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示范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重庆市忠县拔山镇杨柳村为例
1
作者 田茂强 代述勇 +1 位作者 高润霞 陈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724-4727,共4页
国土整治是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规划,集中资金,对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利用和保护。在一些项目开展初期,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应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本研究对地处丘陵地区的重庆市忠县拔山镇杨柳... 国土整治是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规划,集中资金,对某个区域的国土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利用和保护。在一些项目开展初期,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应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本研究对地处丘陵地区的重庆市忠县拔山镇杨柳村示范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多方面研究,以充分认识国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丘陵地区国土整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整治 可行性 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良林 周汉文 +3 位作者 陈植华 王锦荣 陈正华 陈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7-1062,共16页
福建白云山、鼓山和石牛山均位于福建沿海地带,该区域花岗岩类分布广泛。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白云山、鼓山(魁歧)和石牛山地区花岗岩年龄分别为99.3Ma±1.8Ma、99.4Ma±2.3Ma和94.7Ma±1.4Ma,属晚白垩世早期的... 福建白云山、鼓山和石牛山均位于福建沿海地带,该区域花岗岩类分布广泛。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白云山、鼓山(魁歧)和石牛山地区花岗岩年龄分别为99.3Ma±1.8Ma、99.4Ma±2.3Ma和94.7Ma±1.4Ma,属晚白垩世早期的产物。花岗岩均具有富硅、富碱、贫钙镁、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弱过铝到准铝质岩石。稀土元素具中-强Eu负异常,总体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V型"模式。微量元素Rb、U、Th、La等强烈富集,相对亏损Ba、Sr、P、Ti等元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属典型的A型花岗岩,其中魁歧花岗岩为碱性A型花岗岩,其余地区为铝质A型花岗岩。研究表明,研究区A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源区组成;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部分地幔物质参与;碱性A型花岗岩较铝质A型花岗岩可能有更多的地幔物质加入。结合地球化学、野外地质、区域背景及年龄资料综合判定,中国东南沿海2类A型花岗岩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体系中弧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A型花岗岩 铝质A型花岗岩 晚中生代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福建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土地开发整治项目中待开发草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茂强 杨赟 +2 位作者 陈璐 黎朋红 谢艾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203,209,共3页
通过对彭水县鞍子乡和善感乡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的实地调研分析,根据丘陵山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地表岩石出露情况、地形坡度、土层厚度、交通条件、排灌条件等5个参评因子,对该项目待开发草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形成了针对丘陵山区草地的... 通过对彭水县鞍子乡和善感乡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的实地调研分析,根据丘陵山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地表岩石出露情况、地形坡度、土层厚度、交通条件、排灌条件等5个参评因子,对该项目待开发草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形成了针对丘陵山区草地的适宜性评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治 适宜性评价 彭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保护绩效定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立 张行宇 韩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1-205,共5页
根据修正后的耕地面积数据(1978—2012年)和耕地保护相关的经济社会因素,构建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对耕地保护政策发展历程、现有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该模型对我国35年来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耕... 根据修正后的耕地面积数据(1978—2012年)和耕地保护相关的经济社会因素,构建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对耕地保护政策发展历程、现有体系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该模型对我国35年来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绩效显著,35年共遏制耕地减少面积250.96万hm2,遏制耕地减少贡献率达17.35%;耕地保护政策绩效有着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不同阶段政策遏制耕地减少的贡献率差异明显,但在耕地保护政策发展的4个阶段,政策遏制耕地减少的贡献率是逐渐上升的,说明耕地保护政策在不断的发展,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在逐渐发挥。在2003—2012年阶段,耕地减少面积逐渐稳定并降至多年来的最低点,同时政策遏制耕地减少的贡献率达到峰值,表明耕地数量保护的目标绩效显著,达到了顶峰。建议未来的耕地保护工作需要突出耕地的质量建设和生态建设两个着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政策 数量保护 绩效 多元回归模型 数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浪丁岩体锆石 U-Pb 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5
作者 董毅 邓江红 刘显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6-306,共11页
香格里拉地区广泛分布印支期中-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岩体,位于西斑岩带的浪丁岩体主要由角闪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含辉石角闪闪长玢岩组成。锆石U-Pb年龄显示岩体侵位于206.4±3.9 Ma。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相似:SiO 2含量为5... 香格里拉地区广泛分布印支期中-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岩体,位于西斑岩带的浪丁岩体主要由角闪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含辉石角闪闪长玢岩组成。锆石U-Pb年龄显示岩体侵位于206.4±3.9 Ma。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相似:SiO 2含量为56.66%~64.84%,平均60.42%;Eu异常不明显(Eu/Eu*为0.90~1.23,平均为1.08);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贫高场强元素;高Sr(490~1165×10^-6,平均842×10^-6)、Sr/Y(37.4~77.2,平均56.9)、La/Yb(21.7~28.4,平均25.6),低Y(13.1×10^-6~17.4×10^-6,平均14.6×10^-6)、Yb(1.20×10^-6~1.56×10^-6,平均1.37×10^-6)。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浪丁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下,其形成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有关,该地区的甘孜-理塘洋壳向西俯冲时,可能以较低的角度进入中咱地块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 构造背景 角闪闪长玢岩 义敦岛弧 香格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