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场废水环境污染因子控制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玉冰 蔡泽川 +8 位作者 张凡建 张京和 雷莉辉 楚德军 高薇 阎冬梅 付凤生 高洋 王喜顺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12期1-3,共3页
本研究应用臭氧净化技术治理规模化猪场废水中环境污染因子的效率。采取猪场废水收集系统、粪污固液分离系统、废水过滤系统、臭氧净化系统及粪污无害化利用系统工艺,对猪场废水中残留抗生素和细菌等环境污染因子进行治理。结果表明:经... 本研究应用臭氧净化技术治理规模化猪场废水中环境污染因子的效率。采取猪场废水收集系统、粪污固液分离系统、废水过滤系统、臭氧净化系统及粪污无害化利用系统工艺,对猪场废水中残留抗生素和细菌等环境污染因子进行治理。结果表明:经过臭氧水浓度7.8mg·L^(-1)作用20~30min净化处理后,猪场废水中残留的抗生素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土霉素的降解效率分别为97.37%、96.33%、97.52%、95.46%、94.57%、93.81%;经过臭氧水浓度7.8mg·L^(-1)作用10min净化处理后,对猪场废水中各种细菌的杀菌率近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环境污染因子 臭氧净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水产养殖现状及建议
2
作者 谢吉国 梁程超 《水产养殖》 2025年第5期61-63,共3页
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和田地区水产养殖业由于受生产习惯和饮食习惯影响,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2023年,随着新疆“海鲜”火爆出圈,2024年,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 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和田地区水产养殖业由于受生产习惯和饮食习惯影响,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2023年,随着新疆“海鲜”火爆出圈,2024年,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托勒干吉村水产养殖基地在盐碱地上养殖螃蟹成功,被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和田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现简述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及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报道 盐碱地 现状 水产养殖 建议 螃蟹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发酵床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彤 马建民 +2 位作者 吴艳 陈亚军 郭秀山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对发酵床温度、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20头体重8.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50%锯末+50%稻壳;试验组Ⅰ:100%菌糠;试... 本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对发酵床温度、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20头体重8.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50%锯末+50%稻壳;试验组Ⅰ:100%菌糠;试验组Ⅱ:15%锯末+15%稻壳+70%菌糠;试验组Ⅲ:25%锯末+25%稻壳+50%菌糠;试验组Ⅳ:35%锯末+35%稻壳+30%菌糠。结果表明,试验组发酵床表面温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Ⅱ和Ⅲ发酵床下20cm处温度明显升高(P<0.05);除试验组Ⅳ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Ⅰ平均日采食量明显增加(P<0.05);试验组Ⅱ、Ⅲ和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试验组Ⅳ外,试验组Ⅰ、Ⅱ和Ⅲ均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内容物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提示菌糠可作为发酵床垫料,促进仔猪生长,降低养殖成本,试验组Ⅲ是最佳的垫料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垫料 杏鲍菇菌糠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消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长跃 李杰 +4 位作者 于艳 李园园 陈雷 李马成 赵雪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9,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代谢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头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健康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每个重复公、母猪比例一致。...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代谢有机酸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头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健康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每个重复公、母猪比例一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3%和0.4%代谢有机酸产品的日粮,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升高,尿素氮含量均降低,其中0.4%代谢有机酸组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P>0.05);30.4%代谢有机酸组较对照组提高了血清中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的含量(P>0.05);4代谢有机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代谢有机酸能够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力,促进其甲状腺激素分泌,且以添加0.4%代谢有机酸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有机酸 断奶仔猪 免疫指标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环病毒2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园 杨倩 +2 位作者 滕飞 于红欣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优化1种猪细环病毒2型(TTSu 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对原有引物进行调整设计,以原有重组质粒为模板来重新进行检测TTSu V2 DNA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扩增。【结果】新的TTSu V2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的... 【目的】优化1种猪细环病毒2型(TTSu V2)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对原有引物进行调整设计,以原有重组质粒为模板来重新进行检测TTSu V2 DNA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扩增。【结果】新的TTSu V2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效率为99.3%,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为0.998,可准确检测的最低核酸模板浓度为50 copies/μL。与原方法相比较,新方法在熔解曲线、特异性、重复性方面都非常接近,但在扩增曲线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其可准确定量检测的灵敏度提高了至少10倍以上,临床检测数据也更加准确可靠。【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准确灵敏度更高的定量检测TTSu V2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环病毒2型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PCR 灵敏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子宫体冲洗新方法治疗奶牛子宫炎引起不孕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静涛 吴艳 +2 位作者 高薇 姜小平 肖西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31-3036,共6页
