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纪要 |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2
|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
刘意青
邹赞
聂凤芝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3
|
本位、外位与外国文学研究——关于当代外国文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
吴晓都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4
|
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又一块里程碑--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评析 |
蒋承勇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5
|
全球化与文学研究的民族意识——陈众议教授访谈录 |
陈众议
潘佳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回顾与前瞻:中国比较文学新视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先生访谈 |
乐黛云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文学“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史研究 |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8
|
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奇特起源:18世纪中叶对欧洲流行文学之模仿 |
林精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9
|
比较文学视野里的德语文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武能教授访谈 |
杨武能
贺骥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黑人精神(Negritude):非洲文学的伦理 |
聂珍钊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1
|
政治化语境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学批评同构的莎学研究 |
李伟民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保守的经典 经典的保守——再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3
|
来自巴尔加斯·略萨的启示 |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4
|
评贾平凹的《带灯》及其他 |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5
|
正典不拒绝民谣与摇滚——从鲍勃·迪伦获诺奖说起 |
王化学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6 |
5
|
|
16
|
“内外结合”的有机整体观--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立新教授访谈 |
王立新
欧光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守护我们美好的传统” |
赵山奎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拥抱情节——当今西语小说概览 |
陈众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批评家与作家的“恩怨”及其启示 |
蒋承勇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20
|
“经典重估”与“理论重构” |
蒋承勇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