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门峡超临界锅炉捞渣机转速自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22-125,共4页
针对大唐三门峡超临界火电机组捞渣机,建立了捞渣机转速与渣量数学关系,并设计出转速自动控制方案,编译了组态逻辑,实现了捞渣机转速自动控制.基于控制策略,捞渣机可根据渣量自动控制调节转速,有效降低捞渣机磨损,避免捞渣机过载破坏和... 针对大唐三门峡超临界火电机组捞渣机,建立了捞渣机转速与渣量数学关系,并设计出转速自动控制方案,编译了组态逻辑,实现了捞渣机转速自动控制.基于控制策略,捞渣机可根据渣量自动控制调节转速,有效降低捞渣机磨损,避免捞渣机过载破坏和空载,提高了电厂经济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捞渣机安全节能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捞渣机 转速控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台汽轮发电机联轴器不对中振动故障的诊断处理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玉杰 李克 +1 位作者 石峰 杜新定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58,共3页
某台320 MW汽轮发电机检修后在启动升速过程中发生了振动超标现象,在消除发电机励端碰磨的基础上,指出励磁机振动故障原因是发电机-励磁机联轴器不对中。根据汽轮机缸温度较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盘车下现场校正联轴器不对中的方法,实施... 某台320 MW汽轮发电机检修后在启动升速过程中发生了振动超标现象,在消除发电机励端碰磨的基础上,指出励磁机振动故障原因是发电机-励磁机联轴器不对中。根据汽轮机缸温度较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盘车下现场校正联轴器不对中的方法,实施后短时间内消除了励磁机的振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联轴器 不对中 振动 励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电厂循环水流道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为术 路统 +2 位作者 杨智峰 常娜娜 徐跃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126,共3页
针对某电厂发电机组循环泵水力振动,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结合标准湍流模型,对循环泵进水流道水流流态进行FLUENT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流道整体流场、水力旋涡、喇叭口区域流速和泵筒体区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泵进水流道流场紊乱,... 针对某电厂发电机组循环泵水力振动,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结合标准湍流模型,对循环泵进水流道水流流态进行FLUENT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流道整体流场、水力旋涡、喇叭口区域流速和泵筒体区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泵进水流道流场紊乱,流速大,旋涡严重,斜坡处回流区旋涡直径达3 m,泵体区域旋涡直径达5 m;泵吸入口水力条件恶劣,喇叭口区旋涡直径达3 m,流速不均,最高达0.9 m/s;泵筒体四周压力不均,南北两侧压差达50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流道 数值模拟 流场 旋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段志洁 张丽欣 +2 位作者 李文波 陈琳 王振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电力生产消耗的化石燃料是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温室气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温室气体量化的准确性是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实测数据的分析对比,研究了燃煤电厂典型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量化... 电力生产消耗的化石燃料是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温室气体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温室气体量化的准确性是电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某燃煤电厂实测数据的分析对比,研究了燃煤电厂典型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量化方法的差异和差异来源,并结合中国电厂的普遍情况,提出了符合国际惯例及中国现状的碳排放量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 电力企业 煤燃烧 温室气体量化方法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电流导致的HVDC换流阀失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解婷 查鲲鹏 +2 位作者 汤广福 郑健超 李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75,共5页
