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Ni_3Al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
9
1
作者
索进平
胡定安
+1 位作者
冯涤
仲增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介绍了Ni3 Al复合材料的主要生产工艺和增强相的分类 .液相工艺主要包括熔铸法、反应烧结和热等静压、反应熔渗和SHS工艺以及喷射成形等方法 .固相工艺介绍了热压、热等静压和机械合金化 .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固相工艺
液相工艺
镍铝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热处理对17-4PH钢过时效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夏晓玲
李玉清
吴大茂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观察研究了17-4PH钢板条状马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的组织特征。固溶时间增长使粒状M23C6的数量减少,尺寸增大,时效析出M23C6的倾向增大,时间增长1h,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315和63MPa,冲击功降低8J...
观察研究了17-4PH钢板条状马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的组织特征。固溶时间增长使粒状M23C6的数量减少,尺寸增大,时效析出M23C6的倾向增大,时间增长1h,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315和63MPa,冲击功降低8J;过时效处理温度增高,ε-Cu的尺寸增大,使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稍有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力学性能
马氏体板条
碳化物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定量测定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胜国
刘继雄
李德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9,73,共3页
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图像仪上对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并用试样分析验证了新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值。结果表明:碳化物总面积百分数x1、碳化物条带的平均宽度x3、条带内碳化物占整个碳化...
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图像仪上对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并用试样分析验证了新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值。结果表明:碳化物总面积百分数x1、碳化物条带的平均宽度x3、条带内碳化物占整个碳化物面积的比例x4等特征参数与衡量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级别y之间的关系可定量表示为Y=-2.133 0+0.223 7x1-11.049 0x3+0.107 3x4,实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系高速钢
共晶碳化物
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Cr21Mn9Ni4Nb2WN奥氏体耐热钢晶界碳化物对高温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柳学胜
李玉清
钟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观察了锻造后5Cr21Mn9Ni4Nb2WN钢在8500~1280℃加热1h水冷固溶处理后,晶界碳化物的类型、大小、形貌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证明,11300C以下温度加热时,NbC块可作为碳源退化成M23C6颗...
观察了锻造后5Cr21Mn9Ni4Nb2WN钢在8500~1280℃加热1h水冷固溶处理后,晶界碳化物的类型、大小、形貌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证明,11300C以下温度加热时,NbC块可作为碳源退化成M23C6颗粒。细粒状和细片状晶界碳化物对提高钢的高温延伸性能和断面收缩性能较为有利,而大尺寸块状和大尺寸薄片状碳化物却弱化了晶界,并对高温塑性产生不利影响。推荐这种钢的热加工加热温度为1180~1200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塑性
奥氏体
耐热钢
晶界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i-Cr-Mo-Fe-W合金中宏观“黑斑”缺陷特征的形成
5
作者
刘雅晶
李玉清
+3 位作者
谢锡善
胡尧和
董建新
JohnH.Tundermann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共7页
采用晶界萃取碳复型等实验技术,研究了Ni- Cr- Mo- Fe - W 合金宏观“黑斑”缺陷特征的微观形成机制.该合金中“黑斑”缺陷的形成归因于钨、钼等元素在这里的富集.富集的钨、钼元素主要以数量较多、尺寸较大的富含钼、...
