弥漫性视神经缺血,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无改变;7例患者表现为不完全性CRAO或节段性视神经缺血,治疗后患者视力有明显改善。结论头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引起的眼动脉及其分支动脉阻塞视力预后差,不完全性CRAO、节段性视神经缺血和初诊时最佳矫正视力≥0.02的患者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自体脂肪 眼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移植光感受器功能性整合的策略
15
作者 王俊(综述) 陈亦棋 沈丽君(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最终结局是光感受器的大量丢失,造成视力不可逆的损害,目前基本上无有效治疗措施。光感受器移植为一种潜在的细胞治疗手段,旨在通过替换丢失的光感受器,重建视网膜回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恢复视网膜功能。然而,物质交...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最终结局是光感受器的大量丢失,造成视力不可逆的损害,目前基本上无有效治疗措施。光感受器移植为一种潜在的细胞治疗手段,旨在通过替换丢失的光感受器,重建视网膜回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恢复视网膜功能。然而,物质交换机制的发现揭示了既往研究结果中移植光感受器的整合比例低、外段形成不足及突触形成不够等问题,显示了该疗法临床转化的难度。本文通过多个维度综述了提高移植光感受器功能性整合的策略,探究相关内容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选择最佳发育时间窗的移植细胞群,增强与宿主视网膜间的相互作用;破坏宿主外界膜,减轻视网膜重塑,提高移植细胞的迁移及整合;利用免疫调节,减少小胶质细胞活化,改善宿主的移植微环境;通过视网膜片或生物支架的移植形式,提高移植光感受器的组织性;合理地开发及使用生物材料,优化移植细胞的生理微环境;充分评估手术参数,降低手术本身对移植细胞及宿主视网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 细胞治疗 光感受器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青光眼手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琳艳(综述) 叶娟(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83,共8页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传统的青光眼手术存在损伤结膜和巩膜组织,影响二次手术等缺点。近年来,有诸多关于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的研究探索,旨在降低眼压、减少患者药物负担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眼部的创伤。从解剖上考虑,房...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传统的青光眼手术存在损伤结膜和巩膜组织,影响二次手术等缺点。近年来,有诸多关于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的研究探索,旨在降低眼压、减少患者药物负担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眼部的创伤。从解剖上考虑,房水经小梁网流出的阻力同时来自于近端(小梁网、Schlemm管内壁)和远端(Schlemm管外壁、集液管、房水静脉、巩膜内静脉丛),因此可以把小梁网相关的MIGS手术根据作用位点的不同,分为解除近端阻力(增加小梁网旁路、扩张Schlemm管及小梁网切开)和同时解除远端、近端阻力的手术(Xen Gel Stent和PRESERFLO Microshunt)。此外,还有一些MIGS术式通过增加经脉络膜上腔途径引流或破坏睫状体减少房水生成,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增加脉络膜上腔引流的术式具有不依赖于眼压高低的优势,代表术式有Cypass Micro-Stent、iStent Supra和iSTAR MINIject。微创的睫状体破坏手术则包括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微脉冲睫状体光凝术、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等。MIGS虽然具有创伤更小、可有效控制眼压的优势,但其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待严密观察。由于各种新型MIGS术式种类繁多,且大多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进入我国市场,因此对国内眼科医生来说相对陌生。本文就目前主流的MIGS术式原理及术后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治疗——国内外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对比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薇伊 陈扶摇 汤霞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视力或低于对侧眼视力2行及以上。2022年美国眼科学会更新了弱视临床指南(PPP)中的治疗建议,2021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形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视力或低于对侧眼视力2行及以上。2022年美国眼科学会更新了弱视临床指南(PPP)中的治疗建议,2021年我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也发表了《中国儿童弱视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本文将2022年版PPP与2017年版《Amblyopia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以及我国2021年专家共识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解读新版PPP在治疗方面的更新内容,以及国内外在治疗方式及随访评估上的差异,以期与国内眼科同道分享弱视的最新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治疗 指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眼的特征及转换在眼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
18
作者 严唯佳(综述) 徐雯 严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5,共4页
