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周晴 钟鸣 +3 位作者 胡必杰 阴忆青 黄声雷 诸杜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耐药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该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429株(不包括2周内重复菌株),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标本(92.3%)。在2009年和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9.1%和45.7%、头孢哌酮-舒巴坦1 8.2%和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和48.6%,上述结果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上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3%和54.3%,P<0.0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6%和14.3%,P<0.01)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亚胺培南(AUD:2.32上升至4.96)、头孢哌酮-舒巴坦(AUD:0.16上升至7.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2.19上升至4.76)的使用强度呈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70,P值为0.067。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1,R=0.88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31,R=0.647)的发生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强度相关(P=0.038,R=0.630)。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殷娜 尤新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123例SICU患者各种病原学标本,分析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监测。结果共分离出4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1%,其次为...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收集123例SICU患者各种病原学标本,分析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监测。结果共分离出4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9.7%)和真菌(22.1%)。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15.1%)为主。痰液标本的病原体分离率较高(278株),病原菌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0.5%)、铜绿假单胞菌(20.5%)、白色假丝酵母菌(15.8%)和大肠埃希菌(7.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1.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49.3%和40.9%,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最高。结论加强SICU病原菌流行病学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霞 尤颢 +6 位作者 廖崇先 杨谦 舒涛 单忠贵 邱风 孙勇 林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 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 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组及冠心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3%和26.2%,明显高于风心组与先心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为4.9%,高于其他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体外循环术后医院感染率13.2%,高于非体外循环术后感染率6.2%(P<0.01)。手术时间长于4 h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3%,高于手术时间小于4 h者(P<0.01)。术后CICU中住院达1周以上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率约为58.4%,远高于术后CICU中住院日期小于1周者(P<0.001)。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手术时间大于4 h及在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内时间超过1周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对此类患者注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Ⅲ评分系统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马颖 黄斌 程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评估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341例外科危重患者的资料,应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比... 目的:评估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341例外科危重患者的资料,应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不同疾病类型比较,脑出血和多发创伤的评分、病死率均高于其他病种(P<0.0001),APACHEⅢ分值与实际病死率呈正相关,评分分值≥60分者病死率明显增高。死亡组51例、评分平均(76.45±28.32)分;存活组290例,评分平均(39.92±18.03)分;伴随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危重;急诊手术组评分分值、病死率均高于择期手术组、未手术组。结论:APACHEⅢ评分系统可应用于SICU评估病情程度和预后,是医疗质量及合理利用SICU资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 SICU 危重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病例的相关因素探讨
5
作者 凌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减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死率,探讨了SICU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112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ICU死亡病例具有一定特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率居高不下,外科问题未彻底解决应引起... 目的:为了进一步减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死率,探讨了SICU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112例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ICU死亡病例具有一定特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生率居高不下,外科问题未彻底解决应引起重视,积极预防医源性失误。结论:加强外科危重病的认识和专业化知识,预防医源性失误,提高SICU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U 死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环境压力源分析及其对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祝利花 周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31,36,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环境压力源感知情况,并比较其对谵妄的影响。方法2019年1-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3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急性生理... 目的分析心脏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环境压力源感知情况,并比较其对谵妄的影响。方法2019年1-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3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和ICU环境压力源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ICU环境压力源量表中平均分最高的条目为带有口腔或鼻腔插管和口渴。不同ICU入住时间的患者在ICU环境压力源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9,P<0.001)。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在ICU环境压力源总分及4个维度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术后ICU患者环境压力源主要为"带有口腔或鼻腔插管"和"口渴",压力源得分与ICU入住时间的长短有关,谵妄患者感知的环境压力高于非谵妄患者;环境压力源分析可为心脏术后ICU患者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 重症监护病房 环境压力源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儿急性皮肤衰竭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伟平 林楠 +1 位作者 唐芳 盛美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18,共4页
对重症监护室患儿急性皮肤衰竭的定义、早期识别、与压力性损伤的差异性、相关高危因素、干预措施及管理进行综述,提出医务人员应正确识别急性皮肤衰竭的高危患儿,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急性皮肤衰竭的危害。
关键词 儿童 重症监护室 急性皮肤衰竭 压力性损伤 重症护理 皮肤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康复服务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评《颅脑创伤和脑科危重症治疗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I0003-I0003,共1页
《颅脑创伤和脑科危重症治疗学》由Jack Jallo、Temple University、Christopher Loftus,主编,高亮教授编译,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46483。全书共包括三十二个部分,主要重点围绕着“引言、理论与基础、诊断与治疗、重症监护... 《颅脑创伤和脑科危重症治疗学》由Jack Jallo、Temple University、Christopher Loftus,主编,高亮教授编译,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46483。全书共包括三十二个部分,主要重点围绕着“引言、理论与基础、诊断与治疗、重症监护、结局、社会经济学问题”等六个部分展开。尤其突出了对儿童颅脑外伤的危重症监护管理。内容重点涵盖了从轻度至重大的儿童颅脑损害、颅脑穿通伤及儿童颅脑创伤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颅脑外伤 科学技术出版社 康复服务 危重症监护 危重症治疗 脑科 外科危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神经监测
