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磊 《新疆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73-74,共2页
火力发电厂必须切实做好热能动力装置的检测与维护工作,保证热能动力装置的运行质量,确保电力资源可以获得源源不断地供应,保证全社会的用电安全。本文对火力发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检测与维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火电厂 热能动力 检测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2
作者 喻敏华 杨春 +3 位作者 王默然 喻鸿志 赵文聪 刘欣 《卫星应用》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我国发电产业作为全球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影响显著。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能源需求不断上升,发电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火力发电仍占主导地位,但其比重逐年下降[1... 我国发电产业作为全球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影响显著。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能源需求不断上升,发电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中,火力发电仍占主导地位,但其比重逐年下降[1]。与此同时,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长迅速,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显著增加。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发电总量稳步增长、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的主旋律不变。其中,智能化和数字化是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北斗时空、数字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意义重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产业 绿色低碳 风电 太阳能 北斗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计量方法对燃气机组碳排放监测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王健 焦洋 +11 位作者 张蕾 王华冬 徐冬仓 郭婷婷 成艳亭 叶心语 曹蕃 董磊 孟凡钦 黄忠源 殷爱鸣 张歆怿 《分布式能源》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燃气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长期发挥重要的支撑和调节作用。为推动燃气机组碳排放的精准监测,在常规碳排放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在线监测的数字化监测方法,以及基于电厂厂级实时信息监控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燃气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将长期发挥重要的支撑和调节作用。为推动燃气机组碳排放的精准监测,在常规碳排放计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与在线监测的数字化监测方法,以及基于电厂厂级实时信息监控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SIS)进行在线数据与排放因子的核算方法。以某燃气机组为例,对比分析了统计期内通过4类计量方法(包括基于指南的人工核算、在线核算、基于冷干法和稀释法的在线监测以及数字化监测)所获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准确性。结论如下:碳排放在线核算与人工核算之间相对误差控制在1%以内,两者可互为参考,以实现厂内数据校验;稀释法和冷干法所采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均能获取准确的碳排放量,但稀释法需定期校准以维持其测量精度;通过大量机组运行数据建立起来的数字化监测模型能够实现碳排放量的实时预测,其准确度较高。在缺失二氧化碳在线监测数据时,该模型仍可为机组运行提供指导,并有望推广至同类型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机组 碳排放 多源数据 对比分析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的建模与功率特性分析
4
作者 甄玉超 《燃气轮机技术》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对燃气轮机在生产运行中的性能变化特点进行研究。采用Efficiency Map模拟软件对系统各部件建模,对燃气轮机的性能进行量化,分析不同条件下燃气轮机的功率波动。还分析了燃气轮机的性能变化规律和恶化趋势,判断最佳的清洗维护点,寻找最... 对燃气轮机在生产运行中的性能变化特点进行研究。采用Efficiency Map模拟软件对系统各部件建模,对燃气轮机的性能进行量化,分析不同条件下燃气轮机的功率波动。还分析了燃气轮机的性能变化规律和恶化趋势,判断最佳的清洗维护点,寻找最优的运行方式进而提高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对机组运行维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性能 环境温度与气压 Efficiency Map模拟 恶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电厂化学吸收二氧化碳捕获系统运行参数与能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旭 杨昊 +6 位作者 王满仓 李岩峰 田宇 王翀 金绪良 黄忠源 殷爱鸣 《分布式能源》 2023年第5期69-76,共8页
为明确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运行参数与系统用能关联机制,削减单位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和成本,以450MW级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示范装置为研究对象,介绍CCS工艺的主要流程;通过对吸收塔和再生塔的系... 为明确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运行参数与系统用能关联机制,削减单位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和成本,以450MW级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示范装置为研究对象,介绍CCS工艺的主要流程;通过对吸收塔和再生塔的系统性试验,对比分析了MEA和AMP-PZ这2种吸收剂的性能;考察烟气温度、吸收塔液气比、解吸塔压力、二氧化碳捕获率等工艺参数对再生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MEA和AMP-PZ在吸收塔烟气温度为38℃、液气比分别为0.54和0.42、再生温度为112℃的运行条件下,再生能耗分别为4.49、4.24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厂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吸收剂捕集燃气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蕾 邢大勇 +5 位作者 芦玉铎 张小龙 王华冬 殷爱鸣 黄忠源 金绪良 《分布式能源》 2023年第4期55-62,共8页
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是当前最具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前景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但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开发低能耗碳捕集吸收剂可有效降低捕集过程对发电效率下降造成影响。结合燃气电厂烟气二氧化碳分压低的特点,通过实验室吸收解析试验... 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是当前最具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前景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但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开发低能耗碳捕集吸收剂可有效降低捕集过程对发电效率下降造成影响。结合燃气电厂烟气二氧化碳分压低的特点,通过实验室吸收解析试验和理化性质测试筛选出一种具备工业应用潜力的吸收剂(DTC01)。该吸收剂的解析速率较30%乙醇胺水溶液(monoethanolamine,MEA)高出近1倍。为了验证其在工业应用的表现和经济性,在华北地区某天然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中试装置上开展长周期运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中试装置上DTC01吸收剂长期运行时二氧化碳捕集率不低于90%,再生能耗为3.59MJ/kg,比MEA最低能耗值降低近20%,电耗降低近9%。受中试装置吸收塔填料层高度的限制,DTC01在中试装置上运行无法达到理论二氧化碳负荷的最高值,导致其再生能耗比实验室测试结果高,可进一步通过工艺优化提高其在工业应用的表现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厂 碳捕集 新型吸收剂 中试平台 再生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