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学科素养育人 科学评价赋能课堂——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分析
1
作者 吉赵凯 高云波 +1 位作者 孟娜 高向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9-13,共5页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落实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中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教学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真实情境,凸显育人功能;强化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精神;明确氢能开发价值,形成低碳环保意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建议是:落实...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落实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中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教学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真实情境,凸显育人功能;强化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精神;明确氢能开发价值,形成低碳环保意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建议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遵循《课程标准》,加强“实验教学”的引领;倡导具备“时代特征”的教学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真实情境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苏比灵魂革命的内外因
2
作者 马利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6年第1期44-44,共1页
美国作家欧·享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描写了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进监狱得以安度冬天而故意违法,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得逞;后来在一座古教堂边“内心起了一场革命”,准备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 高中语... 美国作家欧·享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描写了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进监狱得以安度冬天而故意违法,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得逞;后来在一座古教堂边“内心起了一场革命”,准备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 高中语文第五册该课“提示”中说:“作者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人教出版社的《教参》上也分析道:“一曲赞美诗能立即改造一个人的灵魂。作者对宗教的感化作用极力渲染,反映了他世界观的局限性。” 我以为这些评析未免简单化而有失偏颇。 且看小说中作者的议论:“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这里作者清楚地告诉人们是“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两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先看他的“敏感的心情”: 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的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美诗 感化作用 世界观 短篇小说 心理基础 古教堂 宗教 人的灵魂 简单化 高中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