优势眼是指两眼在视物时起主导作用的眼,在双眼视功能和融合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根据优势眼检查方法的原理不同,可分为注视性、运动性和知觉性优势眼3种类型,每一类优势眼的检查方法有所不同。由于双眼疾病进展不... 优势眼是指两眼在视物时起主导作用的眼,在双眼视功能和融合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根据优势眼检查方法的原理不同,可分为注视性、运动性和知觉性优势眼3种类型,每一类优势眼的检查方法有所不同。由于双眼疾病进展不平衡引起的视力或视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优势眼的转换,进而影响双眼视觉平衡及治疗效果。因此,忽视优势眼的定位或错误判断会改变双眼间长期建立的视觉平衡,对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影响。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屈光不正配镜矫正、屈光手术、斜视矫正手术、弱视训练方法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测定等过程中。基于优势眼的眼别进行医疗方案的制定,对患者良好双眼视觉的重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尤其重要。然而,优势眼在双眼视功能中的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医生也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足够认知。本文就优势眼的形成机制、检查方法和优势眼转换的临床意义等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眼 屈光不正 白内障 斜视 弱视 优势眼的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形态与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明佩佩 王玲 +1 位作者 王大博 潘晓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6-890,共5页
背景制作合适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球结膜滤过泡的动物模型并观察滤过泡形态及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病理变化,并掌握青光眼术后抗滤过泡瘢痕化治疗的时间窗和治疗靶点。目的动态观察大鼠滤过术后球结... 背景制作合适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球结膜滤过泡的动物模型并观察滤过泡形态及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病理变化,并掌握青光眼术后抗滤过泡瘢痕化治疗的时间窗和治疗靶点。目的动态观察大鼠滤过术后球结膜滤过泡生存时间、形态学及组织学改变,了解前房引流管植入术后滤过泡的形成及瘢痕化进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前房引流管植入法建立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分别于术后1、3、5、7、14、28d处死大鼠,获得术眼结膜滤过泡组织,并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动态观察滤过泡的变化。参照Kronfeld滤过泡形态及功能分型方法对滤过泡进行分型,标尺测量滤过泡的长度和宽度,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滤过泡面积的变化。分别于上述时间点获取滤过区组织,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动态观察术后滤过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所有术眼在术后第1天均形成不同程度隆起的滤过泡。滤过泡生存时间为7~17d,平均生存时间为(11.93±2.23)d;术后1~5d,滤过泡的生存率均为100%,术后7d降至77%,术后14d降至20%,术后28d功能性滤过泡全部消失。术后5d,均为功能性滤过泡,均为Ⅰ型;术后7d,23眼为功能性滤过泡,其中Ⅰ型13眼,Ⅱ型10眼;术后14d,4眼为功能性滤过泡,其中Ⅰ型2眼,Ⅱ型2眼。滤过泡面积由术后第1天的(7.50±1.08)iTlm。逐渐缩小为术后第14天的(1.83±0.35)mm。。术后不同时间点滤过泡面积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056,P=0.000),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术后1~3d滤过泡组织的病理改变以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充血等炎症改变为主,自术后第5天,滤过泡组织成纤维细胞增加,随着时间延长,滤过泡组织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形成及胶原纤维形成等增生性表现为主。结论前房引流管植入术可成功建立大鼠球结膜滤过泡模型,术后炎症、纤维增生和胶原纤维形成参与滤过泡的瘢痕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术 滤过泡 引流管 瘢痕化 组织病理学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视网膜神经元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夫玲 牛膺筠 +2 位作者 王红云 赵颖 曲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影响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3d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利用1mmol.L-1的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质缺糖持续6h,导致神经元缺氧性... 目的研究缺氧对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影响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3d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利用1mmol.L-1的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质缺糖持续6h,导致神经元缺氧性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了EPO受体在原代培养视网膜神经元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正常下可见EPOR的弱阳性表达,表达部位定位于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缺氧后EPOR的表达明显增加;神经元LDH释放率和凋亡百分率增加;在损伤前加入浓度2.5~40kU.L-1的rhEPO均可有效抑制LDH释放(P<0.05)。TUNEL结果显示rhEPO预处理能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明显改善细胞缺氧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结论EPO预处理对神经元的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缺氧 视网膜 神经元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