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8例突发性耳聋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宜南 张利军 +1 位作者 徐有奇 吴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2-273,共2页
38例突发性耳聋血浆内皮素的变化Changesofplasmaendothelinin38casesofsuddendeafness¥//王宜南,张利军,徐有奇,吴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 38例突发性耳聋血浆内皮素的变化Changesofplasmaendothelinin38casesofsuddendeafness¥//王宜南,张利军,徐有奇,吴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42内皮素(Endoth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耳聋 突发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水杨酸钠减低豚鼠耳蜗血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瑾 刘兆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检测水杨酸钠对耳蜗血流量(Cochlearbloodflow,CoBF)的影响,探讨水杨酸盐耳毒性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激光多谱勒血流计(LDF)测定生理盐水对照组、地塞米松对照组、水杨酸钠模型组和地塞米松预处... 目的:检测水杨酸钠对耳蜗血流量(Cochlearbloodflow,CoBF)的影响,探讨水杨酸盐耳毒性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激光多谱勒血流计(LDF)测定生理盐水对照组、地塞米松对照组、水杨酸钠模型组和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在用药前和用药后5、10、20、30minCoBF的变化。结果:水杨酸钠模型组在用药后10minCoBF开始下降(P<0.05),20min较其它组明显减少(P<0.01),30min较用药前减少近40%;地塞米松预处理组CoBF在用药后5、10、20min无明显改变,30min时较用药前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仍非常显著(P<0.01)。结论:水杨酸钠可减少耳蜗血流量,地塞米松可减轻水杨酸盐对耳蜗血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盐 耳毒性 耳蜗血流量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廓清法测定实验性膜迷路积水耳蜗血流量的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宜南 刘兆华 +1 位作者 杨恒文 丁珍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9-91,共3页
在建立阻塞性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的基础上,用氢廓清法分组测定膜迷路积水耳蜗外侧壁的血流量。结果:本组动物积水发生率为77.78%,耳蜗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在顶回。血流量测定在术后30天以后有显著减少。积水在前,血流量减少... 在建立阻塞性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的基础上,用氢廓清法分组测定膜迷路积水耳蜗外侧壁的血流量。结果:本组动物积水发生率为77.78%,耳蜗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在顶回。血流量测定在术后30天以后有显著减少。积水在前,血流量减少在后,提示膜迷路积水可能因积水过重,时间过长而引起耳蜗血流量减少,两者可互为因果。本文将氢廓清法测定组织血流量与微球法、激光多普勒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前者具有定位准确、可持续测定和动态观察、测定血流以绝对量表示等优点。并对积水时蜗顶损害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迷路积水 氢廓清法 耳蜗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带状疱疹患者听及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利军 周定蓉 +1 位作者 徐伟恒 甘永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6-56,共1页
耳带状疱疹患者听及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张利军,周定蓉,徐伟恒,甘永莲RamseyHunt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单以耳部皮肤病变就诊者极少,多伴有面瘫、眩晕和/或听力障碍。现将我院近年来16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中9例有较... 耳带状疱疹患者听及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张利军,周定蓉,徐伟恒,甘永莲RamseyHunt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单以耳部皮肤病变就诊者极少,多伴有面瘫、眩晕和/或听力障碍。现将我院近年来16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中9例有较详细的听及前庭功能检查者进行重点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 耳带状疱疹 前庭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蜗组织中Nedd4及SGK1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时勋 刘兆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耳蜗组织中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基因亚型(neural precursor cell-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isoforms,Nedd4)及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erum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1,SGK1)蛋白分子... 目的研究大鼠耳蜗组织中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基因亚型(neural precursor cell-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isoforms,Nedd4)及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erum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1,SGK1)蛋白分子的表达。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8只,用特异性多克隆兔抗鼠Nedd4-1/2、Nedd4-2及SGK1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耳蜗组织中Nedd4-1/2、Nedd4-2及SGK1蛋白的表达模式。结果Nedd4-1/2、Nedd4-2及SGK1蛋白广泛表达于大鼠耳蜗组织的各个区域中,包括血管纹、螺旋韧带、Corti器、螺旋缘、螺旋神经节、前庭膜等处。结论在耳蜗组织中,存在一个由SGK1、Nedd4和上皮钠通道(ENaC)组成的Na+转运系统,它们协同作用转运Na+,从而保持内耳内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淋巴 耳蜗 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性下调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内耳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
6
作者 李朝军 刘兆华 +1 位作者 王锦玲 刘顺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8-350,共3页
