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旭 赵婧琦 +3 位作者 张炳奇 侯兴隆 原永亮 张燕明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2,18,共7页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发展新型可持续能源已经成为“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具备能量密度高、高效、清洁等特点,氢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于绿氢的制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是一种前...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发展新型可持续能源已经成为“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具备能量密度高、高效、清洁等特点,氢能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于绿氢的制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是一种前沿制备技术,依托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通过高效电解H_(2)O或CO_(2)+H_(2)O来生产氢气或合成气,具有高效、简单、灵活、环保等特点。在能源与环保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中国的SOEC技术已经实现从“实验研究”到“小规模试点”再到“中试方法”的升级。从单体电池和电堆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电解质、氧电极、氢电极、连接体、密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SOEC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单体电池 电堆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空冷机组定滑压曲线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宇非 马魁元 +1 位作者 张艳辉 张翼彩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16,共4页
随着电力系统能源结构的变化,大量火电机组开始承担电网调峰任务。鉴于传统的定滑压曲线均以背压保持不变为基础,无法满足背压变化受气温影响较大的空冷机组的变负荷经济运行要求。在分析了空冷机组背压大范围变化对汽轮机最优滑压运行... 随着电力系统能源结构的变化,大量火电机组开始承担电网调峰任务。鉴于传统的定滑压曲线均以背压保持不变为基础,无法满足背压变化受气温影响较大的空冷机组的变负荷经济运行要求。在分析了空冷机组背压大范围变化对汽轮机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试验比较和局部能耗分析的方法;并以某30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开展间接空冷机组定滑压运行曲线的优化工作,结果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空冷机组变背压、变负荷运行的经济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冷 汽轮机组 背压变化 定滑压曲线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MW等级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供热与电蓄热锅炉调峰运行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景杰 张艳辉 +3 位作者 郭洪远 杨岳斌 郎鑫焱 汤拥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80,共6页
对330MW等级直接空冷机组乏汽的利用与电蓄热锅炉调峰联合运行系统进行了介绍,对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供热与电蓄热调峰联合运行方式下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由于电力辅助服务的运营,电热矛盾越来越突显,提高乏汽供热机组的灵活性尤为重要。... 对330MW等级直接空冷机组乏汽的利用与电蓄热锅炉调峰联合运行系统进行了介绍,对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供热与电蓄热调峰联合运行方式下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由于电力辅助服务的运营,电热矛盾越来越突显,提高乏汽供热机组的灵活性尤为重要。从经济性、供热能力、调峰能力等方面对直接空冷机组乏汽供热与电蓄热调峰联合运行方式开展特性分析及调整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路线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是机组调峰深度和报价,其次是机组运行背压,增汽机影响最小。在不调峰工况下,提高机组高背压供热能力,控制增汽机在最佳设计条件运行,保证供热煤耗率较低运行,在调峰工况下,根据调峰深度和报价平衡机组供热负荷,在标煤单价较低情况下适当降低调峰申报价格,保证争取更大调峰电量;在标煤单价较高条件下分配好高背压+增汽机与调峰锅炉热负荷,根据热负荷比例申报调峰报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汽余热利用 增汽机 高背压 电调峰 煤耗率 热负荷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抽汽热电联产机组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4
作者 李梦辉 郭琳琳 +3 位作者 刘磊 潘同洋 姚坤 万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热电联产机组间的负荷分配方式对机组的整体运行经济性影响非常大,当前针对多台热电联产机组间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较多。虽然现有成果已涉及了不同容量或类型的机组及不同的供汽方式等复杂运行边界条件,但未同时考虑具有多个抽汽点的多... 热电联产机组间的负荷分配方式对机组的整体运行经济性影响非常大,当前针对多台热电联产机组间的负荷优化分配研究较多。虽然现有成果已涉及了不同容量或类型的机组及不同的供汽方式等复杂运行边界条件,但未同时考虑具有多个抽汽点的多台热电联产机组联合供汽运行模式。针对该问题,对热电联产机组进行热力特性分析,获取不同抽汽点对系统热耗的影响规律;以热电联供系统的整体热耗率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台热电联产机组在多级抽汽工况下的热耗率计算模型,并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获得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案。以典型两机三级热电联供系统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优化前的负荷分配方案,单机运行工况下的机组热耗率降低了1.3%左右,双机联合运行工况下的系统整体热耗率降低了2.8%左右;该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符合电厂的运行规程,可对机组运行进行辅助决策支持,从而有效降低热电联供系统的整体运行热耗率、提升其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多级抽汽 经济运行 遗传算法 负荷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值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轴向碰摩事故及原因分析
