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泽乾 段彦哲 +3 位作者 吴艺舸 马存根 闫玉清 宋丽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8-654,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兼具细胞凋亡和坏死特点的细胞焦亡通过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等炎性小体介导激活... 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兼具细胞凋亡和坏死特点的细胞焦亡通过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等炎性小体介导激活,依赖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活化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在缺血损伤后调控细胞生存和死亡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细胞焦亡可发生于小胶质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等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与NLRP3等炎性小体的启动、激活密不可分,文中总结了NLRP3等炎性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在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影响NLRP3炎性小体激活的靶点和物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缺血性脑卒中 NLRP3炎性小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缺氧后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彦哲 孙宇康 +7 位作者 滑键林 温春丽 田昊 杨依 楼秀 马存根 闫玉清 宋丽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76,共9页
目的探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通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对脑缺血/缺氧后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以及血液和... 目的探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通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对脑缺血/缺氧后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以及血液和尿液。利用患者的生物样本,通过蛋白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蛋白和靶点,并用动物实验验证。小鼠分为sham组、dMCAO组、TMP低、中、高剂量(10、20、40mg·kg^(-1))组,在给药7 d后取材。同时采用mNSS法评估神经功能;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行为学评测运动功能;ELISA法检测MASP1、sC5b-9、TNF-α、IL-6和IL-1β;Western blot测定MBL2、MASP2、C3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dMCAO组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给予TMP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dMCAO组中MBL2、C3和MASP2表达升高,TMP治疗后降低。dMCAO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升高,TMP抑制了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TMP通过调节MBL抑制缺血/缺氧后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川芎嗪 补体系统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炎性因子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藁本内酯通过AIM2/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髓鞘脱失
3
作者 梁亚杰 刘健 +7 位作者 陈莹 张紫薇 蒲萌 汤亿彬 张海飞 宋国斌 马存根 王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1-860,共10页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ligustilide,LIG)通过AIM2/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模型的炎症反应而改善髓鞘脱失的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ligustilide,LIG)通过AIM2/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小鼠远端大脑中动脉闭塞(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dMCAO)模型的炎症反应而改善髓鞘脱失的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模型组(dMCAO组,n=10)和治疗组(LIG组,n=10)。dMCAO组和LIG组通过电凝法复制dMCAO小鼠模型,小鼠在清醒后进行Longa评分,评分2~3分为造模成功,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监测小鼠dMCAO术后大脑血流改变状况;造模1 h后LIG组腹腔注射LIG(30 mg·kg^(-1)·d^(-1)),Sham组和dMCAO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累计1周至实验结束。TTC染色观察小鼠大脑的损伤情况;采用疲劳转棒实验、旷场实验评价小鼠的运动功能以及焦虑程度;后取小鼠脑组织进行黑金染色比较各组髓鞘变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脑内CC区、CPU区和CX区的MBP、IBA1、GFAP的平均荧光强度;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蛋白中TNF-α、IL-6、IL-1β、IL-17A和BDNF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IM2、caspase-1、AS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dMCAO组比较,LIG组小鼠梗死面积减少,行为学明显改善,且髓鞘脱失减少。脑组织中CC区、CPU区和CX区中MB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X区的IBA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CC区、CPU区和CX区中GFAP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ELISA结果显示,用药后TNF-α(P<0.01)、IL-6(P<0.01)、IL-1β(P<0.05)、IL-17A(P<0.01)水平明显降低,BDNF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且用药后小鼠脑内AIM2、caspase-1、ASC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LIG对dMCAO小鼠模型的髓鞘脱失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IM2/caspase-1信号通路而抑制了炎症反应、促进星性胶质细胞表达BD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内酯 脱髓鞘 炎性反应 dMCAO 小胶质细胞 AIM2/caspase-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TLR4/NF-κB通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近况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兴旺 张辉 +7 位作者 丁智斌 张海飞 尉杰忠 李艳花 王青 冯前进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急性炎症参与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到目前为止,在人体内发现至少有11种TLRs,... 