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物-高分子复合微球表面形貌与模板组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军霞 张颖 +2 位作者 夏慧芸 白超良 房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29,共6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种MAA含量不同的阴离子型P(NIPAM-co-MAA)共聚微凝胶.以这些共聚微凝胶为模板,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CuS(CdS、ZnS)-P(NIPAM-co-MAA)无机-...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种MAA含量不同的阴离子型P(NIPAM-co-MAA)共聚微凝胶.以这些共聚微凝胶为模板,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CuS(CdS、ZnS)-P(NIPAM-co-MAA)无机-有机复合微球材料,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模板组成等因素对上述硫化物-高分子复合微球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所得复合微球表面均具有图案化结构,该结构明显依赖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模板微凝胶的组成.就模型体系而言,随表面活性剂Span-20、Span-80和Span-85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降低,微球表面形貌趋于粗糙,但仍然十分规整;就模板组成而言,模板中MAA含量增加使得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变得更加精细.据此,认为通过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微凝胶模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这些无机-有机复合微球的表面形貌,从而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表面活性剂 模板 硫化物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锰(Ⅱ)、镍(Ⅱ)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催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丰琴 王博 +1 位作者 马红竹 闫小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60-1464,共5页
合成出以乙二胺为核,马来酸酐为支化结构单元的马来酰胺树枝状高分子、高分子配体及其铜、锰、镍配合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就金属配合物对催化分解双氧水反应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树枝状高分子 合成 表徘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O_4-11和SAPO_4-11分子筛的微波合成及结晶机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小林 陈亚芍 常鹏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考察了合成压力、HF用量对合成AlPO4-11分子筛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考察了合成压力、HF用量对合成AlPO4-11分子筛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的具有AEL晶体结构的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结晶度高、晶粒均匀(为长约5μm的棒状晶体)。通过考察晶化时间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发现,微波合成的AlPO4-11分子筛是由六方晶系的正磷酸铝发生晶相转化而来的。利用X射线能谱对合成的SAPO4-11分子筛表面硅原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SAPO4-11分子筛具有B酸和L酸两种酸性位,但由于合成产物表面硅原子含量较少,因此酸性位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PO4-11分子筛 SAPO4-11分子筛 微波辐射 晶相转化 酸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过程的分子开关型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林玲 丁立平 +1 位作者 胡道道 房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9-1075,共7页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是一种重要的光物理过程,基于分子荧光发射强度对PET过程的依赖性以及对PET过程的物理结合调控、氧化还原调控和复杂结合调控,人们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对分析物具有不同响应行为的开关型荧光传感器。与一般的荧光传感...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是一种重要的光物理过程,基于分子荧光发射强度对PET过程的依赖性以及对PET过程的物理结合调控、氧化还原调控和复杂结合调控,人们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对分析物具有不同响应行为的开关型荧光传感器。与一般的荧光传感器相比较,这类荧光传感器具有响应快速、使用方便等特点。此外,多种逻辑门功能都可以通过开关型荧光分子的设计来实现,这就为分子器件、分子计算机乃至其它复杂分子机器的设计开发奠定了基础。介绍了基于PET过程的开关型荧光传感器研究现状,展望了此类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诱导电子转移 给体 受体 分子开关 光物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N′-二齿螯合配体构筑的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_2]·CH_3OH·H_2O
5
作者 付峰 高子伟 +3 位作者 冯勇 尚军飞 李东升 王继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3,共4页
利用螯合配体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与反丁烯二酸钠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2].CH3OH.H2O(fum=反丁烯二酸根,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 利用螯合配体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与反丁烯二酸钠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2].CH3OH.H2O(fum=反丁烯二酸根,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4.163 8(4)nm,b=1.323 9(1)nm,c=1.936 0(1)nm,β=117.23(9)°;Z=8;最终偏离因子R=0.032 7.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与来自两个dpphen的4个N和一个fum的2个O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单元.相邻单核单元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梯状链,毗邻的超分子链通过dpphen上苯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苯基-1 10-邻菲罗啉 铜(Ⅱ)配合物 Π-Π堆积 氢键作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分子掺杂及聚电介质模板导向的水溶性聚苯胺的CPO酶促氧化合成及结构性能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亚丽 聂艳艳 +3 位作者 蒋育澄 胡满成 李淑妮 翟全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4-1349,共6页
以氯过氧化物酶(CPO)催化H2O2氧化对苯二胺(PPD)单体,建立了一个水溶性聚苯胺(PANI)的绿色合成体系,通过添加小分子和引入模板剂导向合成目标产物,并经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测量、电镜扫描、热重分析及电导率测定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氯过氧化物酶(CPO)催化H2O2氧化对苯二胺(PPD)单体,建立了一个水溶性聚苯胺(PANI)的绿色合成体系,通过添加小分子和引入模板剂导向合成目标产物,并经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测量、电镜扫描、热重分析及电导率测定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各项性能均比本征态有明显改善.以高氯酸钠为掺杂剂,且n(对苯二胺)∶n(高氯酸钠)=1∶1时,产物具有明显的片层状结构,电化学活性最好,具有很强的可逆氧化还原能力;以聚苯乙烯磺酸钠(SPS)为模板剂导向合成的聚苯胺的热稳定性好,电导率高,水溶性大大增强.另外基于CPO的活性中心结构分析了PPD的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过氧化物酶 聚苯胺 聚电介质模板剂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介质中苎麻脱胶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源德 唐守伟 +3 位作者 杨喜爱 严理 刘昭铁 熊和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6,83,共4页
