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灾难外交调研工作刍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敏
-
机构
外交学院科研处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0-63,共4页
-
文摘
灾难外交并非是狭义外交的泛化,而是指灾难援助过程的外交化。灾难外交的展开基于调研结果之上,后者将影响灾难外交开展的时机、方式和援助的种类与数量,并相应地暗示援助可能达到的效果。灾难外交中的外交调研要求:全面真实、详细客观;迅速及时、注重时效;数字明确、给出建议。
-
关键词
灾难外交
调研工作
理论模式
-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灾难外交刍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敏
-
机构
外交学院科研处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6期21-26,共6页
-
文摘
灾难外交中由于受动者不唯一可能产生四种援助模式:"国家—国家"模式、"国家—机构"模式、"机构—国家"模式、"机构—机构"模式。灾难外交在当今环境下具有可操作性,援助国和受灾国均可就同一目标展开不同内容的灾难外交活动。灾难外交还需遵循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无条件、根据国力、人道主义、自愿、及时等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灾难外交的道义基础。
-
关键词
灾难外交
援助模式
遵循原则
-
分类号
D57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逻辑
- 3
-
-
作者
高飞
-
机构
外交学院科研处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106-112,共7页
-
文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迅速成长,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伴随这些变化,中国开始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外交形成了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被称作中国的"新外交"。"新外交"在客观上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逻辑。
-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国际体系
改革开放
-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19世纪曼谷王朝改革评介
- 4
-
-
作者
李敏
-
机构
外交学院科研处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
文摘
19世纪泰国曼谷王朝进行的拉玛改革对近代泰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则和观念等规范的改变上。泰国在保持信仰等根本传统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西方流行观念做出部分融通,重塑了自身身份,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这些规范层面的改变在与西方的交往中被感知,它们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发挥作用,一方面也促进了外交活动的展开。
-
关键词
19世纪
泰国
曼谷王朝
拉玛改革
观念与规范
-
分类号
K336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文明冲突及其化解之道
- 5
-
-
作者
李敏
-
机构
外交学院科研处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2-16,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学研究与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国际体系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定位和主张"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文明的冲突本质上是归属不同文明的个体的冲突。个体为获取生存资源而斗争,根本矛盾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当自身不足以有效获取资源时,个体倾向于依一定方式或标准组合,文明是方式的一种。然而,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如亨廷顿想象得那样易于起冲突,存在于文明间的缓冲区域便是冲突的掣肘因素之一。缓冲区域随着文明边界的出现而出现,在宏观和微观断面上均清晰可见;它是文明间共有知识的具体表现,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混居和通婚等因素则是其形成的动力。
-
关键词
文明冲突
文化摩擦
缓冲区域
资源稀缺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