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量子点集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光转换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宇 靳映霞 +3 位作者 王登科 杨杰 王茺 吕正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9-606,649,共9页
介绍的光光转换器是新型红外光-可见光转换器件,红外光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直接注入有机发光二极管产生可见光。以半导体红外探测与有机发光器件单片集成的光光转换器,直接实现了红外光到可见光的集成转换,在红外凝视技术中有极大的应用潜... 介绍的光光转换器是新型红外光-可见光转换器件,红外光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直接注入有机发光二极管产生可见光。以半导体红外探测与有机发光器件单片集成的光光转换器,直接实现了红外光到可见光的集成转换,在红外凝视技术中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无机红外探测与有机发光的光-光转换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光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近β钛合金循环形变中的平面滑移行为
2
作者 黄俊 李慧 +1 位作者 王执锐 吴玉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38,共6页
对单相体心立方近β钛合金在不同加载应力以及循环周次下进行压缩疲劳试验,对循环过程中的范性应变机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滑移模式、显微组织演化等对早期微裂纹萌生的影响以及观察疲劳前后位错组态的演化,分析了循环形变特征与表面滑... 对单相体心立方近β钛合金在不同加载应力以及循环周次下进行压缩疲劳试验,对循环过程中的范性应变机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滑移模式、显微组织演化等对早期微裂纹萌生的影响以及观察疲劳前后位错组态的演化,分析了循环形变特征与表面滑移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单相近β钛合金经纯压缩循环形变后出现出典型的平面滑移特征以及表面应力集中现象,循环形变后的位错湮灭、退孪晶和孪晶界结构简化造成的局部应力改变是导致应力集中滑移带出现以及平面滑移机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Β钛合金 压缩疲劳试验 循环形变 平面滑移 位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对零膨胀锂铝硅封接玻璃流动性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3
作者 郭宏伟 李荣悦 +3 位作者 CHI Longxing 刘帅 王毅 白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11-2517,2541,共8页
密封连接石英玻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加工以及微机电系统真空连接等领域。改进的低膨胀Li_(2)O-Al_(2)O_(3)-SiO_(2)(LAS)系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封接石英玻璃,但存在流动性不佳的难题。本文通过掺入WO_(3)对LAS系微晶玻璃进行改... 密封连接石英玻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加工以及微机电系统真空连接等领域。改进的低膨胀Li_(2)O-Al_(2)O_(3)-SiO_(2)(LAS)系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封接石英玻璃,但存在流动性不佳的难题。本文通过掺入WO_(3)对LAS系微晶玻璃进行改性,利用线膨胀系数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高温烧结影像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掺入WO_(3)后LAS玻璃封接石英玻璃的机理。结果表明:WO_(3)对LAS玻璃的析晶产生先增强后削弱的影响;WO_(3)掺量越大,热膨胀系数越大,当掺量达到5.0%(质量分数)时,热膨胀系数提升至5.69×10^(-7)℃^(-1);流动性与润湿性随着掺量增加而提升,铺展面积随掺量增加而增大,润湿角随掺量增加而减小,有效改善了LAS玻璃本身流动性不足的问题;LAS玻璃与石英玻璃之间主要是通过化学元素迁移实现封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玻璃 微晶玻璃 WO_(3) 流动性 封接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掺杂SiO_(2)-B_(2)O_(3)-Nb_(2)O_(5)复相微晶玻璃相界及储能性能研究
4
作者 郭宏伟 白赟 +4 位作者 CHI Longxing 赵志龙 刘帅 王毅 李荣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26-3833,共8页
采用可控析晶法制备了La_(2)O_(3)掺杂的SiO_(2)-B_(2)O_(3)-Nb_(2)O_(5)(SBN)复相微晶玻璃,利用DSC、Raman、XRD、SEM、铁电和介电性能测试等分析表征了La_(2)O_(3)掺杂对SBN复相微晶玻璃结构与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_(2)O_(3)... 采用可控析晶法制备了La_(2)O_(3)掺杂的SiO_(2)-B_(2)O_(3)-Nb_(2)O_(5)(SBN)复相微晶玻璃,利用DSC、Raman、XRD、SEM、铁电和介电性能测试等分析表征了La_(2)O_(3)掺杂对SBN复相微晶玻璃结构与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_(2)O_(3)掺杂能够有效提高复相微晶玻璃的热稳定性,随着La_(2)O_(3)含量增加,系统析晶势垒增大,热膨胀系数先降低后升高,价键振动加剧,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介电损耗先减小后增大;掺杂1.00%(摩尔分数)La_(2)O_(3)时,复相微晶玻璃在40 kV/cm电场下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最大,分别为0.031 J·cm^(-3)和77.6%;储能性能主要通过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的协同作用来评价,La_(2)O_(3)能通过提高结构热稳定性和降低介电损耗来提高介电常数,当其引入体系后处于玻璃网络的空隙中,可有效增强材料耐击穿性能;复相微晶玻璃结构可以增加结构无序度,从而降低弛豫损耗,有效提高材料的储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B_(2)O_(3)-Nb_(2)O_(5)微晶玻璃 La_(2)O_(3)掺杂 储能材料 复相 相界 铁电材料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