分娩后奶牛发生子宫炎症的概率高达40%,子宫炎引发的不孕症是制约奶牛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于子宫炎的治疗主要有传统的子宫内灌注给药和系统给药方法。近年来,气囊子宫冲洗法逐渐被应用,其利用专用子宫冲洗... 分娩后奶牛发生子宫炎症的概率高达40%,子宫炎引发的不孕症是制约奶牛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于子宫炎的治疗主要有传统的子宫内灌注给药和系统给药方法。近年来,气囊子宫冲洗法逐渐被应用,其利用专用子宫冲洗管,将气囊置于奶牛子宫,注入液体冲洗子宫后,人工把液体及炎性物质全部排出,冲洗干净后投药。本研究利用323头被诊断为子宫炎的奶牛,进行气囊法与常规法治疗效果、气囊所放位置和冲洗用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法相比,气囊子宫体冲洗法提高了子宫炎奶牛的配种率,气囊法配种率达60%以上,而常规法配种率仅为35%左右。气囊子宫体冲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子宫角放置法,气囊子宫体冲洗法配种率达60%以上,而气囊子宫角冲洗法治疗后其配种率仅为40%左右,且子宫体冲洗法节省时间、易于操作,安全系数高。3种药物组合都取得明显效果,生理盐水+土霉素子宫注射剂法的配种率达70%以上,露它净+宫得康法的配种率达60%以上,只用生理盐水冲洗的配种率也达55%以上。因此,与子宫内灌注给药、气囊子宫角放置冲洗等方法相比,气囊子宫体冲洗法显著提高了子宫炎奶牛的配种率,适用于在规模化生产中进行应用。这一新方法的推广对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不孕症 子宫炎 气囊子宫体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地区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的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园 师锦 +2 位作者 谢晓妍 陈丙生 周双海 《猪业科学》 2021年第6期76-78,共3页
猪细环病毒1型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种环状DNA病毒,可能存在潜在致病作用。为了初步了解其流行情况,用PCR技术和ELISA技术对来自京津冀、华东与华南地区578头保育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与抗体的猪场阳性率均... 猪细环病毒1型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种环状DNA病毒,可能存在潜在致病作用。为了初步了解其流行情况,用PCR技术和ELISA技术对来自京津冀、华东与华南地区578头保育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与抗体的猪场阳性率均为100%;核酸阳性率为73.88%,抗体阳性率为78.7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都超过50%的猪场达到86.67%,都超过80%的占53.33%。调查结果表明,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在我国部分地区普遍流行,其在多数猪场的感染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环病毒1型 核酸 抗体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环病毒2型感染与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王园 胡胜云 +3 位作者 杨倩 刘鑫宇 张贺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猪细环病毒2型(TTSuV2)感染与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生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采集35头临床疑似PMWS病猪和35头同群健康猪的血清,用综合诊断方法来确认PMWS病猪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临床感染猪,用荧... 【目的】分析猪细环病毒2型(TTSuV2)感染与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生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采集35头临床疑似PMWS病猪和35头同群健康猪的血清,用综合诊断方法来确认PMWS病猪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临床感染猪,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V2与TTSuV2载量,对2种病毒载量分别进行差异分析,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综合诊断确认,有24头PMWS病猪和27头PCV2亚临床感染猪,前者血清中PCV2载量与TTSuV2载量都极显著(P<0.01)高于后者,且TTSuV2载量与PCV2载量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相关。【结论】PMWS与TTSuV2感染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猪细环病毒2型 病毒载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炎症综合预防措施实施报告
9
作者 付静涛 吴艳 +5 位作者 高薇 段素云 李璟 艾君涛 张永东 肖西山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10期27-27,共1页
通过在北京地区规模牛场和奶牛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发现造成奶牛不孕的原因很多,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子宫炎症,据此,笔者对这一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娩助产前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检查;并且助产过早... 通过在北京地区规模牛场和奶牛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发现造成奶牛不孕的原因很多,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子宫炎症,据此,笔者对这一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娩助产前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检查;并且助产过早,助产时机掌握不好,影响正常的分娩过程,从而对奶牛产道以及整个生殖系统造成程度不同的损伤.同时也会造成胎衣不下,如果处理不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不孕 子宫炎症 综合预防 分娩过程 北京地区 胎衣不下 生殖系统 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母猪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有机铁对仔猪生长和贫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冬琴 王梁 +1 位作者 郝金鹏 陈亚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母猪饲料中添加两种不同水平螯合态的有机铁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改善仔猪贫血效果的研究。选取体重相近、胎次相近、遗传结构一致、健康的二元杂母猪30头,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100 g/kg;处理组2... 本研究旨在评估母猪饲料中添加两种不同水平螯合态的有机铁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改善仔猪贫血效果的研究。