9
作者 吴松华 吴振华 齐玉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较高,可加重疾病负担,围手术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可辅助临床医师尽早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时干预并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其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信号、脑血流量等。本文综述心血管外科围... 心血管外科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较高,可加重疾病负担,围手术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可辅助临床医师尽早发现神经系统异常,及时干预并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其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信号、脑血流量等。本文综述心血管外科围手术期常用的神经监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以为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脑电描记术 诱发电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的菌谱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洁 孙景勇 +3 位作者 毛恩强 刘伟 秦帅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的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的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的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7株,占77.9%,革兰阳性菌56株,占22.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率最高,以不发酵糖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19.8%、13.4%和9.9%,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率分别为13.8%和13.0%,其产ESBLs株分别占45.7%和30.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比率较低,但肠球菌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率较高(31.8%);常见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不发酵糖菌感染率和耐药率均明显上升,胆道阳性菌感染也有增加趋势,这些都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相关非计划拔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11
作者 庄晓艳 许勤 +1 位作者 朱姝芹 童孜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并分析影响非计划拔管的身体约束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与管路情况记录单,对106例使用身体约束的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情况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身体约束相关的非计...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并分析影响非计划拔管的身体约束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与管路情况记录单,对106例使用身体约束的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情况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身体约束相关的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入住神经外科ICU期间身体约束162例次,以约束上肢为主(99例次);身体约束时间2.5~677.0 (143.96±138.02) h;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约束执行时患者的意识状态、约束时间及部位是非计划拔管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 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时间较长,患者的意识状态、约束时长及约束部位是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护士应正确判断约束时机、约束部位,提高约束的有效性,以降低非计划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ICU 身体约束 非计划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E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10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洁 毛恩强 +2 位作者 刘伟 秦帅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例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患者,在其他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和药敏试验显示这些耐药菌...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例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患者,在其他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和药敏试验显示这些耐药菌仅对多黏菌素B敏感的前提下,选用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0例患者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12例次,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有效率(75.0%)和细菌学清除率(73.1%)。未发生药物相关的肾毒性、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患者,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多黏菌素E是敏感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E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13
作者 王伊钶 贾盈盈 +4 位作者 兰美娟 何晓娣 郭志冉 陈媛儿 沈航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研究,为减少CHF患者未满足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系统评价设计,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5年2月5日的相关文献,对CHF患者确诊后...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研究,为减少CHF患者未满足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系统评价设计,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5年2月5日的相关文献,对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采用基于数据的收敛整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1525例CHF患者,超过60%的CHF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确诊后未满足需求。最终整合结果显示,CHF患者存在16种未满足需求:生理需求;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精神卫生需求;经济援助;政府支持;亲友支持;生活自我控制感;医护人员支持;与医护人员共同决策;出院准备;信息需求;移动医疗;精神寄托需求;延续性护理。结论:CHF病情复杂,患者生活质量低,未满足需求较多。未来有必要深入研究,针对CHF患者诸多未满足需求,构建更具针对性的CHF护理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未满足需求 混合研究系统评价 混合研究质量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患者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洁 毛恩强 +1 位作者 秦帅 汤耀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总结外科患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外科ICU收治的61例MDR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61例患者共出现肺部感染34例、腹腔感染3... 目的总结外科患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特点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外科ICU收治的61例MDR革兰阴性菌严重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61例患者共出现肺部感染34例、腹腔感染31例、尿路感染2例和继发性血流感染11例,其中12例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部位感染。共检出MDR鲍曼不动杆菌33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和阴沟肠杆菌2株。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分别为31例和28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4.8%和60.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38.7%和53.6%。其中15例治疗无效患者接受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E治疗,临床有效率73.3%,细菌清除率53.3%。总病死率24.6%。结论外科ICU患者MDR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泛耐药(PDR)菌株占50.0%左右。头孢哌酮-舒巴坦对MDR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一定疗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其敏感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疗效较好,国产硫酸多黏菌素E亦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 感染 多黏菌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野 栾正刚 郭仁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Wistar大鼠SAP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SAP组和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处理组(PDTC组)。