5
作者 李立波 康佳营 +2 位作者 徐冬冬 郭振宇 于明鑫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针对某厂6号机组调试期间发生的高中压缸轴向碰摩事故开展了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工作,通过对该机组运行参数、振动数据和安装数据的分析,指出胀差保护值设计不合理是发生轴向碰摩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暖机时间、控制主再热汽温... 针对某厂6号机组调试期间发生的高中压缸轴向碰摩事故开展了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工作,通过对该机组运行参数、振动数据和安装数据的分析,指出胀差保护值设计不合理是发生轴向碰摩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加暖机时间、控制主再热汽温等措施,确保胀差不超过8mm,保障了机组的运行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差 振动 轴向碰摩 高中压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联合参与能量–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竞价策略及效益分析
6
作者 范高锋 李佳宁 +2 位作者 丁晨 于若英 边竞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4-710,共7页
储能作为优质的调频资源,可有效解决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导致系统中出现的功率偏差,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风储系统可以通过联合竞价在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获得收益。针对不确定场景下风电场和储能电站联合参与市场的竞价策略展开研... 储能作为优质的调频资源,可有效解决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导致系统中出现的功率偏差,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风储系统可以通过联合竞价在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获得收益。针对不确定场景下风电场和储能电站联合参与市场的竞价策略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风储系统联合参与能量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运营机制,提出了风储系统的联合竞价框架并进行了收益分析;其次,采用蒙特卡洛法和场景削减对不确定性场景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风储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的联合竞价模型;最后,通过某配置储能的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联合竞价模型可提高风电场和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风储系统 不确定性 调频 联合竞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本征光纤法-珀传感器局部放电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起超 张伟超 +2 位作者 白仕光 杜亮 赵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05-1320,共16页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局放超声信号由于具有抗干扰易定位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光学传感器检测局放超声信号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方法。在众多的光学传感器中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局放超声信号由于具有抗干扰易定位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光学传感器检测局放超声信号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方法。在众多的光学传感器中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EFPI)传感器由于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EFPI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其次,对EFPI传感器的检测原理、膜片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制备方法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分析了可用于外置耦合检测的传感器可行性和优化完善传感器灵敏度设计方法的意义;最后,对EFPI传感器在局放检测中的局放点定位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传感器在应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根据EFPI传感器的实际情况,对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放超声信号检测 非本征光纤法-珀传感器 膜片材料 制备方法 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闯 白福旺 胡思科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3,共10页