大量研究表明,急性炎症参与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的病理生理过程。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到目前为止,在人体内发现至少有11种TLRs,在老鼠体内至少有12种。TLRs的同源物相继被鉴定出来(TLR1-13),其中TLR1~9在人和小鼠体内均被发现,TLR10只在人体内发现,而TLR11则只在小鼠体内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NF-ΚB通路 小胶质细胞 TLR4 DISEASES receptor TOLL样受体 病理生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糖蛋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血脑屏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丽红 郭敏芳 +5 位作者 张慧宇 章培军 邢雁霞 马存根 薛慧清 赵海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糖蛋白(HQGP)对C57BL/6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探讨HQGP治疗EAE的机制。方法选择C57BL/6雌性小鼠40只,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诱导建立EAE模型,并随机分为HQGP组和EAE组。... 目的观察黄芪糖蛋白(HQGP)对C57BL/6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探讨HQGP治疗EAE的机制。方法选择C57BL/6雌性小鼠40只,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诱导建立EAE模型,并随机分为HQGP组和EAE组。HQGP组于免疫后第3天腹腔注射HQGP(1 mg/kg),EAE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免疫后第18天处死。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检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CD4+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浸润;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BBB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结果与EAE组比较,HQGP组发病延缓,临床症状轻,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降低。HQGP能降低小鼠脊髓组织中CD4+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浸润,显著增加脊髓组织中Occludin及ZO-1的表达。结论HQGP可以有效保护EAE小鼠的BBB,进而减轻EAE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糖蛋白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抑制多发性硬化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纪宁 马存根 +2 位作者 尉杰忠 孙永胜 梁丽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9-762,共4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雌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 炎性细胞浸润 抗原递呈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烟酰胺核糖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国斌 席国萍 +7 位作者 王青 章培军 孟涛 刘春云 尉杰忠 肖保国 李艳花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8-615,共8页
目的:探讨口服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 目的:探讨口服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_(35-55))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制备EAE模型,随机分为EAE组和NR组。从免疫后第3天开始,EAE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NR组小鼠灌胃给予NR,每天1次至免疫后第27天。免疫当天至免疫后第28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重。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和髓鞘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ROCK-II、TLR4、p-NF-κB、iNOS表达及相应的阳性细胞数量,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口服NR可推迟EAE发病时间,减轻EAE临床症状,缓解小鼠体重丢失,减少外周炎性细胞浸润脊髓,减轻髓鞘脱失,降低脊髓组织中ROCK-II、TLR4、p-NF-κB及iNOS炎性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脾脏炎性因子分泌。结论:口服NR对EAE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机制可能与NR抑制EAE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核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RHO/ROCK信号通路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脾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建春 张红珍 +6 位作者 李俊莲 樊慧杰 柴智 尉杰忠 于婧文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脾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的第9天取脾,制备脾细胞,和/无APS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脾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C57BL/6雌性小鼠腹腔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建立EAE模型,免疫后的第9天取脾,制备脾细胞,和/无APS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中CD4^(+)LT淋巴细胞表型及M1型、M2型巨噬细胞表型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脾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IL-12及IL-10的水平;CCK-8法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用CFSE荧光标记,和/无APS培养脾细胞72 h后,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EAE组相比,APS高、低剂量均可使脾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P<0.01);APS高剂量能显著增加CD25^(+)L、TGF-β^(+)L的CD4^(+)LT细胞亚群的比例,下调IL-12^(+)L的CD4^(+)LT细胞的表达(P<0.01)。APS低剂量可显著增加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206的表达(P<0.001),使脾细胞上清液中IL-10分泌增高,IL-12分泌降低(P<0.05);APS高、低剂量均可显著抑制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32^(+)L的表达(P<0.001)。结论:APS可通过调节抗炎和致炎免疫细胞的比例,调节细胞因子的含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示APS具有治疗EAE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脾细胞 CD4+T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ragaloside 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建春 张红珍 +5 位作者 郭文娟 柴智 尉杰忠 于婧文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48-2852,共5页