为保障特高压直流输电装置的可靠性,有必要研究HVDC换流阀的失效机制。分析了HVDC换流阀的结构、桥臂及换流器外部短路引起过电流的情况,讨论了HVDC换流阀部件各种失效情况(如晶闸管开通失效、晶闸管关断失效等)的发展过程,确定了过电... 为保障特高压直流输电装置的可靠性,有必要研究HVDC换流阀的失效机制。分析了HVDC换流阀的结构、桥臂及换流器外部短路引起过电流的情况,讨论了HVDC换流阀部件各种失效情况(如晶闸管开通失效、晶闸管关断失效等)的发展过程,确定了过电流引起故障导致换流阀失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换流阀 过电流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除尘区低温省煤器烟道导流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为术 路统 +2 位作者 陈刚 姚明宇 杨智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实现电除尘区低温省煤器的节能改造,利用FLUENT 6.3对电除尘区低温省煤器烟道的流场均化和导流优化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除尘区加装低温省煤器后烟道流场严重不均,存在回流和漩涡,局部速度高达26 m/s,最大速度偏差... 为实现电除尘区低温省煤器的节能改造,利用FLUENT 6.3对电除尘区低温省煤器烟道的流场均化和导流优化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除尘区加装低温省煤器后烟道流场严重不均,存在回流和漩涡,局部速度高达26 m/s,最大速度偏差系数达90%,电除尘入口速度分布不均;导流板可有效改善烟道流场,削减回流与漩涡,换热管屏处速度偏差减小30%;电除尘入口烟气向下的平均速度分量由3 m/s削减至0.6 m/s,入口烟气分布趋向均匀;通过变工况数值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导流板作用变化不大,均具有良好的均流效果.此结果可为工程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流场 导流板 优化 速度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能耗评估方法预估超临界机组供电煤耗 被引量:2
7
作者 荆百林 王占武 潘定立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利用能耗评估方法,预估超临界600MW机组年度供电煤耗;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因素是机组运行的负荷率、煤质等,环境和运行条件也有一定影响。降低煤耗可从加强运行、检修管理开始,并逐步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改。
关键词 火电厂 供电煤耗:能耗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双切圆锅炉主再热汽温提升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庆伟 苏胜 +1 位作者 向军 崔晓宁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以某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双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分析了制约汽温提升的主要因素和受热面热偏差规律,针对不同的受热面提出了汽温提升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出的汽温提升方案改造后,机组的主... 本文以某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双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分析了制约汽温提升的主要因素和受热面热偏差规律,针对不同的受热面提出了汽温提升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出的汽温提升方案改造后,机组的主蒸汽温度提升约15℃,再热蒸汽温度提升约13℃,供电煤耗降低约2.5 g/(kW·h),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机组安全与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机组 双切圆燃烧 锅炉 受热面 蒸汽温度 提升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传动电动机功率分配浅析及选型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腾 张宏顺 +1 位作者 张志珍 张国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5-47,共3页
分析了双机驱动链条输送机驱动部电机T型布置时 ,由于 2台电机额定的参数差异引起的电机实际输出功率及二者分配关系 ,得出了 2台电机分配与其额定传速差的关系 ,提出了这种电机功率的计算方法 ,举例进行了说明。对刮板输送机机、连续... 分析了双机驱动链条输送机驱动部电机T型布置时 ,由于 2台电机额定的参数差异引起的电机实际输出功率及二者分配关系 ,得出了 2台电机分配与其额定传速差的关系 ,提出了这种电机功率的计算方法 ,举例进行了说明。对刮板输送机机、连续运输系统总体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传动 电机功率分配 功率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厚DP780/HC660双相钢异质激光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静伟 邱小明 +2 位作者 胡庆伟 刘文生 刘永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8,63,共6页
对1.2mm厚DP780双相钢和1.0mm厚HC660双相钢进行了CO2激光对接焊,研究了该异质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区组织由粗大板条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热影响区组织不均匀,分为粗晶区、细晶区和临界区;显微硬度... 对1.2mm厚DP780双相钢和1.0mm厚HC660双相钢进行了CO2激光对接焊,研究了该异质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缝区组织由粗大板条马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热影响区组织不均匀,分为粗晶区、细晶区和临界区;显微硬度以焊缝为中心呈不对称分布,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的平均显微硬度依次降低,热影响区出现软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HC660双相钢的相近,伸长率则降低至7.8%,断裂发生在热影响区附近的HC660双相钢处,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双相钢 不等厚 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超临界对冲锅炉分级燃烧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庆伟 王为术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研究超临界燃煤锅炉的燃烧特性,针对600 MW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仿真软件研究了分级燃烧超临界锅炉内速度分布、颗粒轨迹分布、温度分布、组分分布特性及NO_x释放规律。