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铝粉煤灰预脱硅同步降低碱含量 被引量:14
1
作者 公彦兵 孙俊民 +4 位作者 张生 张战军 杨会宾 王勇 王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5,共5页
研究了高铝粉煤灰预脱硅同步降低碱含量的规律及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90℃、氧化钠浓度120g/L、反应时间2.5h、液固比3∶1的最佳条件下,脱硅灰中化学碱氧化钠含量为2.8%,铝硅比由1.30提高到2.12,氧化硅溶出率39.4%,氧化铝溶出率0.... 研究了高铝粉煤灰预脱硅同步降低碱含量的规律及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90℃、氧化钠浓度120g/L、反应时间2.5h、液固比3∶1的最佳条件下,脱硅灰中化学碱氧化钠含量为2.8%,铝硅比由1.30提高到2.12,氧化硅溶出率39.4%,氧化铝溶出率0.6%,实现了高铝粉煤灰预脱硅后碱含量最低且预脱硅效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预脱硅 化学碱 铝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循环母液杂质对高铝粉煤灰预脱硅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洪景南 孙俊民 +3 位作者 胡剑 公彦兵 李运改 张永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进行预脱硅,在预脱硅过程中控制氢氧化钠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和氧化铝浓度,研究两种杂质成分对预脱硅过程液相成分、液相黏度和脱硅粉煤灰铝硅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的提升,液相中的氧化硅含... 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进行预脱硅,在预脱硅过程中控制氢氧化钠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和氧化铝浓度,研究两种杂质成分对预脱硅过程液相成分、液相黏度和脱硅粉煤灰铝硅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的提升,液相中的氧化硅含量稍有下降,脱硅灰的铝硅比呈小幅下降趋势,循环母液中的碳碱浓度的提升会增大液相的黏度,对过滤过程不利,应将碳碱浓度控制在10g/L以下。循环母液中的氧化铝会与脱硅液中的氧化硅反应生成羟基方钠石等沸石类前驱体,从而降低脱硅液中的氧化硅浓度和脱硅灰的铝硅比,增加脱硅灰中化合碱含量,生产中循环母液中氧化铝浓度不应超过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脱硅 高铝粉煤灰 碳碱浓度 氢氧化钠循环母液 氧化铝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粉煤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溶出工序的固液快速分离 被引量:1
3
作者 公彦兵 孙俊民 +2 位作者 张战军 杨会宾 朱应宝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8,共6页
研究高铝粉煤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工艺中溶出浆液的固液快速分离。结果表明,与沉降槽相比,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进行溶出浆液的快速分离,能够降低溶出浆液的二次反应,熟料中氧化铝溶出率提高1.5%,滤饼水分平均为36.94%,滤液浮游物平均为0.0... 研究高铝粉煤灰烧结法提取氧化铝工艺中溶出浆液的固液快速分离。结果表明,与沉降槽相比,采用卧式螺旋离心机进行溶出浆液的快速分离,能够降低溶出浆液的二次反应,熟料中氧化铝溶出率提高1.5%,滤饼水分平均为36.94%,滤液浮游物平均为0.02 g/L,运行效果良好。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离心机设备结疤的机理进行探讨,显示结疤主要物相为二次反应产物水化石榴石和水合铝硅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碱石灰烧结工艺 二次反应 快速分离 离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硅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洪福 孙俊民 +4 位作者 何路东 马鹏程 王彦鸿 王向东 聂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2,共4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含量高密度聚乙烯(PE–HD)/硅酸钙(Ca Si O3)复合材料,并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作为相容剂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相容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含量高密度聚乙烯(PE–HD)/硅酸钙(Ca Si O3)复合材料,并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作为相容剂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相容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综合考虑,相容剂含量为10份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性效果最佳。然后以此相容剂含量为基准,研究了Ca Si O3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a Si 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先下降后上升,氧指数略有增加,垂直燃烧性能变化不大。这表明Ca Si O3的填充对PE–HD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对阻燃性能也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硅酸钙 复合材料 相容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硅酸钙高温相变历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洪景南 孙俊民 +2 位作者 许学斌 杨会宾 李运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6-742,747,共8页
通过TGA/DSC、XRD、FTIR、SEM等测试手段,对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副产物-活性硅酸钙在各温度区间的相变历程进行系统研究。TGA/DSC结果表明活性硅酸钙结构中有5个结晶水,160℃时开始逐渐失去结晶水,600℃前结晶水脱除完毕,672℃时部分Si... 通过TGA/DSC、XRD、FTIR、SEM等测试手段,对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副产物-活性硅酸钙在各温度区间的相变历程进行系统研究。TGA/DSC结果表明活性硅酸钙结构中有5个结晶水,160℃时开始逐渐失去结晶水,600℃前结晶水脱除完毕,672℃时部分Si-O-H键断裂,失去羟基。XRD和FTIR结果表明700℃时活性硅酸钙结构已破坏,衍射峰消失,转变为无定形的非晶态;700~800℃时发生晶型转变,结构开始转变为有序的硅灰石晶体结构;1100℃时完全转变为低温型2M型硅灰石结构;1300℃时完全转变为高温型假硅灰石结构。活性硅酸钙的高温相变经历了"活性硅酸钙→脱水硅酸钙→脱羟基硅酸钙→2M型硅灰石→假硅灰石"的转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硅酸钙 高温相变 硅灰石 假硅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酸钠粗液氧化铝浓度对熟料溶出过程的影响