目的:探讨Astragalos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髓鞘MOG 35-55诱导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为EAE对照组、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造模的第3天起,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持续25 d。EA... 目的:探讨Astragalos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髓鞘MOG 35-55诱导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随机分为EAE对照组、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造模的第3天起,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持续25 d。EAE对照组给予PBS;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Astragaloside溶液30 mg/(kg·d),15 mg/(kg·d);各组小鼠给药0.2 ml/(次·只),每天记录小鼠症状、体征、体重变化和临床评分。HE染色检测脊髓炎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β、IL-17、TNF-α、IL-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ROCKⅡ、P-MYPT1、p-NF-κB/p65的表达变化。结果:与EAE对照组比较,Astragaloside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平均最高临床评分,减轻EAE临床症状(P<0.01,P<0.05),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Astragaloside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浸润,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IL-17的表达(P<0.05,P<0.001),增加血清IL-10水平(P<0.05),明显抑制ROCKⅡ、P-MYPT1、p-NF-κB/p65的表达(P<0.05)。结论:Astragaloside可通过抑制Rock通路和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EAE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ASTRAGALOSIDE 炎性因子 ROC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大鼠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爱军 马存根 +2 位作者 梁丽云 张利宏 赵海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时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6组(A、B、C、D、E、F组),每组9只。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只)和对照组(3只)。A、B、C、D、E、F实验组用埋线法制造大鼠局... 目的研究脑缺血时干扰素γ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6组(A、B、C、D、E、F组),每组9只。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6只)和对照组(3只)。A、B、C、D、E、F实验组用埋线法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1、3、6、9、12、24h处死大鼠,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干扰素γ及ICAM1的表达。高倍显微镜下计数10个不同视野阳性细胞的平均值。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3、6、9、12、24h时,干扰素γ及ICAM1的表达逐渐增高,其中干扰素γ阳性的细胞是圆形、以细胞核为主的淋巴细胞,1h阳性细胞表达数为3.2±1.3;6h为7.0±2.2;24h为14.8±1.8。ICAM1阳性细胞是扁平的血管内皮细胞,1h的表达数为12.1±2.1;6h为19.3±3.2;24h为27.6±2.8。结论脑缺血时干扰素γ、ICAM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动态地增高,两者具有相关性。干扰素γ也可能是脑缺血时ICAM1表达上调的前炎性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细胞问黏附分子-1 相关性研究 缺血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ICAM-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细胞间黏附分子 前炎性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阳性细胞 24h SD大鼠 淋巴细胞 细胞表达 时间延长 表达上调 实验组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良骐 柴智 +5 位作者 弓强 王新亮 茹意 肖保国 马存根 樊慧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9-182,共4页
毛蕊花糖苷广泛分布于兔耳草、地黄、车前子等多种植物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显著,特别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来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自由基堆... 毛蕊花糖苷广泛分布于兔耳草、地黄、车前子等多种植物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显著,特别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来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细胞起到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通过阻止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抑制凋亡和增强胆碱能活动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通过减少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来治疗多发性硬化;此外,毛蕊花糖苷还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Monoamine oxidase, MAO)含量起到抗抑郁作用;通过抗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来减少神经元损伤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来起到抗惊厥的作用;还能通过增加脑内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NT)、海马突触结合蛋白-1(Synaptotagmin-1, Syt1)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opomycin receptor kinase A, TrkA)的表达,增加突触可塑性起到改善记忆的作用。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毛蕊花糖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毛蕊花糖苷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中枢神经系统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靶点
12
