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建霞 温日宇 +2 位作者 周凤 王润梅 武擘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2,共2页
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抗小麦白粉病衍生系XM-5312和XM-6281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衍生系XM-5312、XM-628、亲本八倍体小偃麦XIN818均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亲本忻麦6160对白粉病表现高感;抗白粉病衍生... 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抗小麦白粉病衍生系XM-5312和XM-6281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衍生系XM-5312、XM-628、亲本八倍体小偃麦XIN818均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亲本忻麦6160对白粉病表现高感;抗白粉病衍生系XM-5312、XM-6281分别与高感品种中国春正反交,杂种F1全部高抗白粉病,衍生系XM-6281与中国春杂交得到的F1自交得到的F2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普通小麦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EMS对苦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郭耀东 温日宇 +3 位作者 刘建霞 郑联寿 樊丽生 武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38-8939,共2页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 [目的]确定荞麦种子发芽的适宜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剂量,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以山西省当地的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品种晋荞麦4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0.3%、0.5%、0.7%、1.0%、1.5%、1.7%)EMS诱变处理不同时间(4、8、12 h),分析苦荞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随着EMS诱变剂浓度的增加,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当EMS浓度为0.3% ~1.0%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当EMS浓度为1.5%和1.7%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EMS处理4、8h对晋荞麦4号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都没有大的影响,当处理时间为12 h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对于发芽势和相对发芽势,这3个处理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EMS诱变苦养的半致死的适宜浓度为1.7%,适宜的处理时间为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耀东 刘建霞 +3 位作者 温日宇 郑联寿 樊丽生 姜庆国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39-40,58,共3页
在山西省忻州地区,以玉米杂交种铁研12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增加玉米的穗长、单位面积株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纳米钾 配肥宝 生长素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EMS对甜荞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温日宇 郭耀东 +3 位作者 刘建霞 郑联寿 樊丽生 武小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2-13,21,共3页
本研究以山西省当地的甜荞(common buckwheat)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时间、浓度梯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处理,探讨不同EMS诱变处理对甜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以确定荞麦种子的EMS适宜诱变剂量。最终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 本研究以山西省当地的甜荞(common buckwheat)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时间、浓度梯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处理,探讨不同EMS诱变处理对甜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以确定荞麦种子的EMS适宜诱变剂量。最终为进一步获得荞麦优良性状并培育符合EMS诱变育种需求的新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显示:EMS诱变甜荞的最适浓度为1.0%,处理时间为4 h,致死浓度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EMS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不同量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爱生 温日宇 +3 位作者 郭耀东 刘建霞 樊丽生 姜庆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34-9334,9433,共2页
[目的]为提高玉米产量找到适宜的施肥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施肥比例试验和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氮磷不同量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把土壤和作物结合起来考虑时,作物苗期土壤供肥存... [目的]为提高玉米产量找到适宜的施肥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施肥比例试验和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氮磷不同量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把土壤和作物结合起来考虑时,作物苗期土壤供肥存在特定施肥比例。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围内,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且存在特定的施肥比例。[结论]在平衡施肥中,除了氮磷施用量之外,氮磷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施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施用量 施肥比例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联寿 温日宇 +3 位作者 郭耀东 刘建霞 樊丽生 姜庆国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6-17,共2页
以先玉335、大丰26号、铁研124、强盛16号等8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2种类型玉米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产量的高低。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品种产量以先玉335最高,为16380kg/hm2;其次为大丰26号和铁研124,分别为15570... 以先玉335、大丰26号、铁研124、强盛16号等8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2种类型玉米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产量的高低。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品种产量以先玉335最高,为16380kg/hm2;其次为大丰26号和铁研124,分别为15570和143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日宇 郭耀东 +3 位作者 刘建霞 郑联寿 樊丽生 姜庆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25-25,29,共2页
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随之增加;3种施肥方式以底肥加追肥产量最高。
关键词 氮肥 施用量 施肥方式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铈浸种对小麦SOD、POD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丽敏 张东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通过水培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稀土元素La(Ⅲ)、Ce(Ⅲ)浸种对小麦幼苗体内SOD、POD同工酶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La(Ⅲ)、Ce(Ⅲ)浸种均对小麦苗期SOD、POD等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低浓度稀土浸种有利于小麦苗期生长,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小麦 SOD POD 同工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注射剂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9
作者 周利青 王文魁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3期40-41,共2页
考察桉叶注射液体内外抗菌作用。桉叶注射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分别为0.004 g/mL和0.008 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008 g/mL和0.015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强于对链球菌。体内抑菌试验中... 考察桉叶注射液体内外抗菌作用。桉叶注射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分别为0.004 g/mL和0.008 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008 g/mL和0.015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明显强于对链球菌。体内抑菌试验中,小白鼠共分4组,均注射1个MLD菌液,1-3组分别为感染前12 h给药、感染同时给药、感染后12 h给药,4组为细菌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感染同时给药效果最佳,且对两种菌人工感染的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注射剂 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