采用晶界萃取碳复型等实验技术,研究了Ni- Cr- Mo- Fe - W 合金宏观“黑斑”缺陷特征的微观形成机制.该合金中“黑斑”缺陷的形成归因于钨、钼等元素在这里的富集.富集的钨、钼元素主要以数量较多、尺寸较大的富含钼、钨的M6C和P相的形式存在于晶界上,使“黑斑”区的晶粒细小、晶界易受侵蚀且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
晶界
合金
晶界萃取碳复型
缺陷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i_3Al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
9
1
作者
索进平
胡定安
冯涤
仲增墉
机构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钢铁研究总院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3-100,共8页
文摘
介绍了Ni3 Al复合材料的主要生产工艺和增强相的分类 .液相工艺主要包括熔铸法、反应烧结和热等静压、反应熔渗和SHS工艺以及喷射成形等方法 .固相工艺介绍了热压、热等静压和机械合金化 .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固相工艺
液相工艺
镍铝复合材料
Keywords
Ni3Al composites
manufacturing process
liquid process
solid process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热处理对17-4PH钢过时效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夏晓玲
李玉清
吴大茂
机构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文摘
观察研究了17-4PH钢板条状马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的组织特征。固溶时间增长使粒状M23C6的数量减少,尺寸增大,时效析出M23C6的倾向增大,时间增长1h,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降低315和63MPa,冲击功降低8J;过时效处理温度增高,ε-Cu的尺寸增大,使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稍有增高。
关键词
热处理
力学性能
马氏体板条
碳化物
不锈钢
Keywords
Heat treat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lamellar martenstie
carbide
ε-Cu phase
分类号
TG16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TG142.7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定量测定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胜国
刘继雄
李德胜
机构
黄石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武汉钢铁
公司
技术
研究院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39,73,共3页
文摘
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图像仪上对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测定,试验数据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并用试样分析验证了新方法测定结果的偏差值。结果表明:碳化物总面积百分数x1、碳化物条带的平均宽度x3、条带内碳化物占整个碳化物面积的比例x4等特征参数与衡量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级别y之间的关系可定量表示为Y=-2.133 0+0.223 7x1-11.049 0x3+0.107 3x4,实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钼系高速钢
共晶碳化物
不均匀度
Keywords
Mo-series high speed steel
euteetic carbide
inhomogeity
分类号
TG142.1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Cr21Mn9Ni4Nb2WN奥氏体耐热钢晶界碳化物对高温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4
作者
柳学胜
李玉清
钟松
机构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文摘
观察了锻造后5Cr21Mn9Ni4Nb2WN钢在8500~1280℃加热1h水冷固溶处理后,晶界碳化物的类型、大小、形貌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证明,11300C以下温度加热时,NbC块可作为碳源退化成M23C6颗粒。细粒状和细片状晶界碳化物对提高钢的高温延伸性能和断面收缩性能较为有利,而大尺寸块状和大尺寸薄片状碳化物却弱化了晶界,并对高温塑性产生不利影响。推荐这种钢的热加工加热温度为1180~12000C。
关键词
高温塑性
奥氏体
耐热钢
晶界碳化物
Keywords
ductility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NbC
M 23 C 6
degeneration reaction
分类号
TG142.2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i-Cr-Mo-Fe-W合金中宏观“黑斑”缺陷特征的形成
5
作者
刘雅晶
李玉清
谢锡善
胡尧和
董建新
JohnH.Tundermann
机构
AuburnUniversity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IncoAlloysInternational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共7页
文摘
采用晶界萃取碳复型等实验技术,研究了Ni- Cr- Mo- Fe - W 合金宏观“黑斑”缺陷特征的微观形成机制.该合金中“黑斑”缺陷的形成归因于钨、钼等元素在这里的富集.富集的钨、钼元素主要以数量较多、尺寸较大的富含钼、钨的M6C和P相的形式存在于晶界上,使“黑斑”区的晶粒细小、晶界易受侵蚀且弱化.
关键词
黑斑
晶界
合金
晶界萃取碳复型
缺陷
高温合金
Keywords
freckle
grain boundary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M 6C
P phase
分类号
TG132.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Ni_3Al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索进平
胡定安
冯涤
仲增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热处理对17-4PH钢过时效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夏晓玲
李玉清
吴大茂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定量测定钼系高速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的新方法
刘胜国
刘继雄
李德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5Cr21Mn9Ni4Nb2WN奥氏体耐热钢晶界碳化物对高温塑性的影响
柳学胜
李玉清
钟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Ni-Cr-Mo-Fe-W合金中宏观“黑斑”缺陷特征的形成
刘雅晶
李玉清
谢锡善
胡尧和
董建新
JohnH.Tundermann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