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定位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
陈中毅
陈静
|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
2011 |
0 |
|
2
|
对美国社区学院课程演变的考察 |
Gwyer.Schuyler
董仁忠(译)
姚敏(译)
|
《职教论坛》
|
2007 |
2
|
|
3
|
经典译制片: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像重构与性格配音 |
魏丽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4
|
真理、规律与历史研究--兼论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 |
庞卓恒
刘方现
王京春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
吴鹏
赵晓红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9 |
22
|
|
6
|
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元认知现状分析 |
刘东彪
刘怡
王志青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7
|
论高校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
沈文青
卢新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8
|
“中项”与文化“标出性”的改变 |
彭佳
王万宏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9
|
影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法综述 |
胡俊杰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7 |
22
|
|
10
|
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模式探究 |
伍宏传
程中文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3 |
5
|
|
11
|
重新认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兼论其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体现 |
欧阳旭东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8 |
10
|
|
12
|
广西方言研究:回顾与思考 |
唐庆华
刘上扶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建设的三个问题 |
芦建顺
朱志勇
王培婷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标准 |
陈静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5
|
反思研讨课教学法在我国研究生教学中的困境 |
蒋婷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6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智库的组织治理、科研模式及影响途径 |
杨晓斐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探析 |
沈骑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8
|
从互文性视角解读《诺桑觉寺》的女性意识 |
杨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9
|
非英语专业师范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
周志远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8 |
4
|
|
20
|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 |
纪琳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