为确定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对超临界CO2介质中影响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50℃,CO2压力8 MPa,pH值5-6.5,转速90 r/min,时间1.5-2... 为确定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对超临界CO2介质中影响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介质中苎麻酶法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温度45-50℃,CO2压力8 MPa,pH值5-6.5,转速90 r/min,时间1.5-2.0 h;超临界CO2介质的苎麻酶法脱胶具有产量高和品质好的特点,与常规化学脱胶方法相比,脱胶制成率提高了14.3%,束纤维强力提高了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超临界CO2 果胶酶 木聚糖酶 酶法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昭铁 熊和平 +1 位作者 彭源德 唐守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综述了苎麻纤维的改性原理以及苎麻纤维碱法、液氨、乙酰化、烷基化、磺化、氰乙基化、离子液体、阳离子、纳米粒子等改性工艺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超临界流体苎麻纤维的改性。
关键词 苎麻纤维 超临界流体 乙酰化改性 碱法改性 阳离子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莉宁 吕凤婷 +1 位作者 胡静 房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按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从物理薄膜、化学薄膜和自组装单层膜等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荧光 薄膜传感器 自组装单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La[o-C_6H_4(NO_2)(CO_2)]_3·(DMF)_2}_2的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丽 陈亚芍 赵丽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镧配合物{La...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902(2)nm,b=1.245 0(2)nm,c=1.298 7(2)nm,α=64.555(2),°β=66.348(2),°γ=71.920(2)°,V=1.569 5(5)nm3,Dc=1.658 Mg/m3,Z=2,μ=1.437 mm-1,F(000)=784.配合物中有2个La(Ⅲ)被4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桥联,每个La(Ⅲ)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9,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7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和2个DMF的羰基氧原子.化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成为三维立体结构.同时发现了标题化合物固体具有光致发光现象,发光性能测试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新型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菊香 宋少飞 +1 位作者 沈淑坤 胡道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8,共5页
依据维系模板作用力的特点,将模板分为以分子间或分子内的弱相互作用维系特异形状的软模板和以共价键维系特异形状的硬模板。并对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制备各种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最新研究给予了较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 模板法 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 软模板 硬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二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智芳 陈建刚 +1 位作者 郭文斌 刘昭铁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0,共5页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0m、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m和压摩尔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及DME与CO2反应合成DMC的焓ΔrHm、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0m、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m和压摩尔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及DME与CO2反应合成DMC的焓ΔrHm、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和平衡常数lnKθ。计算结果表明:在300~1000K的温度及0.1~30MPa的压力条件下,DME氧化羰化合成DMC是热力学上可自发进行的反应,而由DME和CO2合成DMC是非自发进行的,需要通过耦合等方来改变反应途径(或重构反应体系),该反应才有可能进行。为由DME合成DMC的反应途径设计和催化剂的探索研究提了热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碳酸二甲酯 合成 反应自由能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静 吕凤婷 房喻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7-464,共8页
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具有检测精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分类扼要综述了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的研... 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具有检测精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分类扼要综述了光学薄膜氧气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传感器 荧光 磷光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过氧化氢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凯强 陈钿 +2 位作者 张颖 符全军 房喻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低温震荡方法制备了过氧化氢凝胶。研究了微米和纳米级颗粒状二氧化硅对过氧化氢的胶凝行为及其所形成凝胶的刺激响应性。用R/S软物质测定仪研究了某过氧化氢凝胶配方的触变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粒度与表面性质直接影响其胶凝... 通过低温震荡方法制备了过氧化氢凝胶。研究了微米和纳米级颗粒状二氧化硅对过氧化氢的胶凝行为及其所形成凝胶的刺激响应性。用R/S软物质测定仪研究了某过氧化氢凝胶配方的触变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粒度与表面性质直接影响其胶凝能力,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比亲水性微米二氧化硅具有更好的胶凝能力,而疏水性微米和纳米二氧化硅不能胶凝过氧化氢。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过氧化氢凝胶具有显著的温度/剪切双重刺激响应性,并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凝胶形成和刺激触变的可能机理。实验发现,加入微量表面活性剂与氢氟酸,能够有效提高凝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物理凝胶 刺激响应性 二氧化硅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烃类炸药检测用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淑娟 房喻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共3页