采用RT-PCR...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Wistar大鼠SAP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SAP组和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处理组(PDTC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MGB-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变化。结果大鼠肝组织HMGB-1mRNA表达SAP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DTC组较SAP组显著减少(P<0.05)。SAP组HMGB-1蛋白在肝细胞和枯否细胞表达较强,而在对照组表达较弱,PDTC组HMGB-1蛋白表达较SAP组显著减弱。同时,SAP组大鼠血浆AST、AL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PDTC组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AP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升高参与了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DTC可通过抑制肝组织HMGB-1表达进而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症急性胰腺炎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容量监护仪的特点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力 何清 +1 位作者 刘亚林 常志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一种较新的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型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它可测得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结合脉搏波形轮廓...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是一种较新的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型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它可测得单次的心输出量(CO),并结合脉搏波形轮廓分析连续测得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由于PiCCO监测系统拥有快捷、准确、实时、并发症少及受影响因素少等特点并具备其独特的循环临测指标,使其存多种重症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心排血量 心血管疾病 脉搏波形 疾病诊治 血流动力学参数 监护仪 容量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在儿童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世华 马乐龙 +1 位作者 印爱珍 刘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管理在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DRO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干预前采用常规MDRO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MDT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儿各项防控措施依从率、MDRO检出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MDRO感染科室分布及感染构成比。结果实施MDT管理后,医生开具隔离医嘱、病历夹及患者一览表贴接触隔离标识、床头悬挂隔离标识、床旁速干手消毒剂配置、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可复用医疗器械专用、医务人员知晓MDRO患儿、消毒剂正确配置、转科通知相关部门、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的依从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RO总检出率由22.09%下降至16.5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分别由19.25%、10.38%、27.42%、36.39%、15.37%下降至15.29%、6.01%、23.64%、21.99%、1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MDT管理前后均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实施MDT管理前后MDRO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0.19%下降至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结论实施MDT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MDRO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率,有效减少儿童MDRO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多重耐药菌 管理 医院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兰蕴平 吴娅秋 +3 位作者 黎嘉嘉 刘蓉安 罗小秀 黄晓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9-713,共5页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 目的观察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呼吸训练器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冠脉搭桥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8)。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拔管后3 d,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实测值)和FEV_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t>3.590,P<0.01),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824,P<0.001);两组FEV_1(实测值)、FEV_1(实测值/预计值)和FEV_1/FVC均较术前降低(F>1.044,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2.138,P=0.037)。两组术后1 d PaO_2水平均较术前及拔管后3 d高(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器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进而改善氧合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手术 低氧血症 呼吸训练器 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理想体重设置心脏术后机械通气初始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培军 李军山 +4 位作者 杨东艳 宋静华 简凯陶 李庆和 刘昌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用理想体重代替实际体重设置机械通气初始参数,使机械通气更接近生理需要,以期降低再次调整呼吸机的比例。方法:将80例肺功能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B组39例,前瞻性研究在分别按8ml/kg实际体重(A 组)和8 mL/kg理想体... 目的:探讨用理想体重代替实际体重设置机械通气初始参数,使机械通气更接近生理需要,以期降低再次调整呼吸机的比例。方法:将80例肺功能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B组39例,前瞻性研究在分别按8ml/kg实际体重(A 组)和8 mL/kg理想体重(B组)初始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为16次/分后,观察2组每分通气量、气道峰压、气道平均压、吸气流速、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标准碱剩余(SBE)的变化及是否需要再次调整机械通气参数。资料的统计分析由SPSS11.0完成,两组变量的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初始设置呼吸机后,A组的每分通气量、pH、动脉血PaCO2、SBE分别为7.46±0.1、(33.9±4.3)mmHg、1.3±2.3,B组的pH、动脉血PaCO2、SBE分别为7.41±0.1、(37.5±4.5)mmHg、0.03±2.6,均P<0.05。两组需要再次调整呼吸机的比例为43.9%和20.5%,有显著差异(P<0.05)。需要再次调整呼吸机的患者,其调整后的潮气量按理想体重计算,为(8.2±0.8)ml/kg。结论:用理想体重设置初始潮气量可显著降低再次调整呼吸机的比例。对于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将呼吸频率设为16次/分时,按8 ml/kg理想体重来设置初始的潮气量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理想体重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人餐后低血压及直立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文兵 高德伟 +1 位作者 王晶 卢文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餐后低血压(PPH)及直立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无创心电监护仪测量78例在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病情相对平稳的老年人进餐前后及晨起站立3min后的血压。结果78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9例,年龄82...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餐后低血压(PPH)及直立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无创心电监护仪测量78例在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病情相对平稳的老年人进餐前后及晨起站立3min后的血压。结果78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9例,年龄82±6岁,其中57例出现PPH,餐后血压下降37±6mmHg,47例出现OH,站立后血压下降41±5mmHg,36例同时出现PPH及OH,仅10例(13%)既无PPH,也无OH。有症状的PPH占74%(42/57),以嗜睡及晕厥最为常见;有症状的OH占64%(30/47),以头晕及跌倒倾向最为常见。结论PPH及OH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临床现象,二者症状差异明显,且经常合并存在,危害较大。进一步了解PPH及OH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老年人因餐后血压下降及直立性低血压所致意外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直立性 低血压 餐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