豚鼠内耳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ThecytochemicallocalizationofNa~+/K~+-ATPaseintheinnerearepitheliumofguineapig李朝军... 豚鼠内耳上皮细胞Na~+/K~+-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ThecytochemicallocalizationofNa~+/K~+-ATPaseintheinnerearepitheliumofguineapig李朝军,刘兆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上皮细胞 细胞化学 豚鼠 腺苷三磷酸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切片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7
作者 王宜南 刘兆华 徐伟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膜迷路积水的客观判断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豚鼠内耳组织切片做了相关数据的测试,并将正常组与积水模型组做比较。结果:正常组豚鼠耳蜗的中阶面积底回为12443.0±407.2,顶回7652... 目的:探索一种膜迷路积水的客观判断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豚鼠内耳组织切片做了相关数据的测试,并将正常组与积水模型组做比较。结果:正常组豚鼠耳蜗的中阶面积底回为12443.0±407.2,顶回7652.2±1559.2,前庭膜长度底回149.6±14.7,顶回121.3±22.0。积水组中阶面积底回23366.8±5045.8,顶回10202.0±2927.9,前庭膜长度底回228.8±62.7,顶回129.4±21.9。统计分析,积水组中阶面积蜗管各部(C1-C8)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定中阶面积及前庭膜长度,准确可靠,应用于积水耳蜗的测定较传统法(光镜下主观判断)更为科学、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耳眩晕症 豚鼠 耳蜗切片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毛细胞肌动蛋白在水杨酸盐耳毒性发生时的改变
8
作者 朱瑾 刘兆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8-459,共2页
目的:检测水杨酸盐耳毒性发生时耳蜗毛细胞肌动蛋白(Actin)表达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脑子听觉诱发电位(BAEP)阈值作为听功能指标,建立水杨酸盐耳中毒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水杨酸盐耳毒性组耳蜗肌... 目的:检测水杨酸盐耳毒性发生时耳蜗毛细胞肌动蛋白(Actin)表达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脑子听觉诱发电位(BAEP)阈值作为听功能指标,建立水杨酸盐耳中毒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水杨酸盐耳毒性组耳蜗肌动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豚鼠内价毛细胞、支持细胞和内/外沟细胞Actin免疫反应呈强阳性;螺旋缘齿间细胞和血管纹上皮细胞呈弱阳性。水杨酸盐耳中毒时上述细胞内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明显减弱。结论:豚鼠水杨酸盐耳中毒时耳蜗毛细胞肌动蛋白含量下降,这可能是水杨酸盐耳毒性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耳蜗 肌动蛋白 水杨酸盐 耳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型梅尼埃病
9
作者 姬长友 何凌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6-167,共2页
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姬长友,何凌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42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CMD)或称耳... 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姬长友,何凌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42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CMD)或称耳蜗型积水(Cochlearhy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耳蜗型 听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窦艳玲 冯怀志 刘兆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内耳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肌注庆大霉素后致内耳感受器和肉淋巴囊上皮表面形态学改变
11
作者 李朝军 王锦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2-206,共5页
文中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豚鼠肌注庆大霉素80mg/kg·d^-110d和20d后的内耳感受器和内淋巴囊上皮表面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用药10d后耳蜗和前庭感觉毛细胞均有明显的病理性损害,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腔央微绒毛增粗甚至呈气球样变,上皮... 文中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豚鼠肌注庆大霉素80mg/kg·d^-110d和20d后的内耳感受器和内淋巴囊上皮表面形态学变化。结果发现:用药10d后耳蜗和前庭感觉毛细胞均有明显的病理性损害,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腔央微绒毛增粗甚至呈气球样变,上皮细胞表面出现较多的均质性物质、少量的变性耳石、耳石样小体及细胞碎片;用药20d后,上述各部位的病变进一步加重,其中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腔面胞膜表面有胞膜破裂、缺损及胞浆溢出。上述结果表明:肌注庆大霉素不但可损害内耳感受器,直接影响内耳功能,而且还可引起内淋巴囊上皮表面的病理性变化,进而影响内淋巴囊的液体重吸收和离子交换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淋巴囊 庆大霉素 扫描电镜 药物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压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牟忠林 甘永莲 周定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2-73,共2页
成人和小儿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压图型分布的差异国内报告不多,我们对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诊治的70耳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成人和小儿两组进行对比公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自觉耳闷,听力下降:鼓气耳镜检查鼓膜呈腊黄色或红黄... 成人和小儿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压图型分布的差异国内报告不多,我们对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诊治的70耳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成人和小儿两组进行对比公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自觉耳闷,听力下降:鼓气耳镜检查鼓膜呈腊黄色或红黄色,动度减弱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分泌性 鼓室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唑胺对豚鼠内耳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王康 刘兆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血管纹和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乙酰唑胺后,观察不同时相(0、15、30min、1、2h及7d)血管纹、内淋巴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①血管纹内淋巴腔面游离缘空泡在注射乙酰唑...