微痕量炸药的准确、快速检测对反恐、非金属地雷探测、环境质量监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概括现有炸药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用于微痕量硝基芳烃类炸药检测的均相荧光传感器、薄膜荧光传感器和光纤荧光传感器,其中,薄膜荧光... 微痕量炸药的准确、快速检测对反恐、非金属地雷探测、环境质量监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概括现有炸药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用于微痕量硝基芳烃类炸药检测的均相荧光传感器、薄膜荧光传感器和光纤荧光传感器,其中,薄膜荧光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重复使用和易于器件化等优点将在微痕量硝基芳烃类炸药的检测中获得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炸药 荧光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案化锥形氧化锌纳米带的原位热氧化法制备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丽 杨合情 +1 位作者 马军虎 贾殿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光刻技术制备出图案的锌膜,所得锌膜与纯氧在700℃氧化反应10 min,在锌膜的表面上原位生长出具有图案的锥形ZnO纳米带阵列,实现了ZnO纳米带生长位置的可控生长。锌膜上得到的锥形ZnO纳米带为单晶六方纤锌矿结构,长度在1~4μm,纳米... 采用光刻技术制备出图案的锌膜,所得锌膜与纯氧在700℃氧化反应10 min,在锌膜的表面上原位生长出具有图案的锥形ZnO纳米带阵列,实现了ZnO纳米带生长位置的可控生长。锌膜上得到的锥形ZnO纳米带为单晶六方纤锌矿结构,长度在1~4μm,纳米带根部和顶部的宽度分别在300~700 nm和100~300 nm。提出了锥形ZnO纳米带的可能生长机理。在波长为300nm光的激发下,发现了锌膜上锥形ZnO纳米带具有发光峰位于395 nm弱的紫外光发光和510 nm强的蓝绿光发光,它们分别起源于ZnO宽带隙的激子发射以及表面上离子化氧空位中的电子与价带中光激发的空穴之间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锥形纳米带:图案: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锗纳米线的制备与喇曼光谱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瑞丽 陈晓波 +3 位作者 尹文艳 董红星 宋玉哲 杨合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Au作催化剂通过在空气中将金属锗加热到550~800℃,在单质锗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GeO2纳米线.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喇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O2纳米线为六方相结构,长度可达30μm.通过改变加热温度,纳米线的直径可在... 以Au作催化剂通过在空气中将金属锗加热到550~800℃,在单质锗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GeO2纳米线.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喇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O2纳米线为六方相结构,长度可达30μm.通过改变加热温度,纳米线的直径可在110~170 nm范围内调节.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以说明GeO2纳米线的形成.并且在GeO2纳米线的喇曼光谱中观察到了声子限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2纳米线 固-液-固机理 喇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镍基质上六边形Ni(OH)2纳米片的生长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瑞丽 安莉娟 +1 位作者 张建英 杨合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3,共6页
通过金属镍片与草酸钠的碱性溶液(pH值为12)140℃水热反应24 h,在金属镍片表面原位生长出大面积直立的六边形Ni(OH)2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六边形Ni(OH)2纳米片为六方相单... 通过金属镍片与草酸钠的碱性溶液(pH值为12)140℃水热反应24 h,在金属镍片表面原位生长出大面积直立的六边形Ni(OH)2纳米片.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六边形Ni(OH)2纳米片为六方相单晶结构,厚200~500 nm,对角线长度1.6~3.6μm.Ni(OH)2纳米片的产量和尺寸随着反应体系中乙醇与水体积比的增加而降低,研究了草酸钠在六边形Ni(OH)2纳米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H)2 六边形纳米片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酶降解苎麻胶质与产物测定
19
作者 杨喜爱 彭源德 +4 位作者 唐守伟 严理 温岚 刘昭铁 熊和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7,共6页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酶降解与常压条件下酶催化降解苎麻胶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DNS、HPLC及咔唑法等方法对主要降解产物——糖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法对降解后的苎麻韧皮结构进行表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超临界二氧化...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酶降解与常压条件下酶催化降解苎麻胶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DNS、HPLC及咔唑法等方法对主要降解产物——糖类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法对降解后的苎麻韧皮结构进行表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为10 MPa,果胶酶用量为0.4%,半纤维素酶用量为0.2%,转速为250 r/min,反应3 h时,胶质去除率达17.2%;超临界二氧化碳酶降解较常压提前0.5 h到达降解终点;复配酶降解能力集中在前2 h;2个系统中还原总糖最高值为763 mg/20 g原麻,葡萄糖最高值为230 mg/20 g原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 超临界二氧化碳 苎麻胶质 酶降解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体系流变学行为影响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钿 刘静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22,共6页
近年来,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体系流变学行为影响研究备受人们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按主体分子种类,从环糊精、冠醚和杯芳烃三个方面评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体系流变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在研究中,一般... 近年来,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体系流变学行为影响研究备受人们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按主体分子种类,从环糊精、冠醚和杯芳烃三个方面评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对体系流变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在研究中,一般通过制备具有特异相互作用的新型主体和客体化合物,研究其相互作用对体系流变学行为的影响.未来工作仍应以开拓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体系为研究重点,以便实现更精细地调控体系的流变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相互作用 流变学行为 环糊精 冠醚 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