现阶段大型燃气循环机组进气温度逐步提高,燃气轮机排烟热损失也不断升高,需充分利用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实现能量逐级利用,提高电厂循环热效率,减少经济运行成本。本文针对当今高效率、大容量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蒸汽循环采用常见的双... 现阶段大型燃气循环机组进气温度逐步提高,燃气轮机排烟热损失也不断升高,需充分利用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实现能量逐级利用,提高电厂循环热效率,减少经济运行成本。本文针对当今高效率、大容量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蒸汽循环采用常见的双压再热余热锅炉,建立双压再热余热锅炉系统模型,引进定量评价指标,通过MATLAB软件建模分析计算不同热力参数对双压再热循环系统的影响程度,以蒸汽循环热效率最佳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双压再热余热锅炉与汽轮机蒸汽参数匹配问题。同时,引入优化过程中的边界条件,计算不同参数对双压再热余热锅炉系统的相对平均变化率,设计优化循环流程,最终得到双压再热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优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双压再热 热效率 热力参数 优化分析 余热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2CO3对秸秆类生物质热解气相产物析出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金锴 李健 +3 位作者 汪宁 衣雪 郭帅 孙佰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6-1273,1417,共9页
生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主要成分组成,碱金属盐对三组分热解起到不同的催化作用。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研究在550~750℃下K2CO3对玉米秸秆及其三组分热解气体析出特性的影响,并采用等温模型积分法获得气体组分的动力学参... 生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主要成分组成,碱金属盐对三组分热解起到不同的催化作用。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器研究在550~750℃下K2CO3对玉米秸秆及其三组分热解气体析出特性的影响,并采用等温模型积分法获得气体组分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三组分催化热解过程中,K2CO3的加入使低温时生成CO、CO2的转化率加快,而高温时则使CO、CO2的转化率减慢。此外,玉米秸秆的热解气体析出行为与三组分略有不同,说明三组分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玉米秸秆整体热解行为。在等温动力学分析过程中发现K2CO3对玉米秸秆及三组分的不同气体的活化能影响并不一致,进而证实不同气体组分的生成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等温动力学 K2CO3 气相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器对SCR脱硝系统内多相多组分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鉴琦 王晓波 +2 位作者 吕秀川 闫俊刚 严冰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为了从流动特性、烟尘运动、氨氮混合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比SCR脱硝系统内圆盘、管式、V型、三角翼混合器的性能,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SCR脱硝系统内两相流动、组分输运及流阻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安装混合器方案相比,脱硝... 为了从流动特性、烟尘运动、氨氮混合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比SCR脱硝系统内圆盘、管式、V型、三角翼混合器的性能,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SCR脱硝系统内两相流动、组分输运及流阻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安装混合器方案相比,脱硝入口至催化剂上方截面流动阻力增加了9.566%~24.051%,在促进氨氮混合方面,圆盘混合器性能最优,氨氮比均匀性相对提高44.4879%。热态气固两相流动模拟结果显示,各类型混合器均能提高催化剂入口截面烟尘浓度的均匀性,但在相同迎风面积条件下,圆盘混合器会引起的流动阻力最大。定义了烟尘浓度Cv、氨氮比Cv与压降Δp归一化处理后的差值为混合器性能的衡量标准,圆盘混合器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器 SCR脱硝 数值模拟 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废水处理反应器内流场和传质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吴松 任慧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49,共7页
针对废水生物处理中导流筒直径、表观气速、液位高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对气升式反应器内流场和氧传质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利用气水冷模实验对气升式反应器进行简化分析。随着导流筒直径的增加,气含率、液速和氧传质系数都增大,最佳导... 针对废水生物处理中导流筒直径、表观气速、液位高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对气升式反应器内流场和氧传质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利用气水冷模实验对气升式反应器进行简化分析。随着导流筒直径的增加,气含率、液速和氧传质系数都增大,最佳导流筒直径为120 mm。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临界值,低于临界值,气含率、下降段液速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等特征参数随气速增加迅速增大;高于临界值特征参数增加变缓,最佳表观气速为3.0×10^(-3)m/s。随着液位高度的增加,气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减小,下降段液速增大,最佳液位高度为900 mm。