6
作者 洪景南 孙俊民 +3 位作者 陈捷 张永珍 杨会宾 王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以脱硅粉煤灰熟料为原料进行熟料溶出,控制液固比得到不同氧化铝浓度的铝酸钠粗液,通过分析上述粗液在不同溶出时间溶液成分及固相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溶出过程发生的二次反应历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升高、溶出时间的延长,铝... 以脱硅粉煤灰熟料为原料进行熟料溶出,控制液固比得到不同氧化铝浓度的铝酸钠粗液,通过分析上述粗液在不同溶出时间溶液成分及固相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溶出过程发生的二次反应历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升高、溶出时间的延长,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铝浓度和氧化硅浓度大致呈下降趋势;固相中氧化铝和氧化钠含量呈上升趋势,熟料氧化铝溶出率和氧化钠溶出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对于原硅酸钙含量大于50%的脱硅粉煤灰熟料而言,建议将铝酸钠粗液氧化铝浓度控制在100~120g/L,熟料溶出后浆液的液固分离时间控制在180min以内。在不同初始氧化铝浓度条件下,随着溶出时间的延长,二次反应产物及反应历程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溶出固相的主要产物为水化石榴石、钠硅渣、原硅酸钙和少量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二次反应 原硅酸钙 水化石榴石 钠硅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硅酸钙复合材料的发泡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洪福 孙俊民 +3 位作者 何路东 马鹏程 王向东 黄彬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5,共5页
利用乙烯基硅烷偶联剂(KH570)对硅酸钙表面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熔融共混,采用差示热扫描量热法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硅酸钙含量和种类对PBS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物理发泡剂对该... 利用乙烯基硅烷偶联剂(KH570)对硅酸钙表面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熔融共混,采用差示热扫描量热法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硅酸钙含量和种类对PBS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物理发泡剂对该复合材料进行釜压发泡,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采用密度计测试其发泡倍率。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硅酸钙填充的PBS相比,改性硅酸钙填充PBS的结晶温度和储能模量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硅酸钙含量的增加,PBS的结晶温度、复数黏度、储能模量逐渐提高。复合材料泡沫结构呈闭孔且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硅酸钙 复合材料 泡沫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硅酸钙在轻型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彭建军 张权 +4 位作者 陈铃华 沈臻煌 王成海 宋宝祥 魏晓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8,共6页
检测分析了合成硅酸钙的性能,并研究了其作为填料在轻型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硅酸钙呈蜂窝状疏松多孔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小、磨耗值低等特性,且含有一定数量的化学结构水,具有较强羟基持有能力;合成硅酸钙作为轻型纸的... 检测分析了合成硅酸钙的性能,并研究了其作为填料在轻型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硅酸钙呈蜂窝状疏松多孔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小、磨耗值低等特性,且含有一定数量的化学结构水,具有较强羟基持有能力;合成硅酸钙作为轻型纸的填料,与轻质碳酸钙(PCC)相比,其单程留着率高,浆料滤水性好;可赋予纸张较高的松厚度,同时对纸张抗张强度和施胶度的负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硅酸钙 轻型纸 填料性能 纸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硅酸钙过滤分离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生 朱国瑞 +1 位作者 谭蔚 刘丽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6-1630,共5页
由于活性硅酸钙在加压过滤后得到的滤饼含水率高达66%左右,加重了后续干燥工段的负荷,耗能较高,影响了生产效率。本文在测定活性硅酸钙基本物性的基础上,确定活性硅酸钙是一种高孔隙率、蜂窝状结构、粒径较小的轻质材料;通过实验... 由于活性硅酸钙在加压过滤后得到的滤饼含水率高达66%左右,加重了后续干燥工段的负荷,耗能较高,影响了生产效率。本文在测定活性硅酸钙基本物性的基础上,确定活性硅酸钙是一种高孔隙率、蜂窝状结构、粒径较小的轻质材料;通过实验确定了加压工艺条件;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预处理技术,研究了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FL02的适宜添加量以及滤液循环使用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压过滤之前,向质量分数为10%的活性硅酸钙悬浮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FL02(初次添加量占悬浮液质量的0.5%,后续的4—5次添加量占悬浮液质量的0.15%),混合均匀后,在0.35MPa的操作压力下,得到的滤饼含水率了降低至54%左右。研究结果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硅酸钙 表面活性剂 滤饼含水率 过滤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