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血管纹和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乙酰唑胺后,观察不同时相(0、15、30min、1、2h及7d)血管纹、内淋巴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①血管纹内淋巴腔面游离缘空泡在注射乙酰唑胺后30min和1h明显减少,1周后空泡消失,边缘细胞和中间细胞各种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变性;②内淋巴囊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在注射乙酰唑胺30min后出现改变,1d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暗、亮细胞胞核电子密度下降,胞浆内核糖体、内质网及线粒体减少,顶浆区和底部的胞饮小泡明显减少,细胞间隙变窄,甚至塌陷。2h后血管纹的内淋巴囊的变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乙酰唑胺可以使血管纹及内淋巴囊超微结构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提示其可能抑制血管纹分泌及内淋巴囊的经上皮重吸收功能,使内淋巴囊分泌的重吸收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唑胺 血管纹 内淋巴囊 超微结构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庭小管的发育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熊敏 周定蓉 +3 位作者 成海平 糜建红 张素珍 胡呤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人出生后前庭小管的发育,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足月胎儿和正常成人前庭小管(各6块颞骨)行连续切片并进行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足月胎儿和正常成人前庭小管有明显的解剖差异。足月胎儿呈一近似直管形,... 目的:研究人出生后前庭小管的发育,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足月胎儿和正常成人前庭小管(各6块颞骨)行连续切片并进行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足月胎儿和正常成人前庭小管有明显的解剖差异。足月胎儿呈一近似直管形,成人呈倒“J”形。足月胎儿前庭小管外口径、内表面积、长度、容积明显较成人小,而二者的内口径相差不显著。足月胎儿前庭小管明显较成人小。前庭小管外口径可充分反映前庭小管的发育程度。结论:胎儿在出生后其前庭小管要经过充分发育方可达到正常成人的形状。如果前庭小管发育障碍则引起狭窄或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小管 发育 三维重建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结-声门偏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定蓉 关立谦 陈继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喉结-声门偏斜的临床特征及其机理。方法分析45例喉结-声门偏斜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占97.8%,喉结偏右为82.2%;8例声门不偏,其余前连合偏向与喉结一致;喉结偏向对侧、同侧及对照组的甲状软骨翼板横径依... 目的探讨喉结-声门偏斜的临床特征及其机理。方法分析45例喉结-声门偏斜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占97.8%,喉结偏右为82.2%;8例声门不偏,其余前连合偏向与喉结一致;喉结偏向对侧、同侧及对照组的甲状软骨翼板横径依次为4.7±0.5cm、3.3±0.5cm及4.0±0.4cm,三组间差异极显著;翼板宽大侧有19例伴上角肥厚。结论喉上神经-环甲肌-环甲关节-咽下缩肌(环-咽系统)为维持正常喉位主要因素,一侧环-咽系统功能亢进导致喉结-声门偏斜,偏向对侧的甲状软骨翼板增大及上角肥厚。上角肥厚所致喉上神经痛可经理疗及封闭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偏斜 喉扭转 甲状软骨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30例的听性诱发脑干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国凤 张利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8-388,共1页
老年性聋30例的听性诱发脑干反应分析Analysisoftheauditoryevokedbrainstemresponseinpatientswithseniledeafness高国凤张利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 老年性聋30例的听性诱发脑干反应分析Analysisoftheauditoryevokedbrainstemresponseinpatientswithseniledeafness高国凤张利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 耳聋 听性 诱发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庭小管显微观察及三维结构重建
17
作者 熊敏 周定蓉 +1 位作者 成海平 糜建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12-16,共5页
对初生婴儿和正常成人前庭小管(Vestibularaqueduct,VA)行连续切片显微观察及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表明,二者VA有明显差异:前者骨化不完全,近似直管形,峡部不明显;后者骨化完全,行程弯曲似倒... 对初生婴儿和正常成人前庭小管(Vestibularaqueduct,VA)行连续切片显微观察及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结构重建。结果表明,二者VA有明显差异:前者骨化不完全,近似直管形,峡部不明显;后者骨化完全,行程弯曲似倒“J”形,峡部明显。婴儿VA的容积、内表面积、长度及外口径均显著小于成人,其内口径则大致相等。表明婴儿幼稚型的VA必须在出生后经逐渐发育才能转变为成熟型的VA。VA的狭窄是其发育受阻的病理现象,其内含物内淋巴管及内淋巴囊发育不良,为易发生膜迷路积水的病理解剖因素之一。VA外口宽窄与整个VA发育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小管 三维结构重建 梅尼埃病 颞骨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切取尸检颞骨的新方法
18
作者 徐伟恒 刘兆华 陈继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4-75,共2页
介绍一种经颅内、外联合径路切取尸检颞骨技术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对器械准备、开颅取脑至颞骨的最后取出均作了详细叙述。
关键词 尸检 颞骨 技术 解剖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例特发性突聋治疗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姬长友 何凌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评估特发性突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10年来用药物治疗的386例特发性突聋随访3月~106月,对66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人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结果:34例病人听力提高,11例病人在随访中修正了诊断。结论:①本组药... 目的:评估特发性突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10年来用药物治疗的386例特发性突聋随访3月~106月,对66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人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结果:34例病人听力提高,11例病人在随访中修正了诊断。结论:①本组药物治疗的病人中,特发性突聋的有效治疗率为53%;②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相隔时间愈短,效果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被动定标冰水试验及其参数值探讨
20
作者 徐伟恒 刘兆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前庭试验 被动定标 冰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