液体黏度增大会使反应器内气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降低,表面张力的减小会使得反应器内气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反应器 导流筒 传质 黏度 流场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刚度引起的高中压转子异常振动波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立波 刘琦 杜悦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针对某厂5号机组变负荷过程中高中压转子的振动异常波动故障,开展了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工作,通过对该机组运行参数和振动数据分析,指出1号轴承接触刚度异常是导致高中压转子振动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更换新的轴承垫块和现场动平... 针对某厂5号机组变负荷过程中高中压转子的振动异常波动故障,开展了原因分析和故障诊断工作,通过对该机组运行参数和振动数据分析,指出1号轴承接触刚度异常是导致高中压转子振动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更换新的轴承垫块和现场动平衡彻底解决了高中压转子异常振动波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刚度 振动 动平衡 高中压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汽轮机变负荷速率的调节阀组流量特性变自由度设计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杰 康剑南 +3 位作者 李立波 姚坤 郭钰锋 于继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7-470,共4页
针对传统汽轮机调节阀组综合流量特性斜率为1的线性度设计规则,定义了特性曲线设计的自由度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机组调节特性差异性,提出了基于实际运行大数据的流量特性变自由度设计及实现策略。在多台实际变负荷能力受限、被电... 针对传统汽轮机调节阀组综合流量特性斜率为1的线性度设计规则,定义了特性曲线设计的自由度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机组调节特性差异性,提出了基于实际运行大数据的流量特性变自由度设计及实现策略。在多台实际变负荷能力受限、被电网考核严重的亚临界330MW供热机组上进行实际应用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AGC性能指标提升明显,给电厂带来很大的间接经济效益。所以,该汽轮机调节阀组流量特性的优化设计策略具有非常大的有效性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变负荷速率 AGC 调节阀组 流量特性 变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德曲线在某300 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裂纹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学延 杨会斌 李立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某300MW机组运行中汽轮机高中压转子振动不断爬升,且与主蒸汽压力升高和主蒸汽温度降低密切相关。通过启停机过程异常伯德曲线的分析以及振动与主蒸汽压力升高、温度降低高度敏感的特征,诊断高中压转子振动不断爬升的根本原因是转子出... 某300MW机组运行中汽轮机高中压转子振动不断爬升,且与主蒸汽压力升高和主蒸汽温度降低密切相关。通过启停机过程异常伯德曲线的分析以及振动与主蒸汽压力升高、温度降低高度敏感的特征,诊断高中压转子振动不断爬升的根本原因是转子出现了较严重的横向裂纹。揭缸检查发现,高中压转子调节级后应力释放槽位置存在长度覆盖超过3/4圆周周长、最深194 mm的横向裂纹,证实了诊断结论的正确性。深度调峰、灵活性运行方式会影响汽轮机转子的疲劳寿命,严重时会导致产生转子裂纹。建议加强对振动特征异常表现,特别是启停机过程异常伯德曲线的分析,及早发现存在裂纹,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高中压转子 振动爬升 故障诊断 伯德曲线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催化剂磨损的流场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雷鉴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156,169,共6页
针对国内某30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催化剂严重磨损失效问题,提出了利用圆盘静态混合器代替常规导流板的改造方案。采用工业性试验测试气固两相流场分布情况并依此确定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SCR脱硝系统中烟气速度、烟尘速... 针对国内某30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催化剂严重磨损失效问题,提出了利用圆盘静态混合器代替常规导流板的改造方案。采用工业性试验测试气固两相流场分布情况并依此确定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SCR脱硝系统中烟气速度、烟尘速度、烟尘质量浓度分布等规律进行研究,最终将优化方案应用到脱硝改造工程中。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磨损主要是由烟道中烟尘掺混不均及最接近催化剂的导流板安装不合理所致。竖直烟道中安装圆盘静态混合器可使气固两相均匀分布,在较低的压阻下解决SCR脱硝系统催化剂入口截面气固两相混合不均的问题,有效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催化剂磨损 SCR脱硝 数值模拟 导流板 圆盘静态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帅 李贵鹏 鲁希振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52-359,共8页
烟气余热利用是提高燃煤机组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余热利用方案是将受热面布置于空预器后,仅能回收低品位的烟气热量,余热利用效率较低。针对某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的工程实际,提出3种可行的余热深度利用方案,即两级烟气冷却器+... 烟气余热利用是提高燃煤机组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余热利用方案是将受热面布置于空预器后,仅能回收低品位的烟气热量,余热利用效率较低。针对某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的工程实际,提出3种可行的余热深度利用方案,即两级烟气冷却器+冷风加热器(方案1)、空预器旁路+两级烟气冷却器+冷风加热器(方案2)和空预器旁路+热一次风调温+两级烟气冷却器+冷风加热器(方案3)。为客观评价不同方案的实际效果,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的热力特性计算模型,研究了空预器进口风温、旁路烟气份额变化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采用等效焓降法建立汽机热力特性模型,研究了不同热量分配方式对汽轮机热耗率的影响。