作者 苗珠月 魏汝恒 +3 位作者 刘可心 韩光远 宋丽娟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0-1514,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其病理过程。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固有免疫细胞,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在CNS中...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其病理过程。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固有免疫细胞,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是在CNS中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在自身免疫及炎症过程中主要发挥“负性调节”的有益作用,可参与增殖、吞噬、存活、炎症因子表达等。本文阐述小胶质细胞中TREM2的生物学特性、相应配体及其信号通路,探讨TREM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节及其潜在治疗作用,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小胶质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建春 杨婉芳 +8 位作者 季新燕 柴智 李艳花 郭文娟 张红珍 李俊莲 肖保国 冯前进 马存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0-843,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觅治疗AD更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以其组方简单、药食两宜、补气生血、调节免疫、抗衰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觅治疗AD更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研究表明,当归补血汤以其组方简单、药食两宜、补气生血、调节免疫、抗衰老、不良反应小、临床疗效好,在预防和治疗AD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上突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抗衰老 调节免疫 促进造血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晓庆 刘建春 +5 位作者 田倩倩 郭文娟 李艳花 刘春云 杨春彦 马存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6-1308,共3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被公认为是研究MS的...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被公认为是研究MS的最经典动物模型,一般认为MS/EAE与免疫异常有关,芍药苷(paeoniflorin,PF)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国内外相关学者对PF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PF具有免疫调节、抗炎、镇痛镇静、保护脑缺血等作用,并且不良反应较小,可能在MS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价值。就芍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做一概述,以探讨其在M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芍药苷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艳花 刘春云 +7 位作者 章培军 尉杰忠 纪宁 闫雁燕 丰玲 张海飞 肖保国 马存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2-1245,1249,共5页
目的:确认法舒地尔(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观察法舒地尔对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用MOG35-55肽免疫制作慢性EAE模型,分别随机在免疫后第3天(Fasudil早期治疗组)和发病... 目的:确认法舒地尔(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观察法舒地尔对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用MOG35-55肽免疫制作慢性EAE模型,分别随机在免疫后第3天(Fasudil早期治疗组)和发病时给予Fasudil(Fasudil晚期治疗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iNOS和p-NF-κB/p65的表达,ELISA测定脊髓匀浆中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Fasudil推迟EAE起病,减轻EAE症状,抑制脊髓中小胶质细胞iNOS以及星形胶质细胞p-NF-κB/p65表达,并伴随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释放降低。结论:Fasudil可抑制EAE小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分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UDIL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田倩倩 刘建春 +5 位作者 王晓庆 郭文娟 李艳花 郭尚德 杨春彦 马存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6-878,共3页
许多炎症性疾病是由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共同参与的结果,在炎症性疾病造成的组织损伤的过程中,存在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补阳还五汤作为中医临床常用经典方剂,已证实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及信号转导通路来... 许多炎症性疾病是由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共同参与的结果,在炎症性疾病造成的组织损伤的过程中,存在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补阳还五汤作为中医临床常用经典方剂,已证实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及信号转导通路来揭示补阳还五汤的免疫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抗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糖蛋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章培军 郭敏芳 +6 位作者 邢雁霞 杨德兵 张丽红 李艳花 薛慧清 肖保国 马存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HQG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诱导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分为黄芪糖蛋白治疗组和EAE对照组,隔天记录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 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HQG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诱导C57BL/6雌性小鼠建立EAE模型。分为黄芪糖蛋白治疗组和EAE对照组,隔天记录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变化。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组织炎细胞浸润;MTT法检测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释放;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γ干扰素(IFN-γ)释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HQGP处理可减轻EAE症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细胞浸润。抑制脾淋巴单核细胞活性、NO和TNF-α、IL-6分泌,促进IFN-γ的分泌。增加CD4+CD25+、CD4+IL-10+、CD4+IFN-γ+T细胞亚群的比例。