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丛志斌 任卫东 +4 位作者 杨玉洁 晏华 卫雪虹 喻晓娜 陈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0例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内径、走行及起点位置、血流速度等。结果本组300例中68例患者椎动... 目的探讨先天性椎动脉变异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0例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颅外段椎动脉检查,利用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观测椎动脉内径、走行及起点位置、血流速度等。结果本组300例中68例患者椎动脉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23例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其中2例合并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4例椎动脉起点异常,其中2例仅伴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2例双支左椎动脉,且双支椎动脉中有1支左椎动脉发育不良,1支左椎动脉起点伴颈段入横突孔位置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很好的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先天性变异 超声检查 彩色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判定心房、心室及大动脉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立敏 任卫东 +4 位作者 马春燕 陈昕 王晓冰 程艳彬 晏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90-1392,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全容积显像在心脏节段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集97例患者的心尖四腔位的RT-3DE全容积图,在三个方位(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六个方向对图像进行剖切、分析,寻找分辨心房、心室、房室连接及大动脉连...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全容积显像在心脏节段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采集97例患者的心尖四腔位的RT-3DE全容积图,在三个方位(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六个方向对图像进行剖切、分析,寻找分辨心房、心室、房室连接及大动脉连接的重要剖切方向及观察方向。结果心尖四腔全容积图经冠状、矢状及水平三个方位的六个方向的剖切可清晰显示心心房、心心室、房室连接及大动脉连接。结论心尖RT-3DE的全容积图像能为临床提供多元信息,满足心脏节段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全容积成像 节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超声观察及心肌结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宝生 任卫东 +4 位作者 唐力 晏华 陈昕 富维强 喻晓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超声观察,探讨室间隔心肌结构及其成像基础,为室间隔研究提供结构基础及显像方法。方法51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用二维超声观察左室长轴切面、左室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室间隔,以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 目的通过对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超声观察,探讨室间隔心肌结构及其成像基础,为室间隔研究提供结构基础及显像方法。方法51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用二维超声观察左室长轴切面、左室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室间隔,以室间隔内强回声带的中线为室间隔左、右室侧的分界线,测量各切面室间隔左室侧厚度(TLV)及右室侧厚度(TRV)并计算二者比值。结果超声明确显示室间隔内带状强回声并将室间隔分为左、右室侧,前室间隔处TLV较TRV明显增厚,中后室间隔TLV及TRV基本相等。离体加温后猪心脏的室间隔可轻易徒手将其分为两层,两层厚度特点与超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室间隔在结构上可分为两层即室间隔的左室侧及右室侧;超声可显示室间隔两层间的界面即强回声带并准确测量室间隔左、右室侧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 强回声带 心肌结构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任卫东 刘爽 +3 位作者 马春燕 晏楠 李秀云 肖杨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49例,在术前3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主动射血分数(LAAEF),采用STE检测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应变率(SRs-LA、SRs-IA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LA、SRe-IAS)、舒张晚期应变率(SRa-LA、SRa-IAS),同时测量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将术后LVESV减小率(ΔLVESV)≥15%定义为CRT短期治疗有效。结果 CRT术后3个月的27例患者(55.10%)CRT短期治疗有效(R组)。术前R组患者的所有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参数与无效患者比较,R组患者的LVESV减小,LVEF增大,LAPEF、LAAEF增加,SRs-LA、SRe-LA、SRa-LA、SRs-IAS、SRe-IAS、SRa-IAS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CRT短期可明显改善左心房功能;STE能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辅助装置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