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崩解特征及PAM加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继祥 段青松 +4 位作者 王忠良 杜技能 陈正发 颜科宇 刘辉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40-148,共9页
【目的】探明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崩解特征及聚丙烯酰胺(PAM)对棕壤各土层的加固效果,为滇中亚高山土壤侵蚀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静水崩解试验测定棕壤各土层的崩解性,设置不同梯度(0%、0.1%、0.2%、0.3%)PAM施用量,研究PAM对棕... 【目的】探明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崩解特征及聚丙烯酰胺(PAM)对棕壤各土层的加固效果,为滇中亚高山土壤侵蚀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静水崩解试验测定棕壤各土层的崩解性,设置不同梯度(0%、0.1%、0.2%、0.3%)PAM施用量,研究PAM对棕壤各土层的加固效果。【结果】棕壤各土层抗崩解性由强到弱表现为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施用PAM后,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崩解率在90 min时分别减小2.75~10.52百分点、48.50~60.90百分点、17.53~23.77百分点,平均崩解速率分别减小0.03~0.11%/min、0.53~0.69%/min、4.36~4.41%/min,加固效果表现为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施用PAM后,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微团聚体含量分别减小2~10百分点、3~13百分点、6~11百分点,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分别增大0.17~0.37 mm、0.27~0.36 mm、0.74~1.07 mm,对母质层团聚体的黏结效果明显大于淋溶层和淀积层。扫描电镜(SEM)观察,PAM通过抑制土壤表面结皮和缝隙的产生、增强土壤内部颗粒间的黏结力来增强土壤的抗崩解性。【结论】滇中亚高山棕壤各土层抗崩解性表现为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施用PAM黏结土壤颗粒可增强棕壤抗崩解性,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崩解特征 微团聚体 聚丙烯酰胺(PAM) 亚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扰动对低纬高原亚高山草甸土壤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胡燕梅 张丽梅 +5 位作者 陈正发 刘辉 颜科宇 段青松 张川 杨晓峰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1,142,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工程扰动强度对低纬高原亚高山草甸土壤质量的影响,为亚高山草甸土壤保护和草甸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昆明市寻甸县高本山风电场3个不同工程扰动区(未扰动、轻度扰动、强度扰动)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工... [目的]探究不同工程扰动强度对低纬高原亚高山草甸土壤质量的影响,为亚高山草甸土壤保护和草甸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昆明市寻甸县高本山风电场3个不同工程扰动区(未扰动、轻度扰动、强度扰动)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工程扰动强度土壤理化性质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建立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模型定量评价不同扰动强度亚高山草甸土壤质量变化。[结果](1)随着工程扰动强度的增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呈增大趋势,土壤颗粒组成由以砂粒为主逐渐向粉粒和黏粒为主演变,轻度扰动区和强度扰动区黏粒含量相比未扰动区增加36.69%和50.04%。(2)扰动后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与未扰动区相比,轻度扰动和强度扰动区土壤微团聚体增加30.00%和15.46%;与未扰动区相比,轻度扰动区和强度扰动区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减少36.50%,10.99%,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减少37.95%,18.44%。(3)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加,土壤pH呈现小幅增加趋势,速效钾先增加后减小,而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均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4)工程扰动导致土壤质量水平呈现显著减小趋势(p<0.05),未扰动区土壤质量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而轻度扰动区、强度扰动区则分别处于“较低”“中等”水平。[结论]工程扰动会导致低纬高原亚高山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显著改变,扰动后土壤质量指数显著降低(p<0.05),不同工程扰动土壤质量指数表现为未扰动>强度扰动>轻度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人为土壤侵蚀 工程扰动 土壤质量指数 最小数据集 亚高山草甸 低纬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山草甸不同坡位冷箭竹生境特征及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颜科宇 陈平平 +3 位作者 李建兴 张丽梅 刘辉 陈正发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8,共9页
冷箭竹作为低纬度高原亚高山草甸的优势植物种,明确不同坡位冷箭竹生境特征及关键生长影响因子对其群落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云南寻甸高本山区亚高山草甸冷箭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坡位冷箭竹生长及生境因子特征,采用相关性... 冷箭竹作为低纬度高原亚高山草甸的优势植物种,明确不同坡位冷箭竹生境特征及关键生长影响因子对其群落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云南寻甸高本山区亚高山草甸冷箭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坡位冷箭竹生长及生境因子特征,采用相关性热图辨识冷箭竹关键生长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随坡位上升呈降低趋势,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随坡位上升呈升高趋势。2)不同坡位土壤颗粒组成均以粉粒为主,土壤容重随坡位上升呈升高趋势,土壤含水率、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化学指标均随坡位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草甸土壤呈明显的酸性特征,中坡位土壤理化特性反映出土壤质量水平相对更高。3)随着坡位上升,冷箭竹形态和群落特征均呈现出显著的劣化趋势。4)相关性热图分析表明,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土壤容重和有效磷对冷箭竹相应生长特征影响较大,其中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速和土壤容重是影响冷箭竹生长的关键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冷箭竹 坡位 环境因子 生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风电场植被恢复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静文 刘辉 吴唯科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8期33-34,共2页
在分析高本山风电场立地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适宜草种用于高海拔风电场植被恢复。试验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高羊茅、鸭茅这4个适生草种混播提高了场地的植被覆盖度,若同时采取关键的封育措施,将有利于高海拔风电场植被恢复的可持... 在分析高本山风电场立地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适宜草种用于高海拔风电场植被恢复。试验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高羊茅、鸭茅这4个适生草种混播提高了场地的植被覆盖度,若同时采取关键的封育措施,将有利于高海拔风电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植被恢复 关键技术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下糯米胶重构对红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川 余东嵘 +5 位作者 陈平平 李继祥 李淑芳 段青松 张玉锴 李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5年第9期83-91,共9页
红壤具有黏性重、易开裂、持水性差、土壤水分变化大等特征,为明晰干湿交替作用下糯米胶重构对红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以云南省红壤为研究对象,在干湿交替条件下设置素土为对照,分析3种不同含量(0.5%、2.5%和5.0%)糯米胶红壤重构土的土水... 红壤具有黏性重、易开裂、持水性差、土壤水分变化大等特征,为明晰干湿交替作用下糯米胶重构对红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以云南省红壤为研究对象,在干湿交替条件下设置素土为对照,分析3种不同含量(0.5%、2.5%和5.0%)糯米胶红壤重构土的土水特性变化,采用滤纸法测定基质吸力,并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其土-水特征曲线(SWCC),提示糯米胶重构对红壤持水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湿交替作用对红壤基质吸力有显著影响,基质吸力降幅区间为8.56%~79.43%,随着糯米胶含量增加,基质吸力降幅逐渐减小;②糯米胶重构土在干湿交替影响下,SWCC滞后效应较素土影响较小,含水率变幅增大,5.0%糯米胶重构土在2次干湿交替过程中滞回度较素土降低了80.76%、72.42%;③Logistic模型拟合糯米胶重构土SWCC参数时决定系数均高于0.99,SWCC呈反S线型;④糯米胶能抑制干湿交替作用对红壤进气值、残余值和斜率的消减效应。研究结果对红壤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特性 土-水特征曲线(SWCC) Logistic模型 干湿交替 糯米胶重构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