采用标准k-ε模型和拉... 为研究超临界燃煤锅炉的燃烧特性,针对600 MW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仿真软件研究了分级燃烧超临界锅炉内速度分布、颗粒轨迹分布、温度分布、组分分布特性及NO_x释放规律。采用标准k-ε模型和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和气固两相流动;对于固体燃料,借助离散相模型,同时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获得更加精确的物理解;考虑到锅炉炉膛温度高、辐射换热量大,采用P1辐射模型计算气-气和气-固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对锅炉壁面附近区域的流动传热计算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节省内存和计算时间。结果表明:分级对冲燃烧锅炉截面速度呈对称分布,气流充满度好,燃烧稳定;旋流燃烧的方式使炉内出现回流区,加强了炉内气流与煤粉颗粒之间的扰动,强化了传热传质,同时延长了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煤粉颗粒的直径影响着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粒径越小,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越短,影响燃料的燃烧燃尽和锅炉效率,但粒径过大,煤粉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冷灰斗,影响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合适的粒径对炉内燃烧过程十分重要;沿炉膛高度方向,炉内烟气平均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在燃尽区补充燃尽风使温度小幅降低,到达炉膛出口截面烟气平均温度约为1 100 K;炉内各组分分布规律为:X=11. 093 5 m截面,沿炉膛高度方向,O_2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CO_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CO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分级燃烧使炉内NO_x生成量整体下降,炉膛出口NO_x浓度约为385. 14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过热器用12Cr2MoWVTiB钢管使用温度上限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句光宇 王体 +4 位作者 宋利 袁红玉 刘文生 谢照增 王志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变孔洞,组织老化级别为3级,室温力学性能比未服役的略有下降,仍满足标准要求;该钢管在运行约14万h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其持久强度仅比标准指标低12.1 MPa;结合该电厂过热器受热面管的运行情况认为,12Cr2MoWVTiB钢受热面管可以在585℃下安全运行,这与DL/T 715-2015规定的575℃使用温度上限有所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异种钢薄壁小径管焊缝裂纹超声相控阵检测 被引量:17
13
作者 江野 王东 +2 位作者 秦小阳 刘文生 贾少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122,134,共5页
将超声相控技术用于奥氏体异种钢薄壁小径管对焊接焊缝的裂纹检测,采用专用超声相控阵换能器和楔块,通过仿真模拟确定检测工艺参数,并制作对比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出焊缝熔合线处长5 mm,宽0.2 mm,深1 mm的内... 将超声相控技术用于奥氏体异种钢薄壁小径管对焊接焊缝的裂纹检测,采用专用超声相控阵换能器和楔块,通过仿真模拟确定检测工艺参数,并制作对比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出焊缝熔合线处长5 mm,宽0.2 mm,深1 mm的内、外壁的人工缺陷,并且对于焊缝表面裂纹深度可以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异种钢 超声相控阵 薄壁小径管 焊缝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定立 张雅丽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机组给水早期采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存在流动加速腐蚀,机组投运不到2年,水冷壁垢量就接近化学清洗标准,现在改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介绍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分析应用效果.与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比较,...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机组给水早期采用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存在流动加速腐蚀,机组投运不到2年,水冷壁垢量就接近化学清洗标准,现在改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介绍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分析应用效果.与还原性全挥发处理方式比较,加氧处理技术具有锅炉受热面结垢速率低、化学清洗周期短、精处理混床运行周期长、自用水率低以及化学加药量小等优点,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加氧处理 腐蚀 汽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厂主变压器爆炸分析及其技术监测
15
作者 李振操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主变压器 技术监测 爆炸分析 电厂 600MW火电机组 爆炸故障 油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