基于此,建立统一的烟气余热利用经济性评价策略,通过对3种余热利用方案系统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可在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汽机热耗率,较适合空气预热器热端端差较大锅炉,考虑工程实际,该方案可降低供电煤耗的最大值为1.70 g/kWh;方案2可进一步降低机组煤耗,当空预器旁路烟气份额高于6%时,锅炉效率略有降低,但总体而言,机组供电煤耗随旁路烟气份额的增加而降低,该方案降低供电煤耗的最大值为3.03 g/kWh;方案3可进一步降低机组煤耗,热一次风调温装置较适合制粉系统干燥出力有一定裕度的锅炉,考虑技术经济性,方案3最佳的旁路烟气份额为12%,对应影响机组供电煤耗降低约3.23 g/kWh。综合对比,推荐机组采用方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余热利用 烟气冷却器 空预器旁路 热一次风调温 等效焓降 供电煤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汽轮机通流改造后非正常停机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立波 赵江涛 管向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69,72,共4页
针对某厂200MW汽轮机在通流改造后190MW负荷时振动突然增大导致异常跳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振动数据的分析,确认振动异常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动静部分发生碰摩,在碰摩的同时发生汽流激振现象,即振动突变时的半频振动幅值远大于工... 针对某厂200MW汽轮机在通流改造后190MW负荷时振动突然增大导致异常跳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振动数据的分析,确认振动异常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动静部分发生碰摩,在碰摩的同时发生汽流激振现象,即振动突变时的半频振动幅值远大于工频振动幅值,导致2瓦振动通频值瞬间超过254μm,触发跳机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流改造 停机 汽流激振 碰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及处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贵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1-464,共4页
某电厂350MW超临界机组启动调试阶段发电机5号、6号轴承轴振偏大,导致机组无法定速,经过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确认了引起发电机5号、6号轴振偏大的原因为发电机轴承油挡碰摩、盘车螺栓盖板碰摩造成,现场对发电机轴承油挡、盘车螺... 某电厂350MW超临界机组启动调试阶段发电机5号、6号轴承轴振偏大,导致机组无法定速,经过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确认了引起发电机5号、6号轴振偏大的原因为发电机轴承油挡碰摩、盘车螺栓盖板碰摩造成,现场对发电机轴承油挡、盘车螺栓盖板进行检修处理,机组再次启动后顺利定速,工作转速下机组轴系振动达到优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振动 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调峰工况下某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立波 张凯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某发电厂3号机为600MW超临界机组,在一次机组正常调峰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振动增大导致的非计划停运事件。通过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高中压轴封位置发生严重碰摩,导致高中压转子轴振增大。碰摩原因为轴封联络管中冷汽进入,导致轴封位... 某发电厂3号机为600MW超临界机组,在一次机组正常调峰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振动增大导致的非计划停运事件。通过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高中压轴封位置发生严重碰摩,导致高中压转子轴振增大。碰摩原因为轴封联络管中冷汽进入,导致轴封位置发生碰摩故障。对深度调峰工况下轴封温度对机组振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今后类似机组在调峰状态下振动故障的分析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机组 碰摩 调峰 轴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排放SCR烟气脱硝系统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雷鉴琦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SCR烟气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后出现了NH_3/NO_x分布均匀性及喷氨优化调整要求提高的现象。对此,在流场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氨氮比修正因子的SCR喷氨优化调整方法,采用CF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某300 MW机组优化导流装置前后考核截面速... SCR烟气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后出现了NH_3/NO_x分布均匀性及喷氨优化调整要求提高的现象。对此,在流场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氨氮比修正因子的SCR喷氨优化调整方法,采用CF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某300 MW机组优化导流装置前后考核截面速度分布、压差变化以及喷氨优化调整前后的氨氮比分布,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工业性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对导流装置的优化,SCR反应器的流场得到较大改善,可满足超低排放后SCR系统对流场的要求。基于氨氮比修正因子的SCR喷氨优化调整方法解决了仅依靠经验调整反应器出口NO_x浓度场耗时长、效率低、难度大的缺点,优化后的SCR脱硝系统运行指标良好,实现了稳定的超低排放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数值模拟 喷氨优化 NOx浓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