选取体重相近、胎次相近、遗传结构一致、健康的二元杂母猪30头,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100 g/kg;处理组2、3、4、5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甘氨酸亚铁80 g/kg和100 g/kg、复合氨基酸螯合铁80 g/kg和100 g/kg。结果表明,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铁甘氨酸亚铁100 g/kg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80 g/kg可提高21日龄断奶仔猪体重,分别提高12.26%和10.3%;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微量甘氨酸亚铁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可改善母猪生产时和产后21日龄以及仔猪初生和断奶后体内血液红细胞数量(RBC)、血液平均红细胞的体积(MCV)和血液中红细胞压积(HCT),其中母猪日粮中添加甘氨酸亚铁80 g/kg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100 g/kg组仔猪血液红细胞数量(RBC)在初生和21日龄断奶分别提高6.06%和9.29%;母猪饲料中添加有机微量甘氨酸亚铁和复合氨基酸铁都可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乳铁的含量,其中添加甘氨酸亚铁100 g/kg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铁100 g/kg组初乳中铁浓度分别提高276%和346%。综上,通过提高母猪乳中有机铁含量可提高初生仔猪体内的铁储存与代谢以达到仔猪抵抗贫血风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铁 母猪 仔猪生长 仔猪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山楂渣对仔猪生长性能、后肠道菌群和粪便臭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秀莲 韩绍良 +5 位作者 娄迎霞 贾勇杰 张景齐 李亚新 陈亚军 石径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4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山楂渣及不同添加方式对仔猪生长性能、后肠道菌群和粪便臭味物质的影响。选取160头体重相近的保育后期杜×长×大三元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山楂渣及不同添加方式对仔猪生长性能、后肠道菌群和粪便臭味物质的影响。选取160头体重相近的保育后期杜×长×大三元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S1组、S2组和S3组)饲喂90%基础饲粮+10%发酵山楂渣饲料,其中S1组发酵山楂渣饲料与基础饲粮一同制粒,S2组单独料槽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发酵山楂渣饲料,S3组混合后一同饲喂。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发酵山楂渣能够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提升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猪粪便中的臭味物质。其中发酵山楂渣饲料与基础饲粮一同制粒的添加方式效果最佳,对养分消化率影响最小并能提高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8.36%(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15.04%(P<0.05),有效降低仔猪粪便中粪臭素等臭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发酵山楂渣饲料替代10%基础饲粮在仔猪饲养中具有提高生长性能、改善猪舍气味、提高饲喂效果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山楂渣 仔猪 生长性能 后肠道微生物菌群 臭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烟曲霉菌和3种霉菌毒素情况调查
12
作者 陈亚军 李芳 +3 位作者 王韫 董清 袁雪霞 黄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饲料中的霉菌和其毒素对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影响十分巨大。本试验以北京大兴种猪示范基地为观察对象,检测不同饲料和饲料原料的蜡样芽孢杆菌、烟曲霉菌以及呕吐毒素(DON)、烟曲霉毒素(FB)和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的霉菌和其毒素对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影响十分巨大。本试验以北京大兴种猪示范基地为观察对象,检测不同饲料和饲料原料的蜡样芽孢杆菌、烟曲霉菌以及呕吐毒素(DON)、烟曲霉毒素(FB)和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66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样本中,蜡样芽孢杆菌样本的总体检出率为75.8%,烟曲霉菌检出率为69.7%;饲料原料中DON、FB和ZEN检出率较高,成品饲料DON检出率100%,FB检出率83.3%,ZEN检出率66.7%。结论 :北京地区的饲料霉菌及其毒素污染情况严重,应尽快制定饲料原料毒素污染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原料 霉菌污染 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霉菌毒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当前防控措施的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亚军 高海燕 +2 位作者 郝金鹏 董清 陈继锋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8期85-88,共4页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来讲,不能被生命体吸收、利用或分解,会产生巨大的类毒性反应。常见的霉菌主要包括: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其产生的毒素主要有...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来讲,不能被生命体吸收、利用或分解,会产生巨大的类毒性反应。常见的霉菌主要包括: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其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毒素、赤霉烯酮族毒素、呕吐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麦角毒素等。畜牧业所饲养的畜禽种类,以猪最为敏感,能够造成猪的生长抑制、免疫机能抑制和繁殖性能下降等。尤其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是降低母猪繁殖性能,间接危害新生仔猪品质等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菌毒素 繁殖性能 母猪 防控 次级代谢产物 单端孢霉毒素 生长抑制 赭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王对母猪催奶催情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刘哲翔 陈亚军 +4 位作者 王海燕 董清 刘希锋 穆立田 张悦 《中国猪业》 2012年第11期66-66,共1页
本实验研究了功能性添加剂益母王对调节母猪奶水、同期发情(催奶、催情)的效果。结果表明,益母王具有调理母猪内源性激素的作用,促进同期发情。
关键词 催奶 催情 试验 益母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试验研究
15
作者 谢吉国 张悦 +2 位作者 高薇 马立鸣 何川 《中国水产》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近年来,以鱼菜共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在国内逐渐兴起。为探索该模式在北京地区的使用效果,作者以大口黑鲈为养殖品种,展开了初步研究,总结了相关技术经验,为下一步系统性研究和规范化应用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提供... 近年来,以鱼菜共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在国内逐渐兴起。为探索该模式在北京地区的使用效果,作者以大口黑鲈为养殖品种,展开了初步研究,总结了相关技术经验,为下一步系统性研究和规范化应用渔农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利用模式 模式试验 鱼菜共生 大口黑鲈 系统性研究 北京地区 技术手段 渔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