结论 HQGP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比例,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减轻EAE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糖蛋白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脾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致脑炎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春云 郭尚德 +3 位作者 张年萍 尉杰忠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32,共8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修饰的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疗效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修饰的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疗效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诱导,建立主动免疫EAE模型,免疫后第9天制备脾MNCs,和/无Fasudil培养。作用72 h后收集上述细胞,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Rho激酶(Rho kinase,ROCK)活性和细胞因子水平;以5×107个细胞/只小鼠腹腔注射诱导,建立被动转移EAE模型,并将小鼠分为PBS-MNCs组和Fasudil-MNCs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小鼠临床评分和体质量变化。结果:免疫第9天EAE小鼠脾致脑炎性MNCs可通过被动转移实验诱导EAE模型的建立,而体外Fasudil修饰的MNCs不能诱导EAE的发生;与PBS-MNCs组相比,Fasudil-MNCs组小鼠体质量减轻较少(P<0.05)。体外实验显示:Fasudil处理的MNCs ROCK活性降低(P<0.01);Fasudil可抑制IFN-γ和IL-17的CD4+T细胞比例(IFN-γ:P<0.01;IL-17:P<0.05),并增强TGF-β和IL-10的CD4+T细胞分泌(均P<0.001);此外,Fasudil可降低细胞因子IL-17水平(P<0.001)和增强细胞因子IL-10分泌(P<0.05)。结论:Fasudil介导的细胞治疗通过抑制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 1)和Th 17炎性反应,促进Th 2免疫调节作用,影响EA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T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田倩倩 李艳花 +8 位作者 尉杰忠 王晓庆 张红珍 刘建春 郭文娟 刘春云 杨春彦 肖保国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对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调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用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肽段(MOG_(35-55))免疫制作慢性EAE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处理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对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调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用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肽段(MOG_(35-55))免疫制作慢性EAE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处理组和BYHWD组。在免疫后第3天开始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BYHWD灌胃,500μL/d,持续观察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变化。免疫后17 d各组统一处死部分动物,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髓鞘染色观察脊髓髓鞘脱失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表型;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巨噬细胞iNOS、TNF-α、arginase及IL-10的表达。结果:BYHWD推迟EAE起病,减轻EAE症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炎性浸润和髓鞘脱失,促进脊髓及脾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M2型。结论:BYHWD干预可缓解EAE行为学和病理学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巨噬细胞极性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与其下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干扰素γ的表达有关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宁 尉杰忠 +3 位作者 孙永胜 刘颖 梁丽云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7-1002,共6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stradiol,E2)对去卵巢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去卵巢后10天的EAE动物模型,随机分为EAE组、E2治疗组和佐剂组。E2治疗组... 目的:探讨雌二醇(estradiol,E2)对去卵巢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去卵巢后10天的EAE动物模型,随机分为EAE组、E2治疗组和佐剂组。E2治疗组从免疫后(Post-inoculation,p.i.)0~5天每日肌注E2(250μg/kg)一次。观察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清E2浓度、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含量比值(CSF to serum albumin quotient,QA),通过QA评定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损害。在p.i.6、8、10、12、14、16天处死动物,取脑和脊髓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不同部位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并对EAE组ICAM-1和IFN-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p.i.6~12天E2治疗组血清E2浓度较EAE组升高(F=1666.49,P<0.05)。EAE组QA在p.i.8天达峰值(0.31±0.07),E2治疗组QA在p.i.14天达峰值(0.20±0.04),E2治疗组QA值幅度低且峰值出现时间较EAE组延迟(F=26.20,P<0.05)。E2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0.53±0.92)较EAE组(2.07±1.67)降低(t=2.93,P<0.05);E2治疗组体重减轻(6.73±3.53)较EAE组(15.40±4.03)减少(t=6.26,P<0.05);E2治疗组发病率(27%)较EAE组(73%)降低(χ2=6.53,P<0.05)。在p.i.10~16天,E2治疗组ICAM-1的表达较EAE组降低(F=21.01,P<0.05),E2治疗组IFN-γ的表达较EAE组降低(F=26.19,P<0.05)。EAE组ICAM-1与IFN-γ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87,P<0.01)。结论:E2能够有效抑制EAE,其抑制机制与E2下调ICAM-1、IFN-γ的表达,进而保护BBB的功能和促使Th细胞发生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雌二醇 血脑屏障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